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会计核算的衔接与优化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中小学会计核算的衔接与优化,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中小学会计核算的衔接与优化

摘要:

2013年财政部修订了《中小学校会计制度》,新的会计制度充分考虑了国库集中支付、部门预算、政府采购等公共财政制度的改革与变化,为中小学校会计核算适应新的核算环境提供了核算基础,进一步提升了中小学校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准确性。本文系统归纳整理了新会计制度的主要内容,指出中小学会计核算工作中的不足,提出新会计制度下中小学会计核算衔接优化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新会计制度;中小学会计核算;衔接;优化

一、新会计制度的主要变化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会计制度共经历了三次变革。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中小学没有专门的会计制度,借鉴采用《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制度》。为适应教育体制的变革,1996年财政部、国家教委根据中小学校的实际情况,借鉴《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制定了《中小学财务制度》。2013年为适应我国中小学教育体制、教育环境的变化,财政部修订了《中小学校会计制度》,在会计科目、会计报表格式和内容两个方面进行了一定调整。新会计制度的主要变化为:1)扩大了适用主体。将中等职业学校、接受国家经常性资助的幼儿园等纳入规范范围;2)统一会计主体。将基建账和食堂账统一并入学校的总账,基建项目应当独立核算,但应每月并入新增的“在建工程”科目中。学校食堂也应独立核算,并定期并入学校报表中;3)主要会计科目的变化。资产类会计科目的主要变化为:新增“在建工程”科目,基建项目应每月在该科目得到反映。将勤工俭学投资和其他投资变更为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新增“待处理资产损益”科目核算、记录资产处置情况。负债类会计科目的主要变化为:以“应付职工报酬”核算工资、福利费用;将“应付及暂存款”科目分解成“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长期应付款”,将“借入款项”细分为“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更加具体地反映学校债务结构;4)净资产科目变化主要为:取消“一般基金”、“投资基金”和“固定基金”科目,增设“非流动资产基金”用以核算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在建工程、长期投资等。增设“财政补助结转”、“财政补助结余”、“非财政补助结转”科目,严格分离财政资金和非财政资金的会计核算,从而实现对财政资金使用情况的有效监督,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5)收入、支出会计科目的主要变化:收入科目方面,增设“公共财政预算拨款”、“政府性基金拨款”、“附属单位上缴收入”、“经营收入”等科目,实现收入会计核算的精细化。支出科目方面,将原有的“拨出专款”、“拨出经费”、“结转自筹基建”、“专款支出”、“成本费用”、“勤工俭学支出”、“销售税金”等科目调整为“事业支出”、“其他支出”等科目。收、支会计科目的变化,能够更加详细地反映学校财政补助资金的收支、结转、结余情况,有利于对学校财政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为编制来年预算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二、现行中小学会计核算与新会计制度不符之处

新修订的《中小学校会计制度》对我国中小学会计核算进行了调整与优化,现行中小学会计核算工作中在以下四个方面与新会计制度要求不符:1)教育经费支出分类不够详细。目前按照其经济性质和具体用途对教育经费进行分类,将教育支出分为事业性支出和基本建设支出,难以反应经费的具体用途以及实际学生培养成本;2)食堂会计核算不规范。部分学校食堂会计核算未建立规范的账簿,食堂对零星物资的采购缺乏规范的会计凭证;3)固定资产账务核算不规范。固定资产管理存在“重购买、轻管理”、“重钱轻物”的现象,固定资产的类别划分、折旧计提时间标准不一,对资产的登记、统计、核算与清点造成困难;4)公用经费的使用不规范。部分地区由于资金周转紧张,未做到专项资金专款专用,如地方教育费附加未严格用于改善教学设施或其他教育支出等。

