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相关问题探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内部控制是企业为了实现自身的经营目标,促进经营活动合理有序的进行,而采取的一系列的活动,内部控制涉及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等各个方面。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一种特殊形式,基于其自身的独立性,对企业各项经济活动以及内部控制制度的合理性、有效性进行监督、评价。本文对内部控制制度和内部审计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两者的关系,在应用过程中发挥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在企业中的作用。
关键词:内部控制;内部审计;启示
自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在我国财政部的主导下,《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以及其他与内部控制相关的政策出台,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中国内部控制的建设完善。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与之而来的是新的问题。将内部控制体系与企业自身情况相结合,出台适合本身需要并能持续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成了每个企业面临的难题,与之共同发展的是督促内部控制体系有效实施的内部审计也越来越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震惊世界的安然事件发生后,国际社会出台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这对我国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也有很大的推进作用,这一法案值得引起我们对我国内部控制以及内部审计相关的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深入研究。
一、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
1.内部审计的角色不再仅仅作为监督者,正逐渐向控制者转变。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一直扮演着监督者的身份,但根据特恩布尔报告中的理论,内部审计师的主要工作职责不再是以往的“监督和复核”,而是逐渐改变成为“确证和建议”,这一转变使得内部审计的内涵更加丰满,内部审计也被社会认可为增值性审计。作为信息服务的提供者,内部审计人员充分发挥其专业性,对企业各项信息的可靠性与相关性进行监督,为管理者提供真实独立的信息,降低企业经营风险,促使管理者做出正确的决策。2.内部审计向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发展。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资本市场瞬息万变,风险导向内部控制越来越受到重视,随之而来的是内部审计的工作重心也要相应发生改变。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就要求审计计划与公司的风险战略紧紧捆绑在一起,内部审计人员要提高自身对风险的敏感性,通过对公司风险的分析,制订相应的审计计划,并且审计计划牢牢依托于公司的经营计划。在当今中国,内部审计的重心还停留在对财务报表的真实性进行监督,管理审计作为新兴的审计类别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企业有必要提供良好的环境推动管理审计的不断进步,使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作用越来越突出。3.提高内部审计的地位才能真正发挥出其作用。内部审计部门由于在企业内部具有独一无二的独立性与权威性,其所代表的是管理者对下属各个部门工作开展的监督与考核,其在公司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在国外,内部审计部门直接从属于董事会,具有较高的独立性;但在中国,有些公司并没有对内部审计部门引起重视,甚至将其与纪检等部门合并,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上市公司在制定企业内部的控制体系时,应对内部审计部门足够重视,其职能应高于一般部门。为确保审计的独立性,较好的方式是将内部审计部门从属于最高管理层,在企业内部树立权威,从而更好地保证审计工作的开展。
二、我国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存在较多缺点
1.企业没有强烈的主动性披露内部控制信息。一是上市公司缺乏足够的动力去主动披露公司的内控信息,很多上市公司人员对内控信息的披露只停留在形式上,并未全面认识到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所能达到的效果。还存在许多公司的管理层并不清楚地了解内部控制理论,只是单纯认为内部控制就是对企业内部使用成本的控制过程。一个成功的上市公司应该把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作为公司发展的必备事项,而不是去迎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以及外部的监管。二是基于成本效益方面考虑。公司在对自身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相应的成本,这些成本都会以经济活动的方式体现在财务报表上,是可以比较清晰地看到的。但是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并不能立即为公司带来收益,并且其产生的长远收益也没有办法直接去计算,从成本效益方面考虑,很多公司往往只看到产生的高额成本而放弃主动去披露内部控制信息。虽然有相关法律法规强求企业披露内部控制信息,上市公司基于“成本—效益”原则,总会以最小的成本完成信息披露的责任。2.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信息质量不高。一是上市公司往往很少披露企业内部控制的不足,报出的会计信息往往并不能够公允地反映实际情况,报喜不报忧的现象普遍存在,其为了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往往有意识地隐瞒对企业发展不利的信息。产生这种现状是由于企业并没有能够对内部控制产生正确的认识,不了解内部控制的披露原则;另外,关于内部控制缺陷的相关规定也并没有十分规范的条例做出要求,内部控制评价指引规定的第七条内容未能涵盖内部控制缺陷的全部内容,还需完善。但关于重要缺陷和一般缺陷并没有做出明确解释。这就会使得内控信息的披露存在缺陷和不足,影响报告信息的有效性。二是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内容只是停留在形式上,所披露的信息可用价值不高,缺少实质性的内容;此外,不少企业为了维护自身的形象,往往偏重于某一特定的方面进行披露,更有甚者只是简单介绍自身的内控制度,并没有任何深层次的信息,这就使内部控制报告信息无任何意义。3.我国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在现有的制度下,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并没有一个确定的准则,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研究起步比较晚,各种理论不健全,研究的层次不够深入,并且有很多理论借鉴国外,不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这都导致没有出台一部具体明确的制度规定信息披露的内容、方式,使得上市公司在披露内控信息时可以有选择地披露。现在我国上市公司主动披露内控信息的动力不强,并且所披露的内容也只是据研究规范要求,这些信息也达不到信息使用者对其的需求,披露的信息报告只是应付监管部门的表现,实用性不强。所以监管部门应尽早出台适应我国国情的内部控制建设的制度。
三、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的发展带来的启示
1.内部审计需加速发展职业化。我国内审协会早在1998年就开始在全国范围内举办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的考试,通过这些年的发展,目前,将近有八千人通过考试,取得了内部审计师的资格。但我国企业数量众多,在全国有数十万人员从事各种内部审计工作,相比之下我国内部审计的职业化发展较为缓慢。不过,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内部控制以及内部审计的认识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国际内审师考试的队伍中来,推进了内部审计职业化的发展。2.我国需重视内审人才的培养。我国《内部审计人员岗位资格证书管理办法》要求内审协会组织全国范围内的内审人员的资格考试,并编写了与考试相对应的教材,这是培养内审人才的重要途径。我国内审协会也应从长远规划,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高素质的内审人才。目前我国大学教育课程已开设注册会计师方向,但没有涉及内部审计人员的教育。随着社会对高素质内部审计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大学培育人才应具有远见以及前瞻性,开设相关课程并组织考试,通过考试后取得内部审计的专业学位,这样会更加促进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3.注重企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一是要加强上市公司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认识,使企业能够深刻认识到披露内部控制信息为企业带来的长远发展利益,从而能够促进企业进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积极性。作为企业也应在全公司范围内组织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培训,提倡所有员工都参与到内部控制当中,使其深刻认识到规范科学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的重要性。由于上市公司主动披露内控信息的主动性不强,并且对披露的内容理解有偏颇,这都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改变公司的看法,如监管机构可以进行优秀企业的案例展示,并对其进行公开的表扬,予以一定方面的优惠政策,树立标杆榜样,使其他企业认识到良好的内控体系可以有助于企业进入一个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杨雄胜.内部控制理论面临的困境及其出路[J].会计研究,2006(2).
[2]陈汉文,等.萨班斯法案404条款:后续进展[J].会计研究,2005(2).
[3]吴水澎,陈汉文,邵贤弟.企业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与启示[J].会计研究,2003(4).
[4]谢志华,崔学刚.风险导向审计:机理与运用[J].会计研究,2006(7).
[5]杨玉凤.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与成本相关性研究[J].审计研究,2013,8(1):82-88.
作者:孙凯 陈佩 单位:河北经贸大学会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