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企业会计核算问题探寻(10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
房地产行业在高速发展过后,现在已经开始在宏观调控和税务的共同作用下进行调整。许多房地产公司在资金上出现短缺现象,楼盘销售停滞,一些项目出现了“烂尾楼”现象。在严峻的经济形势下,许多中小商业房地产企业将面临严苛的生存问题。企业的会计核算是企业管理中的一项核心内容。本文首先分析中小商业房地产企业的生存现状,然后分析中小商业房地产企业在会计核算中应当关注的问题,最后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
中小商业房地产;税费;会计核算;问题
房地产企业的会计工作通常是对企业收入、成本支出等方面进行整理、分类。但在房地产行业形势日趋严峻的经济环境下,普通的会计工作已经不能适应企业要求。尤其是对于中小型的商业房地产企业,会计人员应当对企业所处的环境和形势有清晰的认识,知道会计工作应该需要重点关注哪些方面的问题,在开始投入建设项目之前就对整体进行规划。
一、中小商业房地产企业的生存现状
目前,中小商业房地产企业要面临来自政策和经济两个方面的压力,生存环境十分严峻。国家不断出台政策,加大对房地产行业的税收,而且收归国有的土地价格水涨船高。这些房地产企业虽然以商业性的项目为主,但房地产终究不是纯粹的商品市场,在不断的压力下,资金链很难得以维持。房地产企业面对的税费和收费极为繁多。以税费为例,企业取得土地后,要交纳国土出让金、地价款、契税、土地使用税等,在建成房地产项目后,还要交纳房产税、车船税和印花税,在项目允许进行销售之后,还要交纳城建税、营业税、土地增值税以及各类附加的地方税。加上企业自身运营还需要交纳企业所得税和企业员工的个人所得税。企业所要交纳的企业所得税和土地增值税是税费当中企业的负担最重的两项。而且在许多税收项目中,国家政策都是要求预交,这对于很多资金不够雄厚的中小房地产企业来说负担更为沉重。
二、中小商业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会计核算的思路应当是对资金的总体把握,在项目开始建设前就做好资金上的预算,妥善进行规划。对资金的考虑主要以开发投入资金、税费、营业收入为主。其中投入资金和税费是在会计核算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1.投入资金
会计核算首先应当对行业特点和资金预算有清醒的认识。房地产企业在市场上的投入有着很高的风险,其土地成本和建设成本在市场上也属于不可控的范畴。这使得对商品房的投入要时刻关注市场信息,一旦出现了市场上的波动,企业很容易出现亏损。而对于企业来说,还有一些可控的费用支出,例如人员管理费用、宣传费用等,这些费用支出主要取决于投入的资金、人事规划等。到了项目建设阶段时,房地产商往往需要预先投入资金对房子进行装修,但经常会出现房子已经修好,销售却处于停滞状态的尴尬情况。这对于房地产企业,尤其是中小商业房地产企业来说有着极大的压力。为了使销售顺畅,房地产企业还要在宣传上加大成本,以使销售额达到市场预期。
2.税费
对房地产企业来说,税费是一个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房地产商在获得土地使用权后,支付的土地出让金、契税等与土地的成交价有关,而土地的价格在近几年处于一直攀升的趋势,并且由于土地资源日益减少,国家对土地的管理控制越来越严格,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土地价格也是只增不减。而在项目建成后,如果房子的销售成绩不理想,或者由于市场波动房价被迫下调,繁重的税费很容易使企业造成亏损。中小房地产企业往往由于资金储备不足,如果在项目建设前没有对市场进行合适的战略规划,在众多的税费压力下,资金链极易断裂。
三、针对企业会计核算中所关注问题的对策
中小商业房地产企业在市场中能否顺利生存,除了在项目开发之前对市场有清醒的认识和规划,还应在管理与核算资金上做足工作。企业会计在对资金的核算上应当做到准确,帮助企业做好对资金的掌控,尽量使企业的费用支出能够降低或者延后。
1.对企业收入适时延后
房地产企业要交纳的税费很大一部分与企业的收入有关。通常从收入方面控制税费的方式是延迟收入上的确认,或者在合法情况下减少一部分收入的统计。企业会计在进行核算时应当与销售部门紧密联系,通过对企业收入的时间和金额上尽力争取调整与税费的差值,使企业利润达到最大化。会计核算工作应当在充分了解国家政策的基础上进行。例如在一部分房产转移的过程中,国家政策规定将其视为与房地产销售相同,企业获得的收入与当地当年的同一类的房地产收入视为等同。这意味着企业可以较为自由地按照销售价格确认收入,以便于在计算税费时可以适当地税费交纳的数额。会计可以配合房产销售部门,将视同销售房产的项目所造成的收入延迟到最后的项目清算时再进行确认,这可以使企业的营业税、政府预征收的企业所得税可以延迟交纳,以使得企业在资金的运用上可以得到更多的缓冲时间,维持资金链的稳定。而且视同销售的项目在计算收入时可以有较为宽松的空间,最终按照收入计算税费时可以减少计算的收入额,从而降低部分税费支出。
2.适当分类核算收入
商业房地产项目中通常会根据用户实际需要增加许多不同的物业形态,比如停车场、商住两用房等。会计在对收入进行核算时,应当按照不同的物业形态区分收入,分类进行核算。这样在对不同税费的核算时,可以比较清楚地进行计算。而且在分类之后,可以对相关的增值项目进行重点核算。对增值项目的分类尤为重要,比如将装修的收入与房款的收入分开核算,可以防止增值额的过度上升,使项目的增值率加大,避免最后计算土地增值税时多交税。而且还有利于项目当中出现质量问题时,装修质量问题与房屋质量问题不会相互影响,房子可以及时交付使用。在进行分类核算时,分类并不是绝对的,要依照国家在税务方面的规定,严谨分析成本与销售收入的比较。有时候房地产企业进行销售推广时,在销售过程中加大对买主的回馈,相当于是将装修与房价统一计算。在土地增值税中,如果房产商还没有取得利息证明,房产项目的开发费用根据项目的投入成本和土地成本进行计算,投入成本越高,开发的费用就越高,这时装修的成本可以计算到项目建设成本当中。在这样的计算下,房地产商也不用交纳过多土地增值税。
3.以权责发生制核算项目开发的成本
房地产企业在土地增值税与企业所得税上的负担最为沉重,而政府税务机关在这两项税费的征收中对企业有着极大的影响。这两项税费主要与企业收入和项目开发成本挂钩。对于企业来说,项目的收入一般是较为确定的,因此项目的开发成本大小对税费的影响至关重要。会计在核算项目开发费用时,应当认真研究税法,仔细分析市场,使成本规划在一个较为可行的基础上。在项目开发直到房屋交付的过程中,一般会涉及到多家单位。而负责税收的税务机关不可能核实每一家的收入情况,因此通常对开发项目的房地产企业进行征收。会计在核算开发成本的时候,应当进行合理的分类,以权责发生制进行核算。权责发生制指的是在支出和收入的确认上以实际的权利或者义务已经发生作为标准,通过权利与义务的发生决定企业在收入和费用上的归属。在土地增值税的征收规定中,房地产开发的成本费用与是否取得金融机构的证明有关。对于中小商业房地产企业,获得银行贷款的可能性很小,因此对开发费用的扣除由获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费用和项目开发的成本预算而决定。前者在项目开发前就需要支付到位,而后者可以在随后的建设过程中逐步支付。因此核算时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减少要交纳的土地增值税。比如用于独立商铺的房子,对其成本按照建筑面积结转至销售的成本。用于出租经营的房子,则结转至出租类产品的核算中。
四、结束语
中小商业房地产企业在房地产行业中是较为“弱势”的一个群体,需要在考虑自身条件的基础上应对行业中存在的各种压力。面对瞬息变幻的市场以及繁重的税务压力,企业应当提高会计人员水平,充分了解国家税收的政策法规,然后通过严谨的会计核算“精打细算”,将成本、收入和税费控制在合理范围,保持资金的充足。如此才能在庞大的房地产市场中求得生存空间,不至于因为倒闭而被市场所淘汰。
作者:蔡骥 单位:大连泰达新城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李映兰.中小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应关注的问题[J].理论月刊,2009,02:167-169.
