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视角下企业内部审计论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信息化视角下企业内部审计论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信息化视角下企业内部审计论文

一、信息化视角下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可能出现的风险问题

(一)信息化系统自身固有的风险

在信息化系统的环境下,审计过程是借助于计算机及信息化技术,这将其与以往的纸质媒介、手工作业区别开来。纸质化的手工财务信息很容易追根溯源,获得一些原始的审计信息依据。而在引入信息化系统之后,财务信息被计算机汇总整合,方便了信息采集和处理的同时抹去了原有可探寻的线索痕迹,在便利了审计人员获得审计数据的同时加大了审计数据泄露、盗取的风险。而且,这种风险很难被察觉和快速排除。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财务数据很容易被修改、删除、外漏,必然会导致企业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二)信息化操作下相关人员业务生疏的风险

在信息化审计条件下,面对更加严格的审计要求和更加专业的审计操作,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尤为重要。审计人员不仅仅需要熟练掌握审计、会计方面的专业知识,更需要对会计电算化、网络技术、电脑操作等具备相关业务水平。这种复合型的素质需求无疑对审计人员提出了较高的业务要求,而当某一部分专业技能出现缺失,就会极大影响审计活动的效率及质量。

(三)信息化环境下的检查风险

在信息化系统审计下,传统检查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系统化内部控制的审查与处理。这主要因为检查方法需要借助于计算机端口,这使得原先有迹可循、直观可视的会计核算变得不再那么容易。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很容易忽略某一环节的检测,从而不能实现对企业整体性的把握。

(四)利用计算机舞弊带来的风险计算机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方便了那些别有用心之徒。对比传统审计舞弊行为,信息化系统下利用计算机舞弊更加具有隐藏性,破坏性也更大。企业的审计往往需要依附于整个计算机系统的正常运行,一旦计算机失控,就相当于从企业内部打开了缺口,更加难以控制。

(五)审计数据采集及内控制度上潜在的风险

传统审计过程不需要考虑审计数据采集的线索路径问题,因为一旦出现问题,可以立即返回源头查缺补漏。而在信息系统下,数据采集往往自动化,这就导致了责任承担的缺位,也给企业的内控制度造成了相当大的困扰。

二、信息化视角下国有企业规避审计潜在风险的对策

(一)及时更新信息化系统软件功能,避免系统落后的风险

企业信息化系统软件的及时更新成为企业紧跟时代大潮、避免被信息化淘汰的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要想保证本企业内部审计的计算机系统能够获得及时的更新,就需要从两个方面下手。一是需要本企业培养或引进专门的技术人才。无论何时,人才都是企业得以长期发展的重中之重。只要建立起一套专业化的人才队伍,那么不论是在企业系统的日常维护、及时更新方面,还是在遭受黑客攻击、发生意外情况、系统重建等问题时,都能够第一时间的找出问题并加以解决,从而维护企业计算机系统的良好运行。二是要加强与专业软件研发公司的联系,从而在第一时间获取行业内的最新信息。一旦出现本企业内部队伍无法应对的局面,也可以及时获得外援支持,从而尽可能地降低经济损失。

(二)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审计队伍素质

加大对审计人员的培训,提升审计队伍的整体素质,是企业面对变化多端的审计风险所必须的投入。之所以要加强对审计人员的再培训,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现阶段审计队伍的组成特点所决定,另一方面则受限于如今复杂多变的审计大背景。在我国,具备丰富经验、在各企业担任要职的审计骨干往往年龄偏大,这在大型国有企业中尤为明显,审计队伍已经趋向于老龄化。这样的审计队伍构成在面对审计信息化系统革新的挑战时,往往显得力不从心。一大批极富传统手工审计经验的审计人才对信息化系统审计不够熟练。另外,计算机系统的更新换代、审计软件的不断创新、审计内容的日益复杂等都使得审计工作需要学习型的复合型人才。企业组织审计队伍集体培训学习有利于人员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学习,也能够保证企业内部审计队伍经验的传承与发扬。在培训中,审计人员可以借此提升在会计处理、计算机技术应用等方面的能力,从而获得全方位的提高。总之,在系统化审计的宏观背景下,包括国有企业在内的大型集团化企业需要多方面、多角度、多渠道地加强对审计人员的培训工作,转变审计人员的原有手工思维,在知识层面上更新换代,适应信息化审计的要求。

(三)采用适当审计方法避免检查风险

传统审计作业中,审计人员需要对纸质资料的数据采集与调取查阅相关审计资料,对某些信息进行反复的核查与计算,并需要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整理,而在信息化系统审计背景下,一旦还将审计方法割裂开来,单独程序单独使用,往往不能满足当今审计的需要。在信息化系统中,原先的审计方法有些已经滞后,而一些新的审计方法的采用则超越了原先的审计程序流程。例如,在目前审计背景下,对系统操作员的权限设定已经成为了审计工作的重点,一旦权限设定不明,就会发生授权混乱的局面,审查工作也就不可能有效进行,甚至有可能导致企业的日常现金流等资金管理上出现巨大漏洞,使企业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四)加大对利用计算机舞弊行为的审查与惩处力度

利用计算机进行舞弊行为是计算机系统所独有的风险类型。一旦出现审计人员或其他相关犯罪人员利用手中权力进行计算机舞弊以达到自己的非法目的时,就会给企业的正常运营埋下巨大隐患。加强对计算机舞弊行为的审查和惩处,一方面要加强对审计人员的教育教导,加深审计队伍对这种违法犯罪行为的认识;另一方面则需要企业构建内部监督体系,企业可不定期地采用传统审计形式与系统化审计的数据结果进行对比,同时可聘请无利益相关的计算机专业人士定期对企业的计算机系统或审计系统进行测查,在日常的事务处理中注重对系统日志的留存备份等,以减少利用计算机舞弊行为的发生。

(五)健全和完善审计规章,强化企业制度规定

审计工作需要相关法律法规、审计规章的指引,企业内部也需要据此强化有关内部审计制度的规定。在信息化审计革新的背景下,政府颁布的审计技术规范可能随时改变。大型集团企业要在国家的审计准则及相关法律法规基础上,不断完善企业本身的审计制度和相关规定。企业可在政府重大审计理论政策时,组织业务精英进行学习研究,在此基础上总结经验,将其一并与政府文件下发到下属公司单位。除此之外,企业应该加大对内部制度规定的执行力度,从而从制度源头上保证企业的向心力与一致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信息化审计的大背景下,集团型国有企业在内部审计系统的处理当中,应该紧紧把握时代潮流,合理科学地建立起一套信息化审计系统,才能使自身在今后的生产经营当中发挥出内部审计的应有价值,进而推动国有企业又快又好地发展。

作者:李艳平 单位:陕西汽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