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内部审计现实困境与突破路径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内部审计现实困境与突破路径,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校内部审计现实困境与突破路径

摘要:新时代赋予内部审计新的现实意义并对内审提出更高的要求,但是目前我国高校内部审计普遍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不少问题。文章旨在探索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如何适应新的变化,克服内部审计困境,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监督制约范作用,成为优化高校治理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新时代;内部审计;高校治理

一、新时代内部审计面临的新形势:

(1)新时代背景下,内部审计有利于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发展。在2018年3月颁布的《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中明确规定“内部审计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单位完善治理、实现目标”。内审部门虽然不能像业务部门为单位创造直接的利润,但是可以作为优化高校治理的重要手段,主要对高校治理体系进行监督、评价和建议,防范化解风险。(2)新时代背景下,内部审计有利于党风廉政建设的推进。为适应新时代政治工作新要求,积极拓展审计范围,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督,把内部审计作为发现违规违纪问题和落实整改的有效工具,重点加强对三公经费的审计,将单位党风廉政建设情况、主要领导干部的履职尽责和依法行政的情况纳入审计范围,维护人民利益,为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持续纠正四风,推进依法治国提供有力保障。(3)新时代背景下,内部审计有利于促进经济转型,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保证经济健康运行。我国经济发展面临转型,呈现出速度换挡、结构调整、动力转换等新特征。改革任务繁重,内部审计需要找准定位以适应经济的发展。首先要做好督察员,加强对重点项目的跟踪审计和对关键环节的监督审计,大力推动改革发展,确保重大项目落地、生根、发芽。其次做好守护神,监督公共资金的使用,保障使用效益的最优化,既不能让资金趴在账面上睡觉,毫不作为,也不能随意挪用、挤占资金,浪费资源。

二、新时代内部审计职能的变化

在新的政治经济形势下,高校内部审计必须重新思考其政治站位及职能转变,梳理新的运行机制以及管理模式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一)内部审计功能加强,由原来纠错为主功能向预防、抵御功能转变

内审人员对审计功能定位往往还停留在传统的查错纠错,而新形势下,内部审计要向风险导向审计转变,由被动查出问题向提前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转变,切实发挥内部审计“免疫系统”的作用。内部审计是防止腐败问题发生的第一道防线,与公、检、法等部门不同,他们更多发挥事后审查、惩处作用。而审计功能是贯穿于单位日常活动中,可以针对高风险点提前介入,重点监督,经常审计,把控风险点,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以免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二)内部审计范围扩大,由财务审计向管理审计转变

现代内部审计已由传统的的财务导向型审计逐渐向价值增值性为主的管理审计变身。现代内部审计不仅仅只是针对于对财务收支等经济活动范围,审计的业务领域已经扩展到内部控制体系的完善性、单位重大决策部署、单位领导干部履职尽责情况、业务流程和岗位设置的合理性、主要风险点的把控、项目实施过程的监督等方面。新形势下内部审计要加强高校治理的宏观战略思维和导向,拓展审计范围全覆盖,积极参与大学政策的制定,为大学战略发展、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以及行政管理提供客观、公正、合理的建议意见,以促进高校治理目标的实现。

(三)内部审计时间维度拓展,由事后审计向全过程审计转变

新时代高校内审由事后监督为主逐渐向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覆盖。通过推动审计关口前移,事前、事中提前介入,有效发挥预警防范作用。例如工程跟踪审计,从事前项目申请阶段就提前介入,全面评估项目的可行性,后期项目立项、设计、招标、施工、竣工等全程无缝隙监督,提高风险的防控和化解能力。

(四)内部审计方法多样,由现场审计向联网审计转变

受互联网时代大数据的冲击,过去单一的审计方式从广度、深度、时间上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内部审计的要求。要善于广泛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助力内部审计工作,借助联网审计和信息系统审计来实现全过程监测,从而有效提高审计的效率和质量。比如通过信息化数据平台对预算执行度实现实时监测并及时提出预警。

三、高校内部审计面临的现实困境

新形势下,政治经济环境发生变化,对审计职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现阶段高校内部审计普遍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以下问题:

(一)高校普遍对内审工作不够重视,与当前形势对于提高审计质量迫切要求不相适应

在经济发展多元化、信息多样化的今天,高校面临内外部风险不断加强,风险把控难度也越来越大。单位层面内审工作开展普遍流于形式,轻实效,未能发挥审计应有的效用,主要体现在:内审机构缺乏独立性、权威性。有的单位还没有设立单独的内审机构,内审机构大都依附于财务、纪委等科室,有的单位虽然成立独立的内审部门,但其价值和意义却很难获得领导和其它部门的认可和重视,从经费安排、人员设置、机构管理、技术培训等方面没有给予足够的支持,导致内审工作孤立无援,难以开展。

