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审计问题反思(3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企业内部审计问题反思(3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企业内部审计问题反思(3篇)

第一篇:烟草商业企业内部审计问题

摘要:烟草商业企业实施的是专卖管理机制,近年来烟草商业企业受经济发展的影响,面临着危机和挑战。相关烟草企业为了应对挑战,必须不断改革除新,跟随时展,创新烟草企业管理机构,使烟草行业的审计决策充分联系到公司内部发展中。对此,本文根据烟草商业企业内部审计问题做出了相关分析探究。

关键词:烟草商业企业;内部审计;问题研究

1引言

烟草商业企业是对烟草进行生产经营的部门,对于烟草商业企业发展其内部审计管理起到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大企业之间竞争加剧,所以企业都在不断努力来完善经济体制,其中烟草商业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也在努力完善中,但目前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着重研究了商业企业内部审计问题,并针对相关问题做出了研究分析。

2目前烟草行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2.1内部审计缺乏企业管理

当前虽然各种烟草商业企业都有自己的内部审计工作,但是他们并没有把内部审计工作与企业管理相结合,对于内部审计其本身也没有在企业管理中起到相关作用。内部审计主要指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及内部管理进行相关审计,可以独立进行。而目前烟草商业企业内部审计都受限制,不可能实现完全意义上的独立,那么将导致企业缺乏监督管理。此外,目前烟草行业内部审计功能没有达到完善程度,并且许多企业内部审计都是在工作完成后去审计,缺乏工作前的深入管理。这样不利于企业内部管理,也不能够使企业内部达到充分监督,会增加企业经营风险,造成安全隐患。

2.2内部审计人员工作素养能力较低

烟草商业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是指以财务经济收支为主要内容,而对于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知识要求会比较简单。所以烟草行业内部招审计工作人员时,对其工作能力要求都比较低,只要工作人员熟悉财务和审计相关知识内容就能够上岗就位。因此,按这种招收员工要求,企业内部管理中肯定存在一些问题,由于内部审计人员审计能力不强并且职业素养也不够,就会影响到内部审计在企业发展中的管理作用,其中对于一些企业管理的改进意见有不利于有效实施。所以对于烟草行业内部审计其工作人员工作素养能力有待提升。

2.3内部审计技术发展相对落后

目前多数烟草商业企业大体上已经实现了会计电算化技术,但是多数企业内部审计技术发展还是相对落后的,虽然内部审计人员都配有电子计算机,但是大多数工作人员还是保持传统技术手段,采用手工计算进行工作审计内容。这种技术方式不利于工作效率的提升也不利于提高工作质量,阻碍内部审计功能性意义的发挥。

2.4内部审计独立性较差

独立性是内部审计工作的基础,也是内部审计工作人员有效进行工作的保障,提高内部审计工作内容重要衡量要素。目前内部审计都是在企业管理工作中实施的,关于工作人员的配置及工作人员职位迁移都离不开企业直接性管理,所以对于烟草行业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是受到不可抗力因素制约的,在一定程度上达不到真正意义上的独立。

3针对烟草商业企业内部审计问题现状的原因分析

3.1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机制不完善

在当今时代,信息技术发展迅速,虽然烟草商业企业内部控制在不断加强,但目前烟草企业内部审计缺乏监督管理,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机制不完善。例如一些经营业务相关决策缺乏规范性指导,规范程序不够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机制也不够成熟,这些存在性问题都不利于烟草商业企业有效发展。

3.2烟草企业管理者对内部审计认识性不够

当前烟草商业企业管理者对内部审计流程认识性不够,是由于他们本身缺乏职业能力素养,造成内部审计功能发挥作用较低,不利于烟草商业企业发展。对此,我们应该提升企业管理者的工作素养,增强其职业知识,提高其对审计内部工作的认识度。首先,在招聘企业管理者时,应综合性考验应聘人员,最后录取能力综合素质较强的应聘者;其次,对于目前企业管理者而言,企业应按阶段对内部管理人员进行知识培训,提高其专业素养能力。

3.3烟草商业企业缺乏灵活经营能力及运用水平

一个烟草业商业企业经营能力及其运用水平灵活性与审计人员工作能力和专业素养有着密切联系。根据上述第二点论述,烟草商业企业对内部审计认识性不够,这种情况就会造成其所招聘的审计人员素养能力也会相对低下。如果一个公司的审计人员工作能力低及专业素养也较低是不利于企业发展的。所以,提高审计人员素质有利于烟草商业企业灵活经营能力及运用水平。

3.4企业缺乏奖惩机制

审计人员职业素质低下,一部分是由于企业管理人员的忽视,另一部分是企业奖惩机制的缺乏。企业缺乏激励机制,员工会丧失工作热情,不利于烟草商业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高效进行。在烟草商业企业内部实施奖惩机制对于审计人员的工作热情是有极大辅助作用的,进而提高公司发展水平。