[2]王津丽.中小企业会计核算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济师,2011,04:162-163.
[3]袁灵红.房地产企业会计成本核算常见问题分析[J].现代商业,2011,20:246-247.
[4]李瑶.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中的问题及其改善措施[J].财经界(学术版),2015,23:263+271.
[5]邓宜春.关于中小企业会计核算问题的探讨[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8,12:92-93.
第二篇:森林碳汇林业企业碳会计核算与实践
摘要:
近年来,全球生态环境逐渐恶化,各个国家都在采取合适的对策解决环境恶化问题。我国能源结构依然以碳含量较高的化石燃料为主,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决定了我国经济正处于高碳模式。现阶段,怎样确定碳排放权,促进碳交易市场运作已经成为会计领域重点研究问题。因此,本文将从森林碳汇与碳会计基本情况入手,从森林碳汇角度对林业企业碳会计核算体系的构建展开研究。
关键词:
森林碳汇;林业企业;碳会计;核算;实践
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实现节能减排已经成为当代世界主流,但我国林业却不能正确认识碳贸易,也无法做出正确确认与计量,这样就影响了节能减排的实现,而我国部分企业参与了CDM项目,所以,就需要加强对碳排放的重视,做好会计确认与计量,加强碳会计核算与实践,只有这样才能林业企业经济效益增长。
一、森林碳汇与碳会计
(1)森林碳汇。所谓的森林碳汇实际上就是利用森林资源吸收、存储二氧化碳的量,尽管森林面积并不大,但其资源却可以吸附大量的碳,据统计,森林资源对二氧化碳的吸附能力占据陆地碳库的一半左右,这主要是由于树木在光合作用下,将二氧化碳吸收过去,进而促进了生态平衡。在我国意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后,就通过各种措施加强了植树造林活动的开展,有效减少了有害气体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2)碳会计。碳会计是碳交易市场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但受多种因素影响,碳会计经常会忽视。现阶段,碳会计市场已经不再属于某一领域或国家,而是全球都要重视的内容,这就需要构建统一、标准的碳会计计算。通常情况下,碳会计业务主要是根据气候变化而对经济产生影响,它多关注的是气候与经济之间的联系。
二、基于森林碳汇视角下林业企业碳会计核算的体系的构建
(1)基本目标。基于森林碳汇视角下林业企业碳会计核算体系的构建,首先要有明确的建设目标,这样不仅可以为企业提供合适的定量化财务信息,还能帮助财务报表利用者做出正确的经济决策。通常情况下,基于森林碳汇的林业企业碳会计核算主要有两个目标:一种是财务会计信息内容适当;另一种是财务会计信息具有有用性。对于碳会计核算来说,主要是对外提供一定的碳交易会计信息,以便为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决策奠定基础,同时促进企业经济效益提升,任何企业都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但在生态环境保护备受重视的今天,就要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要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关注,所以,碳会计就要将促进企业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提升作为最高目标。
(2)构建原则。在基于森林碳汇下林业企业碳会计体系构建中应坚持以下原则:第一,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原则,该原则是碳会计体系构建的核心原则,主要是由于森林生态效益中涵盖了多个内容,而其又具有经济性,这也是整个林业中最显著的问题。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指出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占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就为森林生态效益构奠定了法律基础,所以,森林生态效益补偿也就成为最重要的原则。第二,配比原则资本性支出原则。一般来讲,碳会计核算是在权责发生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同时也对配比原则提出了一定要求,国家相关规定也对此进行了规定,所以在构建碳会计体系的过程中就要坚持该原则。第三,货币计量属性与其他计量属性结合原则,这也是碳会计核算中务必遵守的原则,只有坚持该原则才能加强与市场需求的联系,完善原有财务会计的不足等。
(3)核算内容。首先,设置与碳会计核算相关的会计科目。我国在森林生态效益补偿中增设了多个与之相关的科目,如补贴收入、专项应付款等,随着这些科目的运用,有效强化了碳会计核算能力,增强了会计科目的全面性,减少了核算问题的出现。为更全面的显示反映会计信息,在记录会计内容的过程中,还可以增设森林生态补偿收入科目,主要用于计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情况。其次,构建会计确认基础,原有的会计核算方式存在较多问题,影响了碳会计核算工作的开展,尤其是在利用收益法计算政府补助的过程中,经常出现收益确认问题,为减少此类情况的再次发生,就要构建合适的会计确认基础,且根据权责发生机制原则进行计算,同时将其纳入到当期会计报表中,减少不必要问题的出现。最后,确定合适的核算方法。在我国,较为常用的会计核算方法有就三种,分别为资本法、收益法以及资本收益法,不同的核算方法有不同的好处,所以,在实际核算的过程中,经常将这三种方法整合在一起。但国际上多采用收益法,为保证我国碳会计核算方法与国际接轨,在以后的核算上也应以收益法为主。
(4)核算框架。在森林碳汇下的林业企业碳会计核算中主要有两部分构成,一种为碳固会计核算,另一种为碳排放核算,所以,在构建碳会计核算框架的过程中也要从这两部分入手。首先,在碳固会计核算中,其重点在于生物碳固以及物理、化学碳固,所以,在实际核算的过程中,就要与生物碳固资产方式等之间的联系;在物理碳固资产核算中,可以利用物理技术完成二氧化碳的回注等,这样就可以实现碳固,且完成温室气体收集等,进而实现生产成本确定;在化学碳固中实现会计核算,可以通过设立碳固资产-化学的方式完成核算,这样也可以控制采购成本。其次,做好碳排放会计核算。在这一过程中,应以碳排放权交易核算为主,且按照相关规定设置合适的科目等,以便更好的完成核算处理工作,如在核算中增设碳排放自用科目,并完成了碳排放会计处理等工作,确定了相应的核算流程,有效提升了核算速度与核算精准性。
