跨文化交流研究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跨文化交流研究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跨文化交流研究

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摘要:改革开放40年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我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越来越紧密。因此,培养跨文化的教育人才对于我国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在跨文化交流人才培养中,英语跨文化交流能力培养至关重要。文章以此为分析对象,首先对跨文化交流能力进行了介绍,接着阐述了大学英语跨文化交流能力培养体系的建设,分别从培养目标、教师队伍、教学环境三方面进行了阐述。最后论述了大学英语跨文化交流的路径的选择,分别从创新课程改革、创新教材改革、创新课堂设计三方面进行路径选择,以便使得学生拥有更好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关键词:大学英语;跨文化;交流

随着全球化快速发展,国际交流日益频繁,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频繁。当前我国对外交流非常频繁,商务旅游、出国留学等等发展速度非常迅速,这意味着我国人才培养应当朝着国际化方向不断迈进。因此,我国中长期教育规划指出,为了提高我国教育的国际化水平,适应对外开放新要求,我们必须培养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的竞争人才。

一、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概述

在过去几十年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学目标已经从单纯语言能力向交际能力进行转变,着重培养学生跨文化的交流能力。跨文化最早出现在我国上世纪80年代末,是从西方引入我国的新理念。跨文化交流能力一般包含有情感认知等方面的适应能力,只有具备了这方面能力才能在跨文化交流中感受到双方之间的文化差异,这样才能够创造性的进行交流,最终达到实际效果。长期以来,许多学者对于跨文化交流能力都进行了深入研究,对其构成要件和内涵都进行了广泛探讨,很多学者认为,跨文化交流能力必须具有跨文化意识,跨文化情感,跨文化适应能力,这样才能使跨文化的交流变得更加有效。除了上述研究之外,还有一些学者将跨文化交流能力进行了等级评估。在进行跨文化交流能力培养时需要培养情感移植能力、交际驾驭能力、事件处理能力、关系行为能力等不同等级能力。在我国,许多学者也对跨文化交流能力进行了深入研究。一些学者认为,跨文化接受能力主要是探讨文化交流能力培养模式。还有些学者认为,跨文化交流能力主要是指语言能力、语言应用能力、策略能力等方面的培养。

二、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体系

为了更有效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教师首先必须对自身教学观念进行更新,满足当前学生的对于学习新需求,构建全新大学英语教学体系。一般而言,大学英语跨文化交流能力培养体系主要包含有目标、教师队伍、环境等。

阅读全文

肢体语言在体育教学跨文化交流的运用

摘要:据美国著名心理学家Mehrabian.A等人的实验,人类沟通的全部信息=7%的文字信息+38%的声音信息+55%的肢体语言信息。可知,正常交流中,肢体语占55%,而体育教学的内容几乎都是肢体活动,因此,研究它在跨文化交流中的实践运用,就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主要通过运用实践验证法、文献研究法、实地考察法、逻辑分析法等,首先,明确了肢体语言的概念、研究范畴,并对体育教学跨文化交流的形式和内容进行归类,并通过体育教学跨文化交流的不同形式和内容析出其肢体语言运用的独特优势,包括:肢体语言在体育教学跨文化交流中的先天优势、主导优势、本真优势、体征优势等;同时,通过分析,还进一步划分出体育教学跨文化交流中肢体语言的常见类别:如限定性、奖惩性、展示性、互动性等肢体语言,还对这些肢体语言在体育教学跨文化交流实践中的运用提供了指导。

关键词:肢体语言;体育教学;跨文化交流

20世纪70年代,“身体运动的肢体语言表达”研究已经启动,中国专门研究人类肢体语言的专家还不多,有建设性的学术研究成果也相对较少。众所周知,体育运动以身体活动为基本手段,无论是身体姿势转换、运动方向变化、运动轨迹改变,还是运动动作呈现,都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肢体语言的作用。可以说,体育教学正是在运用肢体语言作为核心载体进行跨文化传播,研究它就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基本概念

(一)肢体语言

肢体语言(BodyLanguage),是与口头表达的有声语言相对应的、通过身体各个部位或动作表情达意的无声语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肢体语言是指通过头、眼、颈、手、肘、臂、身、胯、腿、足等人体部位的协调活动来向交流对象传达信息,借以表情达意的一种沟通方式;而广义的肢体语言,指除了包括身体与四肢传递的信息之外,还包括了面部表情所表达的意义[1]。本文的肢体语言采用广义肢体语言理解,包括身体姿势、手势、面部表情等。

(二)跨文化交流

阅读全文

初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缺失探析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们进行沟通交流的各种表达符号,人们借助语言保存和传递了人类文明的成果,语言是民族的重要特征之一。初中英语教学学习的根本目的是发挥英语的实用性,使学生可以与不同文化背景与文化习惯的人交流,即所谓的语言实用性。因此,初中英语教学中要注意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纠正学生传统意识中将英语与中文对立分离学习的固有观点,提升学生将英语与中文结合起来学习理解的意识,提升跨文化交流训练的意识,真正发挥英语学习的实用性。本文拟在探索目前初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缺失及相对应的对策。当今世界,国际化趋势日益加强,我国目前正处于与国际化接轨的关键时期,需要大量的英语应用型人才。所谓应用型人才,指的是能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化基础知识为基本技能,真正做到运用所习得的知识于实际的跨文化交流对话当中。初中阶段是学生塑造性很强的阶段,初中英语学习也是学生查漏补缺、打好基础、提升跨文化交流能力与英语核心素养的关键时期。本文拟在探讨面对初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缺失与困境,制定相应解决策略,切实提升初中学生中英跨文化的意识与英语学习综合素养。

1初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现状

“跨文化意识”的定义如下,所谓“跨文化”,就是指跨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界线的文化。从学习理论上来讲,顾名思义,跨文化是指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语言交往交流中“双方参与者不仅仅依赖自己国家或者民族文化的代码、习惯、观念和行为方式,而是在交流的过程中尝试去经历和了解对方文化背景影响下的代码、习惯、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所有关系。从文化理论上来讲,跨文化意识涉及到了一定的文化认同,就是指人类群体或个体对于某一特定文化的归属和接纳,带有文化价值的特定指向性,对于初中学生来讲,就是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不仅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也注重对于英语文化的培养,使自己成为英语实用型人才。考虑到初中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和目标是提升学生的英语实际能力,能够做到与其他文化背景的人们的有效交流,当前初中英语教师已经逐渐开始重视对于学生的“跨文化意识”的训练,通过传授英语基础知识的过程中渗透英语背景文化来树立学生跨文化交流的观念,并且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的成绩和效果。然而,目前英语课堂的教学模式还是侧重于对于理论语言,包括单词、语法、阅读技巧的教学,文化渗透只是一个附加的过程,往往一带而过,而且,目前初中英语课堂上的跨文化英语教学缺乏成型具体的理论指导与充分丰富的经验积累,学生自身也没有形成将英语基础知识的学习与综合文化素养的培养与联系结合起来的意识,只是被动的接受教师对自己英语文化素养的培训,然后产生轻描淡写的意识和浮光掠影的印象。同时,目前的英语训练包括日常作业和考试训练,还是侧重于基础知识、阅读技巧与语法能力的训练,类似于英语作文这种比较检验英语跨文化意识的题目在日常训练中往往被忽视,只是考前突击背诵一些文章和句型,甚至课本教材的编写中,对于系统性理论性充足性的跨文化内容的补充与编写都没有提上日程,这对于全面提升学生英语中文跨文化意识与能力都是十分不利的,也是目前跨英语文化教学的最大难点所在。面对初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教学与教师学生目前跨文化意识的薄弱,当代初中英语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跨文化意识教学的重要性,在已有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加强初中英语跨文化教学,培养新时代所需要的英语应用型和文化交流型人才。

