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零部件企业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汽车零部件企业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

摘要:本文从阐述当前汽车零部件行业的整体市场情况与竞争态势着手,探析如何通过不断优化内部组织结构、强化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的交叉建设,来最大限度地发挥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在一般规模汽车零部件企业的综合作用,以增强汽车零部件企业抵御内外部风险的能力、促进企业进入良性循环,从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汽车零部件企业;内部控制内部审计;交叉建设;良性循环

全球政治环境的不稳定性、经济竞争的不断加剧、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导致许多行业都面临着重新洗牌和历史性变革。汽车工业和汽车零部件行业也不例外,无论是外资企业,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在想方设法找寻各种途径,降低系统性和非系统性风险,开源节流,以期不被历史洪流吞没。对于汽车零部件企业,由于外部的竞争环境基本一致,所以练好内功、优化内部结构、降低内部成本至关重要。在各式各样的应对策略中,突破性地做好企业的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工作,可以促进企业进入良性循环,对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的交叉建设角度,探讨了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将如何为汽车零部件企业保驾护航并创造价值。

一、汽车零部件行业当前的整体市场情况与竞争态势

汽车零部件行业是汽车工业的支柱,属于技术、劳动力和资本三密集行业。近年来,由于全球经济整体低迷、地缘政治以及反全球化带来的市场风险,汽车消费市场萎缩,往昔逐年增长的趋势已停滞,汽车零部件市场也随之萧条,甚至出现负增长。在产业链中,汽车零部件居于中游,其上游为原材料供应商,下游为整车制造商。除少部分汽车零部件企业在与上下游合作商的谈判中处于相对优势地位外,大部分都是夹心三明治,议价能力有限。因为,上游原材料的价格主要是由石油、天然橡胶、铁矿石等资源类大宗商品的市场价格所决定,资源类商品价格波动频繁,汽车零部件的原材料如塑料粒子、橡胶、钢材及其它化工原料等的价格亦会出现大幅波动;下游整车的价格随着市场竞争压力加大和消费需求不足不断降价销售,整车厂的价格压力基本都是传递给上游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在企业形态和依附关系上,整车制造商直属的汽车零部件企业或合资公司有订单优先的优势,而且大部分有国资背景,资金成本低,但因依附性大使得这样的企业相对缺乏直接面对市场竞争的能力;私营企业经营机制灵活,市场反应灵敏,价格和成本优势明显,但技术、管理和质量都有待提高;跨国公司技术实力强,管理水平高,营销配套全球化,但成本高,市场竞争能力逐步减弱。在消费升级换代中,随着汽车消费需求向个性化、多元化、时尚化演变,汽车生产由大批量、流水线制造逐步迈进小批量、多批次的时代,绝大多数新车型的市场生命周期正呈现出缩短的趋势,促使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在项目研发、原材料采购、生产运营、市场销售等环节都必须采用精益化管理模式,以应对存货及经营风险。在地区分布上,随着人工智能和信息技术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以及反全球化浪潮的出现,原先制造成本低廉的亚洲和东欧国家已逐渐丧失劳动力成本方面的优势,制造业的生产基地和研发基地的分布格局正面临着重新洗牌。之前劳动力成本高昂的国家和地区,有了制造业回流的契机和发展空间,汽车零部件企业的投资风险也随之凸显。无论是依附主机厂做配套,还是独立式系统供应商;无论是民营企业,还是跨国公司;汽车零部件行业都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多重挑战:整体系统设计和整体解决方案的同步开发要求愈来愈高,技术更新快、项目换代周期短等带来的技术压力;资本投入大,产量小,批次多,存货高,回款慢等带来的资金压力;能源、资源和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以及三明治夹心效应带来的成本压力等。说到底,汽车零部件企业拼的就是成本和技术,大家面临着基本一致的外部压力,若不主动及时调整策略,积极应对,经营陷入困境或被淘汰出局可能就在眼下。

