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企业内部审计问题整改有效性探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近年来,内部审计开拓创新,不断深化,运用信息化手段,推进监督资源整合,发现了很多内部控制、经营管理和违规违纪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成效显著,展现了内审新作为。但在实际工作中,审计问题屡审屡犯、屡犯屡审依然是制约审计工作质量的一大瓶颈,亟需加以改进和提高。笔者旨在结合自身内部审计工作实践,分析当前企业审计整改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提升审计整改实效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提升;内部审计;整改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依法制国进行了顶层设计,确定审计作为国家监督体系中的八大监督之一,2014年10月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国发〔2014〕48号)明确指出“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工作”,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内部审计在组织治理中的地位凸显,对组织的有效治理、风险管理和控制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同时,内部审计承揽的任务和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大。而审计整改是开展审计工作不可或缺的环节,是审计监督能否发挥作用的真正体现,是确保内部审计工作实效的重要抓手,是实现企业内部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重要保障。因此,提升企业审计整改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急需解决。
一、加强审计整改工作的意义
第1101号内部审计基本准则中明确指出“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它通过运用系统、规范的方法,审查和评价组织的业务活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适当性和有效性,以促进组织完善治理、增加价值和实现目标”,所以,内部审计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查问题而查问题,审计披露的目的是为了降低未来的风险,只查处不整改,等于没查处。故而,审计整改是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内在要求,是提高内部审计质量的重要体现,通过建立完善的审计整改落实机制,严格落实“六不放过”的内部审计质量要求,可以有效改善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使审计成果得到有效运用,实现内部审计为组织增加价值的使命。
二、企业审计问题整改落实难原因分析
(一)问题整改的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不清
在实践中,企业董事会或经营管理层对内部审计问题整改问责和机制完善的主体责任认识不到位,有的高层管理者认为谁发现的问题谁去抓整改,往往把审计整改的主体责任推给内部审计机构,有的只重经济指标不重视审计揭示的控制漏洞,有的不重视相关管理部门的监督职责,提到监督责任都是审计部门的职能。以上导致各方监管责任不清,部门之间对待整改推诿扯皮、过分强调客观原因,消极对待整改。审计部门下达审计报告后,未实施审计活动闭环管理,问题披露后,未开展后续跟踪审计,监督责任落实不到位。问题整改的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不到位均可导致问题整改效果不明显。
(二)被审计单位对问题整改认识不到位
被审计单位思想上不够重视审计整改,认为内部审计部门就是来“挑毛病、找问题”的,在审计过程中选择消极应付;同时,被审计单位领导站位不高,不重视审计提出的问题,在接到内部审计部门的整改通知时,不以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企业规章制度为工作纲领,不能正确认识内部审计查错纠弊、防范风险的目的,没能把审计整改作为堵塞漏洞、提升管理的重要途径,从而影响了整改效果。
(三)持续跟踪整改落实力度不够
审计提出的建议是否落实、落实是否到位,企业没有建立有效的整改机制,容易导致被审计部门错误地认为主管业务部门和内部审计人员没有后续跟踪,也没有将问题整改情况进行评价和纳入年度考核,则可改可不改。大多数企业的审计部门人员配置不足,在日常审计工作繁重的情况下,未建立审计活动闭环管理,审计报告下达后,认为问题已经披露,就万事大吉,跟踪被审计部门整改工作的落实方面力度不够。
三、提升审计问题整改有效性的对策和建议
(一)落实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促进审计问题整改落实。内部审计部门是管理层和公司治理层的“顺风耳”、“千里眼”,内部审计报告是用审计的专长去揭示企业问题的真相,用专家的能力提出解决方案,各级领导尤其是企业管理和治理层作为问题整改的主体责任人之一,要充分认识审计确认和审计披露,加强工作统筹,重视内部审计发现的问题,若存在重大内部控制漏洞及风险事项,要召开专题交班会,建立听取和审议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报告机制,起到震慑被审单位的作用,推动被审单位和相关部门对问题整改落实的重视。被审单位管理层作为问题整改的主体责任人之二,对审计发现的问题采取纠正措施,指定责任人认真限期整改,以问题为导向,建立长效机制。内部审计人员要用跟踪到底的执行力和协调力,整改没有落地不放过,不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不放过,制定了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始终跟踪审计整改落实,提高审计整改力度,一件件整改,一项项落实,做到立竿见影,落地有声,避免年年审计年年犯,通过跟踪审计倒逼整改措施落地有效。形成审计整改合力,提升问题整改的有效性。
(二)创新监管方式,加强审计活动闭环管理。根据笔者多年的审计实践,建立和完善审计活动闭环管理,对提升内部审计有效性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在审计项目报告出具后,审计部门对披露的问题,按照谁审计谁跟进的原则,及时整理汇总形成审计问题库,定期召开审计通报会,突出问题整改情况报告机制,制订问题移交制度,对存在的问题开展深层次剖析,提高审计整改工作的有效性和指导性。同时,内部审计部门要学会借助其他职能部门的力量,建立以企业管理层为主导、职能部门充分发挥职能管理作用、内部审计部门加强监督的多部门联动整改机制,对问题的整改工作,要明确职责、分工协作、合力完成,从根本上杜绝审计“屡审屡犯”问题的产生。其次,审计部门依据被审单位的整改报告及时录入问题库,形成审计整改数据库,利用信息化平台形成管理层和职能管理部门对台账的共享,形成双向监督,对未整改的问题进行持续跟踪,推动问题整改高质量落实。
(三)开展后续审计,增强审计监督效果。总理要求审计机关当好督查落实的“先遣队”,使督查问责的“利器”发挥作用。所以内部审计不仅要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要针对审计披露的问题坚持“六不放过”的原则,依据《第2107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后续审计》的规定,适时安排后续审计工作,并将其列入年度审计计划,对已采取纠正措施的事项,判断是否深入检查,并在审计中予以关注。如发现被审计对象未整改的,应查明原因,并督促整改与落实。同时,应做好“帮促”工作,对整改效果明显的可以通报表扬,对整改不到位的应当向组织董事会或最高管理层报告,以提高内部审计的权威,确保审计整改目标的实现。
(四)建立审计整改工作考核机制,推动审计成果转化。企业应建立健全审计与组织人事、纪检监察以及其他有关主管单位的工作协调机制,把审计监督与党管干部、纪律检查、追责问责结合起来,把审计整改和内部审计披露纳入对被审项目的评价、绩效考核指标的重要依据。对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要纳入被审计单位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的内容,作为领导班子述职述廉、年度考核、任职考核的重要依据,对拖延、拒不整改的单位主要责任人进行问责,引导被审计单位主动重视审计整改的长效机制,推动审计成果转化。
四、结束语
从实践情况看,影响审计整改的因素各种各样,既有机制体制的问题,还有审计部门自身的问题。在适应新常态、践行新理念的大背景下,审计整改已经成为内部审计履行监督职能的重要环节,为了更好的推动审计整改工作,使审计整改成为被审计单位的自觉行为,企业要进一步完善内部审计工作制度,建立和丰富审计共享机制,促进审计工作有效开展,延伸审计监督链条,推动整改工作落实,共筑风险防线,为企业合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郑防防.加强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整改工作路径探析[J].知识经济,2018(12).
[2]谭丽丽,罗志国等.内部审计工作法[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8.
作者:张宝侠 单位: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铁路工程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