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对行政单位会计影响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对行政单位会计影响,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对行政单位会计影响

摘要:随着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预算会计制度也在进一步完善改革,当前会计制度可以分为企业会计以及预算会计两大类型,受新经济形势的影响,预算会计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文章首先就预算制度改革的重要意义进行探讨,剖析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对行政单位会计工作的影响,深入分析行政单位会计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制定完善的预算会计制度改革下行政单位会计工作优化策略,旨在帮助行政单位更好地发挥职能。

关键词:预算会计制度;改革;行政单位;问题及对策

预算会计制度以预算管理为主要核心,将社会经济以及事业发展作为主要目的,区别于以资金循环为目的的企业会计,适用于各级各类行政单位以及事业单位,并且由于主要目的不相同,会计核算对象也不尽相同。

一、预算制度改革的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预算会计一般分为三大职能,分别为核算、反映以及监督。预算会计制度的有效改革能够帮助行政单位做出更为有效的财政管理,满足当前政府履行职能的需求,接受公众的监督,保障公共服务的社会化,实现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升。预算会计制度的有效改革能够提升政府会计信息的质量,随着当前行政单位部分政务面向大众逐渐公开,人民群众对于行政单位预算信息的关注度越来越高,针对行政单位财政问题也提出更高的要求。行政单位财政预算不仅能够有效反映收支状况,同时也能反映出行政单位的资产负债情况,实现行政单位会计信息质量的有效提升。与此同时,预算会计制度的改革对于提升行政单位绩效管理工作水平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绩效考评工作的有序推进,可以提升员工工作积极性,促进工作效率的提升。

二、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对行政单位会计工作影响分析

(一)正面影响。预算会计制度改革是国家进行经济调控以及改革的重要手段之一,通常情况下会为行政单位的经营发展带来诸多正面影响,主要表现在资金效益提升、利用率增大、资源配置优化等方面。预算会计制度的改革能够充分突出会计工作的价值,为行政单位维持稳定健康发展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数据支持,保障行政单位内部资金运转效率。

(二)负面影响。预算会计制度改革为行政单位经营管理带来正面影响的同时,也会带来一定程度上的负面影响,预算会计制度的改革会对行政单位会计工作的开展提出新的要求,易导致行政单位内部工作效率降低,无法对新内容以及新要求进行更好的落实,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对于行政单位发展的积极效应便无法很好地体现。

(三)新政府会计制度对会计核算的影响。1.影响会计核算内容。新政府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内容作出具体划分,将收入、费用、净资产等级要素按照“5+3”要素进行区分,有效建立了“双平行”的核算体系,即财会核算和预算会计核算,二者之间相互联系且相互分离,改善传统模式会计制度中的财务预算管理、固定资产处理等核算问题,“双基础”核算下财会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能够全面反映事业单位资产负债信息,切实加强财务会计核算功能,实现决策价值提升。预算会计核算采用收付实现制,优化传统模式下预算管理中欠缺的会计工作,完善事业单位绩效考核机制,提升资金管理水平。2.影响会计核算方式。传统模式下的会计核算工作开展过程中,会计人员主要核算方式是进行相关资料的搜集,对报表以及凭证等进行整理,再对其加以利用,导致会计核算工作完善度不足。新政府会计制度下提出“双重会计核算模式”,进一步促进信息利用率的提升,保障会计核算依据的准确性。同时进一步优化会计科目,以此更贴合单位经营管理实际情况。例如对“费用支出类”会计科目新增“经营费用”“业务活动费用”两个子科目,以便会计核算工作更好开展。

三、当前行政单位会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资金运营情况不能全面有效反映。对于行政单位内部固定资产无法进行全面核算,无法反映行政单位内部固定资产的实际情况。缺乏明确的行政单位固定资产规定,导致其缺乏应有的监督管理,不利于国家对于行政单位固定的掌控[1]。同时,也无法有效实现对于国有控股资产的核算以及反映,对于政府投资款项,传统预算会计制度仅将其纳入当前财政支出,未对国有企业内部国有股权部分进行预算会计确认,缺乏完善的记录报告,更无法形成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无法有效保障行政单位资产的安全性以及完整性。

