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重点及策略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重点及策略,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重点及策略

摘要:内部审计是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在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上具有重要作用。但是,随着财政体制的不断改革,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特征,然后总结了内部审计工作重点和问题,最后总结了内部审计工作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重点;应对策略

事业单位是为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机构,参与社会的事务管理,履行着管理和服务职能。长久以来,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中存在费用支出失控、信息失真、管理不严等问题,降低工作质量,阻碍事业单位发展。本文就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重点和应对策略进行探讨。

一、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特征

第一,程序简化。内部审计工作主要包括规划、实施、终结及后续审计等流程,因为审计人员是事业单位的内部人员,成立审计机构也是从各部门抽调人员后组成的,使得审计机构了解各部门的工作职能,缩减工作流程和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第二,及时性。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要在单位领导指导下进行,便于及时发现经营、管理问题,明确相关问题的产生原因和发展趋势,并及时和领导、各部门交流,方便领导制定整改措施,消除潜在隐患。第三,独立性。内部审计工作具备独立性特征,主要任务是检查和评价财务管理和经营现状,从而保护单位资产和利益。在事业单位中内部审计是一项独立性很强的工作,但是审计人员还是单位员工,从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审计工作的独立性,故而审计期间存在诸多的人为因素。第四,服务内向性。除上述特征外,内部审计工作还具备服务内向性,多指工作中审计人员要对单位管理者、经营者负责,不用考虑其他的影响因素,能满足单位的工作要求,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重点及存在问题

1.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重点

(1)提高审计人员的工作素养。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各种经济活动趋于复杂。这种情况下,为保证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必须提高审计人员的工作素养,保证每位审计人员能充分认识现代社会的形式,提高业务能力、道德素养。(2)审计单位的各项经费。由于事业单位的经费投入大、种类多,极易出现管理不当的问题,降低经费利用率,影响单位效益。因此,必须加强对各项经费的管理,可从这样几点进行:①从项目立项、编制预算着手。检查项目立项材料是否合理,预算编制与财务收支等所有经济活动事项方案是否合理,相关内容是否属实等。重点是审计经费预算是否和项目相关、项目预算执行绩效评价标准是否合理;②检查各项经费的开支情况。依据相关手续、开支检查,是否签订合同或协议,员工福利待遇是否符合国家规定等;③进行会计核算。重点检查经费的核算,检查发票是否真实,各项经费开支是否和项目相关。(3)深化内涵,提高质量。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中,应将科学发展观作为思想,围绕被审计的对象和单位开展工作。重点审计项目的决策、执行状况及产生效益,检查相关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资产、负债是否合法、真实,重视单位的经营风险。另外,还要结合自身情况建立审计体系、评价体系,加大审计力度,提高资金利用率和审计质量。(4)加强所属企业审计。在内部审计工作中,对所属企业的财务收支、经济效益进行审计是重要工作。所属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国家投资关系密切,同时也影响着单位的经营发展。一般来讲,可从以下几点进行:①审计经济效益的实施情况。重点是检查经营状况,如经济收入、利润完成度、合同额等;②审计财务开支、财会制度是否符合标准;③审计资产的保值增值情况;④检查改制情况,有效把控资产的流失情况;⑤检查财务管理、会计核算问题,详细审核和财务控制相关的内容。

2.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内部审计法律制度不健全。从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现状来看,多存在内部审计制度不健全的现象,主要表现为:内审工作停留在相关规定上,缺乏行之有效的法律依据,仅依据自身制定的审计制度开展工作,导致无法执行审计意见,影响审计结果的真实性。现阶段,我国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仍存在发展阶段,无论是审计内容还是结构,都和国际上的内审原则存在巨大差异。(2)内审内容单一。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内容单一,多停留在传统的纠正违纪行为、审计财务收支上。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活动越来越复杂,致使单一的审计内容无法满足工作要求,内部审计工作开始向事后审计转变,导致无法从源头上处理问题,也不能及时审计正在进行的经济活动,造成内部审计流于形式,降低工作质量。(3)客观性受限。如果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中缺乏客观性,就会造成审计偏差。通常情况下,在国家利益和自身利益冲突时,审计人员首先考虑的是保护自身和单位利益,从某种程度上影响审计结果的真实性。当前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多流于形式,致使审计结果不权威。(4)独立性差。独立性是保证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权威性、客观性的基础,但是从当前情况来看,部分事业单位内审过程中仍存在独立性差的现象,表现为管理体制落后、各方利益不一致等。多数单位组建的内审机构未充分发挥自身作用,甚至有的还缺乏独立的内审机构。

三、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应对策略

1.健全内部审计制度

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完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能保证内审工作的顺利进行,增强监督管理作用,规范收支管理,促进事业单位健康发展。同时还能提高内审工作的独立性,明确单位的财务经济归属,解决管理难点,保障工作体系。财务管理、内部审计机构应建立独立的系统,提升工作效率,预防经济纠纷。内部审计制度的建立多在相同的管理标准下进行,符合相关部门的工作标准,并在该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此外,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还体现在审计监管组织的建立上,有效监管内审工作的完整度,预防财务工作问题的出现,推动事业单位发展。

2.提高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视度

无论是事业单位的领导还是员工,都需要端正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态度,提高对该工作的重视度。在我国的审计工作中,内部审计、社会审计、政府审计是主要的监督主体,其中内部审计工作具备主动权,因为该工作由事业单位内部职工执行,自身所具备的有效性、及时性在保证内审工作进行,提高工作质量上意义重大。当然,该工作的实施效果还取决单位领导、管理人员的重视度,只有事业单位所有人都提高对内部审计的重视度,才能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工作职能,提高工作的有效性。

3.协调内部审计服务和监督之间的关系

在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中,不但要重视内审工作的服务职能,还要重视它的监督职能。监督是内审工作的主要职能,如监督法律的执行情况、内部控制制度的落实情况、会计准则的遵循情况等,其本质是服务单位的经营管理,实现最终的经营目标。其中,还要重视内审服务性的增强,通过对监督方向和出发点的转变,发挥和落实服务职能,便于有效协调内审服务和监督管理之间的关系。

4.改进审计方式,明确审计重点和内容

将帮助领导做出正确、合理的决策,提升内部管理和资金使用效率作为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重点,实际工作中还要从自身实际出发,用科学发展的观点分析和解决内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将监督、服务结合在一起,从审计财务收支角度出发对各项收支行为进行评估,及时、严格的查处存在浪费资产的现象,在保证内审职能发挥的同时,提高内审工作质量。

5.强化审计人员的资质考核

审计人员上岗前进行考核,只有考核通过者才能参与到内部审计中。上岗后组织培训,掌握先进的管理方法和工作模式,为日后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当然,在对审计人员资质进行考核时,要提前制定完善的考核体制,保证考核结果的准确性,提升工作能力。

四、小结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中多存在法律制度不健全、内审内容单一、独立性差、客观性受限等问题,为保证各项工作顺利进行,提高工作质量,必须明确内部审计工作重点,并结合内审问题制定解决措施,如健全内部审计制度、改进审计方式、提高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视度、重点审计内部控制制度履行和经济效益等,提高内审工作有效性,促进事业单位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莹.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重点及应对策略.财经界,2015(12).

2.邓绍华.当前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重点的探讨.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20).

3.付新作.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重点和难点处理.中国经贸,2014(19).

4.牛萍.当前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工作重点研究.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30).

5.杜传红.浅析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控制的工作重点及应对措施.中国经贸,2013(29).

6.陈洁.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商业会计,2014(20).7.王莉.对完善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探讨.会计师,2014(33).

作者:徐家全 单位:广西贵港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