4结语

本文着重论述了烟草商业企业内部审计问题,首先,从烟草行业内部审计目前存在问题进行了分点论述,包括四大点:一是内部审计缺乏企业管理,二是内部审计人员工作素养能力较低,三是内部审计技术发展相对落后,四是内部审计独立性较差;其次,针对烟草商业企业内部审计问题现状做出了原因分析,也包括四方面:一是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机制不完善,二是企业管理者对内部审计认识性不够,三是奖惩机制,四是烟草商业企业灵活经营能力及运用水平。通过上述分析,得出结论:内部审计是烟草商业企业高效发展的必然前提,但是内部审计的发展离不开企业管理,同时内部审计也需要相关规范制度进行约束监督。此外,对于审计人员也应该加强职业素养能力,提高工作质量,从而使烟草商业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更加高效化。

参考文献

[1]李维安.中国公司治理原则与国际比较[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2]中国内部审计学会编译.内部审计实务标准(2001年修)[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2.

[3]王光远,瞿曲.公司治理中的内部审计[J].审计研究,2006(2).

作者:李玉珠 单位:滕州市烟草专卖局

第二篇:物流企业内部审计思考

【摘要】“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物流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以“互联网+”时代内部在物流企业的转型为背景,介绍了物流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分析其发展缓慢的原因,并提出了“互联网+”时代优化物流企业内部审计的策略。

【关键词】互联网+;物流企业;内部审计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迅速发展,经济贸易水平不断提高,商品流通日益加快。这给我国的物流企业带来了发展的巨大契机,同时也带来了不少挑战。因此,有必要借助内部审计活动来实现物流过程的全程监管,促进实现企业长远发展。为解决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推动审计服务的转型升级,实现“互联网+内部审计”融合成为必然要求。

一、“互联网+”背景下物流企业内部审计的转型方向

(一)由传统服务模式转向现代服务模式

传统模式下,内部审计主要是为了降低成本而设计的,审计服务较单一,并不侧重对企业的经营贡献,通常只包含基建审计、财务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在现代服务模式下,应注重提供个性化的审计服务,加强企业内部审计与各个部门的互融互通,从审计角度为企业提供具有前瞻性的建议,更好的发挥咨询、评价以及辅助管理的功能。在互联智能时代,物流企业的业务流程、商业模式以及客户关系等无不发生变革,这就需要将企业的内部审计与业务部门、财务部门以及其他风险管理部门紧密联合起来,运用互联网思维进行多个维度的审视,以进行更好地公司治理与资源配置,为企业的转型升级保驾护航。

(二)由抽样审计转向全面审计

在成本效益原则的考虑下,传统的内部审计大多选择抽样审计模式。而在样本选择以及结果评价过程中,往往会存在一定的审计风险,比如过多的依赖审计人员的个人经验和主观判断,使审计结果缺乏客观性和科学性。在“互联网+”背景下,信息化建设使内部审计不在拘泥于成本效率优先的考虑,审计程序趋于自动化、智能化,审计范围可以实现覆盖海量数据。随着物流企业业务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需要加强对网络流量的实时监控,对其文件传输、邮件收发以及网络支付等也要纳入审计范围,这样有利于及时发现企业营运中存在的风险,提高审计精确性。

(三)由企业内部审计转向内外结合的风险导向审计

传统的审计大多采用现场审计,进行实地查看及审核有关资料,是一种事后审计行为,仅起到检查作用,不能有效地预防风险。“互联网+”背景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大数据平台的建设,内审人员不应只拘泥于企业内部数据,更应结合竞争对手数据、行业数据以及市场数据等,进行综合分析及有效对比,以风险为导向,从内外数据中发掘有价值的信息,帮助企业预见潜在风险,提升核心竞争力。物流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应不管强化互联网思维,提升审计服务水平,为企业的风险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二、物流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审计工作缺乏规范性

相较于国外,我国互联网时代下的内部审计发展尚处在起步阶段,规范准则尚未形成体系,实务操作也未形成规模。同时,企业的高层管理者以及员工对内部审计工作不够重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审计模式的优化发展。此外,目前我国法律上也没有明确规定企业是否应独立设置内部审计机构,因而许多企业没有设置内部审计机构,有的企业虽然设立了,但也隶属于其他管理部门,并没有真正发挥其职能。目前我国部分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因缺乏规范的准则秩序而工作混乱,机构和人员没有合理配置,大大降低了审计效率,无法有效地报告企业的内部控制缺陷。