(5)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在林业企业碳会计核算中,最重要的莫过于碳固会计核算与碳排放会计核算,前者的作用是对企业内部核算的确认,而后者则是对碳排放交易核算。在这碳会计核算中还需要重视碳信息披露,这也是整个会计核算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所以,就要对会计信息质量提出一定要求。一般来讲,会计具有完整性,所以就对碳会计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做到全面才能体现碳会计应有作用。如保守性,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会计是在高度不确定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在这一过程中就要确定好生物学范围,强化保守性,只有这样才能防止高估碳汇或低估碳汇的出现,通常情况下,保守碳估计值可以在碳库排除中获得,同样,还要保证完整性,也就是将所有相关的碳源与碳汇等进行分类,之所以有这样的要求,在于有限的会计很容易误导结果,如果将碳库等相关内容排除在外,就要联系实际情况提供合适的文件资料或指出原因,这样也可以减少错误结果的出现,这也是减少不利因素的重要方式。
三、结束语
在经济得以快速发展以后,生态环境却日益恶化,全球人民都认识到了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为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就要控制碳排放,减少化石燃料的应用。现阶段,在碳排放权交易中经常会涉及到会计问题,尤其是在森林碳汇的影响下,林业企业怎样构建合适的碳会计核算就成为现阶段最重要的问题。因此,本文联系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构建碳会计核算体系的方式,指出了在构建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希望能为相关人士带来有效参考。
作者:赖金花 单位:福建省晋江坫头林场
参考文献
1.林旭霞.林业碳汇权利客体研究.中国法学,2013(02).
2.房林娜,葛玲.贵州省森林碳汇交易市场建立的研究.中国林业经济,2013(05).
第三篇:国有企业员工持股会计核算探讨
【摘要】
2016年8月,证监会、财政部、国资委联合印发《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试点意见》。对国有控股企业员工股权改革进行了说明,包括股权流转、持股员工资格、试点企业范围、股权结构设置、出资入股条件等方面。本文结合国资委关于在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开展员工持股试点的大背景,依据股份支付、每股收益、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金融工具列报等企业会计准则,围绕《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7号》的具体规定,对开展员工持股试点的国有控股企业在授予日、等待期、行权日等不同阶段的会计核算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期为国有控股企业的员工持股会计核算提供参考。
【关键词】
员工持股制度;国有企业改革;混合所有制
我国的员工持股试点始于上个世纪末,主要包括员工持股、管理层持股、管理层收购等多种形式,是员工以获得企业股权的形式,享有适当的经济权利,能够以股东的身份参与管理、分享利润、承担经营风险,将员工的个人利益与企业长期利益进行绑定并保持长期一致。国有企业改革中的员工持股改革,早在2013年就被写进了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2016年8月,证监会、财政部、国资委三部委还专门出台文件,对国有控股企业员工股权改革进行了说明,包括股权流转、持股员工资格、试点企业范围、股权结构设置、出资入股条件等。本文就国有企业员工持股应用及会计核算进行探讨。
一、国有企业员工持股应用情况
国有企业持股人员应为长期工作在企业核心管理岗位的经营管理人员及业务骨干,其工作情况会影响到企业下一步的业绩提升和未来发展。国有企业员工持股的出资方式要以货币为主,并且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按时缴纳;若出资方式是科技成果,则要找专业机构来评估作价,出资人还要依据国家规定来提供所有权属证明,入股价格务必要高于已备案的净资产每股评估值。值得注意的是,员工持股股权结构构成的确定,在遵从证券管理相关规定的前提下,要紧密结合企业现有规模、现有股权结构、行业特点、人员构成等一系列因素,国有资本要保持在绝对的控股地位,国有股东应该持有大于34%企业总股本的比例,员工持股总量要低于30%企业总股本,员工持股并不意味着员工控股。在国有控股公司公开发行股份前已持股的员工,在企业上市之日起3年内是不得转让股份;3年之后,每年可转让当前所持总数1/4以内的股份,国有股东、国企不得设置托底回购条款,也不得承诺年度分红回报。若出现持股员工由于被解雇、辞职、死亡、退休、调离等一系列原因而离开企业的现象,那么所持股份可在1年内转让;国有控股企业要对分红率、利润分配方案予以合理确定,以便能够妥善解决好企业中长期发展和股东短期收益之间的关系。
二、国有企业员工持股的会计核算
财政部在2015年11月专门发文来详细解释了股权激励计划的会计处理,认为仍然应该基于金融负债核算的方式来处理国有控股企业员工持股的会计核算问题,并新增加一个会计科目,即“库存股”,这样一来,较好地弥合了法律规定与会计实务两者的差异,企业员工股权激励在不同实施阶段的具体会计核算如下:
(一)授予日会计处理
国有控股企业员工持股计划中的股票,取得的主要方式是增资扩股、出资新设,除可立即行权的,在授予日一般不作会计处理,在向激励对象发行的股票按有关规定履行了注册登记等增资手续后,国有股东及企业既不能财务资助激励对象,如借贷、担保、垫资等,又不能将股份无偿地捐赠给激励对象;与此同时,激励对象也不能接受此类关联方的借款或融资帮助,激励对象应主要以货币出资,并按约定及时足额缴纳相应认购款。待国有控股企业的财务部门确认收到认股款(由激励对象缴纳)之后,首先,要对资本公积和股本予以确认,基于股本金额来贷记为“股本”科目,基于认股款来借记为“无形资产”、“银行存款”、“现金”等,并在“资本公积——股本溢价”科目中记录二者之间的差额;其次,要用“库存股”会计科目来设置因回购义务而确认的会计负债。
(二)等待期内会计处理
员工持股计划对应的股票在会计属性上划分为金融负债,但在会计实务中对预计分配给激励对象的现金股利视为其他权益工具,作为利润分配进行会计处理,国有控股企业应处理好员工持股短期收益与公司长期发展的关系,合理确定股权分红的方案和分红率;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7号规定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对员工计划持股股票进行合理估计,并遵循一贯性原则,不得随意变更会计处理方法,根据其现金股利可否撤销采取不同的账务处理方式。
1.现金股利可撤销
预计未来能够满足相应的可行权条件,企业财务部门在会计处理过程中,利润分配时要以现金为股利,并且结合计算的现金股利来合理设置贷记科目、借记科目。若对于那些未来无法满足相应的可行权条件予以有效预计的情况,企业财务部门在会计处理过程中现金股利要冲减相应的负债;若对于实际结算现金股利的情况,那么企业财务部门应该借记“应付股利——员工持股股票股利”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现金”等科目。
2.现金股利不可撤销
预计未来能够满足相应的可行权条件,企业财务部门在会计处理过程中,利润分配时要以现金为股利,并且设置相应的贷记科目、借记科目。若对于那些未来可满足相应的可行权条件予以有效预计的情况,企业财务部门在会计处理过程中现金股利要冲减相应的负债,借记“管理费用”等科目;若对于实际结算现金股利的情况,那么企业财务部门应该借记“应付股利——员工持股股票股利”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现金”等科目。
