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方向调控内部审计创新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战略方向调控内部审计创新,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战略方向调控内部审计创新

摘要:

内部审计需根据时代所趋进行战略创新。要由传统的“物本”审计观念转为“人本”价值审计观念,并对企业各种战略性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从而在企业战略决策层开展经济性、社会责任性、文化性内部审计,实现内部审计创新。

关键词:

内部审计;战略;创新

我国的内部审计工作已进入电算化时代。为了适应新时代的潮流,内部审计人员应以全方位的视角、国际化的理念,正视当前内部审计的困境,为我国内部审计发展提供新思路。

1内部审计创新的时代背景

伴随着科技进步和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内部审计工作正在由传统的手工审计转向以计算机为依托的电算内部审计,这种发展趋势使内部审计面临更多的挑战和风险,因而必须对内部审计思路进行创新。第一,科技进步促进了内部审计创新。改革开放以来,会计领域的最大改变是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运用。经过多年的实践,电算化已经替代了传统的手工记账方式。它为会计工作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风险。其一,依赖于计算机系统的数据处理工作规范性不高,漏洞在所难免;其二,网络恶意破坏者对电算化系统造成了威胁,使电算化会计工作面临未知的风险;其三,系统的修改不如手工记账方式容易识别,使审计工作辨析风险难度加大。科技进步的车轮不容扭转,内部审计唯有自我创新,才能应对新形势下的各种风险。第二,经济发展促进了内部审计创新。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我国内部审计与国际接轨成为大势所趋。但我国的电算化水平与国外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我们要在危机意识的驱动下,不断创新审计工作,进入国际化轨道。

2内部审计创新研究现状

自2009年我国提出强化内部审计为企业价值增值服务的目标之后,传统意义上的监督审计开始向增值服务审计转化。在对内部审计重新定位和检视后,国内外学者对内部审计进行了创新研究。但研究局限于内部审计对环境变化做出的响应,并提出了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模式,没有系统性的理论研究。对此,我们提出基于“特征定义法”的整合研究模式,挖掘更深层的审计创新课题。当前,我国内部审计创新正面临国际化困境,为实现内部审计由监督职能向增值服务职能的转变,我们需对内部审计现状进行全面剖析:第一,内部审计观念的偏差造成审计风险增加。当前,以监督职能为导向的“物本”内部审计仍然处于主流,以增值服务为目标的“人本”内部审计还未真正建立。内部审计聚焦于对“物”的审计,缺少对“人”的审计,忽略了人力资本、企业文化等因素,使企业风险系数增加。第二,研究模式的局限性导致内部审计风险增大。目前,内部审计研究还没有形成理论化、系统化的模式,这使得内部审计创新无法在企业中施展。内部审计在企业治理结构中没有独立而权威的地位,对于企业关键业务流程、内部控制等缺乏应有的掌控,在缺乏企业深度资源的环境中,内部审计对企业整体的咨询功能、服务功能、增值功能得不到全面的实现,导致内部审计领域中的战略风险增加[1]。第三,审计重心偏离增加了内部审计风险。由于地位和权威的局限性,内部审计仅是最终结果的审计,其过程性审计内涵并未得到延伸。内部审计的工作重心被限定在财务审计区域,缺失了对企业整体业务流程的审计,这一重心的偏离使内部审计无法从根源上为企业实现增值服务,无法从本质上改善企业的运营管理。因此,内部审计创新应突出战略层面的意义,要从单纯的财务经营审计脱离出来,为企业决策、战略服务。第四,内部审计资源缺乏整合导致内部审计风险增加。目前,内部审计对于资源的运用还局限于对有形资源的利用,局限于对有形资源的效率和效果进行评价,缺失对企业无形资源,如营运、绩效、价值利益分配等审计,无法对企业进行环保性和公平性评价。第五,本土化的边界限制。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我国传统的内部审计体现出的本土化特征必将被打破,国际化格局之下的内部审计创新正在形成[2]。

