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化建设现状和发展对策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会计信息化建设现状和发展对策,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会计信息化建设现状和发展对策

摘要:在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应用下,高校会计工作也迎来了新的变化,为了适应目前信息化的发展趋势,高校需要注重会计信息化建设工作,提高内部会计信息化水平,不断优化财务管理工作。本文根据目前高校会计信息化建设工作情况,分析高校会计信息化建设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策略,希望能够为高校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会计信息化;建设;现状;发展

在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学校内部管理工作也更加复杂,因此高校应不断优化内部管理工作,实现各项资源的统一调度,提高内部资源的使用效益,实现合理运营,提高管理工作水平。在这一工作需求下,高校需要加强会计信息化建设,通过会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开展提高高校财务管理水平以及效率,借助会计信息化工作实现会计信息的收集以及运用,提高内部财务处理水平,为学校各项管理与业务工作的拓展提供资金保障,持续提高会计信息处理水平,实现会计工作质量的不断提高,利用会计处理结果为高校管理提供参考,实现高校管理水平的提高。

一、高校会计信息化建设作用高校推进会计信息化建设工作,能够对会计服务质量的提升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在会计信息化下,各校内部的会计数据传输效率进一步提升,对于会计数据的透明度提高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1.有助于财务管理实现集中、精细化管理

当前,随着我国诸多高校的规模不断扩大,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结合高校的发展战略进行转型升级,信息化建设能够将财务岗位的职责进行优化与完善,将学校内不同部门、不同科研项目的会计工作进行集中化管理,并对各项财会信息进行精细的梳理与管控,为高校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促进高校战略发展目标的实现。

2.有助于高校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高校的信息化建设能够有效地串联财务部门与其他业务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渠道,将学校内各项信息数据进行彼此的共享,强化信息数据透明度。信息共享能够促进高校在教学、科研等诸多业务中实现信息的快速收集与反馈,将信息的交换成本有效降低,避免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出现遗失、遗漏等问题,进而为学校各项管理决策的制定提供信息数据支持。

3.有助于提高财务管理工作效率

高校在会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对财务业务流程进行梳理与再造,能够将冗杂多余的流程环节去除,构建更为高效、便捷的财务信息管理体系,以此来提升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同时在信息化系统之中,辅以先进的信息管理工具,能够实现对海量信息数据的深度挖掘与分析,以此来找寻财会管理流程中所存漏洞及价值增长点,使得高校财务管理工作能够进行持续性的优化与完善。

4.有助于财务管理工作的转型升级

当前高校会计工作的开展,应当与时俱进地从传统的核算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升级。高校在完成信息化建设之后,将大数据等信息管理工具引入其中,能够将会计工作的开展向技术性的方向发展,使得更多的财会人员能够从过往冗杂、重复的会计核算工作中脱离出来,转型升级为管理会计。

二、高校会计信息化建设现状

1.缺乏专业人员

目前高校会计信息化推进中内部会计人员对于信息化操作方面了解不足,虽然会计人员对会计工作内容与政策方面了解较多,但是在信息化处理中对于新的工作模式了解不足,在实际工作中甚至会出现操作失误而影响会计处理结果的准确性,给高校的会计信息化建设工作带来阻碍,影响了高校会计信息化工作的建设以及推进。此外,诸多高校缺乏对在岗财会人员的信息化培训,使其难以与时俱进地提高自身信息化操作水平。基于此,即便是信息化建设工作完成了软硬件设施的搭建,各项工作的开展也将举步维艰。

2.会计信息化系统建设力度不足

当前会计信息化推进过程中,高校内部对这一方面缺乏足够的资源投入,部分高校甚至直接套用系统模板,开展会计信息系统的建设工作,导致会计信息系统与高校的实际管理内容不符,会计信息系统建设无法对高校的会计工作提供帮助,而且在会计信息系统当中,各个模块的数据之间处于封闭状态,数据传输效率极低,影响了高校开展会计工作,不利于高校会计信息化工作的推进。此外,在会计信息化系统建设中,由于高校内部对这一方面并不重视,建设过程当中没有专门的资源支持,影响了会计信息化系统的建设以及后续完善工作,即便建立了专门的会计信息化系统,在运营维护等过程当中也没有专门的人员负责,导致会计信息化系统运营经常出现故障,影响了会计信息化工作的开展。