2初中英语中“跨文化意识”的教学对策

2.1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跨文化教学资源。初中英语课堂上的已有跨文化教学资源相对减少,需要教师通过其他途径获得相应资源。当今时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互联网大数据为教师获得更为丰富的教学资源提供了条件,初中英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课堂内容,打造跨文化教学情境,由此提升学生跨文化意识。一方面,教师要形成英语课堂的英语模式。当下初中英语课堂多半还是类似于普通教学课堂,为教师主导讲授学生被迫接受的机械化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与外国课堂有较大出入,因此,英语教师要自觉将中式课堂与西式课堂相结合,外国英语课堂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有认知同化模式、范例教学模式和情境教学模式等等,通过“1创设情境—2确定问题—3自主学习—4协作学习—5效果评价”这一课堂环节流程来提升学生的基础知识与学习能力,初中英语教师也应学习西方较为先进的教学模式与风格并融入实际课堂中,打造具有英国文化背景感染的高效课堂,提升学生跨文化体验与意识。另一方面,教师要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增加课堂跨文化教学资源。例如在讲解“Whattimedoyougotoschool?”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上网搜集英国学生的上学时间安排、上学方式选择等介绍视频,不仅吸引学生课堂兴趣,也使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感受到中英文化差异,进而形成对于中外跨文化区别的初印象,对于提升学生跨文化意识具有重要作用。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跨文化教学资源,打造真实生动的跨文化教育情境,使学生开拓眼界,接触到更多的西式文化,在体验接触的过程中提升跨文化交流理解意识。

2.2挖掘教材资源,提升跨文化差别敏感度。在目前的英语课堂上,教师对于教材的运用往往停留在基础知识的讲授,包括单词词汇、文章阅读、语法技巧等方面,而往往忽视教材编写者在课本编写时加入的体现英国文化的内容。为此,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资源,提升对于教材内容的使用效率,提升学生对于跨文化差别的敏感度。首先,对于课本中词汇体现的文化差异教师应注重对于学生的传授。英语词汇包括单词发音、拼写、情感等多方面内容,目前学生对于英语单词的学习往往还停留在基本发音与听写上,教师也更加注重对于这方面的考察,但是英语单词词汇往往体现出独特的文化气息与中国文化的差异。例如色彩上,蓝色在中国往往象征着一种希望和未来,但是在英语中,blue代表的是忧郁、惆怅的意思,通过对于学生这种中英文化差异的教导,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对于跨文化学习的兴趣与能力。其次,教师应注重在文章阅读中讲解中英文化差异。例如英语文章中往往有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等特殊句型,在翻译时与中文有较大差异,教师要注重对于学生中英句子使用的特殊内容的教学,使学生通过句子差异感受到中英文化交流中的差别,提升跨文化理解与感受。最后,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插图或者是其他小贴士,充分利用文章中与基础知识关系不大的内容例如通过图片欣赏使学生提升对于文化差别的敏感度与兴趣度,不断提升跨文化交流意识。初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加大对于学生基础知识之外的文化内容教育,使学生充分发现教材中体现的英国文化的独特之处,由此提升跨文化意识与差别敏感度。

2.3加强中英跨文化交流,回归现实生活。初中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升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与英语交际能力,使学生可以比较流畅地与不同语言文化背景下的人交流沟通。因此,教师应加大对于学生中英跨文化交流的训练,提升学生实际的语言交际能力。首先,教师要提升言语交际在成绩考核中的比例。训练检验学生英语表达能力的方式有很多,可以通过口语演讲或者英语对话的形式,提升学生的英语口语交流水平。教师应从发音、语序、语调、情感等多种角度对学生加以培训,使学生减少“中国式英文发音”这种在英语学习中较为常见的问题,真正体会到不同文化的语言差异。其次,教师在课堂上应侧重于使用英语给学生授课。很多初中英语教师因为怕完全英文学生会听不懂、跟不上课堂进度而采取中文教学。实则不然,英语语言交流与表达能力就是在这种训练与磨合之中慢慢培养提升的,只有通过充分的语言训练,才能真正提升英语教学的实际价值。最后,教师应将跨文化英语教学落实到实际生活中去。中文教学强调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英语教学也不例外,教师可以通过课下有时间的时候给学生播放英文电影,使学生切实感受到西方国家人们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同时对于西方文化背景产生比较全面的认识与理解,为跨文化语言交际的开展奠定基础。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英语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校门,去少年宫与外国友人进行对话,或者请外教来到课堂与学生进行零距离接触与沟通,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与能力在与其他文化背景下的人们的实际交流与沟通过程中会得到更加高效的培养与提升,通过类似实际生活的体验与训练,对于英语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有很大帮助。加强中英跨文化交流,初中英语教师在用英文授课的同时尽可能创造机会让学生得以切身实地地与外国友人交流,切实提升跨文化交流表达理解能力,同时使跨文化训练源于生活并回归于现实生活,在实际实践与体验中发挥其实用价值,切实全面提升学生初中英语学习的跨文化意识与能力。

阅读全文

通识教育与高校旅游管理课程的融合

[摘要]国际化人才培养是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战略目标之一。旅游管理专业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主要是依托外语课程、双语课程等通识课来实现,管理类社会科学的人文性决定了其通识教育的属性。通识教育的历史溯源、理念语义和实践分析,从三个维度揭示了通识教育和跨文化交流人才培养之间内在联系的哲学依据。跨文化交流能力要素的构成,揭示了跨文化交流人才培养具有多学科性,以及培养路径的多元化。将通识教育融入《跨文化交流》课程将成为旅游管理学科培养国际化高端人才的新途径。

