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会计信息化财务管理论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
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然而我国企业的财务信息化仍处于会计电算化的核算层面,无法满足企业对于管理的需求。因此,本文总结了现有财务信息化普遍存在的问题,并从预算管理、成本管理和业绩评价三个角度出发,提出了管理会计信息化必将成为财务信息化未来的发展趋势,给出了加快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
管理会计;财务信息化
我国财务信息化的发展过程大致经历了从探索发展到政府推动发展再到市场化发展三个阶段。如今,经过了三十余年的探索,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信息化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企业信息化的建设已经成为现代企业发展、提升综合竞争力的必要前提。企业管理和信息化也作为两大热门话题在企业间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要想高效地使用资金,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有效且及时的信息支持必不可少。然而,一些企业对于财务信息化的理解仍然不够,简单的把信息化理解为用计算机进行账务处理,只是把财务人员从手工做账中解放出来,并没有体现出财务信息化的作用。还有一些企业集团内部各分子公司信息系统没有对接,大大降低了企业整体的信息处理效率,这样企业非但无法高效地进行管理,还要花时间对各分子公司的信息进行集中处理。因此,把信息化应用到管理上,用管理会计的视角对我国现阶段的财务信息化建设进程进行改进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响应国家对管理会计的需要,财政部在2014年了《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及面向管理会计的信息系统建设的任务。信息化作为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全面深化改革的基础性工程,在各个领域内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那么,如何进一步推动信息化在企业中的应用,推行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正是本文致力研究的方向。
一、管理会计的理论基础
管理会计理论是管理会计形成、完善和发展的基础,要想在管理会计视阈下对财务信息化建设进行研究,就必须了解管理会计的相关理论。现阶段,管理会计的理论基础以权变理论和价值管理理论为主,基于此来进行本文的研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权变理论
权变理论最早出现在上个世纪70年代,是一种基于经验主义学派发展起来的管理理论,其最具代表性的观点是企业的组织结构与管理方式必须根据所处环境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的变化做出相应的改变。权变理论的产生让人们放弃寻找最优的、普适的管理行事方式,转而相信必须应地制宜地处理管理问题。权变理论十分重视组织对所处环境的适应性,我们可以把这种适应性划分为选择性适应、交互性适应和系统性适应三个阶段。选择性适应,即根据组织当前情况,针对性的选择某一方面进行强调,比如对于一些才发展起来资源不足的企业,应当强调提高资源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实现企业的管理效率与效益。如果说选择性适应是对组织内部环境进行适应,那么交互性适应就是对组织的外部环境进行适应,比如企业应当及时发现消费者的需求,开发提供新的合适的产品和服务。系统性适应则是整体的适应,综合内外部环境有机的进行管理,从而保持对环境的最佳适应。
(二)价值管理理论
价值管理理论核心内容主要是价值链分析、价值流管理以及价值管理。价值链分析是一种寻求确定企业竞争优势的工具,企业有许多资源、能力和竞争优势,如果把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又无法识别这些竞争优势,因此通过对企业活动分解来考虑单个活动本身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来确定企业的竞争优势。价值流管理是把整个企业解构成若干条价值流,企业的管理和业绩考核都沿着价值流进行,通过对每条价值流进行不断改善,实现精益化生产管理以提高企业效益。价值管理是基于资金的时间价值的一种财务管理理论,该理论主要强调未来现金流贴现的重要性,通过计算资金所产生的时间价值来对企业价值进行准确可靠的计量和描述。
二、从财务信息化到管理会计信息化
目前,我们正处于一个网络与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组织内部网络的搭建以及各种信息化系统的引入使得现代企业的管理效率迅速提升。信息化的发展在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同时也给现有的会计理论与实务带来了新的目标与挑战。为了跟上现代社会高科技发展的步伐和在飞速变化的客观环境中生存,企业必须将信息技术与企业管理相结合,充分利用信息化优势和提供的资源来提高企业的综合营运能力,实现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
