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风险成因及防范分析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内部审计风险成因及防范分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内部审计风险成因及防范分析

一、前言

本文通过对企业内部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根据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从而帮助企业控制和规避审计风险,从而营造出一种具有诚信氛围的执业环境。

二、内部审计风险成因分析

(一)客观原因

企业在社会环境当中面临着较多的复杂性和不确定因素,在一定条件下就会导致审计的难度和风险的不断增加。针对内部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首先,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独立性缺乏。针对我国企业的现状来看,只有那些上市的公司在企业内部才开设相应的审计委员会,而其它的一些企业所设置的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在权威性和独立性上没有进行足够的保持。其次,法律制度不健全。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在出台上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从而导致在具体的审计工作中所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没有相应的法律为支撑,给审计工作的顺利展开也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风险。最后,在企业内部其业务种类和形式存在复杂化现象。

(二)主观原因

内部审计风险产生的主观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存在差异性。在我国现阶段的审计人员队伍当中,不仅具备丰富的业务素质而且还有完备的政治素质的人才现在还比较缺少,从整体上来看其审计专业知识还比较单薄,也会对内部审计风险的产生造成直接性的影响。第二,在具体的审计方法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我国现阶段的内部审计方法还是采用传统的账项基础的审计方法,在具体的审计目的上还停留在“差错防弊”阶段,此外一些内部审计人员在相关的风险观念上存在意识淡薄的问题,从而使以风险导向为核心的相关的审计方法和措施没有实施的平台和背景。

三、内部审计风险的防范策略

(一)对审计程序严格执行,促进审计质量控制制度的健全发展

一个完整的审计程序主要包括准备阶段、实施阶段以及最后的报告阶段。如果将其细致的分析的话主要包括:审计测试、审计取证审计意见的交换以及审计报告的草拟等内容。而审计测试和审计报告是整个审计程序当中的关键环节,因为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共同构成了审计测试,也是审计风险产生的根源,而审计报告作为整个审计结果的最后书面总结阶段,也是审计风险得以产生的重要载体,因此,企业的审计人员要对审计报告和审计测试这两个环节高度重视。

(二)内部审计外包策略的有效实施

所谓的内部审计的外包就是将内部的审计工作外部化,企业根据实际需要将企业内部的部分或者是全部的审计工作交给外部的专业人员和机构,并以此形成的一种有效实施管理的内部审计模式。也就是说将企业的部分管理职能进行适当、合理的分工,将企业外部的具有专业化的管理资源充分运用到内部管理服务当中去,从而达到对审计风险的有效防范以及对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加的目的和要求。在进行企业内部审计外包的过程中,企业可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和状况,可以采用合作内审、审计管理方面的咨询工作以及全部外包等方式进行内部审计的外包工作。

(三)对风险评估过程进行强化

在对企业风险进行重新评估时,不仅要充分考虑到当前正在发生的某些外部风险,还要对其带来的影响进行经常量化。在对风险评估环境进行考虑时,应对风险发生的频率、应对风险的策略以及相关的准备状态等因素进行考量,与此同时,在对风险评估的所有领域当中,要对相关的信誉风险的组织影响进行严格评估。对风险的相互影响程度进行评估,因为如果有些风险出现连接以后会产生类似于声波的叠加效应,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一定的波峰,并最终导致高风险的发生。

四、结语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社会的审计发展需要,因此,必须对其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创新。在内部审计工作实施过程中,要善于将相关的审计计划的制定与所面临的审计风险有效的结合起来,相关的审计人员可以把工作的重心转移到对经营状况的审计和ERM效果的战略上来,从而营造出一种具有诚信氛围的执业环境打造出具有规范化特质的内部审计标准和要求。

作者:王晓辉 单位: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