[关键词]通识教育;跨文化交流;旅游管理专业

通识教育最早起源于古希腊的自由教育(亦称博雅教育),这一概念由古代先贤亚里士多德提出。亚里士多德主张教育最终的目的是理性地发展,提倡推行将身体、德行和智慧得以平衡和谐发展的公共教育,表现在他为其逍遥学派所设立的“百科全书”式的课程,对照我国即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理念。而后,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教育家发展了自由教育的概念,强调将人文学科作为其中的主要内容,由人文学科所蕴含的丰富人性与对人心灵发展的探索与思考,填补了自由教育理念中感性思维的部分。中国关于通识教育的思想早有溯源,如《论衡》中所言:“博览古今为通人”,古代教育家、思想家所言“融会贯通”、“触类旁通”,所指的便是通识教育中贯彻的知识牵引与联系能力,以掌握不同领域的变化、趋势及规律。不完全等同于古代先贤所提出的通识教育是创造博学多才、全才,现代大学通识教育着重于挖掘个人的思维闪光点,孕育出一个具备完整独立思维、潜质和精神气质的人格,从而追求一种“自我实现”的通透人生[1]。现当代,通识教育广义上是一种教育理念、教育思维,是指非专业性、非职业性、非功利性的,而是关注个人生活、道德、情感和理智共同发展的“人本”教育,是“以唤醒人的主体性为目标的教育”;狭义上,它指高校专门开设的公共课程,来自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学科领域,是区别于专业课的课程,也指通过教学设计将通识教育融入到整个大学的学术活动中去[2]。不论通识教育以何种方式呈现,它所追求的目标都是使得人们的内在与外在世界、物质与精神生活、人文与科学理念达到和谐统一与协同发展。本文就通识教育与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跨文化交流》课程的融合进行多维度的探讨。

一旅游管理专业教师与通识教育的关系

在经济文化全球化趋势的大背景下,人类社会处于不断的变革当中。国家发展与社会建设对于那些储备广博知识、具备战略眼光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跨学科人才需求日益增长[3]。为了应对新时代的号召和挑战,高校应当进一步推进通识教育改革。对于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而言,专任教师作为教学的实施主体,应不断强化通识教育的意识,提高通识教育的质量。只有通过不断输出通识教育,带领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辩证地思考,清晰地认识自己认识世界,才能让学生领悟我国文化自信的精髓,培养文化旅游融合的思维,最终将中国文旅产业发展与研究输出到世界范围。旅游管理专任教师增强自身的通识教育能力,不仅需要对通识教育有深入的思考和理解,还要有完整的知识体系架构。相对于专业教育,通识教育对教师整体知识架构的要求更高,需要教师拥有较宽的知识面和应用不同领域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高校专任教师需要通过多种渠道和方法获得及管理这些知识:定期进行校内外、海内外通识课程观摩学习,从视野开阔的资深教师那里汲取经验;参加跨学科学术研讨交流会,与其他学科的学者多交流探讨,与不同的思维碰撞融合;绘制个人的通识教育思维导图与知识地图,从个人学科专长出发,不断拓宽交叉学课的知识脉络,从而形成具有个人教学特色的通识教育体系。其中,国际旅游管理专业中的《跨文化交流》课程,其母学科有文艺学、社会学、传播学、历史、政治、地理等。现今通识教育课程普遍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三大领域,每一领域学科都可以为学生提供诸如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4]。例如教师通过绘制通识教育的思维导图,将人文学科、自然学科和社会科学整合,形成“知识树”,通过制定重点理论框架,梳理知识脉络,以实证研究与资料库案例为补充,让学生品尝到源于同一棵“知识树”上结出的果实。

二通识教育与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跨文化交流》课程的契合点

《跨文化交流》课程对旅游学院学生的知识结构、人文素质培养和拓展国际视野具有重要的影响,是通识教育中最为重要的核心课程之一。《跨文化交流》课程作为旅游管理学科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将通识教育融入《跨文化交流》课程将取得较好的成果。通识教育与《跨文化交流》课程的契合点在于以下三点。

阅读全文

跨文化交流语用探索

作者:赵惠 王红成 单位: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

跨文化交流(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和语言符号系统、不共享同一交际能力的人们之间进行的互动交往(Samovar,2004)。由于交际双方的社会制度、民族传统、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跨文化交流中要采取一定的策略来弥补语言模式、文化模式和交际模式的不匹配。在飞速发展的全球化时代,各国间的跨文化交流在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领域蓬勃发展,跨文化语境下的政治交流也随之进入了人们的视野。然而学术界对跨文化政治交流中的引用现象的探讨还有待深入。纪玉华等学者着手建立英美领导人跨文化演讲语料库,并提出我国跨文化交际学研究者应该更多的关注以下两个问题:(1)把英美领导人在跨文化语境中的公开讲话纳入跨文化交际学的研究范围;(2)如何从批评的视角分析英美领导人在跨文化语境中的英文演讲。本文对跨文化政治交流的公开讲话中引用对方语言文化的文字、诗词、谚语、名句进行语用分析,重点探讨跨文化政治交流中引用语篇(文字、诗词、谚语、名句均视为特殊的语篇类型)的动机、策略和效果,以及引用语篇与语境的关系和引用语篇功能与效果的实现。

在系统功能语言学语境理论模式中,语境可分为三层:文化语境、情景语境和上下文语境。语境与引用语篇的互相影响要从广义的语境层面上来考虑。“语用学是对在一种语言的结构中被语法化或编码的那些语言和语境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对语言这一种社会现象的使用和理解离不开一定的社会环境,即语境。它包括跨文化交际双方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和价值观念等。语用行为既受制于各自的社会文化背景,又表达和体现一定的社会文化,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即跨文化差异必然影响到人们的语用行为。发言者和听众之间的互动交流是使用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进行交际以传达意义或意图并获得一定效果的言语行为,由许多相辅相成的部分构成:情境、发言者和听众、信息、语言和非语言符号、感觉等。任何言语行为都以一定语境为条件,语境对语言的生成和理解具有制约作用。发言的时间和地点、听众和环境、双方的社会文化背景等构成了语境的客观因素,发言者的自身身份、素质和主体把握构成了语境的主观因素。发言人利用语境为的是顺利实现交流服务,他必须了解听众、熟悉环境,演讲的内容和语言必须适合于语境。作为文化交流的重要主体,发言者要具备较高的修养,利用一切手段,有效地驾驭现场气氛,使交流活动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效果。一个国家或一种文化的语言文字蕴涵着多年来沉淀的集体智慧,发言人在引用时,于个人的声音之外加上了集体性的声音,无疑增加了说服力。若听众是本族语言文化接受者,则更添新意,使人留下深刻印象。肯尼迪在1959年4月竞选总统期间在一次演讲中提到了一个中文词汇给他的启示:WhenwritteninChinese,theword“crisis”iscomposedoftwocharacters.Onerepresentsdangerandtheotherrepresentsopportunity.在中文里crisis这个词由两个字组成,一个是危(险),另一个是机(会)。