(二)预算会计职能不清,会计信息准确度不足。行政单位预算是各部门、机关之间在预算资源的取得、配置以及使用上的法定约束,因此,保障预算有效执行是行政单位以及各级部门的法定义务。行政单位财务会计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反映事后工作,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先天缺陷。因此财务会计无法替代预算会计对行政单位预算收支进行及时准确的反馈以及监督[2]。与此同时,行政单位财务会计工作核算范围远大于行政单位预算所涉及的范围,倘若利用行政单位财务会计反映其预算执行情况,则易造成不同类型信息数据之间的混乱。近年来国家对于财政审计报告等相关信息的公布,使得社会对于国家财政信息的关注度逐渐增强,在此背景之下,公众对于会计信息数据的准确性、透明性、完整性的要求也在随之提升。但是对于行政单位而言,传统预算会计制度下的会计信息远远达不到公众要求,且无法保障其真实性与可靠性,无法有效披露财政问题,促进行政单位更好的推动廉政建设。

(三)会计人员专业素质有待提升。长期以来,我国行政单位所采用的会计核算方式为收付实现制,对于会计人员工作的专业技能要求普遍偏低,大部分会计人员都可以满足工作要求。但是预算会计制度改革以后,会计人员难以适应改革后的会计工作模式,与此同时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对于员工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部分行政单位内部会计工作人员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思维固化,对于新事物的接受程度普遍偏低,缺乏优秀的信息化手段应用能力,难以满足会计工作的开展要求。

四、预算会计制度改革下行政单位会计工作优化策略

(一)制定科学的会计准则,明确会计主体。预算会计准则主要负责财务预算报告以及报表的汇总工作,财务会计准则主要负责财务报表的公开。同时,行政单位会计主体主要分为记账主体以及报告主体,记账主体主要满足行政单位内部工作人员日常工作开展信息要求,报告主体主要为了满足外部环境相关利益的信息数据需求[3]。进一步明确行政单位会计主体,更好地落实预算会计制度改革。采用权责发生制进行会计预算,明确相关规则与制度,充分、全面的反映政府资金运营情况,对预算资金以外的行政单位资金运营情况也要进行全面系统的反映,进一步落实对于资金运转全过程的监督管控,确保其安全性与完整性。完善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确保制度落实到位,同时对于行政单位现存固定资产开展定期盘查工作,确保账实相符。通过明确报废固定资产处理流程,实现固定资产使用效率的有效提升。实现国有企业内部国有股权部分明确清晰,完善记录报告,确保行政单位资产有迹可循,保障行政单位的资产安全。

(二)优化会计管理手段,保障信息数据准确性。拓宽预算会计各项渠道,明确预算会计职能,保障会计工作质量以及效率的有效提升,在预算会计制度改革的基础之上,优化会计管理手段。落实资金集中管理制度,更好的实现收入以及支出的透明化,合理引入权责发生制,充分采纳员工优秀建设意见,充分引进信息化手段,合理应用信息化手段,购置先进的信息化设备,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促进员工工作质量以及效率的提升,保障信息数据传递的及时性与准确性,促进会计工作的有序开展。同时合理设置行政单位内部相关岗位,完善监督管理机制,引入第三方监督管理机构,完善审查环节,确保收支活动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增强行政单位财务约束力,进一步从源头上保障廉政建设工作的有序开展,更好的实现财政信息数据的公开透明,接受人民群众对行政单位财政报告的监督,提升行政单位预算质量。

(三)强化人才培养机制,引进高质量人才。进一步强化行政单位人才培养机制,定期开展培训教育工作,在行政单位内部加大宣传力度,一方面提升员工对于预算会计制度有效落实重视程度,另一方面强化员工专业知识技能,紧跟时展的步伐,强化自身专业素养,更好地满足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后行政单位会计工作开展要求[4]。充分引进高素质人才,发挥高层次人才效应,强化员工之间的交流沟通,促进员工专业技能提升,实现整个工作团队综合素质的提升,不仅能够满足当前会计工作开展要求,更能很好的解决工作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问题,为会计工作的有序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适当增大考核力度,完善内部绩效考评机制,促进员工工作积极性的提升,更好地将预算会计制度改革思想贯彻于行政单位日常工作开展中,推进预算会计制度的改革并不断完善相关制度,促进行政单位实现稳定健康的发展。

五、结语

预算会计制度的改革既是当前社会经济形势变化的必然趋势,更是当前行政单位会计工作开展的必然要求。预算会计制度的改革本身需要一定的周期,行政单位也需在此时间段内完善内部会计工作制度,提升工作质量以及效率,促进自身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国秀文.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对行政单位会计工作的影响分析[J].中外企业家,2020(9):16-17.

[2]张玮.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影响探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6(33):102-103.

[3]掌军.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对行政单位会计工作的影响研究[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7(20):289.

[4]朱琳.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影响研究[J].新商务周刊,2018(6):65-66.

作者:黄菊 单位:重庆九宫庙商圈建设开发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