3国际化格局下我国内部审计创新

3.1扭转“物本审计”观念,树立“人本增值”内部审计观

知识经济背景下,企业所面临的风险由原来的单纯“物”的风险转化为“人”的风险,内部审计创新要注重人力资源质量的提升。人力资源是富于创造本质的、具有价值增值功能的可开发资本,它在企业中的价值并不仅仅是经济价值,更扩展到了社会价值直至环境价值之中,因而要树立“人本”的内部审计观,整合企业内部资源,将内部审计创新融入企业的人本战略的定位与规划、生态环境部署、知识资本的风险管理、企业文化链之中,这样才能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3.2企业战略视角下的内部审计创新

战略视角下的内部审计其实质是将内部审计推向企业“前台”,在传统的账表导向审计、制度审计下,内部审计一直都处于企业战略发展的“后台”,注重审计结果忽略审计过程,仅仅体现为一种“后台”的内部监督行为和结果。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内部审计要实现职能转变,要为企业解决价值增值问题,因而风险导向模式下的战略内部审计成为时代所趋。它以其价值增值服务、高级咨询服务等路径,为企业提供了治理的基础程序,即风险管理、风险控制和风险治理,构建了战略导向、价值导向模式下的企业治理内部审计。

3.3责任机制内涵蕴义下的内部审计创新

面对复杂的国际情势,我们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企业的软实力。要注重微观方面的企业文化调控,在提升企业社会责任的前提下,用先进的、控制性的文化作为企业发展的基石。社会责任机制导向下的内部审计有三个方面的文化维度: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的内部控制、企业核心文化,这三个维度的文化内涵相互牵连,有机组合,为内部审计提供了创新的文化职能。内部审计要在人力资源整合的前提下,确立企业社会责任的内部控制文化评估制度,要分层面、分阶段融入内部控制系统,从组织架构、内部控制系统运行、员工态度等方面,对企业进行系统的布局,寻求制度与文化的最佳结合点。

3.4源于知识资本的企业内部审计创新

企业应将其核心竞争力立足于知识资本之上,培育、更新和维护企业的知识资本,通过内部控制、内部管理的手段进行自我诊断、自我治理、自我改进。目前,由于传统内部审计观念的局限,企业对于知识资本的核心竞争力审计还有待完善和提高。源于知识资本的核心竞争力内部审计创新,首先要考虑企业所具备的知识资本能力。企业要对其人力资本、商誉等进行协同性整合,以考虑不同环境下不同知识资本的价值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其次,考虑知识资本与财务资本在运营时间、规模等方面的匹配程度,最大限度地将企业的综合状况整合。最后是核心竞争力的内部审计。企业稳步前行需要核心竞争力的支撑,内部审计对企业核心价值链的巩固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3]。

3.5电算化系统内部审计创新

网络时代,内部审计要依靠信息系统实现,首先要加强电算化系统的内部审计工作,依据电算化制度确定审计人员的权责,对审计资源进行必要的加密和保护,严格按照程序进行电算化审计。其次,要加强电算化内部审计的过程化审计。由于电算化系统具有一定的未知性,因而要注重审计过程中的软件来源控制、介质文件查询等环节,确保过程审计的准确性。

总之,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内部审计必须根据时代所趋,进行战略意义上的创新,要由传统的“物本”审计观念转为“人本”价值审计观念,并在此前提下,对企业的各种战略性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从而在企业战略决策层进行经济性、社会责任性、文化性等内部审计,推进内部审计创新变革。

作者:高仙芝 单位:内蒙古工业大学审计处

参考文献:

[1]王海兵,董倩,杨娱.企业内部控制审计信息化风险与应对策略研究[J].会计之友,2015(9):57.

[2]王海兵.知识经济环境下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J].中国内部审计,2015(2):16-20.

[3]李涛,赵志威,江远彬.企业集团公司内部审计管理体系转型与升级的理论框架研究———基于价值视角的思考[J].管理现代化,2014(4):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