(一)现有财务信息系统的不足
现有的财务信息系统主要是基于ERP的模块化程序,其覆盖面主要是针对企业核算层面的财务会计问题。本文在之前的研究中曾对湘潭电机股份有限公司的财务信息化建设现状进行过调研,发现企业在实施财务信息化的过程中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
1.处于核算层面,达不到管理的高度
国内的会计工作大多都是对事后进行核算,基本涉及不到对事前进行分析以及对事中进行控制。财务信息系统的应用本可以将财会人员从繁杂的报账、算账工作中解脱出来,让其投身于企业的财务管理方面,强化财务的事前分析和事中控制。然而,在对湘电股份的调研中,其11家子分公司,有10家实现了如总账报表管理、应收应付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等基本的核算功能,而对于成本费用管理、预算管理和资产动态管理等分别只有4家、5家和1家分子公司能够实现,这大大限制了其管理功能,失去了财务信息化对加强财务管理的积极意义。
2.财务信息化建设进程不同步、脱节
企业集团在财务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分子公司都是齐头并进的,往往是各分子公司各自为战,使得各分子公司财务信息化建设不同步、脱节,最终导致同一集团下的分子公司之间无法做到财务信息完全共享,使得财务信息滞后,信息孤岛现象严重,大大降低了信息的使用效率。还有些分子公司生成的财务信息不系统、不完整,根本就无法有效利用,使财务信息化大打折扣。在我们的调研中,湘电集团的11家分子公司中有5家认为财务信息得不到有效利用。
3.忽视了环境因素对财务信息化的影响
财务信息化所面临的环境因素主要是一些能够对财务信息化进程产生推动或抑制作用的社会环境,这些社会环境主要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以及管理理环境,它们能对企业的财务信息化建设产生巨大的影响。财务信息化系统的正常运转必须具备相应的环境条件,如信息化会计管理制度、内部控制制度以及企业领导对财务信息化优越性的充分认识和重视。只有具备上述条件,财务信息化才能在财务管理中有效地发挥作用。
(二)管理会计信息化带来的优势
管理会计信息化可以看成是管理会计和信息系统的一个集成,即认为是通过系统的现代方法,利用财务会计信息和其他非财务综合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整理、计算、对比和分析等处理,来满足各级管理者对企业各个环节一切经济业务活动计划、控制和反馈的需求,以帮助各信息使用者做出一切决策的统一系统。它可以通过预算管理信息化来掌控企业未来的规划与发展方向;它可以通过成本管理信息化对供产销一系列流程进行监控,帮助管理者优化企业生产活动;它还可以通过业绩评价信息化对客观环境的变化进行反馈,并据此帮助管理者制定战略目标。
1.预算管理信息化
预算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今,企业所面临的环境瞬息万变、企业的经营范围跨度较大,这给预算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这就要求企业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建立预算管理的会计信息系统,对预算管理的各个方面进行信息化管理和反应,以利于增强企业的市场反映能力和综合竞争力。企业为了让自己所拥有的有限资源能够得到最大化的收益,预算管理是必不可少的。以企业的经营目标为起点,通过对环境的分析和企业战略的把握充分研究预测市场的需求,再通过对需求的考量从而延伸到科研开发、生产成本和资金收付等各个方面,最终以预算报表的形式来体现未来的经济运行计划。这一过程需要体现出企业从计划到控制的各个环节并基于此来对企业未来的经营活动和成果进行规划,从而把事后核算变为全程监管控制。要做到这一点企业需要在财务信息系统中实现预算收集和预算编制、预算上报和预算批复以及预算控制和预算分析3个层次的功能。然而实际的情况是我国企业在预算管理方面的信息化应用并没有获得普及。2013年,在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和元年诺亚舟合力做的一项针对大型国有企业的调研中,仅仅只有4成的企业完成了预算管理的信息化应用,如果连大型国有企业在预算管理信息化这一方面普及率都不高,那我国企业的整体应用情况可想而知。
2.成本管理信息化
在企业间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对成本的管理控制成为企业不可忽视的问题。随着企业生产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传统的成本管理模式难以实现对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最优成本控制。而基于计算机技术的信息系统可以给企业提供一个能协调、计划、监控和管理企业各类成本发生的全面集成化系统,是中国企业由传统成本管理迈向精益成本管理的必然选择。对成本进行管理,其目的无外乎降低成本、加强对生产环节的控制、减少浪费。在价值管理理论中,我们提到了价值链分析和价值流管理,而成本管理的重点也正在于此。利用信息技术对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用到的原料进行记录和标识,在财务信息系统中形成单独的标签,从上游的供应商到企业生产过程再到下游的销售进行全程的监控,从而让企业能够从头到尾的掌握生产的全过程,在财务信息系统中就能实时了解到原料的消耗、产品的入库等生产活动。利用价值链分析,把这整个生产过程分解成多条相连接的价值链,对每一条价值链的成本数据进行综合查询分析,提出改进方案,再用历史成本进行预测,最终优化生产过程、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从而达到精益化生产的目标。然而,尽管信息化能够给成本管理带来巨大的推动力,我国目前在成本管理的应用领域,信息化的实施效果却不甚理想,特别是在标准成本法、计划成本法等领域,以财务信息系统中的一个功能为主流的信息化应用大多是不成功的。