(三)行权日会计处理
国有控股企业持股员工的工作绩效,以及国有控股企业的经营业绩会直接决定是否能够按时解锁持股方案中的股票。虽然企业无法控制激励对象是否离职,但是可以控制激励对象是否达到规定的业绩条件,由此可见,发行的限制性股票属于企业的金融负债。实务处理过程中应综合员工持股方案中关于股票锁定期和解锁期的约定条款,并且还要基于国家所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做出会计判断,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国有控股企业未达到员工持股方案中的可行权条件而需回购的股票,那么可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要基于持股员工账面余额来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借记“其他应付款——员工持股股票回购”等科目;第二,基于员工持股所对应的账面价值,来贷记“库存股”科目,借记“股本”科目,并且在“资本公积——股本溢价”科目中计入二者差额。对于满足员工持股方案中的可行权条件,而无需回购的股票,可基于其账面价值来贷记“库存股”科目,借记“其他应付款——员工持股股票回购”等科目,并且在“资本公积——股本溢价”科目中计入二者差额。基于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规定来看,由于取得新的信息,表明员工持股计划中的股票数量与以前估计不同的,应当进行会计估计变更处理,做出相应的追溯调整,必须确保解锁日预计不可行权股票的数量与实际未解锁员工持股计划中的股票的数量一致。
三、小结
国有控股企业员工持股是一种股权激励机制,是以员工获得企业股权的形式而享有的权利,使其以股东的身份参与企业决策、利润分享、风险共担,将员工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最大程度地保持一致,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共担市场竞争风险,进而引导员工恪尽职守地为企业的长期发展服务的一种制度。实践证明,股权激励对增强公司凝聚力、提升管理效率、改善公司治理结构、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综合竞争能力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通过近年国内部分上市企业披露的年度财务报告,我们可以发现实施股权激励公司的财务指标普遍优于未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本轮国有控股企业员工持股试点改革,对处于上升期的成长型企业,如转制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科技服务型企业,尤其是人才资本和技术要素贡献占比较高的国有企业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机遇。
作者:赵小峰 单位:江苏中关村科技产业园园区建设有限公司
主要参考文献:
[1]古群芳,钟雯婧.员工持股计划对公司财务报告影响研究[J].财会研究.2014,21(04):181-186.
[2]张华,刘宏扬.人力资本财务激励的市场效应——基于上港集团员工持股计划的案例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6,18(03):190-194.
[3]王琛,范方志.员工持股计划的国际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J].开发研究.2014,18(06):155-159.
[4]冯邦彦,叶穗瑜.员工持股计划在我国的适用性研究[J].江汉论坛.2013,16(07):203-207.
[5]荆湘霞,王曙光.略谈员工持股计划模式及税收问题[J].企业经济.2013,19(07):67-73.
第四篇:国有企业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的协调
摘要:
新时期,我国综合国力得到了不断的提升,国有企业所占有的份额在不断增加,发展国有企业始终是我国矢志不渝的目标。在经济核算中,主要包含业务核算、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其中,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二者存在着相同点与不同点,但是,为了提高国有企业的发展水平,应做好企业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的协调。为此,本文就国有企业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的关系与协调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
国有企业;会计核算;统计核算
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是国家经济核算的两大重要内容,对经济核算一体化工作的开展影响很大。会计核算是以货币为前提开展记账工作,运用货币计价、账户设置、凭证填制和审核以及成本核算等方式来对企业所经营的业务进行核算,进而绘制出会计报表。而统计核算是则是将劳动、实物和货币作为重要的计量单位,借助统计学理论、推断法、指标法与分组法等方式对企业经济活动的规模、水平与结构体系间的关系予以计算和汇总,进而实现对企业经济发展规律予以探究。
一、国有企业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的关系
就国有企业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关系的分析,了解到二者既存在联系,又有区别,是国有企业经济核算工作开展的左膀右臂,缺一不可。
1.二者的联系
对于国有企业而言,开展经济核算工作,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都是必不可少的,二者是对企业在发展与经营过程中经济活动开展系统性的核算,且相关的核算信息与资料能够实现实时的换算与转化,进而借助电子平台进行信息资源的共享。在会计核算中,若想对会计材料与数据进行深加工,会利用到一定的统计方式,充分发挥二者的重要优势,进而为企业的经济发展提供高质量的核算服务。从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角度来看,大体的目标是一致的,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都是对社会性的经济类活动开展核算与服务工作。开展统计核算工作时,会需要大量的财务数据与信息资源,如评价指标、财务数据与资料等,都要从会计核算方面中获得,也能为统计核算的开展节省时间。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体系中的鲜活力量,其决定着国有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加强经济核算非常关键。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当企业制定一些决策时,会查阅与借鉴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的相关资料,通过两种资料中企业经营状况与发展指标的对比,能让决策者一目了然,利于正确决策的制定。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是企业开展经济核算的重要内容,对企业自身的管理与建设意义重大。通过对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方式的分析,了解到二者存在着很大的联系,核算方式实现了彼此的渗透,经过研究会发现,在会计核算时会使用到统计的分析方法,而在统计工作中则会利用和借鉴会计中所蕴含的基础财务信息。时点指标与时期指标是统计核算中的基本指标,这两项指标放在会计核算中就代表期末余额与本期发生额。