3.监督管理机制存在问题

目前高校内部对于会计信息化的工作模式,缺乏必要的监督机制,即便出现数据造假等情况,对会计信息系统进行使用时也没有相应的线上监督机制,导致会计信息系统当中的数据处理情况无法在线上进行及时跟踪,容易出现会计数据处理不及时等问题,影响了会计信息化机制的应用。另外一方面,会计信息化建设需要着重做好信息安全的防护,信息化时代下所开展的财会工作,其可能会发生信息泄漏等风险。但部分高校在开展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仅仅是围绕财务工作所展开,一些软硬件的维护及相关安全配套设施并未进行建设,而一旦由此所引发的信息泄漏等风险发生,无疑会给高校的会计工作开展造成阻碍。

三、高校完善会计信息化建设的策略

1.重视会计信息化处理人才培养

在高校中应当结合实际情况对现有的会计人员进行专门的培训,根据现有的会计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培训课程的设置工作,将会计信息化工作重点以及具体操作流程进行讲解,帮助实际的信息系统操作人员了解高校会计信息化下的工作内容,明确会计信息化处理方式的重点环节,对信息系统当中的各项模块的具体内容以及操作方式加强了解,帮助会计人员增强对于信息系统的认知程度。为了实现会计人员培训水平的不断提升,高校中还可以根据培训情况进行专门的考核机制,根据会计人员的培训情况,对会计人员进行专门的奖励或者惩罚,以提高会计人员的学习主动性,除了对现有的会计人员做好培训之外,企业还应当注重对会计信息化专业人才的引入,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根据高校的发展实际引入针对性会计信息化人才,以保证会计信息化工作能够顺利实施,减少会计信息化推进过程当中存在的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

2.强化会计信息化系统建设力度

高校可以根据自身情况与专门的机构合作,对现有的财务系统与办公系统进行整合,搭建统一的数据管控平台,对会计信息平台当中的各个模块进行分类处理,根据模块划分做好内部数据的分类储存以及分析工作。在统一的信息管控平台当中,应当对学生收费系统以及教职工薪资管理系统等方面做好专门的划分,强化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在系统当中专门完善预算管理系统,保证会计信息系统的建设能够为学校的全面预算开展提供基础。此外在高校中还应当对原有的硬件设备做好定期维护,并安排专门人员对硬件设备运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一旦出现设备老化等问题,应当及时更换硬件设备,以保证信息系统的顺利运行。

3.完善监督管理机制

为了实现会计信息系统的监督以及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在会计工作流程转变的衔接阶段,高校可以建立专门的监督小组,对会计信息化下的工作情况进行实时监督,一旦发现会计信息异常的情况,则由监督小组及时反馈给高校管理层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排查。另外在高校中还应当根据会计信息的处理模式制定专门的考核指标,对于指标异常的问题安排专门的财务人员进行跟踪。为了减少会计信息化风险,高校还应当针对会计信息处理特点,对涉及的岗位做好调整,通过岗位之间的互相牵制,做好会计信息化下的数据保密工作。此外,高校在进行会计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要专门设置负责软硬件安全的岗位。要定期对软、硬件进行维护,确保信息安全,不会产生信息泄漏等问题。