肯尼迪当时说这番话的背景是,前苏联刚刚发射了人造卫星,给美国带来了很大的危机感,所以肯尼迪用“危机”这个中文词给美国人打气。通过拆解“危机”二字对当时美国面临的世界发展新形势进行了一分为二的巧妙解释:苏联的迅速崛起,一方面对美国的霸主地位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另一方面美国面临的危险里也隐藏着机遇。纪玉华、吴建平等人指出,谚语能在语篇和认知层面上发挥以下作用:(1)使沟通变得简单。谚语让语境中的中国听众很容易接受,也很容易激活思维图式。(2)建立讲话者与听众之间的亲密关系。因为谚语代表着平民百姓的声音。(3)使听众更容易记住演讲的内容。在与中国的政治交流中,面对中国受众,西方领导人更是频频引用中国的诗词谚语来增进理解,加强说服力,提升亲切感,从而帮助交流。

1972年尼克松访华期间引用了的诗词:Chair-manMaohaswritten,“Somanydeedscryouttobedone,andalwaysurgently;theworldrollson,timepresses.Tenthousandyearsaretoolong,seizethehour!”(注意:曾写过“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紧接着尼克松总结道:“现在正是只争朝夕的时候了,是我们两国人民去攀登伟大事业的高峰,缔造一个新的、更美好的世界的时候了。”从主席诗词自然过渡到两国人民共创美好未来的呼吁,引用强化了认知意义,增加了说服力。1984年4月26日,“伟大的沟通者”里根在访华时引用中国古诗:Althoughweresideinfarcornersoftheworld,havingagoodfriendisakintohavingagoodneighbor(.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第二天他又进一步引用《易经》:…letusbeofthesamemind.Andasasayingfrom“TheBookofChanges”goes“,Iftwopeopleareofthesamemind,theirsharp-nesscancutthroughmetal.”(让我们同心同德。正如《易经》中一句话说的那样“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高度凝练的引语触发中国文化中业已确立并经认可的心理图式,受众的大脑一旦听辨出引用的诗词,会立即触发相关的心理图式,而且在认知层面上还会产生拓展性的触发,可能在脑海中产生复杂的联想和相关的推论等。加框策略能有效地引导听众产生有效关联的联想和推理,正如Entman(1993:52)认为,“加框”可以阐释问题、解析缘因、提供补救方法等。“加框”的本质是阐释和评价。如《易经》中的“二人同心,其利断金”,里根利用该引语包含的概念隐喻:“思想是工具”,强调中美两国统一思想比“任何武器”都要强大,中美两国人民寻求友谊与合作比起仇恨和暴力要好得多。对中美关系新发展立场提出鲜明的思路,同时有力批驳了其他恶意揣度中美关系的论点。里根引用这一引语的目的在紧跟其后的一段文字中进行了进一步明确的表达:“我已经看到我们两国之间关系的变化。过去有些时候,我们互怀敌意,互相否定。今天,我们终有机会使我们两国走上友好之路。将来我们的子孙就可以收获回报。”引用对方语言文化语篇建立起一个共同的文化语境,有利于激发受众的相关图式,唤起同感,使沟通变得简单。并且,发言人通过调整上下文语境,能进一步适应情景语境,加强引用语和发言目的内容的关联,使听众更容易接受、认同,从而记住发言内容。#p#分页标题#e#

在2009年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开幕式上,中美官员致词时将对方文化的谚语、俗语、流行语信手拈来,使人们感受到两国合作的决心和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魅力。希拉里率先致词时说,美中均面临经济复苏、气候变化等重大挑战,但whenpeopleareofonemindandheart,theycanmovemountainTai(.“人心齐,泰山移”),两国要找到共同点,合作应对21世纪的共同挑战。盖特纳在致词时表示,两国面临诸多挑战,需要双方,前所未有的合作“Atthismomentofcri-sis,weactedtogether.TouseaChinesephrase:风雨同舟。”戴秉国借用奥巴马参加总统竞选时提出的标志性口号Yes,Wecan(是的,我们能)。奥巴马在致词中引述孟子的话总结道“:Ourtaskistoforgeapathtothefutureweseekforourchil-dren,topreventmistrustorinevitabledifferencesofthemomentfromallowingthetrailtobeblockedbygrass.”(我们的任务就是开辟一条通向未来的路,避免猜疑和分歧的茅草将道路堵塞。)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双方领导人熟练引用对方文化的谚语、名言,显示了两国建交30年来关系日益深化,文化交融日益密切,引用的名言围绕“合作”,体现了两国应对金融危机时共同承担国际责任。

阅读全文

国际维和跨文化传播的途径

 