3.业绩评价信息化
准确且客观的业绩评价是对员工努力付出的认可,能激励他们为企业创造更大的贡献。就目前而言,信息系统在业绩评价领域的单独应用比较少。尽管对于平衡计分卡有专门的信息化工具,但很少在企业获得应用。最大的原因是对于业绩评价的一些先进方法,无论是平衡计分卡还是EVA,对数据要求相对简单,一般手工就可以完成。但是一套完善且适合企业集团的业绩评级及激励体系是集团财务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企业组织内部关系是否成熟的判断依据。业绩评价信息化的建立,可以对信息系统中的各类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把业绩评价与财务、顾客、学习等各方面联系在一起,使传统的考核型业绩评价转变为企业制定未来战略的执行工具。绩效评价其实也是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反馈,良好的绩效表现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企业的发展状况良好,人才储备充足,处于上升期,因此可以制定扩张的战略计划。而绩效表现不佳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企业发展状况恶化,人才流失,处于衰退期,应当制定收缩的战略计划。总之,能够把业绩评价完全纳入企业信息系统,并将其利用到能提高企业管理效能高度上的企业毕竟不多见,但是对于大型的企业集团来说,这应当会是必然趋势。
三、加快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
随着企业集团的不断发展壮大,组织层级越来越多,组织内部关系越来越复杂,使得信息的传播速度变慢,降低了企业的管理效率,只有依赖管理会计信息化对企业所掌握海量信息的高度控制才能解决企业所面临的信息孤岛和管理效率问题。尽管有一些企业在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应用上已经建立起了完善的预算管理、成本管理、业绩评价体系,但是,总体来看,我国企业对管理会计信息化的认识和应用仍然十分有限。因此,要加快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建设我认为首先从国家层面上必须要建立一套规范的管理会计体系,对西方的管理会计理论我们可以参考借鉴,取其精华,但不能实行拿来主义完全复制,必须要结合我国具体情况,研究出适合我国国情的一套中国特色管理会计理论,为今后的管理会计应用奠定理论基础;其次从企业层面必须提高企业管理层对管理会计信息化的认识、加大对企业对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支持力度,管理会计的应用水平从侧面体现出了企业对管理思想的贯彻程度,如果企业管理层对管理会计不够重视,没有把它上升到战略应用的高度,那么企业的财务人员即使掌握了丰富的管理会计知识也无法在企业中施展出来;最后从员工层面要加强财务人员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水平,财务人员一方面要不断的对自己的专业知识进行更新,了解会计前沿知识和信息技术发展的新动态,另一方面要拓宽自身的专业视野,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实务能力,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就是对企业内部的海量信息进行管理,并从中挖掘出对企业有利的信息从中寻求企业价值的最大化。与财务会计不同的是,从时间维度来看,财务会计是面向过去的会计,反映企业过去的经济活动,而管理会计是面向未来的会计,反映企业未来的经济活动,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之间以“现在”为界限,而突破这层界限,掌握“未来”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作者:林志煌 翁书亚 单位: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1]冯巧根.管理会计的理论基础与研究范式[J].会计之友,2014(32).
[2]张继德,刘向芸.我国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会计之友,2014(21).
[3]韩向东.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应用现状和成功实践[J].会计之友,2014(32).
[4]边志新.管理会计信息化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