二、优化企业内部治理结构是增强汽车零部件企业综合竞争力的关键

汽车零部件企业要降低系统性风险很难,一方面是如上所述的大环境剧烈变动,另一方面是汽车零部件企业对上游大宗商品的价格和下游终端市场需求的影响力微乎其微。诚然,要想在这样复杂多变、竞争激烈的环境中生存下去,只能一边通过扩大客户覆盖面、减少对单一客户的依赖来降低非系统性风险;另一边要不断苦练内功,通过优化内部治理结构和流程制度,始终以深耕技术、优化成本为核心,来增强自身的综合竞争力,形成良性循环。这样才有实力、有耐心投入大量的时间和资本去自主创新、主动提出解决方案,从而延续企业生命甚至领先于行业。优化内部治理结构和流程制度,说来容易做来难。容易之处在于,企业对此完全可控,而且各公司或多或少都有流程制度,表面上的合规容易做到;至于难处,一是“优化”的程度不易衡量,二是流程制度的简繁难于把握,三是当前企业一般都说抓战略,而对于调组织、换人、考评这些敏感话题却尽量规避,风险应对机制形同虚设,真正能给企业带来帮助的内部治理太欠缺。内控失败、审计失败屡见不鲜,不仅给汽车零部件企业带来巨额的直接损失,由此产生的后续舞弊调查成本、士气度下降、人心惶惶,都很大程度影响到企业的业绩,造成企业效益严重下降并进入恶性循环。良好的内部控制和有效的内部审计不仅可以避免上述状况,还可通过合适的流程制度建设达到良性循环。流程即成本。复杂的流程,貌似完善,其沟通成本高、难执行;太简单的流程或流程缺失,会让员工无章可循,造成管理混乱。如何用最低的成本、最简单的方式,取得最大的效果?企业应该重视组织结构的优化和流程改造,以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的建设为抓手,不断梳理内部架构和简化流程、精减机构、促进高效的管理理念和有序的管理机制,形成突出的管理水平,获得稳定的利润,回报员工和社会。员工得到重视和回馈,团队凝聚力和执行力强,又反过来促进内部控制的健康发展和业绩的增长,使企业有能力进一步加大研发力度,综合竞争力自然增强。然而,目前的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队伍总体素质及其在汽车零部件企业内的地位都不高。首先,内部控制或内部审计在企业中不受重视,不仅没有直接隶属董事会,有时还归口在财务部门;其次,企业在用人时对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的岗位也没有特别高的要求,没有招聘和培养能力相当的人员,要么没有审计背景,要么缺乏行业宏观概念,要么没有足够的企业管理经验;再次,内部控制一般就是执行例行检查,而内部审计以事后的突击检查为主,基本没有参与到公司的重大项目管理和决策活动中。基于其在企业中的位置、自身能力的不足、以及资源受限等诸多因素,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发挥的作用极其有限,基本都是作为救火队员,哪里有事往哪里扑。

三、合理配置资源是进行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交叉建设的前提

为了让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建设在汽车零部件企业里得以正常进行并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合理的资源配置是前提。众所周知,由于独立性因素,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一般是需要分立不同部门。内部控制强调过程。简而言之,内部控制就是为实现组织目标而提供合理保证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是全面、全员、全程的控制过程。内部审计强调结果。内部审计是指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它通过专业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来帮助企业识别和降低风险,促进企业经营效率的提高。许多汽车零部件企业基于企业规模和成本考虑,一般都是把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放在一起,甚至是兼于一人身上。这本身无可厚非,但如何把它们融为一体,有机建设,为汽车零部件企业保驾护航并创造价值,是值得思考和探讨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合理有效的资源配置是进行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交叉建设的前提。(1)营造文化氛围。如前所述,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外界环境瞬息万变,汽车零部件企业只有深耕自己的文化,宣导主人翁精神、不断学习反思、优化组织、降低成本,才能进入良性循环、走得好、走得远。汽车零部件企业必须依靠一线,信赖一线,帮助一线,把核心力量放在技术研发和工厂层面上;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部门联合各业务单元的领导人深化内部控制意识,培养有话必说、有求必应的文化。(2)调整组织机构。作为组织的监督控制职能,汽车零部件企业只有赋予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在企业中应有的地位,使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成为企业的核心部门之一,直接向董事会或总裁汇报,才能使其具有独立性、公正性以及执行任务的权威性,进而管理风险、提升治理、实现组织目标。内部控制是全公司全员的事,应该渗透到汽车零部件企业的每一个环节,浸润到企业的血液里,从数据信息安全性、自主研发、项目报价到工程管理、生产制造、财务端等,而绝不应该是只停留在财务环节的控制上,或者把内控看成是财务部门的一部分。财务是最末端的体现,既是内部控制的对象之一,也是内部控制的最终成果体现。汽车零部件企业可设立内部控制领导小组,在紧抓内部建设的同时,积极灵活应对外部环境的各种变化。(3)提升人才素养。作为独立的审查部门,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人员在整体知识体系、汽车行业经验、企业管理方面的能力应与其职位、责任相当。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内部审计和内部控制带来了很大挑战,在大数据、智能化时代,我们更要有主动学习和前瞻性精神,不断学习新技能、掌握新知识,懂得运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来进行分析性审查,这样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对于提升工作成果的价值也是关键。另外,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高:基于独立性考虑,内部控制和内部人员审计一般不会兼顾业务或财务,但是,不懂汽车相关业务或不懂财务管理而做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内部控制是危险的。管控过严束手束脚会影响企业发展和经营效率,甚至有时痛失良机;过于松懈流于形式会引发各类舞弊,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4)建立考核机制。合适的组织和正确的人到位了,简明的考核指标也不可或缺。内部控制工作的评估,内部审计结果的奖惩,以及经营业绩考核应当紧密挂钩、明确宣导。没有严格、严谨的考核机制,内部控制工作容易表面化、无价值,内部审计工作就是检查出再多的问题也无济于事。