军队参与执行国际维和行动,是对外军事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国政治外交的一个组成部分。我军建立之初,就身兼“战斗队、生产队、宣传队”的多种角色。因此,在异国他乡执行维和任务,官兵不仅承担了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国际义务,而且还承担了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光荣使命。随着我国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军队履行国际维和任务进行跨国界、跨地域、跨语言、跨文化传播的特征将会日益彰显。如何有效实现国际维和行动中的跨文化传播,更好地维护国家和军队的良好形象,成为了我军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必须从战略的高度来研究和筹划。   一、跨文化传播在国际维和行动中的重要作用   跨文化传播是指来自不同文化体系的个人及组织、国家等社会群体之间进行的信息传播或文化交往活动,是一种伴随着人类成长的历史文化现象,是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更是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1]。军队参与执行联合国国际维持和平行动,是在陌生的人文环境中执行任务,除了完成联合国赋予的军事任务外,还要与不同国家、不同族群、不同地域的文化进行接触交流,跨文化传播的特征十分突出。因此,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军队执行国际维和任务,不仅承担着和平使者的使命,更为重要的是担当着文化使者的责任。能否有效实现跨文化传播,既是圆满完成国际维和任务的重要保证,更是提升国家和军队软实力的重要途径。   1.实现跨文化传播是提升军事软实力、维护国家形象的重要形式。一个国家的文化,丰富地表现为国民的思想道德、理想信念、核心价值观念、文化科学素质和民族文化传统、民族文化遗产以及民族性格、民族心理、风俗习惯,等等。这种文化的内涵和精神,更渗透在国家意志、国家行为、外交政策之中,形成一个国家的整体形象。在传播全球化时代的今天,文化对国际政治的重要作用越来越突出。正如美国社会学家罗兰•罗伯森指出,一切国际政治都是文化性的,我们正处在全球范围的文化政治时期[2]。军队履行国际维和任务,既是国家外交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外军事交流的重要形式之一,其政治性、战略性特征明显,跨文化传播特质凸显。近年来,西方国家大肆传播“中国威胁论”、“新殖民主义论”等论调,指责中国承担国际义务不够,以诋毁中国形象,遏制中国发展。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后果,是由于我国的跨文化传播力量薄弱,处于信息不对称的劣势,在承担国际义务过程中的传播力度不够,造成国家形象被扭曲、被误导。随着我国近年来履行国际维和任务的增多,中国维和部队和维和警察秉承着中华民族仁义中和的文化传统和建立和谐世界的文化精神,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了中国军队威武之师、文明之师、和平之师的风貌,也用卓越的表现为祖国和人民赢得了一个又一个荣誉,展现了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2009年2月17日发表报告说,中国正在国际维和领域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显示出中国希望为世界和平和安全作出积极的贡献[3]。联合国负责维和事务的副秘书长勒罗伊表示,中国的参与对于联合国维和行动十分重要,联合国感谢中国为国际维和事业所作的贡献,期待继续并扩大与中国在维和领域的合作[4]。   2.实现跨文化传播是国际维和行动中政治工作的重要创新。“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文化作为一种超越意识形态的文明传承和历史积淀,通过交流传播,能够有效地影响受众的心理、情感和意志,消除隔阂和误解[5]。随着军队近年来参加维和行动的增加,执行任务中政治工作在新的领域得以拓展和创新。文化工作历来是政治工作领域里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军队政治工作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我维和部队每到一个任务区,都把文化工作当做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维和部队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广泛进行文化交流,通过组织中外官兵联欢、部队拉歌对唱、图片展览、放映外宣短片等形式,向驻在国政府、驻在国民众、其他国家维和人员生动展示一个国家军队的性质宗旨、历史传统、战斗精神、素质能力等非物质力量,传播中华民族古老文明和优秀文化传统,充分表现中国维和部队是一支和平之师、正义之师、文明之师,全面体现我国政府的整体外交政策,扩大外国军队和民众对我军的认知度和深入了解,增进与驻在国政府、民众及其他出兵国部队之间的友谊,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促进维和任务的圆满完成。赴刚果(金)执行维和任务的总参某工程兵旅官兵充分利用自己的文化特长,开设了跨越国界的“军人之家”,和乌拉圭、南非、印度等国的维和军人一起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各国维和军人不仅对中国军人“受累不怕累,吃苦不言苦,遇险不惧险”的精神风貌所折服,而且被中国优秀的文化所吸引,在维和营地迅速掀起了一股“中国热”。中国驻刚果(金)大使崔永乾评价说:“你们不仅是来铺路架桥的,更是来架文化“桥”、铺文化“路”的。这个跨越国界的‘军人之家’,就是世界上所有爱好和平的军队维护和平、建设和平的最生动体现。”[6]   3.实现跨文化传播是加强对外军事宣传的重要途径。军事外宣是跨文化的传播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7]。军队执行维和任务,本身就担负着军事外宣的任务,是塑造和树立我军良好形象的一个重要契机。由于要面对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域明显的文化差异,我军要想在国际上树立良好形象,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就必须实施跨文化传播,搞好对外宣传。军事外宣只有让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目标受众超越文化的差异,实现与目标受众的相互沟通和理解,使宣传内容得到目标受众的接受和认可,才能达到宣传目的。因此,军事外宣要确保宣传致效必须通过跨文化传播来实现。在我军近年来的维和实践中,外宣搭台,文化唱戏,积极有效地开展对外军事文化交流,已经成为我军遂行国际维和任务中政治工作的一条宝贵经验,且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维和部队通过跨国际交流、跨文化传播大力加强军事外宣,有效消除其他国家对中国和平崛起的疑虑,为增强与其他国家的多边安全合作赢得稳定的国际环境,抵消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影响,在国际社会建立起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同时也更好地向国际社会宣传介绍我军、塑造和展示我军形象,大力营造于我有利的国际舆论环境。可以说,在国际维和的战场上,通过军事外宣有效的跨文化传播,能够让世界各国聆听到“中国声音”,感受到“中国力量”。2007年中国赴黎巴嫩维和工兵营专门编印了中国维和宣传册,在营区举办中国成就图片展,利用这种无声、无交流障碍的语言,向驻在国政府民众和其他出兵国部队介绍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悠久历史文化、壮美锦绣山川和巨大建设成就。加拿大维和军官参观后深有感触地说:“从你们这里,我了解到一个崭新的中国。”[8]#p#分页标题#e#   二、军队履行国际维和任务实现跨文化传播的基本途径   跨文化传播共分为行为模式、认知模式和理解模式三种模式,其核心理念是基于传播方与受众的互动能力。因此,布莱恩•斯皮茨伯格说:“跨文化传播能力从广义上讲可以定义为一种效果,即在特定的语境里采取了合适而有效的行为。[9]”军队执行国际维和行动,实现跨文化传播必须选择合理的途径,采取有效的方式,以保证其合适性和有效性。   1.军事交流合作。根据2004年底出版的中国第5部国防白皮书,我国已正式把“开展军事合作与交流”作为一项重要的“国防政策”,这标志着我国的军事外交将不再局限于低层次、局部的普通交流,而是已被提升到国家战略的层次和全局的高度,已成为坚持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重要内容[10]。随着我军参与执行国际维和任务的增加,逐步有计划、有重点扩大与外军在开展维和行动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已经成为中国军队提高执行维和任务能力和扩大对外军事交流的发展趋势。自2004年以来,中英两国多次协调举办中英维和行动研讨会。此外,中国还与瑞典、挪威、东南亚国家联盟举行类似研讨会,使中国军队更好地理解了其他国家在开展维和行动中的普遍性做法和成功经验。中国军队还与国际S-I-委员会合作举办研讨会,向维和部队介绍人权和国际人道主义法中的习惯规范等[11]。扩大与外国同行在维和行动方面的交流,即为中国军队在动员、组织机构和部署能力方面的现代化提供了有益的帮助,更为重要的是能够通过军事合作有效进行跨文化交流,增进相互间的理解,消除部分国家对中国和平崛起的疑虑。