四、高校会计信息化建设的保障措施

1.梳理与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高校会计信息化建设需要通过规范有效的制度作为支撑。在此过程中,要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基础,将学校内会计人员工作岗位的责任厘清,对会计工作开展的授权审批制度进行完善,结合学校业务所需,规范操作流程。要依据完整有序的规章制度来确保财会工作具备良好的实施环境。通过严格的内控及严谨的业务流程来构建科学规范的财务管理体系,使得财会工作依托于信息系统能够实现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统一化,使信息化建设与财会工作的具体实施能够有章可循,通过制度来对各岗位人员进行日常工作的指导与行为的约束。

2.构建扁平化的组织结构

高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开展,会使得财务管理流程从传统的手工化向信息化与自动化方向发展。各项业务开展的模式也从过往的垂直结构向网格化、交互化的扁平结构转换。因此高校需要对财务组织机构进行优化与整合,对当前不同岗位的财务职能进行分析,将交叉重复且冗余的岗位去除,精简财务科室机构。与此同时,需要对不同岗位的职责与工作量依据信息化管理所需进行再造。此外,要将相关岗位的执行、决策与监督三方之间的权责分离,使其形成相互制约、彼此监督的关系,进而将高校的财务组织结构向着扁平化的管理模式发展。

3.再造与升级预算管理流程

高校在完成会计信息化建设之后,财务管理职能会从过往的核算会计逐步向管理会计转型。在对财务业务流程进行再造时,首先需要对预算管理的流程进行改进。要将预算编制的口径与格式进行统一。高校财务人员在进行预算编制时,要对学校整体资金进行统筹安排,对预算编制进行优化与完善,将不同职能部门及项目开展的预算申报格式进行规范,对不同会计科目所对应的预算支出范围进行明确,实现预算与核算口径的统一。其次则是需要将审批授权文件向电子化转变。高校中资金在使用时需要获取审批与相关责任人的签名。在高校会计信息化系统之中,要设置授权审批的权限及相应功能,实现预算工作在执行过程中能够通过信息系统高效地完成文件的查阅与审批。同时各个文件在业务实际执行中要统一归纳到数据库之中,做好分类管理,便于之后的责任落实与信息查询。最后则是需要构建预算绩效评价机制。预算管理工作需要通过绩效评价来作为支撑与保障。高校中不同职能部门或项目的开展,要在预算规定范围内对资金进行合理的使用,对资金使用的方向与进度要进行明确并加强管理。尤其要避免在高校中出现年底突击使用资金或资金大量收回的状况。依据绩效评价机制对预算支出完成率、人员支出所占比重、公共经费支出所占比重等,通过既定的指标来进行衡量,对预算执行状况进行科学评价,并通过奖惩措施对预算绩效评价的结果合理应用。

4.加强报账系统的管理

在高校完成会计信息化建设之后,在核算业务流程之中,要重点将报账系统升级再造。在传统的报账流程中,其是以实物材料的传递为主。而通过信息化系统的支持,高校中的财务报账流程能够以信息数据流为主,实物单据传递为辅的模式来开展相关业务。通过报账系统中电子凭证的快速传递与自动化处理,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强化数据传递的准确率与时效。但对于此方面工作的开展,仍需要注重对纸质材料的审核与保管,以此来全面提高报账工作的效率与可靠性。对于高校不同业务中的报销项目要构建标准化的清单,相关人员在报账预约系统之中填写报销信息,并将相关清单通过影像系统逐一扫描上传。在确认提交之后,部门或相关项目负责人在信息化系统中对其进行审批。相关人员审批完成之后,系统可将报销信息自动传达到财务部门,会计人员完成在线初审,并通知报销人员递交纸质材料。审核完成之后,出纳在网上银行完成支付。如若初审存在不合格现象无法通过,则通过系统及时反馈给报销人员。在信息化支持下,报销工作的开展能够实现上传、审批工作的在线化完成,使其能够更为便捷、高效地完成报销工作。

五、结语

高校实现会计信息化建设目标,提高会计信息处理效率,需要从实际出发,做好内部问题的优化。高校在会计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要与时俱进地积极引进先进的信息管理工具,以此来为高校的稳定运营与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作者:焦培涛 单位:衡水开放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