(二)现行内部审计制度体系不健全,与提高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不相适应

高校治理体系由三部分构成即决策体系、执行体系和监督体系。内部审计是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其主要作用是对高校治理体系实行监督、评价和建议,以促进高校治理体系不断优化和治理治理能力不断提高。但是现行的内部高校审计制度体系普遍不完善,大部分高校往往局限于对高校的主要业务风险点开展审计,如针对财务收支、政府采购、国有资产管理、建设项目、合同管理等具体业务已经普遍建立相应内部审计制度。而对高校治理层面而言,制度和评价体系相对薄弱和欠缺。例如大部分高校尚未开展对高校政策执行的跟踪审计,对于内部控制体系的审计和评价大部分高校也尚未涉及和重视。

(三)现行内部控制体系的不完善,与现代内部审计要求不相适应

内部控制体系与内部审计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紧密相连的。内部审计作为内部控制体系中的一项重要制度设计需要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作为基础,否则就无法提供准确的财务信息,也无法形成权责明晰的管理体制,不仅加大审计的工作量,同时也会增加审计的风险,从而制约了内部审计有效开展。内部控制体系同样需要内部审计的保驾护航,通过开展对单位层面和业务层面的内部控制审计,对内部控制体系作出合理的评价和建议,不断推动高校内控体系的完善,防止内控体系形同虚设,从而预防腐败的滋生。大部分高校单位仅仅建立孤立、单一制度,而且内部控制对象多为经济活动,尚未拓展到权力运行,未形成相互制约完善的体系,造成内部管理出现漏洞,增加内部审计风险。因此要不断完善内控体系,堵塞漏洞,建立与内部审计要求相适应的内控系统。

(四)内部审计手段落后,与信息化发展不相适应

随着信息化发展和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张,传统依靠人力为主审计方式已不能适应激增的业务量,收集和处理的信息数据呈几何倍增长,审计周期被延长,无法保证审计的效率和质量。大部分单位由于对内审重视程度不够,技术、资金、人才资源投入较少,现行审计方式落后,缺乏必要的技术和软件支持,信息化建设严重滞后。大部分单位尚未搭建数据平台,也无法实现联网审计,内审力量严重不足。

四、新时代高校内部审计的突破路径

(一)构建与高校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相适应的内部审计机制

内部审计有利于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提升。首先,通过改革内部审计管理体制来提高审计站位,建立学院审计委员会或审计专门领导小组,由高校主要负责人直接领导,从学校层面加强统一领导和组织协调,从而提高审计的权威性和独立性,为审计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的体制保障。其次要以高校治理为框架改革内部审计制度,从决策体系、执行体系、监督体系三个层次展开,完善制度体系,扩展审计范围,为各类审计提供制度保障。审计全覆盖的同时要突出重点,关注重点领域、重点项目、重点资金、重点人员、重大风险点,合理安排审计计划和配备审计力量。

(二)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为内部审计打好基础性工作

在高校治理和政治经济活动不断复杂的环境下,高校内部审计要从传统的账簿审计跳出,着眼于内部控制,运用战略和系统的思维,对单位的治理风险和腐败风险做出全面、正确的的评估,由被动查出问题向主动提出问题建议转变。因此,要推动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从单位整体角度出发,对单位内部控制体系进行顶层设计和系统推进,创新权力制衡方式,实现轮岗和岗位分离。单位内部控制体系要建立合理的权力运行机制,界定权力的范围并固化权力的运行路径,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建立完整的内部控制链条,不仅覆盖物资采购、基建建设、经费报销等经济活动业务,还应覆盖职称评定、单位重大决策部署等非经济行为。只有通过内部控制体系打好基石,才能从根本上减轻审计压力,从而确保审计质量。同时,内部审计也要不断对内部控制系统进行监督、评价和建议以促进其不断地完善。

(三)创新内部审计工作方法,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

加强科技强审的理念,加快高校内部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平台等技术辅助手段,实现对单位治理全过程的的动态监督。建立由审计档案库、经验库、单位库、项目库等审计数据支持的信息库,整合资源,通过对数据的挖掘、分析、数据运算和预测等方法,减少人工计算和文本整理工作量,实现实时监控,风险预警,提供内审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四)落实审计整改,加强对审计结果的运用

审计工作的最终归宿是加强对审计结果的运用。针对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建立整改机制并对整改情况建立跟踪督查制度,落实责任追究制度,把审计结果及整改情况纳入单位考核标准并作为干部任免、奖惩的重要依据,以此推动对审计成果的运用和巩固,不断优化高校治理能力。

参考文献:

[1]段凤霞.新时代风险导向下高校内审工作的思考[J].会计之友,2019(03):136-138.

[2]余新华.新时代内部审计工作的创新发展[J].审计与理财,2018(10):12-15.

[3]彭晓,刘菁.高校内部审计监督机制研究[J].财务与金融,2018(05):31-34.

[4]唐大鹏,常语萱.新时代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理论创新——基于国家治理视角[J].会计研究,2018(07):13-19.

[5]蒋建宏,沈蓓绯.基于大学治理视角的高校内部审计监督机制研究——以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为例[J].学术论坛,2014,37(11):152-158.

作者:车思益 单位:山东省泰安市泰安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