(二)“互联网+”环境下内部审计线索取证难度加大“

互联网+”背景下的内部审计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随着互联网与传统经济的深度融合,促进了大数据的广泛应用,这就增加了企业可获取的数据的广度和深度,相应地会增加信息风险。ERP系统的应用以及财务软件的推广,使企业实现业务资料的电子化以及业务处理的自动化和程序化,这就需要原始的纸质单据等资料转化为电脑能够识别的数字编码,同时对信息的安全性和加密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增加了传统审计线索被中断的可能性。此外,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的运行环境尚具有不确定性,大数据的产生、传输及应用尚不完善,使企业内可能存在“信息孤岛”。同时,网络信息化下的经营环境日渐复杂,使物流企业的诸多业务环节呈现出不同的业务风格,加大了内部审计工作的取证难度。

(三)内部审计部门独立性较差

在目前我国大多数物流企业中,内部审计部门常常隶属于其他部门,在企业中的地位较低,缺乏决策管理者的重视。还有一些物流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是为了应付检查而临时设置,并无实质性职权。此外,物流企业面临着复杂的内外环境,各方之间存在着较多的利益冲突,这样一来,审计的独立性和公正性都受到严重影响。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企业为了降低成本而精简机构,将审计机构隶属于财务部门,会计人员承担着内部审计工作,使其很难客观公正地执行任务,制约了审计的独立性。另一方面,相关法律法规没有强制性要求,管理层领导对内部审计工作不够重视,使企业内其他部门不愿配合审计工作的开展,审计范围受到限制,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四)内部审计工作信息化程度较低

随着新的网络环境与计算机操作平台的快速发展,内部审计工作对操作系统的软件及硬件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我国多数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的信息化处理尚处于低层次阶段,审计平台的信息化水平尚未完全普及。此外,内部审计应用软件的开发未得到重视,缺乏后期的更新、优化,技术也不够成熟,不利于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有效提高。

(五)专业审计人员配备不齐

随着“互联网+”背景下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越来越需要高素质的复合型内部审计人才。内部审计人员不但要具备专业的财务、审计知识,还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统计、数学以及企业管理等各方面的本领,他们能够对海量数据和复杂情况进行有效分析,并能应对操作系统硬件、软件的突发故障,高质量地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然而,多数物流企业尚缺乏此类复合型高素质人员,管理层也忽视对内部审计人员的投入与培养,使内部审计工作面临新挑战。

三、“互联网+”背景下物流企业内部审计优化建议

(一)转变思想意识,重视内部审计工作

企业高层管理者应充分认识内部审计对企业经营发展的积极作用,树立科学的审计理念,合理设置内部审计部门,鼓励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免疫系统”的功能。此外,物流企业应注重对内部审计职能的重新定位,其存在并不只是纠察舞弊行为,还要起到评价企业经营状况,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建言献策的作用。另外,企业还应提高内部审计部门的地位,赋予内部审计人员充分的实权,使其在执行工作任务的过程中不至于受到其他部门的阻碍,让其在履行职责时有章可循,能够积极有效地开展审计工作。

(二)完善机构设置,提高内部审计独立性

为保证内部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维护审计的独立性,物流企业应合理设置内部审计机构,配备合格的工作人员,确保审计工作的切实开展。同时,各部门应积极配合内部审计部门的工作,充分发挥好内部审计作为企业第三道防线的作用。此外,内部审计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力争准确及时地揭示问题、客观评价、提出建议以及敦促整改,为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三)动态调整内部审计规划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不断发展,物流企业面临的经营环境日益复杂,经济业务的类型和表现形式也不断多元化,行业竞争也不断加剧,企业暴露在更多的经营风险中。基于此,物流企业应审时度势,及时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调整审计规划,在企业经营战略的指引下确立合理的审计目标,以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针对性的咨询和建议。此外,物流企业还要积极寻找行业标杆,学习优秀企业的内部审计经验,改善自身的不足,动态调整工作规划。

(四)加快信息化建设进程

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第19条指出,“加快推进审计信息化”。随着互联网时代的不断发展,物流企业应积极探索在审计实践中应用信息技术,加快内部审计信息平台建设,优化内部审计工作程序,实现大数据审计工作模式。此外,伴随着企业财务数据共享性的不断加强,内部审计部门应创新审计手段,积极利用计算机平台进行在线审计、远程审计,节约内部审计时间和成本。同时,物流企业还应加强对部门数据库、信息操作系统的更新于维护,确保能及时发现问题,保护数据的完整性和有效性,推动内部审计质量的升级。

(五)加强内部审计队伍人才建设

“互联网+”背景下,内部审计人员应与时俱进,以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与质量。物流企业应积极吸纳高素质专业人才到内部审计部门工作,建立专业胜任能力极强的工作团队。同时,企业还要建立完备的培训与业绩考核机制,促使内部审计人员积极主动参与技能培训,掌握计算机、统计、财务等多元知识,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此外,内审人员应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培养互联网思维,跟上时代的步伐,以过硬的业务能力和自身素质,不断推进内部审计服务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孙玉甫,刘梅玲.“互联网+”时代的技术运用与会计转型升级[J].会计研究,2017(2):90-92.

