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内部审计业务外包管理探究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内部审计业务外包管理探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校内部审计业务外包管理探究

摘要:高校内部审计机构选择合适的审计外包形式,遴选优质的中介机构,对审计项目实施委托审计。内审机构全过程参与监督、协调和管理,对审计结果和审计报告进行检查、复核和论证,实施审计质量控制,合理规避审计外包风险,以达到审计目的和取得理想的审计效果。

关键词:内审业务外包管理;质量控制;高校

一、高校内部审计业务外包的内涵及政策依据

高校内部审计业务外包,简单来讲就是指高校通过购买社会审计服务,将内部审计业务的全部或者部分外包给社会中介机构,借助社会中介审计机构的专业力量,独立完成或者协助高校内审机构完成审计工作任务。《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审计署令第11号)提出,内部审计机构可以根据内部审计工作的需要,向社会购买审计服务,并对采用的审计结果负责。《规定》为高校内部审计业务外包提供了政策支持,使高校内部审计业务外包有据可依,既符合近年来高校内部审计业务量大质高的发展要求,也有利于高校内部审计机构优化资源配置。

二、高校内部审计业务外包存在的问题

在国家政策允许条件下,高校内部审计业务外包不但为内审机构分担了工作责任,也为社会中介机构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中介机构与高校相关职能部门不存在关联关系,可维护审计的独立性、权威性和自主性;社会中介机构通常配备经验丰富的专业审计人员,有利于保证审计工作的质量;中介机构审计人员立场较为客观公正,审计结果具有实用价值,审计建议切实可行;社会中介机构的参与,可优化内部审计机构的资源配置,缓解内审力量和技能的不足,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在高校内部审计涉审范围增大、审计方法和手段落后、审计人员数量欠缺、业务素养和能力低下的情况下,实施内部审计业务外包,不但可优化内审部门的职能和资源配置,也可对内审人员起到培训和指导的作用优势。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内部审计业务外包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招标文件设置问题。高校内审机构通过法定招标程序遴选中介机构,在组织招标前,内部审计机构需要对中介机构资质、审计内容、技术参数等拟定合理的配置要求,但由于缺乏经验,高校内审部门可能在提出审计要求和设置招标参数时,对一些关键性的细节考虑不够细致,设置未必周全,如对审计内容的确定和主要技术参数的设置可能存在遗漏或者表述不准的情况,因此,开标时评标专家可能会提出一些质疑或者疑虑,对一些实质性不符合要求的中介机构无法做出一致的否定和排除,可能会导致一些资质较差的中介机构以低价中标,从而影响审计质量,难以达到审计目的。

(二)合同约定和履行问题。高校审计业务外包合同的签订往往采用固定模版,招标部门对不同的项目可能难以采用个性化设定。高校内审机构如若忽略或者不够重视此问题,未尽心尽力对合同进行仔细分析和研究,并进行个性化约定,可能会导致所签订的合同存在异议,中介机构对合同模糊部分不愿意履职,难以开展延伸审计。另外,内部审计业务外包,可能还会存在中介机构的审计人员不遵守合同有关保密事项的约定,在网络信息传播便捷的客观条件下,存在高校关键信息、财务信息、机密问题容易泄漏的风险。

(三)审计质量控制问题。中介机构对高校的组织架构和人员关系不熟悉,在实施审计的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配合难度,因此,中介机构审计人员对高校内部重点风险把握不准,容易造成关键事项的审计遗漏。中介机构和高校的审计业务外包合同是一种短期契约关系,中介机构在实施审计时缺乏一定的忠诚度,不能从战略视角关注高校的长远发展和规划,容易影响审计效果和审计结果的利用。中介机构派出的审计人员的工作胜任能力、经验水平也会高低不同,以及责任心的问题,也会对审计质量的保证有一定的影响。在实施审计过程中,中介机构对高校外包审计项目以审计工作完成为节点,不会参与后期的审计整改,因此不能保证审计项目的延续性和完整性。

(四)审计质量评价问题。高校内审机构对审计外包业务的实施进行过程监督和管理,在审计项目结束后,未对中介机构的审计效果、审计价值以及审计结果的有效性做出研判和评价,审计费用的支付视项目完成时间和完成情况而定,未把审计项目质量评价结果作为支付费用的重要依据。从内控制度建设的视角,没有国家和地方的相关制度作为评价依据,高校也未制定内部审计业务外包工作质量的评价办法和细则,未设置相关评价指标体系。

(五)对内审人员影响问题。高校内部审计业务外包无论采用哪种形式,也都是基于内审人员数量匮乏、业务技能和水平不高、以及内部审计信息化实现难度较大、审计范围日益扩大等问题和矛盾上,审计业务外包是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一种创新模式。但是,在高校内部审计业务外包成为主流的进程中,对内部审计人员会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在内审业务外包实施过程中,如果高校内审人员仅参与辅助协调和监督管理,就会对委托审计产生一定的依赖性,长此以往,内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业务水平难以得到锻炼和提高,其专业技术水平将会产生退化,其竞争优势也将会不断降低。