2.二者的区别
(1)具有不同的核算原则
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在原则上有重合性,如保证财务数据核算的真实性、客观性与及时性,但是二者在记账、计价与收支方面存在差异。会计核算主要是采用权责制度来予以衡量的,只要是在规定期限内所产生的销售收入,且与款项收付情况无关,都应计算到本期收入之中。若在本期的收入中含有上期的生产结果,本期中所分摊的费用不一定是本期所产生的。但是,在此方面,统计核算却有所不同,其是按照生产与权责制度来开展核算工作,若总产值是根据本期的耗费而生产的产品进行计算,只要是在本期内所生产的都应计入其中,这样核算时必须对末期与初期产品予以调整。
(2)具有不同的核算目标
会计核算的目标是凭借会计记录与报表内容来为大众反馈信息,通过此方式为国有企业的债权人、所有者与管理者提供财务数据的服务。而统计核算则是采用统计指标来对企业的某个部门、项目或整个企业的发展规模、经济效益与发展速度等进行评价与反映,主要是从宏观的角度出发,注重宏观经济政策的服务,进而实现对企业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的分析。
(3)具有不同的核算方法
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在核算方法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尽管二者在财务数据收集、整理与分析上存在相同点,但是核算方法是二者存在的实质性区别。会计核算是以凭证、账户为依据开展复式记账的方式,及时对企业所产生的每一笔业务进行登记、分类与汇总。而统计核算主要是根据客观上所反映的现象,然后经过一系列的观察,采取科学性的推算方式来对企业整体发展情况进行评估。
二、国有企业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的协调处理
为了促进国有企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必须处理好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间的关系,做好二者的协调处理。第一,应充分发挥统计核算的重要优势,借助统计方法来实现会计的监督工作。为了提高会计监督水平,应对会计的相关资料进行整理与分析,及时对财务数据进行核实,此时,可运用统计方法,能大大提高会计监督质量与效率。例如,会计中开展存货计量的移动平均法,其所应用的原理是由统计平均数提供的。第二,以统计方式为前提开展财务预测工作。为了更好的服务于财务预测工作,应对传统的统计管理方式进行改进,借助统计中的数量管理来开展财务预测,对企业的财务运行意义重大。第三,以会计核算为导向,严格规范统计操作方法。统计工作的开展,必须保证科学性与规范性,遵循法制,是提高统计质量的重要方式。结合会计工作开展的规范性要求,对统计方法进行不断的约束,对统计报表制度予以改善,借助会计信息,提高统计工作开展的规范性。
三、实现企业会计统计核算协调统一的策略研究
1.完善企业会计与统计核算制度
要实现企业会计与统计核算的协调统一,首先就要建立完善的会计与统计核算制度,利用完善制度引导会计与统计核算工作的协调统一。在会计与统计核算协调统一的征程中应以会计核算为基础,综合两者进行全面分析研究。企业及相关工作人员在收支财务资料时,不仅要将完善后的财务预算制度如实上报给企业财务部门,同时还应根据国民经济核算需求,按照统计核算相关要求,将企业内部所有资料按照逐级上报的方式报给统计部门,而后由统计部门对这些材料进行分类汇总,采取两者核算职能相结合的方式实现相关资料的统一。
2.强化增加值核算,真正实现会计与统计核算的协调统一
所谓的增加值是指企业在各项经营活动中在劳务以及外购货物上获得的额外效益,即扣除经营活动开展过程中所耗费的劳务费以及中间产品的余额。增加值可以展现各方面对企业与社会的贡献,这里的各方面主要是指政府、股东以及职工等,它是衡量企业综合性效益的重要指标。基于增加值的作用,强化增加值核算,可以为企业会计与统计核算的协调统一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它是真正实现两者协调统一的桥梁,在两者之间发挥着连接性作用。
3.规范会计与统计核算指标,改善会计与统计核算原则
由于企业会计与统计核算在核算对象、核算方法、核算内容以及服务对象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在会计与统计核算协调统计进程中,应本着求同存异的原则,对两者统一做出合理化调整,力求在核算指标含义、计算方式以及口径上保持一致性。对于会计与统计核算内容存在差异的指标,应附之明确的使用说明,以免两者在综合使用中出现混淆状况,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4.建立信息化数据库平台
我国计算机信息技术不断革新,企业在会计与统计核算协调统一工作中应充分利用计算机信息化技术,为会计与统计核算的协调统一提供数据库平台,建立会计、统计与计算机三者相统一的管理信息系统,通过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对相关数据信息做出科学处理,保证数据信息的实效性,避免了会计数据的多元化现象,同时也极大地发挥了统计综合分析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企业会计与统计的相互协调与统一。
5.增加与调整会计核算中的分类内容
会计与统计核算在分类内容上存在区别,要实现企业会计与统计核算的协调统一,就要缩小会计与统计核算在分类内容上的差距。那么要缩小两者在分类内容事情上的区别,可以对会计核算中的分类内容进行增加或者调整,但是要以满足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为前提。会计核算在按照行业分类的基础上应保证与统计核算的配套性,增设一些按照产业分类核算的会计核算内容,使两者在各个方面逐渐趋于协调统一。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国有企业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间关系的了解,二者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核算的原则、目标和方法等有所不同,但是二者还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为了实现国有企业经济的有效发展,处理好国有企业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间的关系,强调两种核算方式的有效结合,成为当前企业经济核算工作开展的重要前提。
作者:何育花 单位:青海省格尔木市污水处理厂
参考文献:
[1]斯钦.对企业会计核算和统计核算协调的思考[J].现代商业,2012,6(6):253-254.
[2]王德玲.国有企业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的关系与协调探究[J].现代商业,2012,36(36):250-251.
