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新思路研究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内部审计新思路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内部审计新思路研究

传统意义上的内部审计是为企业的发展健康进行体检,把脉诊疗。通过内部审计,可以发现问题、纠偏纠错、扶正祛邪,保证企业经营过程“不走偏,不走远”。随着公司改革、转型升级的加快和外部经营环境发生深刻变化,我们在工作实践中感到作为内部审计部门,仅限于“有问题、查问题”“无问题,找问题”以及“追溯既往,只管眼前,不问将来”的审计观和着力点已不能满足公司发展需要,审计管理机制、工作方式方法、审计手段和路径等必须随着时展,不断创新升级。内部审计创新发展是大势所趋。审计创新,就是要适应形势发展和审计工作自身发展的要求,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采取新举措,推动审计工作与时俱进。审计创新包括审计理论创新、审计体制创新、审计内容创新、审计技术方法创新以及审计管理创新等。其核心是审计观念、审计思维方式的创新。

一、做实独立性,审计体制改革要先行

审计部门作为企业监督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独立性和客观性是其保证审计质量与效果的生命线,也是体现企业内部对审计工作重视程度的一项重要标尺。2018年3月中央审计委员会的成立,将国家对审计工作重视程度提高到从未有过的高度。审计工作的专业性、日常性和全面性是区别于其他监督力量的独特优势,有助于揪出国有企业的“蛀虫”,更有利于扎牢制度的笼子,净化政治生态和企业管理生态,为推进国有企业从严管党治党,完善公司治理,促进党风廉洁建设发挥重要作用。各国有企业更应该按照中央的要求,切实重视、提高审计工作的独立性与功能定位,充分发挥审计纠错防弊的啄木鸟功能,在独立设置审计部门的基础上,建立审计人员参与生产经营决策的机制,要求、保证审计人员参与重要经营决策的制定过程,赋予其知情权、监督权、建议权。同时,在企业内部设立总审计师,成为公司内部治理制衡机制中重要的力量,以保证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再者,建立审计人员成长通道和开展职业规划建设,能够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充分激发审计人员干事创业的信心,知难而进,当好卫士。另外,还应建立审计联席会或者监督工作联席会制度,将各监督力量发现的问题在会上定期通报,互通有无,将监督之网织牢织密,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二、提高站位与眼界,审计内容要创新

审计部门作为监督部门,监督内容不能仅仅停留“遵章守纪、规范管理”上。由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的“内部审计专业实务标准”早就将内部审计职责范围定位在了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公司治理三个领域。作为内部服务与监督部门,应紧紧围绕这三个方面开展审计工作:一方面要坚持风险导向,善于发现问题、揭示问题;另一方面,一定要紧紧围绕公司战略决策和生产经营重心,确定审计重点方向和内容,开展审计工作,充分发挥审计能全面了解企业运营情况的独特优势。从价值管理角度,为企业体检和服务,促进其增加价值、提升公司效益,才能真正体现出审计工作的价值创造功能。这就要求审计部门一定要提高站位与眼界,将自身融入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不仅仅是当好监督者,更是参与者,企业需要什么,就提供什么,才能真正履行好自己职责,服务与监督要并重,不可或缺。

三、用好互联网、大数据等共享资源,审计技术方法要突破

随着大数据、区块链等数据挖掘技术的广泛运用,使项目立项由经验型向风险评估识别型转变;审计方式由事后检查与事中控制并重,向事前预防与事中控制为主转变;审计视角由识别“单业务条线风险”向识别“跨业务关联风险”转变;审计工作方式由“现场审计”向“远程审计”的方式转变;审计过程由“时点审计”向“持续跟踪”转变。这一系列的变化,使审计方法由“抽样审计”向“全面审计”变为可能,最大限度地推动了服务与监督并重的审计工作成为现实,既满足了企业管理者的需要,也实现了审计工作的内在价值。这其中,信息技术尤其是数据、信息等共享资源的应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内部审计人员不仅要利用信息工具深入挖掘企业各项数据之间的关系,找到异常点和突破口,查出隐藏在大量数据背后的问题和风险,还可利用外部共享数据,从业务性质、资金来源渠道、信用评级、外部评价、交易对手规模与实力、关联单位情况等多角度、全方位地论证分析企业面临的实际风险与可能存在的问题与困境,找准问题根源,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与意见。让共享资源,成为审计工作有力的助推器,推动审计工作的价值创造。

四、用好大监督,审计管理要上台阶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提出:“加强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制度建设,努力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的目标和要求,明确了构成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的八个组成部分。审计监督作为大监督体系中重要的一环,与其他监督形式相比,更专业、更深入,但正是因为专业和深入,可能忽视了其他方面的蛛丝马迹和存在的风险与隐患,要想真正做好审计工作,就要有千里眼、顺风耳,多听百家之言,多看千家之评,充分利用好其他监督力量已有的成果,挖掘、分析事物之间的潜在联系和风险,为做好审计工作服务。在当今社会,如果还想闭门造车,是不可能有前途的。审计的管理思路与路径一定要适应时展的需要。

