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企业内部审计整改向成果转化探索,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企业开展的内部审计工作,涵盖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改革、重大项目处理等多方面审计评价内容,在利用现有企业制度、管理规范,进行财务资金使用、部门生产、人力资源管控、安全管理的审计过程中,要摒弃以往形式化的财务管理审计理念,注重多元化审计目标构建、审计增值成果的转化,有针对性地深化内部审计的经济成果转化、受托责任履行。围绕企业内部审计的覆盖范围、工作效能等问题,对传统企业审计制度及组织体系、审计执行程序进行改革创新,加强多部门联合审计信息化平台建设,科学制定审计成果转化方案,在保证财务审计工作正常进行的同时,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管理、风险管理、人力资源管控等的审计质量。
关键词:企业;内部审计;整改;成果转化
传统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以经济监督为主,主要目的在于审查企业在某一时间段内的生产经营、财务运转状况,整个审计业务开展流程过于程式化、形式化,而且大多数情况下不具有指导企业经营与管理方面的作用,经济责任审计所产生的成果转化率较低。这一情况下,企业需在《国际内部审计专业实务框架(2017)》指导下,对以财务为主的企业经济责任审计模式进行革新,不断健全审计服务平台、业务管控类型与内部控制流程,提升审计结果在企业生产要素整合、产业经营与风险管控中的参与度,从而推动企业行政、财务与经营管理审计的协同配合及成果转化。
一、企业内部审计成果转化的定义与内涵概述
内部审计是源于美国的一种企业经济监督机制,美国会计学会在《基本审计概念公告》中指出:“审计通常与企业开展的一系列经济活动密切相关,其根本目的在于对企业生产经营中出现的经济现象,作出不同业务事项的准确认定、审查与评估。”因而这一客观收集企业经济活动数据、证据信息的流程,也被称为内部审计。一般企业都存在着由国家授权或接受委托的审计人员,按照相关会计理论、审计准则等的规定,对企业内部财务收支状况、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审计,且往往着重于企业经济运转方面的监督和审计。而企业内部以成果转化为目标的审计活动,则是对原有经济审计监督机制的改进与提升。这一内部审计流程的覆盖范围更加广泛,涉及企业财务运转、生产经营项目、业绩发展、重大管理事项等的审计活动,因此内部审计不再是作为企业的一种客观、独立的咨询与评价活动,而是转变为帮助企业改善组织运营,以及提高企业生产附加值的成果转化型监督管理机制,内部审计开始参与企业的管理活动。所以相较于企业其他的经济核算、业务统计管理工作而言,内部审计具有独立性、客观性、增值性、效益性等特征。通过与现代审计盈利的发展要求相结合,进行企业日常审计工作流程、审计事项等的规划建设,收集某一时间段内企业运营管理的相关数据,分析其生产经营的价值链成本与最小收益之间的关系,做好财务收支、重大项目实施与履约过程中的风险管控,实现企业内部审计的价值增值与成果转化。
二、企业内部审计成果转化的价值评价体系
企业内部审计活动成果或增值价值评价体系,通常包含审计评价主体与客体、审计评价指标、审计评价方式等组成部分,审计主体在参与企业财务核算、项目风险、经营管理等的审计之中,主要遵循可操作性原则、成本与效益原则、修正原则等。首先构建由国家授权或委托的内部、外部审计机构,制定完善的企业事务审计评价制度,将有利于内部审计活动的规范性、灵活性运行。
1.审计评价主体与客体。企业内部审计评价主体包含内审部门、外审机构等,其中内部审计部门人员,是企业审计评价工作的重要参与者,拥有专业的财务审核、经营管理审查、风险审计等知识,能够胜任基本的审计工作。而外审机构则有着良好的职业道德,在对企业各项经营事务的审计过程中,秉持着客观、公正的审计评价理念,不与企业存在相关的利益联结或冲突。因此企业审计评价主体,对各项财务收支、生产经营与成果管理的客体,做出具有增值效用的审计评判,可以大大削减企业经营管理流程、运营成本。
2.内部审计评价指标。当下企业内部审计的评价指标,通常包含成果转化贡献度、直接增值、间接增值、权重系数与转化参数等。其中成果转化贡献度,涵盖内部审计工作的直接价值、间接价值,一般与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利益价值相对比,设置为绝对值。直接增值是指可被量化的审计增量值,间接增值是指不可被量化的内部审计评估与转化价值,这一价值需要通过涉及企业财务收支、生产经营与管理活动的审计评估,包括对相应权重系数、转化参数进行计算才能得到。
3.内部审计评价方式。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内部审计评价,重点在于对不可货币化计量审计的评价,通常可以借鉴“平衡计分卡”的绩效评价模式,按照不同审计评价内容的效益转化系数值,对企业内部审计的间接增值结果,设置不同的权重系数、风险程度,并转化为某一时间段内的盈利或亏损值,由此得到较为客观的审计评价转化成果。
三、企业内部审计成果转化的绩效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在企业内部审计评价成果转化的计算过程中,需要遵循企业不同类型业务的绩效评价方式,按照投入、生产经营过程、产出等的项目进展顺序,构建审计目标与成果转化的综合评价模型,开展多种内部审计要素的定性与定量评价,以得到较为客观准确的审计评价结果。
