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谈乡镇内部审计面临的问题及管理方式,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新时代大环境下,为高效提升乡镇内审工作质量以及水平,需结合工作实情,对乡镇内审面临的问题以及管理模式进行详细研究与分析,以期为提升乡镇内审工作质量以及水平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为未来乡镇的建设发展贡献一份绵薄之力。
关键词:内部审计;制度;体制
新时代的到来,加快了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强了公共财政职能,用于乡镇的资金占据国家财政的比重越来越大。加强乡镇内部审计监督与管理工作,与党民生政策的贯彻落实息息相关,更与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密不可分,甚至还与城乡的统筹发展紧密相连。所以,提升乡镇内审质量及水平,发挥乡镇内审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促进财政精细化、科学化以及合理化管理,是乡镇提升公共管理服务水平的关键途径。
一、乡镇内部审计工作的意义
1.符合时展需求。新时代大环境下,不断更新内审工作是一件不可小觑的事情。现阶段,乡镇内审部门在运行期间,多样化收入与各项成本费都对审计工作的常规开展造成不利影响,严重时还有可能增加风险。这就要求内审工作者不断更新以及深入了解内审工作。
2.利于调整经济结构。在新时期背景下,为推进乡镇内部审计工作的进一步发展,确保国家经济安全,需对审计思维进行及时更新,将重点放在创新环节。近些年,虽然中国对一系列经费管理政策进行了陆续颁布,但始终存在诸多问题,因此需要调整乡镇内审工作,与此同时提升内审工作抵抗风险能力,从本质上确保资金安全。
3.利于内审工作的转型。由于乡镇内审工作中的审计任务以及审计资源之间产生问题,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正常实施造成了严重影响。所以,非常有必要将内部审计资源整合到一起,进而快速解决产生的问题,同时随着乡镇组织地位的不断提升,还应对乡镇内审进行不断创新,以此来有效提升经费的利用率。
1.缺乏完善的内审质量控制体系。内审质控对审计风险的防范,对审计工作效果的保障,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审计风险贯穿于审计工作的各个环节中,与此同时具有潜在性特征以及隐蔽性特征。若想将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风险隐患全部消除,应对内审质控体系进行不断建立和完善,科学地评价和监督各项工作流程,保障各项工作可以高质量完成。在乡镇内审实践中,存在执行法律法规以及行为准则不到位;审计质量考核、责任追究以及评价等质量责任制度不完善、不健全的问题,对审计质量的提升具有严重干扰。
2.相关审计人员素质有待提升。近些年,乡镇发展非常迅速,内审工作的任务因为此变更更加繁琐,进一步扩大了影响范围,加大了承担责任,所以对相关工作者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但是依据现阶段的情况可以看出,一些审计人员业务能力水平不高、专业水平受限,对内审工作的发展造成一定阻碍,对工作的落实造成一定影响,对乡镇审计工作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在新时代变化浪潮中需要更加严格要求相关审计工作者,唯有对审计工作者的工作水平进行提升,才能逐步提升审计工作的质量,才能有效保障设计工作的质量。因为需要对更高素质、更高能力的审计人员进行培训,因此当前形势,人才缺少是乡镇审计部门的重要问题之一。
3.内部审计缺乏充分独立性。内部审计缺乏充分独立性,首先,内审部门缺少独立执行审计工作的组织位置。虽然,审计部门与其他部门有诸多不同之处,并单独存在,但内审部门的隶属关系并没有很高的层级,缺乏相应的独立性与权威性。部分乡镇内审没有独立的部门,并与其他部门合并存在,审计工作者是由单位的财务工作者或其他工作者担任,这就对审计质量造成更加严重的影响,单位内审的风险也更大。其次,乡镇的内审人员没有充分的独立性,当前的内审工作者受单位相关部门限制,会减少到工作安排、工作晋升提拔与待遇的机会,因此对审计工作者履行工作的公平、公正态度有着巨大影响。兼职的审计工作者受到各方利益的影响,想要提升审计质量难上加难。
4.未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针对内审,我国并未对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制定,早期的审计准则只是一种行业规范,也并不具备相应的法律效力,进而使得审计工作者的工作不能有效实施。除此之外,国家审计署也未对实施细则进行制定,以致认定结果的随意性相对较大。
5.缺乏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当前形势下,对与乡镇特征相符的控制制度,政府相关部门并未制定,也未统一审计质量的有关规定,进而在开展审计工作时,不管是事前计划、事中复核还是事后审计,其运用的工作底稿都不够完善,进而想要保障审计质量难上加难。
三、新时期乡镇内部审计工作创新发展策略
1.强化观念认识。需要乡镇作为一个先行者对国家现行的法律制度带头贯彻落实,需要乡镇建立一个完整的内审制度来实施审计的科学监督职责。对乡镇的工作者来说,不管行政级别高、还是行政级别低,管理级别高,管理级别低,都要高度关注内部审计质量,必须全面发挥出内部审计的作用,提升组织的价值,发挥组织优势。相关人员应强化自身观念,加强组织领导,在内部控制工作进行的过程中,服从主管命令,对审计人员的实施方案进行科学合理编制,构建良好的内审环境。将内审的关键作用全面发挥出来。