在任务区执行维和任务时,中国维和部队由于是执行保障任务,没有派出作战部队,自身防卫力量较弱,更需要与其他出兵国部队进行军事行动的协同与合作,以确保安全顺利地完成各项保障任务。因此,军事交流合作成为维和部队一项常态性的工作,跨文化交流与传播就成为了摆在面前的现实问题。交流沟通顺畅,军事行动进行得也就顺利,双边之间的交流合作也就能够更加深入;交流沟通遇到障碍,就会影响军事行动的展开,继而影响中国军队的形象,而这种交流沟通的基础就是要消除文化上的差异。与外军相比,我军的政治信仰、军队体制、价值追求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一面,在军事合作行动中就要注意一方面对接外军指挥体制,一方面要保持坚定信仰,真正做到“和而不同”,运用“无声的语言”来顺利实现跨文化传播,使外军更加了解中国军人的价值观,敬重中国军人仁义正直、勇敢无畏、大爱无私的精神道义。2.文化交流输出。我军的软实力建设,本身就包括军事文化传播和文化渗透的职能。军队执行国际维和行动,积极进行军事文化传播,本身就是加强对外军事宣传、提升军队软实力的题中应有之义。因此,在异国他乡执行国际维和任务,加强与联合国特派团、驻在国政府民众和其他出兵国部队的文化交流,是实现跨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之一。执行国际维和任务,维和部队要适应包括不同风俗习惯、不同军队体制、不同政治信仰、不同管理理念、不同价值观念等在内的各种异质文化,如何消解这些异质文化带来的负面影响,除了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外,我维和部队要主动地对外国民众和其他维和部队进行文化交流输出,通过各种文化交流活动,生动地展示我国历史厚重的文化传统和文明成果,宣扬我军价值观念、军队体制、作风形象等在内的先进军事文化,展现军队的精神风貌、文化素养等。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表现形式多样,维和官兵要灵活选择文化传播的途径,找准文化交融的基准点,以此影响外国民众和军队对我军的情感认同,引起感情上的共鸣。比如,在联合国重大活动、驻在国重大庆典节日、其他出兵国重大庆典节日以及中国传统节日等时机,通过文艺演出、联谊活动、举办酒会等形式,向外军和民众宣传中国和平崛起、建设和谐世界的和平理念,传播中国军队的优良传统和先进文化。针对维和驻在国多是政治、经济、文化欠发达地区的特点,通过开办业余学校的方式,传播中华文明,宣传现代科技知识与现代化生活方式,开展智力和科技帮助活动。特别是要把握外军和外国民众对中国武术文化、饮食文化、戏曲文化等感兴趣的特点,积极借助这些传统文化优势,搞好文化传播,增强文化传播的吸引力和渗透力。   3.媒体对外宣传。媒体对外宣传其基本要求就是要实现跨文化传播,运用目标受众的语言释放设定的信息或者是符号语言,实现外宣的目的。因此可以说,媒体对外宣传就是跨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首先,要准确定位中国军队的国际形象。维和部队走出国门直接面对国际民众,执行国际维和任务,深刻表明中国军队是制约战争的一支重要和平力量,如何把军队这个基本形象准确地传达给国际受众,是媒体对外宣传跨文化传播的基本任务之一。因此,媒体对外宣传要积极适应受众的需要,消解文化误读,从遵循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模式出发,准确地把所要释放的信息翻译成他们所能接受的语言,实现文化融合与情感联结。其次,要注意统筹国内与国外的多种媒体资源。抓住国际维和行动中我军执行重大军事行动、完成重大工程运输保障任务、实施人道主义援助、参加重大仪式庆典等重要契机,合理设置活动议题,与受众密切接触,深度交流,统筹国内与国外、军内与军外的媒体资源,有效实施“并肩作战”,表达我军的理念,展示我军素质,宣扬我军品牌,让国外受众和媒体在可触摸的亲身经历中真正感知我军的魅力,客观地报道我军执行国际维和任务的卓越表现,进一步扩大国际维和行动中对外宣传的影响力、渗透力。再次,要积极拓展媒体对外宣传途径。媒体对外宣传要实现立体式报道,除了保有传统平面媒体的宣传优势,还要善于借助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体的传播优势,通过微博、贴吧、短信、论坛、博客等新媒体资源,丰富宣传报道的形式。如利用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英文网站,专门开辟有关中国维和部队维持和平行动的专栏,及时报道我维和部队的感人事迹,使国际受众更为直观地了解到中国军人在维和行动中的表现,理解中国先进军事文化的真正内涵。   4.人道主义援助。跨文化传播除了有形的文化传播外,还要通过“行动”这种无形的传播,使受众从亲身体验中增强对所传播文化的感知和认同。在国际维和行动中,对驻在国政府和民众实施力所能及的人道主义援助,就是跨文化传播的一种有效行为模式。人道主义援助能够充分体现中国军队对于驻在国政府和任务区民众的人文关怀,关心他们的生活状况和生存环境,并真心帮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这是人类社会最为通行的一种跨文化语言,最能够打动人心,赢得外国民众的认同和赞誉。在实施人道主义援助的同时,其实就是在传播中国军队“仁义之师、文明之师”的先进文化理念,展现中国军人热爱和平、关爱群众的大爱之心和仁爱情怀,体现中国军事文化的“人本”传统和“和谐”理念。从近年来的维和实践来看,维和部队主动为驻地政府和民众做好事、办实事,积极开展助学捐赠、医疗帮扶、工程支援、技术帮带等活动,赢得了当地政府和群众的广泛信任,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也为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济南军区第五批赴苏丹维和大队在瓦乌任务区维和期间,先后向西加扎勒河州3所平民小学捐赠了价值2万元的学习、办公用品和文体活动器材;为瓦乌教学医院安装了由中国政府捐赠的先进医疗设备,并向该院赠送了大量药品;为当地民众义诊,为瓦乌市5岁以下婴幼儿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1000余名,帮助瓦乌修女学校拉运河沙、吊装水箱,向芭比拉村民传授种植技术,“中国军人”的品牌受到了当地政府和民众的广泛赞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一系列援助援建活动实施后,当地掀起了一股“汉学热”,当地群众和其他出兵国维和部队官兵都以能够说上几句中文为荣,还有部分人主动要求向维和官兵学习中医、武术、厨艺等文化[12]。#p#分页标题#e#   三、加强国际维和中跨文化传播的能力建设   加强国际维和中的跨文化传播,必须充分遵循跨文化传播能力建设的基本规律,夯实基础,强化素质,多法并举,综合致效,切实将其视作一项战略工程来抓。   1.加强国际维和跨文化传播的理论准备。自20世纪50年代跨文化传播理论诞生以来,逐渐成为西方众多学科领域的一门显学。中国自上世纪80年代从外语教学领域引入后,在国内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特别是中国2001年成功入世后,更进一步地刺激了跨文化传播理论研究的深入发展。跨文化传播理论的成熟和发展,为国际维和中跨文化传播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但从我国目前的理论研究情况来看,跨文化传播研究主要集中在新闻传播、对外宣传以及文化交流等层面,主要集中于对认知模式、理解模式的研究,对于国际维和行动这种行为模式的跨文化传播理论研究目前尚属空白。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理论研究,从理论上给予国际维和行动中的跨文化传播以指导,使中国形象和军队软实力的跨文化传播能够有效借助国际维和这一军事外交活动的重要契机,开拓军事外宣跨文化传播的新局面。   2.加强国际维和跨文化传播的人才建设。人才是事业的支撑。增强国际维和行动中的跨文化传播影响力,就必须要建立一支素质高、专业化强的军事跨文化传播队伍,全面加强跨文化传播训练及教育。一方面,要加强跨文化传播的专业队伍建设。统筹国内媒体力量和军队专业报道力量,抽调部分精兵强将组成“政治过硬、业务过硬、外语过硬”的专业机构和力量,加强对国际维和行动中跨文化传播的整体策划,加强跨文化传播的符号编码的翻译,使跨文化传播能够有效打破文化“壁垒”,消除文化差异,赢得文化认同。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维和官兵的跨文化传播能力培养和训练。维和官兵既是跨文化传播的参与者,又是跨文化传播的行动者,他们的跨文化传播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维和跨文化传播战略实施的效果。因此,在国内集训期间,就要注重加强跨文化传播技巧的培训和外国语言文化的学习,使他们的互动能力、演讲才能、语言表达能力、驾驭能力、协调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以适应跨文化传播的需求。   3.加强国际维和跨文化传播的路径拓展。“跨文化传播的问题与可能性是一种思想与方法的方程式,它像人类所演算的数学题一样,永远都不会完结。而且我们弄清楚一个问题,常常只是触及了跨文化传播的冰山一角,找到一种路径,我们同时会发现这种路径的有限性,而不得不继续寻找。”通过近些年的国际维和实践来看,我们已经摸索出了部分跨文化传播的方法路子,但总体上来说还只是一种自觉活动,缺乏顶层设计,传播路径、形式等还较为单一。加强国际维和跨文化传播的路径建设,要注意动员海外华人、国外部分友好媒体等力量参与到跨文化传播中来,进一步丰富国际维和中的跨文化传播平台;要进一步加强对网络媒体的开发运用,使跨文化传播实现范围全球化、速度及时化、信息海量化;要进一步拓深军事文化交流的广度和深度,使跨文化交流能够更为顺畅和谐,直接对国际受众产生一定的影响,为军队执行国际维和任务赢得良好的外部环境和舆论支持。