1.多元化指标体系的设计。当前对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内部审计,通常包含财务预算与收支、实物资产核算、人员管理、生产流程管控、重要销售与结算业务、重大项目控制等的审计,以指导后续的审计评价工作。将以上指标分为基础投入指标、生产经营过程指标、产出发展指标等,依据不同指标与内部审计成果转化的相关性,设置相应的审计评价权重,具体指标分类与权重如表1所示。而那些不可货币化计量的审计评价指标,则采取主观判断方式进行模糊化取值。
2.不同审计指标权重的确定与计算。根据以上企业审计评价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判断矩阵,按照1—9的矩阵阶数进行企业经营管理指标的赋值,设置判断矩阵的模糊化标度值1、3、5、7、9,分别为“一般重要”“稍微重要”“明显重要”“很重要”“非常重要”,而2、4、6、8介于以上标度值的中间位置。在不同分类指标、基本指标计算过程中,主要采取特征向量的最大特征值,作为不同指标的矩阵阶数,如判断矩阵A=aij,对矩阵A内的向量做出归一化处理得到B=bij。之后对判断矩阵B求和得到C,再对判断矩阵C做出归一化处理,最终得到评价指标权重W。最后依据公式,求解不同指标的最大特征近似值。
3.权重占比评判及解释。根据公式以及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的表格值RI如表2所示,进行不同内部审计评价的一致性指标CI的计算。依据公式,计算内部审计评价的CR,当CR<0.1时符合一致性检验的数值要求,否则要对不同指标要素的判断矩阵数值做出调整。在完成企业内部审计指标的判断矩阵运算、一致性检验后,将得到各内部审计指标评价的成果转化权重,这一指标评价权重能够为不可量化要素的审计评价,提供有效的数据参考。其中,不同分类指标按照重要程度,分别设置权重比例为基础投入指标15%、生产经营过程指标40%、产出发展指标45%。由此可见,产出发展指标在企业内部审计中占有的权重更高。因此,不同企业可以根据以上的绩效综合评价模型,针对企业的财务收支、生产经营项目、业绩发展、重大管理事项等指标,进行不同类别内部审计,并完成审计成果运用状况、经济效益转化等的评价,以不断提升内部审计工作的价值增值效用。
1.加强企业内部审计的制度建设以推进成果运用。在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改进实践中,企业领导应根据原有的财务审计状况,制定完善的内审流程和工作制度,摒弃程式化、形式化内部审计模式,突破以往只注重财务运转审计的思维定式,使得不同指标审计评价活动的开展,能够为企业生产经营带来可观的增值价值。从以上企业审计评价模型来看,当下各企业要更加注重生产经营过程指标、产出发展指标等的审计制度建设,对涉及企业生产流程、人员管理、销售与结算业务、重大项目等的发展现状,进行深度审计与管理。一方面,做好重大项目的招标、生产施工、销售与结算的流程审计,完成一系列企业实物资产的统计核算,以避免审计失当而带来的直接价值损失。另一方面,要做好不可量化资产的审计评估,深度发掘内部审计的剩余价值,最大程度促进内部审计的成果运用与转化。
2.提升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效能以保证审计结果的应用。企业内部审计成果的运用与转化,需在原有经济责任审计基础上,培养一批具有专业水平的审计工作人员,并将不同业务项目的审计内容分配到人,严格考察与落实审计硬指标的达成情况。如,企业要在现有内部审计成果转化制度前提下,制定一套完善的审计考核、责任管理办法,由相关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对审计过程中出现的思想不端正、工作不积极、审计不规范等普遍性问题,及时向上级呈报与公示,以提升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效能,维持整个经济责任审计、行政审计流程的公正公开。之后将已经完成审计的业务指标结果,移交给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建设部门,用以指导项目生产、业绩发展、重大事项管理等工作,保证多种审计成果的转化与应用。
3.实行企业内部审计结果公示以强化监管评价。内部审计是企业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创造的推动者,所以相比于传统经营活动产生的实物资本价值而言,由内部审计所创造的价值大多为潜在的间接价值。因而在企业内部审计由财务审查向成果转化的过程中,企业领导、审计部门人员等主体,应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内部审计的评价结果做出汇报和公示,包括审计直接价值增值、间接价值增值等的公示。这一做法不仅能够形成上级对下级、下级对上级、平级之间的权力制约与监督,也可以加强经济责任审计、行政管理审计成果的信息评价,有利于企业据此来判定哪些部门,可以带来更加长远的经济效益,帮助企业完善产品生产、项目经营环节的管理建设。另外,通过内部审计数据横向、纵向的比较,为企业掌握业务生产经营状况、风险隐患等提供帮助,指导企业后续的生产经营、人力资源与重大项目的监督管控,提高内部审计成果的转化与利用水平。
五、结语
企业内部审计应用与成果转化的关键,在于企业审计指标、审计评估方法、审计结果的不断修正与优化,企业应在财务或项目审计的价值增值导向基础上,根据审计指标评价标准,加强财务收支、经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重大项目监管等活动考核审计,尽可能保障内部审计的监督与指导效力,加快审计项目成果的转化与实践,从而提高内部审计对企业运营成本、经济收益的促进作用,促进审计价值增值与成果转化目标的达成。
作者:孙春胜 单位:中铁隧道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