五、用好审计成果,审计监督效力要充分发挥

审计报告完成,并不意味着审计工作的完成。做好审计“后半篇”文章,相比于查出问题而言更为重要。审计成果运用的好坏,直接体现出审计监督的力度与管理者的决心。由于审计人员站位的局限性,以前的审计工作,往往是交了报告就是完成了工作,整改与否与自己关系不大,更不用说审计成果的运用。随着国家从严治企工作的不断加强,现在,大部分国有企业开始重视整改工作,定制度抓落实,整改效果大有好转。但是,整改是需要长期坚持、不断完善的过程,只抓一时,不重长远,甚至是越干越滑坡,反而会起到更坏的示范效应,长此以往,企业的管理水平必然严重下滑。所以,审计成果的运用不能只盯着问题整改来做,要与职务升迁、绩效考核、评先评优、岗位晋级和调动联系起来,通过树典型、严追责、发通报、送反馈等手段,在企业内部形成不能违规、不敢违规的氛围,才能保证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审计成果运用的创新成为切实发挥审计监督与服务功能最重要的环节。

六、整合审计力量,审计队伍建设要创新

作为内部审计部门,审计力量不足是一个普遍现象,单位多、人员少,就很难深入、细致地做好监督工作。为审计而审计的情况,不仅无助于企业规范管理,反而有损于企业审计部门的形象与权威。审计部门要充分利用各方资源,如可以从内部聘请其他专业部门的“专家”进行联合检查,也可以从外单位借调顾问,或与外部专业审计机构联合组成审计组,甚至是利用审计机器人等共同对企业进行系统的体检与诊断。最大限度地扩充审计队伍,保证审计工作真正能有序、顺畅的开展,是实现审计工作价值的基础。任何创新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经过深刻的思考与分析,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因地制宜地开展。审计工作的创新更要如此,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一是制度保障。审计创新需要有新思路、新角度,眼界要宽,这就需要审计部门充分了解公司的各项经营决策、部署,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所以,审计部门的层级要设置到位,要能够接触、并深入了解企业各方面的情况,对症下药。从公司治理结构角度看,设立隶属于董事会的审计委员会,不仅能保证审计部门的独立性,最大限度发挥其职能作用,更重要的是从制度上赋予了其参与公司经营决策的权力和机会,使其能够掌握公司各项运营的情况,从自身业务角度思考存在的问题和风险,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路径,在此基础上,创新改革,为公司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当今,在国有企业中,能够真正实现公司制治理的企业少之又少,有些虽然设置了,但名义多于实质,只在集团层次设立了审计委员会,下属二级单位一般就设置了审计部门,与其他部门平级,甚至更低,名义上是单位一把手管审计,但由于其工作繁忙,实际是由总会计师或纪委书记代管。并且,审计作为监督部门,不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运营,日常各部门召开的会议、讨论等为避免“麻烦”基本不被邀请参加,使审计部门失去了了解企业运营情况的机会,监督大部分靠经验,创新更无从谈起。没有主管领导对审计工作进行统筹负责,成为监督工作一大缺失。应该大力提倡在大型二级企业设立总审计师,从制度上提升审计工作的地位,要求并保证审计部门能深入参与企业运营,并对其监督工作提出具体要求,促进其提升工作质量,不断创新。二是企业文化保障。创新需要土壤和氛围,审计作为为企业保驾护航的重要部门,自身要有崇高的使命感和紧迫感,不断发现问题,警钟长鸣。这就要求企业内部要有正确的导向和风险防控的意识,领导重视,不怕揭短,被审人员虚心接受,这样才能从整体的角度,保证企业正常、有序运行。如果对审计部门查出的问题,敷衍了事、大而化之,消极抵抗,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更有甚者变本加厉,而企业领导又听之任之,认为经营是第一位的,任何影响经营的事情都是在阻碍企业发展,对审计查出的问题表面支持,实则不重视,不积极,对业务部门整改的效果听之任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长此以往,审计人员就失去了工作的热情和动力,消极怠工现象在所难免,审计创新更是无从谈起。所以,企业内部的氛围和文化建设,以及对审计工作的态度和重视程度,直接决定了审计创新工作的开展情况与效果。三是人员保障。创新需要新视野、新角度、新思路,这些都要人才来完成。这就需要企业建立完善的选人用人机制和激励措施,鼓励年轻有为的员工从事“吃力不讨好”的监督工作,吸引人才并留住人才,建立阶梯成长的通道。在此基础上,给他们压担子、提要求,使其必须不断思考如何改进工作、提高效率、发现风险,提出建议,并将审计创新当成工作中时刻思考的事情,促进审计人员真正成为企业不可或缺的监督人才。创新与日常工作结合得越紧密,生命力才能越顽强。人才促使创新成为现实,创新又促进了人才的成长,两者相辅相成,良性发展。

作者:陈悦 单位:中国石化润滑油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