阅读全文

大学生跨文化交际力培育

 

一、培养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社会意义   跨文化交际是指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人们之间的文化交流,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讲,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当信息的编码者和解码者来自不同文化背景时,跨文化交际就发生了。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文化交流的双方会存在沟通和理解的障碍[1]。美国学者Gibson在“文化冰山”模型[2]中指出,文化差异存在不同的层次:“冰山浮出水面的部分”和“冰山藏在水下的部分”。通常,深层次的文化差异会对跨文化交际造成真正的麻烦。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大多是90后,他们成长的社会环境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科技的进步和现代传媒手段的日益多样化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了立体化、全方位的媒介环境,廉价便捷的互联网、功能齐全的手机以及各式各样SNSs社交网络,使得当代大学生具有了更加宽广的国际视野,因此西方社会文化可以全方位地展示在他们眼前,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与撞击必定会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从表层到深层都影响着当代大学生,小到服饰、饮食与休闲,大到行为、观念与心灵。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逆反心理较强,崇尚西方生活方式,很容易全盘接受西方理念,更有甚者沦为西方敌对势力的工具,这就给高校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全新的挑战。正如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希所言,“关系到我们能否粉碎国际敌对势力对下一代进行西化与分化的图谋。”[3]   教育工作者必须积极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提高当代大学生跨文化交际的素质,从而有效地抵制西方自由思想观念的侵蚀。高校通过开设《跨文化传播》课程,可以提高大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更好地应对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从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跨文化传播》应该成为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必修课程,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高校开设《跨文化传播》课程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使学生树立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培养其跨文化交际的水平,从而有力地抵御国际势力的西化。在《跨文化传播》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将西方的各种文化客观地介绍给学生,同时增加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比较中外文化的异同,为学生提供一个比较的视角。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不仅关系到当代大学生与世界融合过程中素质的提升,还关系到我国能否顺利抵制西方的西化潮流。   二、培养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实意义   1.时展的呼唤———走进跨文化交际的新时代   生活在现代社会,我们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被抛入全球化的浪潮中,到电影院看一部美国大片、到西餐厅吃一顿西餐、到欧洲走一圈逛一逛、交一两个外国朋友,已是平常之事。麦克卢汉(M.McLuhan)1964年就在其著作《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中远见卓识地提出了至今仍具有很强现实意义的“地球村”概念。[4]如今,“地球村”概念早已经成为现实。21世纪对我们国家来说,是加大对外开放步伐、进一步与国际社会接轨的时代,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是一个能够与来自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民族的人,互相对话、频繁交往的时代,中国社会正面临着多元文化的张力作用,跨文化交际作为当代社会的一个现象正在日益突显,跨文化交际的时代已经悄悄来临。此外,软件(大学生接触外面世界的渴望凸显、结识不同背景朋友的热情高涨)和硬件(互联网的普及、传媒技术的发展、即时交流工具的多样化)条件的成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跨文化交际的最佳时机和开阔平台,体现着人类精神、思想交流和融合的跨文化交际慢慢走入普通当代大学生的生活,成为当代大学生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教育工作者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个人进步的标志———成功人士必备的交际能力   身处在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跨文化交际能力显得尤为必要。娴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不仅仅有助于我们与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熟识、沟通,以充分地利用国际先进的技术管理和成熟的市场资源促进外商来华投资,进行各种成功的贸易活动,它还能帮助我们有效地理解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向其学习并同时展示我们中华民族的风采和精华,将中华文化成果纳入全球文化的体系之中,并最终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随着国际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使中国人工作、生活的大环境也渐渐融入多元文化的因素,每个人都不同程度感觉到知识更新的频率更快,竞争的激烈程度更深。岗位竞争的压力使人们意识到,应学会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打交道,学习其中的相处之道,因为那些精通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会准确、贴切、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办事圆满,而缺乏跨文化交际能力会导致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们在交往中产生不切实际的期望,彼此误解,无法克服交往障碍,最终导致交流失败,使自己陷入困境甚至产生激烈冲突。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人们对人才的定义有了新的补充,即在具备精湛的专业技术的同时还应具备一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即人才的国际化,这一国际化的过程应从意识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各个方面入手。不可否认,跨文化交际能力已成为当代人们获得成功的必备技能之一,承载着教育功能的大学就不能不面对这个问题,因此高校开设《跨文化传播》课程就成为时代的必须和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表现,也是搞好当代大学生跨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三、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途径   1.把握宏观、钻研细节,积极主动增强跨文化交际的意识   高等院校的教育目标是,培养有坚定的政治立场、远大的社会理想、健康的价值取向和昂扬的精神状态的新时代大学生。在做好宏观工作的同时,高校也不能忘记关注细节,增强大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格外值得教育者普遍关注。虽然关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具体定义尚不明确,但是拜卢姆(Byrum)等学者认为,态度(attitude)是跨文化交往能力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5]要在跨文化交际中保持正确的态度,首先要提高文化意识,也就是在跨文化交往中积极去探求交际对象不同于自我的价值观念、行为表现等富有文化内涵的特征,在交流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对方的文化观念和行为,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并主动解决交际过程中出现的摩擦,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加深对交际对象及其所处文化背景的认识与理解。#p#分页标题#e#   2.放眼世界、立足现状,潜移默化地积累跨文化交际的知识   在实际生活中积极掌握跨文化交际场合需要的社会文化知识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关键在于提高跨文化交往的意识,注重平日的逐步积累。作为西方文化的一个显性的表现,教育工作者们应首先培养大学生对于外语学习的浓厚兴趣,通过《跨文化传播》课程讲授的理论知识来引导并指点他们广泛阅读英文著作,更好地理解英美文学作品和英文报刊,最重要的是在讲授课程的过程中,能够将特定民族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方面的背景知识传授给大家,于潜移默化中增强大学生的文化意识,提升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水平。   3.丰富多样、寓教于乐,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拓展跨文化交际的经验   除了阅读相关理论书籍之外,《跨文化传播》授课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通过观看电影的方式,理解世界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梁家辉和蒋雯丽主演的《刮痧》、刘烨和梅丽尔•斯特里普主演的《暗物质》等都是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电影素材,它以平民化的视角关注普通人的生活,充分发掘人文内核,探讨文化差异造成的文化冲突与相互融合。利用多媒体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有助于学生理解异国的风俗礼仪和该文化背景下人们使用语言的特定规则,影视中人物表现出来的语言和非语言交际手段、交际规则和交际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在对跨文化差异背景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21世纪是网络信息时代,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普通当代大学生提供了大量免费浏览和下载网络资源的机会,网络上储藏了大量关于不同文化的介绍、跨文化交往的案例以及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建议等资源,有自主意识的当代大学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浏览,筛选并下载有关跨文化交际方面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以及最新的相关资料,充分利用网络拓展跨文化交际的经验。   4.与时俱进、勇于开拓,提高《跨文化传播》教学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跨文化传播作为传播学研究的一个分支属于跨学科的研究领域,涉及到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语言学、哲学和政治学等多门学科,因此《跨文化传播》教学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能力,为培养当今通才奠定基础。作为跨学科的一门课程,《跨文化传播》既可以作为新闻传播学院的专业课程,也可以开设为针对全校学生的选修课程。针对前者,《跨文化传播》教学应该增加专业知识的讲授,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跨文化传播基本概念和理论简介;(2)语言层面的跨文化传播知识;(3)非语言层面的跨文化传播;(4)文化的差异、冲突与适应等。[6]作为选修课程,《跨文化传播》教学应该减少纯粹理论部分的涉及,增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做更多思考:(1)中西方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荣辱观、宗教观、人际交往观念等对跨文化传播的影响;(2)网络传播与虚拟社区中的文化交往是否会导致文化的“全球化”与“同质化”;(3)如何更好地培养现代社会所需的跨文化传播能力,从而进行有效跨文化交流和沟通;(4)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四、结语   随着全球化浪潮的涌来和传媒技术的进步,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或群体之间的信息交流与沟通正在加速,大学生在求学、就业、交友、休闲等各个方面都会面临丰富多彩的跨文化交往,有效的跨文化交流能力是多元文化社会中大学生的必备素质,大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应被视为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跨文化传播》教学中,教育者要传授的不仅仅是一些理论知识,还要关注不同文化所具有的深层次内涵,帮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国家和其他国家的文化,了解彼此的差异,学会在差异中寻找共性,并在充分尊重多元文化的基础上实现跨文化交流效果的最优化。当代大学已经不是自我封闭的“象牙塔”,在开放的社会环境下从事该教育,责任更重大、任务更艰巨,工作在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要把握时机,与时俱进,研究新形势下的新问题,开拓教育的崭新领域。