[2]王兵,刘力云,鲍国明.内部审计未来展望[J].审计研究,2013(9):107-113.

[3]胡靖.互联网时代企业内部审计转型发展的思考[J].中国内部审计,2016(3):19-21.

[4]粱斌.云审计背景下内部审计的变革与思考[J].商业会计,2016(23):38-40.

[5]张复生,田艳媛.对企业“互联网+”背景下内部审计相关问题的探析[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7(1):44-46.

作者:刘为岩 吴涛 单位:青岛理工大学

第三篇: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管理途径

摘要: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确立之后,内部审计作为内部控制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的作用已经越来越显著,如何提升内部审计管理的质量已经成为焦点问题。本文就提升内部审计质量管理的途径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内部审计;质量管理;途径

一、恪守审计原则,为内部审计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一)规范化原则

规范的内部审计质量管理可以直接地促进内部审计质量的提升,还能为内部审计质量管理提供切实可行的标准。笔者认为在内部审计管理的各个环节和流程之中都要采取规范化的内部审计管理方式,只有明确了内部审计质量管理目标、流程、方法和考核的重点,内部审计质量管理才算是实现了规范化,内部审计风险才能得到有效的防范和控制。

(二)科学化原则

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影响因素众多、管理范围广泛、考核指标繁杂,因此必须在结合内部审计质量管理的内容和特征的基础上明确内部审计质量管理目的,采取有效的管理方法和科学的管理模式,积极地引入先进的质量管理手段,逐步引导内部审计质量管理走上科学化的道路。

(三)统筹性原则

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管理和内部审计活动开展一样,需要全部内部审计人员的参与和执行。内部审计人员的职责不仅仅是停留在执行内部审计业务层面,更加是内部审计质量管理的主体,也就是说内部审计质量管理的成效和内审人员的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是直接相关的。每一位内部审计人员都要明确内部审计质量管理的方法和模式,意识到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中综合采取民主、集中管理方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夯实审计工作基础,建立内部审计质量管理制度基础

(一)建立内部审计法律规范

内部审计法律规范是站在国家权力机构的视角上内部审计工作提出的强制性要求,是内部审计人员必须要遵守的标准和原则。比如审计署出台的有关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就对内部审计人员的能力、权限和职责进行了明确的规定,这些规定是硬性的、必须要遵守的规定。

(二)构筑内部审计技术规范

内部审计技术规范对内部审计工作提出了技术性要求,为审计人员开展内部审计活动提供了技术标准,在内容上涵盖了内部审计行为应当遵循的技术性标准和具体的技术内容。

(三)建立内部审计道德规范

内部审计道德规范的主要对内部审计工作责任感和审计行为规范进行了规定。内部审计工作责任感引导内部审计人员爱岗敬业、尊重自己的职业并在工作中形成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和责任感,建立职业自豪感和自信心,以严谨认真的态度对待内部审计工作。

三、进行审计动态监控、提供审计质量管理的精确尺度

(一)确定内部审计计划质量标准

企业内部审计计划可以划分为长远计划、短期计划、审计实施计划三个种类。内部审计长远计划应该建立在管理层需求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企业面临的风险以及风险可能产生的后果,然后再统筹企业内部审计资源的状况开展内部审计计划。

(二)明确企业内部审计证据质量标准

内部审计证据质量的高低将会直接影响到内部审计质量管理的优劣。内部审计证据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探讨:第一是相关性,审计证据和审计事项相关时才具有说服力,才能在审计结论和审计意见中发挥重要作用。

(三)明确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底稿质量标准

在审计工作中,内部审计人员将审计事项相关的工作记录成稿,就形成了审计工作底稿。

四、明晰责任、建立审计质量管理评价机制

(一)确定检查和评价的内容

审计部门自行实施审计工作质量的检查和评价工作,检查和评价的内容应该囊括如下几方面:审计项目计划和实施方案;在审计工作开展前通过调查获得的资料;审计人员在收集审计证据中所做的记录;得出审计结论的依据和标准;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报告的态度和建议;审计报告中记载的审计意见;审计后续检查中记载的相关信息。

(二)明确检查和评价的重点

在进行检查和评价工作的时候,应当明确如下重点:检查审计底稿和审计报告之间是否相符、在逻辑上是否合理;检查记载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评价审计证据的相关性、可靠性、合理性和充分性;检查审计评价的客观性和审计建议的针对性。

参考文献:

[1]孙青.企业内部审计质量影响因素研究[M].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4.

作者:李瑞 单位: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审计监察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