2.保障乡镇内审机构的充分独立性。保障内审机构独立履行其职责的前提条件是内部审计独立性。应将审计部门作为一个独立机构,保障审计部门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向乡镇领导报告工作和负责。保障乡镇内审部门的独立性,可以保障各项工作处理的公平公正,有益于促进乡镇的发展。
3.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首先,国家应依据现阶段实情,尽快出台具备较高法律效力的法规内容,比如说《内部审计法》,以此来保障内审工作的强制性,保障内审工作的权威性。其次,应优化和改进现阶段法规内容,对其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有效弥补,让其可以顺应当前时展潮流。最后,各级乡镇还应依据自身单位的发展现状,在符合法规要求的审计制度基础上,尽量对其中存在的风险进行有效控制,以此来全面发挥出其真正的作用。
4.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政府以及审计机构可以一同营造良好的内审环境。第一,县区政府在考核范围内纳入乡镇政府内部审计工作的发展,对考核标准进行科学制定,并将其作为考核,奖励以及惩罚的重要依据。基于此,镇领导被迫通过评估对内部审计工作提升关注度,并为审计机构的监督以及指导提供更多的支撑。第二,上级审计机构在考核范围内纳入下级审计机构对内部审计监督与指导。审计机构要对《国家审计署关于加强内审工作操作指导和监督的意见》的实施进行积极推进,并对《意见》的支持体系,措施和方法进行尽快出台,并增加审计机构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检查力度,实现对内审制度化以及规范化的指导和监督。第三,在以乡镇为审计对象的审计项目实施过程中,审计机构可以通过调查方式,协调方式以及建议方式,向县、区、乡党委积极宣传内部监督经济活动的关键重要,与此同时进行内部审计的风险管理以及防范。不断鼓励他们对乡镇内部审计工作的发展进行全面了解,并给予更多的支持。
5.对相关工作机制进行不断健全。首先,健全乡镇内审质控制度。在国家审计法规的指导下,乡镇需要对内部控制、风险防范以及效益的提升进行加强,创建完善的质控制度。不但需要对审计流程进行严格规范,同时还要明确各个岗位的工作责任,在此基础上创建更加实效、科学的内审质控制度,保障审计复合工作的有效实施。其次,对乡镇内审质量评价体系进行创建。乡镇还需创建更加科学、规范的质量评价体系。将科学有效的评价指标设置在质量评价体系内部。在设置评价指标的过程中,还需全面评估所有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保障评价指标可以详细到每一个关键点,进而确保审计工作者可以客观得出公正、公平的审计结论。
6.对相关工作管理方式进行不断创新。乡镇提升审计工作质量的关键途径在于转变审计工作方式。转变审计工作的方式在于:在内审制度的基础上,将机构的经济效益作为工作的主要方向,将资金作为发展的主线。以资金为发展主线的模式对以单位或部门为审计项目的传统审计方式具有优化作用,指明了审计工作的方向。对单位的工作效率能高效提升,为审计工作高效、稳定发展探寻出良好的开端。审计制度是基础,简而言之,就是需要加大监理控制方面的力度,在第一时间弥补制度上的缺陷,快速反应缺陷,切实有效的落实制度,保障资金的运转正常。以效益为导向,主要指的是乡镇在资金的运用效益上,有效结合经济责任审计与绩效审计,进而保障经济行为在监督视觉下良好运行。
7.对相关工作者综合素质进行全面提升。内审工作者的综合素质直接关系到乡镇内审质量,伴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逐渐提升了内审工作者的规范要求。与以往的审计工作模式相比,现代审计行业正朝着规范化以及专业化方向发展,办公环境与工作设备产生了系列变化,对信息技术如计算机等的广泛运用,对审计工作者的工作效率的提升具有很大意义。对用人制度,乡镇应完善构建,同时对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乡镇应优先选择,进而为审计部门增添新的生命力。另外,为对审计部门工作者的专业水平进行不断提升,应对业务训练进行定期开展,对审计工作者的工作技能进行锻炼,提升审计工作者发现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创建一支高综合素质的审计团队。结束语总而言之,为对乡镇各项工作进行有序开展,需对乡镇内审工作水平进行不断提升,同时对其面临的问题进行详细研究,以科学的管理模式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并从实际的角度出发,对其内审工作风险进行有效防范,以提升乡镇内审工作水平以及质量,进一步推动乡镇的建设步伐。
参考文献:
[1]郑名钢.提高乡镇内部审计质量自我评估实效的探索[J].中国农业会计,2015,25(06):22-24.
[2]王宪军.试论深化乡镇内部审计的做法[J].中国国际财经,2017,31(17):105-106.
[3]杨墨.我国乡镇财政体制研究———以浦东新区改革为例[D].上海:复旦大学硕士论文,2010.
[4]孙永平.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研究[J].企业研究,2012(6):68-69.
作者:牟晋 单位: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审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