三、高校内部审计业务外包管理及质量控制

在国家政策法规允许的条件下,通过委托社会中介机构,选择合适的外包方式开展业务,高校内部审计机构可以合理配置资源,内部审计人员参与项目的协调和管理,协助中介机构与学校各相关职能部门加强联络,召开审前调查和审前会议,获取审计资料和各类信息,并对中介机构进行监督和管理,对审计质量进行把控,尽量规避审计业务外包存在的各种风险和问题,使审计外包发挥其积极有效作用。

(一)选择合适的审计业务外包形式。高校内部审计业务外包分为全部外包、补充外包和合作外包等三种形式。未设立内审机构且审计人员匮乏的高校,可采用全部外包形式;设立了审计机构且人员配备齐全的高校,对审计项目的特定或关键部分,可采用补充外包形式;内审机构和中介机构也可分工合作,各自承担约定任务,形成合作外包。高校内部审计机构应结合内部审计人员配备、审计项目难易程度、项目的涉密范围,选择合适的外包形式,合理配置审计资源。

(二)通过法定招标程序,遴选中介机构。高校内部审计业务外包,需要对中介机构进行遴选,高校内部审计机构应通过招标程序,选择社会中介机构。高校内部审计机构应对审计外包项目开展前期论证,确定审计内容和主要技术参数,以及审计项目外包的预算资金,提请学校审议通过后,由学校招标组织部门实施招投标工作。招标组织部门结合内审机构的参数要求拟定招标文件,内审机构在审核招标文件时,尤其要关注社会中介机构的资质要求、审计主要内容和核心技术参数是否涵盖,招标部门按照招投标法定程序组织公开招标。

(三)通过合同约束,实施规范审计。招标程序完成后,高校与中标的社会中介机构签订合同。合同是双方履行权利和义务的法定文件,尽量规避由于合同不明晰不细致可能会产生的纠纷。在签署合同时,重点要对审计项目外包的形式、服务范围、审计内容、审计目标、双方的权利与义务、信息的保密性、审计质量要求、审计报告的使用、审计结果的利用、违约责任等作出明确规定,尤其对审计资料和重要事项要进行涉密规定,明确泄漏信息的相关惩戒措施,确保学校重要信息的安全。

(四)有效跟踪和监督,进行过程管理。无论是全部外包还是部分外包,高校内部审计机构在审计项目实施过程中,也要成立内部审计小组,组长和成员要对中介机构进行全过程跟踪管理,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与联系,保障及时提供完整的资料,确保审计工作顺利开展。内审人员在提供联络、协调等服务功能的同时,也要对审计流程进行监督和管控,密切关注项目审计的进展情况,对审计工作方案、项目实施过程以及审计内容和范围进行查验,验证是否符合招标文件要求和合同约定内容,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纠正。内审人员与外审人员都要各司其职,保证审计目标的实现。

(五)参与指导和复核,控制审计质量。在外包审计关键阶段,内审机构审计小组应对审计证据进行复核,对存在异议的取证记录和证明资料进行查证,对重点审计内容进行复核,并确认审计证据和依据的合法性、符合性及有效性;内审机构审计小组对审计报告初稿进行复核和审议,查看中介机构的审计内容是否遗漏,审计重点是否达到效果,审核出具的审计意见是否合理恰当,提出的审计建议是否可行可鉴,并根据需要及时采取补充审计措施,修改审计报告,确保审计报告质量。

(六)评价审计质量,建立指标体系。高校内部审计机构应建立审计业务外包工作质量的评价办法,以及评价指标体系,并作为招标文件的一项重要技术参数指标。高校内审机构可从中介机构派出人员质量和数量的约定、职业道德规范的承诺、审计方案设计的合理性、审计方法和审计程序的合规性、审计内容的完整性、审计沟通的有效性、审计实施的及时性、审计重点的突出性、审计发现问题的准确性、审计结论的合法性、审计报告质量的符合性、审计建议的合理性及被采纳程度等角度设置评价指标体系,并表明将根据考核和评价结果,设定费用支付进度和扣减情况。在审计项目结束后,内部审计机构及时组织和聘请专业人员,对中介机构的工作质量进行考核,做出有效评价,并依据考核情况和评价结果,履行费用支付程序。

四、结束语

高校内涵式发展驱动下,高校内部审计服务内容和涉审范围逐步扩大,审计全覆盖已成为必然,审计业务外包是助力高校内部审计实现审计目标、发挥审计监督和服务职能的一种重要方式。高校内部审计在正确利用审计外包优势作用的同时,应加强对审计业务外包的管理和质量控制,规避审计外包的风险,加强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的有机融合,推动高校内部审计全覆盖,促进高校完善治理、实现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管颖妍.高校内部审计业务外包管理与质量控制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9(18):210-211.

[2]陈怡璇,黄钰菁.高校审计项目服务外包方式及风险控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12):287-288.

作者:马淑红 张小玲 单位:重庆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