[3]于晶雪.浅析企业的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的关系[J].商场现代化,2011,15(15):141
第五篇:企业会计核算营改增研究
摘要:
营业税改增值税是我国税制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对我国经济以及各行各业的影响都很大。企业会计核算是企业内部的一项重要的经济核算,对企业的经济管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企业会计核算毫无疑问会受到营改增的影响,针对营改增,企业应该采取相关的政策,根据税改的现状来对企业内部进行合理地规划与经济管理,快速适应新的制度,培训相关会计人员的基本素养,做好税收管理。只有加快改革步伐,相关企业才能够在税收改革中立足,在我国走向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中取得一定的成绩。
关键词:
企业会计核算;营改增;影响
“营改增”就是将营业税改为增值税,这在我国税收体制上试一次比较大的变革。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各大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会计核算是企业经济管理重要组成部分,在营改增的环境下,各大企业的会计核算会面临全新的问题。因此,企业及时调整策略,采用更加合理的会计核算方法来维护企业的平稳发展很有必要。各大企业需要着手的方面很多,例如会计人员的培养、核算项目的调整等。本文探讨企业会计核算受营改增的影响,主要从营改增的大背景及重要地位、企业营改增在会计核算中的现状、企业会计核算受营改增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其具体情况如下。
一、营改增的大背景及重要地位
在为改革之前增值税与与营业税是并行的,很多经济学家认为,这种税收结构是不合理的,这种重复征税的现象会加重企业的负担。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很多国家都开始着手改革税收问题了。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我国也实行了税收改革,即营改增。这一改革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我国的税收体制一直以来并没有得到完善,实际上,经济的发展形势要求税收体制得到完善,因此,这是我国税收体制的必然要求。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服务也在我国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服务业收入中增值部分越来越明显,如果一直对服务业征收营业税,对我国的经济结构有很大的影响。因此,营改增对我国经济结构的健康有好处。
(三)营改增这一措施能够很好的将企业与国家税收平衡起来,原本的税收制度非常的不合理,很容易出现重复征税。重复征税对我国的经济发展非常不利,因此,这一改革很有必要。
二、企业营改增在会计核算中的现状
营改增实际上是税收制度的改革,这一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不完善的情况,这对营改增的发展产生了比较大的阻碍。对于每一个企业来说,会计核算都会将营业税与增值税进行详细的划分,但是改革之后,在进行会计核算的过程中,必须将营业税转化为增值税。这种转化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各项制度的制约才能完成。但是,现阶段营改增的会计审核制度并不是十分完善,在很多方面都难以有一个清晰的界定。除了改革制度本身的问题,各大企业也存在较大的问题。虽然营改增的政策已经出台了,但是很多企业并不重视这一项改革。很多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实际操作中并将没有按照相关规定去进行,时常发生偷漏税的情况。在进行改革的同时,营改增的相关法律也已经出台,各企业应该在会计核算的时候注意合法性与合理性,确定核算主体,培养称职的会计人员,将企业发展起来。
三、企业会计核算受营改增的影响
企业营改增对企业会计核算的具体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成本核算方式变化。成本核算在改革之前以价税合计数为总体的成本,成本与进项税额应该从总计价税中分离。但是,改革之后,各企业在进行成本核算的时候需要以具体的进项税和销项税发票为根据来进行。第二,企业收入核算方式的变化。在改革之前,企业在进行营业税的缴纳之前需要对全部的工程造价进行核算,并对其进行缴纳。但是,在改革之后,增值税已经归纳到外税的种类中,因此,不能根据工程造价来核算。第三,改革对人工费也有很大的影响。总的工程造价是之前缴纳税款的依据之一,人工费也是工程造价的组成部分。人工费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国家有很大不同,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劳务公司可以将全部的工程承包出去,并拟定合同规定劳务费用,缴纳3%的费用;2、也可以直接为对方提供相关的劳务服务,按照合同规定,缴纳5%的费用,属于营业税。第四,营改增对票务管理有一定的影响。虽然税务改革的利大于弊,但是依然还有很多企业或者单位会钻空子。因为,企业所用的专用发票会涉及到抵扣购买方的税额,在这一环节上如果缺少监督很容易造成偷税漏税。因此,加强发票管理很有必要,违法乱纪的现象一旦发生,后果将不堪设想。第五,营改增对于现金流和利润核算有一定的影响。实际上,企业的现金流与利润核算对每一个企业来讲都至关重要,这关系到企业的经济命脉。在未改革之前,每一个企业的现金流量与利润与收入、成本以及营业税有很大程度的关系。在此关系中,现金流增加企业整体税负就会减少;现金流减少,企业整体税负就会增加。但是在进行改革之后,情况变得有所不同,很多企业缴纳税收的依据是施工进度,这会使税额远低于企业纳税的税额,对企业发展很是不利。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的会计核算在多个方面都会受到营改增的影响。面对这种改变很多企业的态度并不是积极的,一部分是因为本身制度还不规范,另外一部分是企业的问题。在当下的经济大环境下,税务改革的重要性大家可想而知,但是面对这种改革我们报以的态度应该是积极地。各大企业应该将积极性调动起来,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素养,相应政策的相关要求,加强增值税务的策划手段。利用这次税务改革,使企业的发展不如一个全新的台阶。只有采用积极的态度,营改增带来的负面影响才不会对企业的发展造成阻碍。
作者:温燕 单位:九江学院国有资产管理处
参考文献
[1]王洪涛.税制改革“营改增”对电力企业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总会计师,2014,12:25-26.
[2]宋芳丽.新修订长期股权投资准则适用范围的变化对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J].交通财会,2015,03:65-71.
[3]周国光.《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2号》对公路经营资产确认及其会计核算的影响及其建议[J].交通财会,2009,03:82-87.
[4]林敏莉.浅谈“营改增”对小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财经界(学术版),2014,03:255-256.
第六篇:建筑企业会计核算营改增应用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税收制度不断完善。营改增是我国税收改革的重要趋势,并且,已经有试点开始运营改增制度。虽然,建筑企业还未实施营业税改增值税。但是,营改增对建筑企业的会计核算产生了巨大影响。建筑企业积极重视营改增的影响,并积极探索营改增的应对策略。本文着重分析了营改增对建筑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并积极探索了建筑企业应对营改增的策略。
关键词:
营改增;建筑企业;会计核算;影响;策略
营业税是我国的重要税种,目前,我国实施的是增值税和营业税并存的制度。但是,由于营业税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导致在税收过程中容易出现重复征税的现象。为了减轻企业的负担,我国积极推行营改增制度。并且,早在2011年就有试点在运行营改增制度。虽然,建筑企业还没有实施营改增制度,但是,营改增对建筑企业会计核算产生了巨大影响。建筑企业需要加强重视营改增对会计核算的影响,并积极探索应对营改增的策略。研究营改增对建筑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不仅有利于建筑企业做好应对营改增的准备,而且对建筑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完善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一、营改增对建筑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
