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化本科教改分析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会计信息化本科教改分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会计信息化本科教改分析

摘要:

会计信息化新趋势的到来,要求本科高校,尤其是应用型本科高校要了解新趋势,顺应新发展,培育出更多适应新时代的复合型应用人才。本文就高校会计信息化的培养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问题成因,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教改思路。

关键词:

会计信息化;应用型本科;教育改革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信息化教学的现状

根据每年国家人事部的人才市场应聘数据显示,财会类专业职务的供求比基本大于3:1,然而与之矛盾的是,每年财会人员的职位需求却仍普遍排在全国前十,这一鲜明的对比,揭示出了我国高等教育在会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力度上还远远不够,课程教学上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只有将这些问题尽早解决,我们才能更好更快的培养出专业知识和应用水平双高的新复合型会计人才。然而现在应用型本科教育对于会计信息化的教学目标定位普遍存在偏差,有的过于偏重理论,只注重向学术型本科研究教育一样,而过分停留于书面知识,忽略实操的重要性;有的则过分注重于操作软件,将大部分的课程停留于如何应用某个软件上。此外,对于会计信息化的教学,大部分学校都还存在教育观念和授课方式过于落后,课程安排不合理,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信息化教学问题的成因

1.教学课程不能将理论与实操有机结合

为了迎合社会需求,高校的会计教学目标应以培养专业知识扎实,业务水平精进的双高会计人才为出发点,然而,现在大部分高校对于会计信息化人才教育的目标认知还存在一定差距。首先,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课程与教学内容过于简单、匮乏。很大一部分高校开展的会计信息化课程紧紧围绕会计电算化一门课程开设,然而在开课期间,课程内容往往也较为匮乏,只进行某个单一模块系统的练习,例如:总账系统等,学生对所学课程的构架没有完整认知,所实践的内容往往也只是一些最基本最简单的业务处理,与企业实际操作严重脱节。其次,教学理念,授课方式过于陈旧,课程评价体系不完善:教学理念仍停留于老师教,学生记的模式,尽管很多学校配备了机房,但‘填鸭式’‘单向式’的授课方式仍然没有被打破,以至于学生对于课程的热情没有被很好地激发出来,再加上课程最终的考评往往是只重视最终结果而忽略了操作的过程,所以使得部分学生并没有从始至终的练习操作,重视操作,而只重于最后的考试结果。

2.课时课件等资源及实验设备的约束

大部分高校在大一大二时期普遍开设基础课程,大部分专业课集中在大三开设,使得一些重点课程的课时量得不到保证,缺乏足够的时间练习,操作基础也就不牢固。另外,现如今大部分学校虽然有专门的财会实验室,但是由于资金所限,里面的机器设备相对陈旧,所用的财务软件也比较落后,与企业现实接轨不足,教学课件更是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学什么、怎么学完全凭借于授课老师的个人资历与意愿,这也就使得即使是一个学校毕业的学生,不同老师教出来的,实操技能也有很大差别。

3.师资力量薄弱,实践技能不足

本科院校的师资大部分为“证书型”教师,他们基本是刚刚步入社会就来到学校里教学,虽然拥有广阔的专业知识,但往往实操技能不足,没有充分的实践经验,再加上教师各大职称的评比往往只注重于学术论文的发表,而对于实践经验没有具体的要求,使得各大高校的师资往往只停留于“纸上谈兵”,对于社会企业内部具体的财会人员需求没有一个准确的认知,在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的方向上难免有所偏差。

三、促进应用型本科会计信息化教学的改进措施

(一)大力改善传统会计教学模式

1.重新定位会计教学的目标

新时代下会计教育培养目标应着重注意两点:一、生理素质;二、心理素质。生理素质是培养人才的基础,即培养出专业知识扎实,业务能力精进,职业素养高尚的应用人才;心理素质则是支撑他们在高新技术淘汰率高的时代下稳扎稳打,努力开拓、站稳立足之地的必备技能,即培育不骄不躁,不卑不亢,不急功近利,善于沟通,团队意识强等品行的新型会计人才。

2.重新制定新型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新型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的课程应该是多方面多角度的:“语、数、外”三大基础课程是必不可少的,专业课程的开设要符合可操作性、灵活性、全面性、具有针对性的特点,并始终围绕“信息化”这一核心,使得各个课程之间相互补充,有机结合,使得专业知识和实操技能有机结合,多方面,多角度,循序渐进的培养学生不同方面的操作和专业技能,以达到社会对会计信息化人才需求的目标。

(二)改善实践教学条件

良好的硬件设备是学生学有所成的一个重大因素,高校普遍对于理工科的实验教学比较看重,实验室的配备较为先进,然而对于文科类财会专业来说很少有大型实验室,即使有也仅仅局限于几台陈旧的电脑和非通用的财务软件。近来,几所高校陆续建成大型综合跨专业财会实验室,这对于学生在实践方面起到了很大帮助,在实验室中学生可以全真模拟社会中的个个职位,从企业到政府再到银行,充分体验不同岗位不同职责的业务处理,让学生能够在步入社会之前就充分了解社会真实工作情况、工作流程,提高学生的实践经验,也进一步提升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增强了信心程度,锻炼了团队协作意识。

(三)强化专业课程师资力量的建设

应用型本科的老师应有不断丰富自己的意识,要培养出高水平,高素质,高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自身的专业素养和实践经验就要过硬,高校对于在校教师也应当实行“走出去,引进来”的政策,让在职教师定期去各大企业实践总结经验,随时掌握最前端的市场需求;并经常聘请各大企业的高级财务人员及拥有过硬的实践经验、优良的业务水平的人员,来学校为学生亲自指导手把手传授企业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各项业务等,让学生在迈向社会之前就能充分了解社会认知自己的岗位,将专业知识与实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四)促进校企合作,让学生学有所练

在新时代的今天,我们努力提倡校企合作,学校教授学生过硬的专业知识,企业磨炼学生熟练的操作技能。好的校企合作,对学校而言为学生提供了天然的实验室,让学生可以充分熟悉工作环境和工作流程;对于企业来说,也间接的培养了一批适应本企业发展的会计人才,为企业日后的发展奠定了人力基础。

作者:李语诗 单位: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

参考文献:

[1]魏薇.会计电算化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3(32).

[2]任玉梅.高职院校会计信息化教学体系的构建[J].农业网络信息.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