三、新会计制度下中小学会计制度衔接与优化措施

(一)加强新会计制度的学习与培训

积极组织《中小学会计制度》的学习、培训,确保财务人员及时、全面了解新会计制度,做好新旧会计核算的衔接与优化工作。举办新修订的《中小学会计制度》专题培训,对新会计制度进行全面、详细的解读,对比分析新旧会计制度的不同,明确新会计制度下今后中小学会计核算的标准及要求;组织学校财务人员就新会计制度下本单位会计核算工作进行研究、谈论,紧密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符合新会计制度的、因地制宜的会计核算制度。针对新会计制度的管理要求、原有会计核算存在的不足与问题,制定全面、详细的会计核算制度,及时修订本校会计报表、会计科目及明细账簿,明确各类活动的会计核算标准、会计分录以及对应的会计科目。定期举行会计核算工作会议,对日常会计核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讨论,对新会计制度执行过程中存在的疑问与困惑进行分析,提出适合本单位的解决办法,从而实现会计核算工作的有序衔接并不断优化。

(二)完善学校食堂的会计核算

建立、健全学校食堂财务管理办法以及会计核算制度。学校食堂作为学校重要的后勤保障部门,其财务状况直接影响学校的会计核算质量,学校食堂财务管理值得高度重视。完善学校食堂的会计核算,应从以下方面开展工作:1)严格按照新会计制度要求,对学校食堂进行单独账务核算,并在年末并入学校总账。在日常财务管理工作中,应注重食堂账务核算的独立性及其质量,年末按时并入学校总账;2)参考企业会计制度,制定食堂会计制度及日常会计核算管理办法。考虑到食堂经济活动更类似于企业,因此,其财务核算工作应适当参考企业会计制度。根据食堂经济活动种类及特点,明确食堂会计核算的科目、会计分录、总分账以及报表等;3)规范学校食堂财务管理,参照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制定全面、完善的食堂财务管理办法、管理内容、管理流程及标准。规范食堂的各类经济活动,提升食堂财务管理工作的水平与质量。

(三)规范固定资产会计核算

固定资产在中小学资产总额中占比较大,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将对学校账务总体质量构成较大影响。规范学校固定资产会计核算,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1)明确固定资产的分类。应根据固定资产的购置金额、参数型号、具体用途等各方面,明确固定资产的类别,从而确定应采用的折旧方法等后续会计核算标准;2)对于新购置的、清理过程中以及清理完毕的固定资产,应及时登记固定资产账簿,确保固定资产实物与账簿的一致;3)按照合理的折旧方法,及时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具体折旧方法可以参考高校对固定资产的核算做法,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及使用情况,确定其折旧方法。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有年限平均法和工作量法,中小学校应根据固定资产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折旧方法,并按月计提折旧额;4)规范固定资产的处理流程及其账务核算。严格规范固定资产清理的流程及审批,交易过中须经第三方评估机构对固定资产残值进行市场公允价值评估,防止固定资产的侵吞与流失。使用“待处理资产损益”对固定资产清理过程进行及时的账务核算,全程记录清理过程。

(四)完善并优化教育经费支出的会计核算

按照教育经费支出功能设置一个独立的平行账套,从而全面完整、清晰地反映学校各类教育支出。同时,在功能分类科目下设置统一的经济分类科目,进一步提高对学校教育活动会计核算的精确度。在建立完整清晰的会计账目的基础上,财务人员还应对支出的用途及性质进行合理的判断及功能分类,严格区分教学功能成本与非教学功能成本。如校办企业和经营性支出是学校投资行为,不应计入教学成本。

参考文献:

[1]米菊红.探讨新中小学会计制度实施中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7(03).

[2]潘爱丽.新会计制度下中小学会计核算优化路径分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6(21).

[3]夏萱.浅议我国中小学会计核算中的问题及建议[J].西部财会,2016(06).

[4]张婳晴.新旧中小学会计制度的比较与分析[J].时代农机,2015(02).

[5]张友棠,胡喻山.中小学校会计核算实物操作指南.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4(05).

作者:黄翠岚 单位:莱芜市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