首先,影响企业总资产核算。实施营改增之后,建筑企业会按照增值税抵扣材料、机械设备等固定资产,使建筑企业的总资产下降,进而导致企业的负债率上升;其次,影响收入核算。实施营改增后,建筑企业在缴税时会去除增值税的工程造价。同时,部分增值税不能进行抵扣,导致建筑企业可能要多交增值税,缩小建筑企业的利润空间;再次,影响成本核算。实施营改增以后,建筑企业要按照企业的销项税和进项税进行徊减抵扣。同时,增值税额和进项税与销项税之间的差距成比例,差距越大,企业所交的增值税越多;最后,影响利润核算企业利润与企业的成本、收入及营业税有着直接关系。同时,营业税会涉及到税金预交制度,影响企业的现金流动。而实施营改增之后,建筑企业可以在项目工程完成之后再缴纳增值税,避免现金的预先支出,保证了建筑企业项目资金的正常流动,有流于建筑工程的顺利完成。
二、建筑企业应对营改增的策略
(一)提高生产效率
首先,建筑企业应积极分析营改增对企业的影响,并根据营改增对企业影响的分析结果降低相关部门的增值税税率。同时,建筑企业要下调保证金比例,减小营改增对企的冲击;其次,营改增为建筑企业创造了公平的竞争环境,能够帮助建筑企业提高生产效率,打破传统税收政策下的抵扣链条,有利于建筑企业提高生产技术,进而实现生产效率的提升。
(二)完善会计核算制度
营改增对建筑企业会计核算制度有着巨大影响,建筑企业应根据营改增对会计核算制度的影响及时调整会计工作方法。同时,建筑企业应保证会计工作符合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按照增值税的政策要求设置会计岗位,做好会计核算工作。另外,企业应积极建立增值税核算体系,确保增值税核算工作的科学性,使建筑企业的会计工作与纳税工作相衔接。
(三)提高会计核算水平
营改增要求企业会计核算更加精细,这就要求建筑企业积极重视会计核算水平的提高。为此,建筑企业应加强重视营改增对会计核算的影响,全面分析营改增给企业会计核算带来的变化,并根据营改增对会计核算的影响改进会计核算工作,使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适应于营改增政策,提高建筑企业的会计核算水平。
(四)提高会计工作人员业务能力
建筑企业应积极引进高素质会计专业人才,对企业的营改增应对进行指导。同时,建筑企业应加强会计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定期组织企业会计工作人员参加技能培训,加强会计工作人员对营改增的重视,组织会计工作人员分析营改增对企业会计工作的影响,并积极探索科学的应对策略,使会计核算工作能够尽快实现由营业税到增值税的转变。另外,企业应积极重视国家税收政策的要求,根据税收政策道德相关要求进行员工培训,全面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使会计工作人员能够采取科学的措施合理应对营改增的转变。
(五)优化会计核算流程
建筑企业应加强分析营改增对会计核算工作的影响,并根据营改增对会计核算的影响调整会计核算流程,实现会计核算流程的优化,使建筑企业会计核算流程适用于营改增政策,提高建筑企业会计核算的科学性。
三、小结
随着我国税收制度的不断完善,为避免增值税与营业税并存而造成重复征税的现象,我国积极推行营改增政策,以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虽然建筑行业还没实施营改增政策,但是,营改增政策对建筑企业有着重要影响,能够改善建筑行业市场秩序,提高建筑水平,降低人工成本,提高建筑企业的竞争力。同时,营改增会对建筑企业会计核算产生巨大影响,会影响到建筑企业的总资产核算、收入核算、成本核算、利润核算。为应对营改增政策,建筑企业应积极提高生产效率、完善会计核算制度、提高会计核算水平、提高会计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并积极优化会计核算流程。研究营改增对建筑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对建筑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李超 单位: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会计系
参考文献
[1]林雯.浅析建筑企业营改增的应对措施及税收筹划[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3(08)
[2]倪妮.“营改增”政策对电力工程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J].当代经济.2016(24)
第七篇:营改增对小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
摘要: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深入,互联网经济高度发展,各种小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不过随着小企业的发展,各种税收问题也逐渐浮现出来。本文基于上述北京,探讨了“营改增”对小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并提出了应对策略。
关键词:
小企业;营改增;会计核算;策略
一、“营改增”税收政策实行的意义
我国实行“营改增”,有其必要性。一是实现了与国际税制的并轨,有助于国家经济的整体发展。增值税的实施,避免了重复征税的问题,有利于工商业和制造业的加快发展,利好外贸出口。二是增值税有显著的优势,和之前的营业税相比,增值税更符合市场经济的定位。之所以实行“营改增”,也是因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之前的税收体制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各种局限性制约着经济的增长。随着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各种小企业的出现,营业税的缺点也暴露出来,而增值税则有着很多明显的优点,对公平征税、合理征税、避免重复征税有很大作用。我国实行“营改增”,具有可行性。一是“营改增”延续着我国税制改革的使命。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税制改革也在相继开展,像消费型增值税代替生产型增值税、增值税和营业税并行等。不过这些税制改革,大多是侧重于第二产业的。随着近年来第三产业的崛起,实行对第三产业的税收优惠政策,是经济发展的需要,相应地增值税的改革在深度和广度上,也会继续推进。二是我国增值税实行以来,积攒的经验越来越多,“营改增”可以借鉴增值税改革的相关经验,有利于我国税制改革的稳步推进。三是有利于我国产业机构的升级优化。针对第三产业的发展,避免了重复征税,有利于税负公平,对第三产业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二、“营改增”实行对小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
(一)影响企业收入“营改增”的实行,避免了税收的重复征税,减缓了小企业的纳税压力,侧面也增加了企业的整体收入。这对经济实力有限的小企业来讲,是有很大影响的,能够促进小企业的持续有效运行。
(二)影响纳税范围
在前面提到“营改增”的实行,避免了小企业重复纳税,这是根据我国的税制演变而言的。在实行“营改增”之前,小企业在纳税时,各种税收不能抵扣,导致小企业面临着全额征税的局面。实行“营改增”之后,调整了企业的征税范围,采用增值税方式征税,只收取各环节的增值额部分,有效避免了重复征税,也促进了市场的细分,加强了分工合作,带动了经济产业的发展。
(三)影响经营过程中的税收核算
小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会对各个环节的税收情况进行初步核算,根据核算情况合理布局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减少税收风险,保证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发展。比如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增加了生产原料,这时采取降低企业收入的办法,就能很好地控制税收,使企业的税收始终保持在可控的范围内。“营改增”施行后,小企业可以做好自己的会计核算,根据自己的实际发展情况制定好纳税等级,这样能有效减少企业的税收压力。
(四)影响经营过程中的定价机制
“营改增”的实行,税收政策的改变,影响着小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定价机制。考虑到税制改变后企业纳税的情况和经营利润,在经营活动进行中,企业就要对经营的项目定价进行重新核算,以对比税改前和税改后的收入差别,然后根据利润的多少,制定出更合理的定价模式。
(五)影响小企业税务管理
“营改增”实行,我国税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对于小企业来说,也大有益处。先是减轻了小企业的纳税压力,侧面增加了小企业的营业利润,还可以帮助小企业更好把握生产经营活动,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定价机制等。但“营改增”后,小企业为更好践行新税制,也要注意加强企业工作人员的学习和培训,增加企业人员的纳税意识,尤其是会计核算人员,要加强对其的考核,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管理好小企业的税务工作,促进小企业的健康发展。