阅读全文

跨文化交际的教学新路径

作者:蒙丽芳 单位: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

当今社会,全球化经济得以蓬勃发展。从文化研究的角度来看,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一个直接后果必然是文化上的全球化趋势。因此,我们应当更为关注由经济全球化而导致的文化上的全球化趋势,以便思考相应的对策。然而,21世纪的世界文化既不可能被西方文化主宰,也不可能被东方文化主宰。并且,文化应当是全人类所共有的。所以,应对这一趋势的对策就会显得更加复杂化。值得肯定的是,文化全球化对中国社会、中国文化以及外语教学,特别是跨文化交际学将会有着更为广泛和深刻的影响。显而易见,全球化过程正在对教育产生实质性的影响;的确,正如格罗斯利所指出的,如果不考虑全球化过程,要想理解教育,那将越来越困难。在文化全球化时代下,高校跨文化交际教学不能回避文化全球化这一不可逆转的大趋势,而应当积极迎接挑战,认清局势,找出新问题和新对策,以便适应并促进文化全球化进程,从而培养出适应全球化趋势发展的跨文化交际人才。

一、跨文化交际的新特征:文化全球化

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说:“20世纪是一个世界性的战国世纪”,“未来的21世纪将是一个个分裂的文化集团联合起来,形成一个文化共同体,一个多元一体的国际社会。而我们现在的文化就处在这种形成的过程中”。

这种形成的过程即为“文化全球化”。也就是说,文化全球化是指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在跨国文化交流等实践活动基础上,经过一段时间内在文化价值观、文化模式等方面的冲突、磨合、适应和整合之后,重新构建起来的新的文化关系和文化模式。文化全球化是人类全球化发展的一部分,是当今世界文化发展的一种客观趋势,也是一种历史进程。我们要认识到:虽然这一进程或许将会历经很长一段时间,但这种客观趋势不可逆转。因此,我们必须主动了解和应对在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这一新特征———文化全球化。文化全球化的特质表现在:首先,文化的全球化是以经济全球化为前提与依托的,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由各民族文化相互碰撞和整合而产生的。文化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一个组成部分,经济全球化具备了文化的内涵。其次,文化全球化共同的地方一定是“个人化”,新兴全球文化的所有层面都加强个人的独立性,抑制传统和集体性。全球文化类似歌颂个人,主张个人追求卓越、摆脱传统限制的希腊文明。文化全球化在“个人化”层面代表一种“解放”。许多学者认为,文化之间的合作与冲突是21世纪全球化过程中最大的挑战。因此,不能把全球化与地方化作为两个分离的对立面来对待。现实说明,全球化已经几乎把世界上的所有国家和民族都卷入了现代化的过程中,但这个过程从一开始就是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强弱两级的不平等条件下进行的。总的来说,虽然发达国家也感受到了来至全球化的挑战和压力,但是他们基本上受益颇多,因为他们的文化价值观和文化精神等得到扩张,主体性得到发挥。而全球化虽然也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机遇,但面对发达国家的先进优势,他们的民族文化往往处于边缘地位,甚至面临失去自主性的危机。

因此,在全球化的资讯时代,文化的融合是大的趋势。融合需要交流,而交流就要避免文化霸权主义及狭隘的民族主义。全球化带来了民族文化的危机,也带来了民族文化的机遇。任何民族只有积极融入文化全球化,在文化全球化中创造出自己民族文化的新特色,向世界奉献民族文化新特色,才能共同构建全球文化新体系。在文化全球化时代背景下,世界成了一个多元文化共存、相互渗透和相互补充的大格局,这就需要大批对本族文化和异国文化具有深刻理解力,并有世界眼光的人才。因此,在文化全球化时代背景下,在继续重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的同时,必须注意到跨文化交际学科所面临的新特征。也就是要求在跨文化交际教学中,不仅仅是简单地让学生了解异域文化及其与本族文化的区别,更要加强学生对本族文化和异域文化内涵的理解能力,让学生用世界的眼光对待文化交流,达到一个意识:文化具有深刻的异域性和民族性;世界文化是多元的而不是一元的;文化是变化的而不是静止的。

二、文化全球化对跨文化交际教学提出的新要求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