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内部审计风险导向审计研究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银行内部审计风险导向审计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银行内部审计风险导向审计研究

【摘要】

本文立足于人民银行内部审计逐步从合规性审计向风险导向审计、绩效审计等发展背景,积极探索风险导向审计在人民银行业务中的应用,分析基层人民银行在运用风险导向审计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促进人民银行强化风险管控。

【关键词】

风险导向审计;人民银行内部审计;风险管理

2011年,人民银行总行下发了《人民银行内审工作转型2011~2013年规划》,提出构建以风险为导向、以控制为主线、以治理为目标、以增值为目的的内部审计新模式,这种审计模式的转变是高效履行人民银行职责的客观需要。面对愈来愈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和金融改革不断深化的国内形势,人民银行面临的内外部风险逐渐加大,风险事项的构成也趋于复杂。因此,适时开展风险导向审计既符合审计工作的发展方向,也是内审更好服务于中央银行履职需求,实现内部审计价值增值的重要突破口。

一、风险导向审计在基层人民银行业务中的探索应用

2016年,克拉玛依中支探索开展了货币金银业务风险导向审计,根据风险导向审计理论和人民银行业务实际调整了审计风险模型,即审计风险=系统风险(固有风险)×可控制风险,制定了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应遵循“确立目标—风险识别—风险测量—等级认定—风险控制”的审计流程,并根据货币金银部门的履职目标建立了7个一级指标、21个二级指标和93个三级指标,规定各风险点的评估标准、内容和方法,形成较完善的风险评价体系,审计结果得到被审计部门的充分认可,同时内审人员也发现运用风险导向审计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风险导向审计在基层人民银行内部审计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数据收集不完整未开发审计信息系统

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基础是通过了解被审计对象的履职目标、业务流程和控制措施,掌握翔实的数据开展风险评估和分析测试,然后针对风险点设计个性化的审计程序,分配相应的审计人力资源。然而,现阶段内审部门与央行业务部门之间尚未实现数据库连接,没有形成一个强大的信息网络系统,内审部门获取的信息数据主要依赖于过去开展的审计项目资料的积累,掌握的是被审计对象的历史数据,不能实时反映当前人民银行的业务风险现状,加之这些零星片面的信息没有形成风险状况的数据积累,影响了风险评估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二)风险的正确评估与量化的审计手段缺乏

一是对风险识别、风险度量、风险控制和风险监测等环节缺乏有效的技术手段和实用工具,主要依靠手工查看会计凭证、报表等审计方式,使内审人员在业务的风险量化上容易受个人素质和经验差异的影响,制约了风险评估技术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二是央行各项业务均实现电子化、网络化和数据集中,而内审人员由于没有参与这些系统的推广培训,对新系统、新业务的风险很难全面了解,导致实践中内部审计更侧重于对制度执行的检查测试,且大多依赖于详细审计或审计者个人经验判断的抽样审计方法,难以准确地界定抽样范围和重点,导致审计人员不能令人信服地解释抽样审计的结果,也无法利用这一结果对被审计业务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三)审计检查程序与现行审计要求有一定的差距

风险导向审计是对各种风险进行全面了解、识别,侧重于对风险的判断和执行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或缺陷,不特指已存在的违规情况,更多是对未发生风险的一种预警,作为一种风险提示作用,加之风险的存在也不是孤立的,涉及到主观能动性、客观局限性、系统完善性乃至整个政策有效性,且各种风险随时都处于不断更替、变化中,用整改问题的方法对待风险导向型审计的结论,不能够全面体现风险导向审计的成果转化。因此,现行制度对程序完整性的要求影响了风险导向审计的开展效果。

(四)内审人员素质不能满足风险导向审计需求

在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要求内审人员根据已获得的被审计部门的信息,运用分析性测试程序获取审计证据,然而各风险要素的评估、审计证据收集的数量和方法,都与内审人员的素质息息相关,目前基层内审人员数理统计以及风险管理等方面的知识相对缺乏,他们对风险的预测尤其是对有关风险点、证据的判断多是凭工作经验做出的推理,具有较强的主观臆断性。

三、推动风险导向审计在人民银行内部审计运用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内审数据库建设

风险导向审计的核心是深入了解被审计对象所面临的各类风险和开展风险评估,因此,获取翔实丰富的数据资料是实施风险导向审计的关键,内审人员对被审计对象的风险评估结果与实地审计测试结果出入大小取决于其所掌握的信息资料的多少,因此建议总行在业务软件上开设审计接口,探索建立包括央行业务及管理流程等内容的风险数据库,明确风险监测变量、风险指标和评估标准等内容,加强对重点业务、重要岗位的风险监测,实现对审计所需数据实时采集加工、动态的监控,使内审工作走出“信息孤岛”,为风险导向审计的实施提供直接的信息支撑。

(二)探索推广计算机辅助系统应用

审计手段的现代化已成为改革的大趋势,因此要不断探索完善审计的模式和方法,对人民银行重要业务领域,如货币发行、支付结算、国库、会计、科技等部门开展审计时,通过总行层面提取审计数据,逐步探索使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通过计算机辅助审计软件对海量数据进行筛选,实现快速分类、灵活分析,效避免人为因素的影响,提高分析的效率和精度,使审计结果更趋于科学、规范、合理。

(三)加快推进人民银行风险导向审计制度建设

通过借鉴国外和其他行业的先进做法和经验,制定符合人民银行内部管理体制和业务特点的风险导向审计操作规程,扩大审前调查和风险数据分析应用,不仅对违规事实进行确认,还要对潜在的风险事项和风险点进行提示和关注,要求被审计部门制定风险管控措施,使其逐步接受风险管理理念,发挥好内部审计监督与服务作用。

(四)培养专业化的内审队伍

内审转型是一种理念和方法的更新,需要我们深入学习研究国内外审计理论和方法,把握好风险导向审计的内涵和外延,并将其与央行业务进行有效结合,才能发挥好内部审计服务组织治理的作用;同时加强内审人才培养,使其不仅精通审计理论和会计知识,还要掌握数理模型分析、计算机和经济金融等知识,促进内审人员转变审计观念、拓宽审计思路,达到提高自身素质的目的。

作者:王海容 单位: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课题组,风险导向审计在人民银行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南方金融.2008(09).

[2]杨淑慧,龚文清.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在人民银行内部审计中的运用研究[J].金融与经济.2011(08).

[3]郑永兵.试论人民银行开展风险导向审计的基本路径[J].金融发展研究.2009(07).

[4]刘新华,罗松,戴可.风险导向审计在中央银行内部审计中的应用思考[J].金融经济.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