四、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如何全方位进行交叉建设

在具备了合适资源的情况下,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就可以进行全方位的交叉建设,两条腿走路,做到各项任务都能有机系统连接,并兼顾独立性、成本与效率,不断提高内部治理和经营管理水平,从而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在事前的风险识别、评估以及内部控制机制的设置中,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应该积极配合。内部控制人员根据汽车零部件行业特性,牵头企业各部门共同梳理并制定最简约、最有效的流程,确保各部门制定的管理制度和程序文件符合公司全局而不是单个部门的利益,确保部门之间的统一性和连续性,让企业和员工看到价值并愿意用心执行。内部审计人员应该对内部控制的所有要素进行风险评估,建立内部控制风险数据库,协助内部控制人员形成以预防为主的约束与监督机制,使内部控制成为防范风险的有力手段。IATF(国际汽车工作组)对汽车零部件企业已制定了详尽的质量体系,内部控制建设要和IATF体系紧密结合,不冲突、不冗余。在汽车零部件行业,前期研发活动、项目管理、投产和非核心业务的外包有其特殊性,如何授权、跟踪、衡量和管控,必须在事前的风险评估之后,制定清晰的规章制度,详细规定发生了违反政策、制度与程序时将遭致处罚的具体情形,以降低内审人员与企业其他职能部门发生冲突的可能性。流程、政策和程序必须一致、透明。流程越简约明了连贯,员工认知度越高,内部沟通成本就越低,效率越高,错误几率越小。这要求内部控制人员不仅要精通企业现有方方面面的业务,还要理解业务的发展趋势,未雨绸缪,防范于未然;也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审时度势,适时抽查,及时沟通并予以意见反馈。在事中的自评和考评中,内部控制人员要根据评价结果和各责任部门反映的情况,以及企业的发展,帮助责任部门不断优化规章和流程。由于项目更新快,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员工总体负荷重、压力大,指望员工去通读并理解大幅的文字规章或复杂的流程图不现实,所以沟通、培训、掌握现状、优化、再培训要贯穿始终。对于关键流程和关键控制点,要保证全公司、全员明确内部控制要求,签署培训记录。内部控制部门要求各单位、各功能部门进行自评并出示自评结果,而内部审计部门可以抽查培训记录并对自评结果进行审查和重新执行以保证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给内部控制人员提出完善内部控制的建议,同时督促企业全员增强内部控制意识。当然,内部审计需要根据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情况以及本企业内部控制的先进程度不断调整审计策略、程序和方式,以做到事半功倍。汽车零部件企业一般都有ERP系统(企业资源管理系统),覆盖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内部审计应该对ERP系统有审阅的权限,可以随时访问,在线审计,并结合审计软件的应用,做到内部审计信息化。内部控制要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不断优化,确保机构、机制和流程的设置能灵活快速应对外部环境,尤其是汽车行业上下游合作商的变化。风险的识别和控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不是一劳永逸的。事前的风险识别给了总体的控制方向,而整个经营活动中对风险的跟踪、重新认知和把控是不间断的。内部审计人员通过现场考察、走访、调查问卷、以及各层级人员的访谈等,识别企业不同阶段的主要风险,更新企业风险地图和风险数据库,对高风险领域随时进行内部审计。汽车零部件企业的主要风险,除了前述提到的供应链上下游的管理之外,非材料采购的监管、项目报价、合同管理和存货管理是本行业的高风险地带。内部控制结合内部审计的风险地图检查系统、流程的覆盖广度和深度,梳理出关键流程以及关键流程的关键控制点,用一目了然的流程图给内部审计实施提供明确的控制依据、带来力量保证、确保内部审计实施不受人为阻碍。在事后的内部审计对内部控制的全方位评价中,内部审计采用检查、询问、观察以及重新执行等程序,监督内部控制的运行,评估政策是否得到贯彻、标准是否得到遵循、要求是否得到执行、资源的利用是否节约而有效。内部审计不仅要有年初设计好的日常经营审计、合规审计,还要针对高风险区域开展专项审计、舞弊审计、突击审计。内部审计通过对内部控制的全方位监督和评价,发现内部控制系统的漏洞,并针对管理和内部控制的缺陷和漏洞,根据汽车零部件行业的特性,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及时完善和深化企业的内部控制,以便协助管理层更有效地管理和控制各项活动,从而提高经营效率和经济效益,达到良性循环。

五、结束语

加强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工作的交叉建设,为企业保驾护航,对增强汽车零部件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内部控制推动着内部审计的变革,保证企业把宝贵的资源花在刀刃上、强调事先的防范,而不是事后的补救;而内部审计又反过来监督着内部控制的不断深化、确保内部控制的完整性、科学性、有效性,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高的效益。笔者目前所负责的是公司的内部控制、内部审计、兼并与收购、以及财务报告的工作。根据近二十年跨国公司汽车零部件企业从业经验以及在当下日益复杂的经济环境中企业应对策略的思考,笔者感受到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的合理有效交叉建设确实可以帮助企业降本增效、促进企业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吴敬琏.现代公司与企业改革[M].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

[2]田滕.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的关系[J].财经界(学术版),2015,(3):241-242.

[3]莫满军,宋新秀.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的融合策略[J].中国内部审计,2018,(4):36-39.

作者:许荔梅 单位:埃驰(上海)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