三、“营改增”实行后小企业会计核算的应对策略
(一)调整核算方案适应“营改增”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税制也在不断更新变化,相应地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也要及时调整,以适应税制的发展。“营改增”推行之后,特别是小企业要利用新税制的特点,发挥其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作用,制定好自己的税务计划,控制好风险。例如针对企业而言,实行“营改增”之后,在进行企业税务核算时,针对增值税的销售税额和进项税额这两项,可以做出灵活的调整策略,像进项税额可以进行抵扣,依据企业的收入情况,在缴纳营业税时,可以灵活调整增值税税额。假如在某段时间内,企业效益比较好,在这种情况下,增值税税额会相应增加,但企业可以通过增加商品原料采购数量,提高增值税进项税,进行一些抵扣,从而减少应缴税额。另外,针对地区税率的差异,企业可以以此划分好自己的税务等级。“营改增”实行,对销售和服务类影响较大,两者的增值税税率存在着差别,因此小企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规划自己的税务核算工作,划分好自己的纳税等级,缓解纳税方面的压力。
(二)合理调整企业定价体系
“营改增”推行后,小企业在应对税制问题上,可以通过调整定价策略,达到转嫁税负,合理控制风险的目的。比如针对上下游情况相似的企业,下游企业在购买上游产品和服务时,会生成可以抵扣的进项增值税,所以在采购中企业的成本并没有增加。这样企业就可以重新定价,权衡市场,实现企业共赢。
(三)提高会计核算人员的能力
“营改增”实行后,小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也要做出相应调整,增强会计核算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管理能力,强化纳税意识,帮助企业合理控制经营风险。特别针对涉税部门,企业在提高税务工作人员综合能力和纳税意识的同时,也要注意建立企业税务管理机制,加强票务管理,平衡好税负和企业利润,保证在新税制实行背景下企业也能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税制也相应地进行着调整、更新,“营改增”实行,对小企业发展有积极的作用,比如避免重复纳税,减轻税务压力,更好把控企业经营风险,合理调整企业定价模式,实现相关企业共赢发展等。不过小企业在适应“营改增”时,也要强化企业内部的会计核算人员的综合能力,增加企业纳税意识,在促进小企业繁荣发展的基础上,带动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作者:曾芳 单位:台州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资金管理中心)
第八篇: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问题
摘要:
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愈发的迅速从而也带来了激烈的市场竞争,建筑施工企业如果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会计核算问题是面临的主要问题,所以在如今建筑施工企业中都重视会计核算的工作,但是其中仍然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
关键词:
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常见问题
建筑施工企业是现代化的发展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很多工作都关系到我国经济和现代化的建设与发展,所以在任何一个方面来说都必须要重视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而其中会计核算工作是促进整个企业向前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只有了解会计核算过程中的问题才能够更好的帮助企业的进步与发展。
一、会计核算的特点及发展状况
我国的现代建筑施工企业发展过程中受到会计核算的影响,而会计核算通常具有三个特点,分别是独立核算、分级核算以及分段核算三种方式,其中独立核算主要是针对一些诸如房地产这种建设工程,其中包括多个工程建设项目而这些个项目之间的联系不大,所以要对这些工程项目进行单独的核算最后达到工程预算成本计算基础与实际成本相统一的目的,而分级核算主要是针对建筑工程企业的业务流通变化较大从而形成的一种核算方式,相对于其他的企业来说建筑施工企业在物资材料、机械设备以及工作人员流动安排等方面都随着施工地点的改变而变化,所以以分级核算的方式可以更好的将企业的业务与施工状况相结合。最后一种分段核算的方式则是针对于一些建筑施工企业进行投资成本较大而收益周期较长的工程项目而制定的,这些工程项目在同城的情况下都需要企业内部提前垫付大量的资金从而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与发展,所以采用分段核算的方式更容易促使企业的工程项目顺利完成。而如今我国的建筑施工企业在工程项目进行的过程中存在会计核算方式运用不合理从而导致一系列问题的出现,而在会计核算的过程中信息不全以及制度与工作人员的问题也不断出现有待解决。
二、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常见问题
(一)会计核算的信息问题
在建筑工程企业的工程项目之中会计核算的过程首先就要根据会计信息对企业的业务数据以及财务报账有一个准确的了解,从而更好的进行会计核算。但是在现阶段对于现代建筑施工企业来说会计信息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以及一定的不真实性,如今的建筑施工企业在各个业务方面的的数据非常的庞大和复杂,而且随着建筑施工企业在近年来的发展,业务范围不断的扩大施工地点也在不断地增多,所以在很多的情况下工程项目的各种会计信息和业务报账不能够及时的传递到会计部门进行及时的核算导致会计信息滞后,与此同时很多的信息在传递的过程中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导致在最后传递的会计核算部门是已经不是最准确的会计信息,这也是会计核算中的失真性。现在的会计核算过程中信息的滞后性以及失真性是款机信息最为重要的问题,如果不能及时的解决这个问题那么在以后的会计核算过程中依然会遇到诸多的问题。
(二)会计核算制度不完善
会计核算工作是为建筑施工企业为以后的工作目标以及制定发展决策的保障,如果在工作中出现问题将会对企业在以后的决策过程造成不良的影响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就是会计核算工作制度不够健全从而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发展,首先在工作制度中缺乏对工作人员的工作主体以及工作目标的安排使得工作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找不到工作的中线和方向以至于工作效率较低不能根据会计信息进行准确的会计核算,二期额在工作的过程中工作人员根本不了解自己企业的性质以及业务量从而不能进行准确的会计核算。除此之外制度中缺乏规范的核算方法,在进行核算的过程中常常因为方法的不够规范从而造成了核算方法上的错误选择,而且企业会计核算部门为了达成自己的利润目标会对会计信息故意进行更改以至于在以后的企业进行后续的决策规划时造成严重的影响,以上就是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制度不健全而造成的一些列不良的后果和影响所以完善会计核算制度势在必行。
(三)会计核算工作人员素质偏差
不仅仅是对于建筑施工企业,对任何一个企业来说工作人员对企业未来的发展都起着决定向的作用任何一项科学技术都不能代替工作人员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所以在很多的情况下高素质的工作团队会进一步促进企业的发展,在建筑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中同样是如此,但是现如今的会计核算工作人员的主体素质偏差,这其中包括企业管理层对会计核算工作的不重视同时还有很多其他的原因,会计核算工作是企业的核心工作所以在工作中无论是对他们的准也素质或者是道德素质都有着较高的要求,但是现在的核算团队整体素质偏差尤其是现在电子技术极速发展的时代,对核算工作人员的素质又有了新的高度和要求然而现在的核算人员依然有很多坚持传统的核算方法不能够很好的应用新的技术产品从而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了工作效率,而且很多的工作人员责任意识淡薄很容易被人误导致使在工作的过程中私自更改企业的会计核算结果从而给几页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所以工作人员的素质问题也是会计核算过程中的重要问题。
三、结束语
现阶段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迅速发展,建筑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中依然存在着大量的问题,这些问题无时无刻不再阻碍着企业向前发展,而且现在的企业发展迅速,众多的企业竞争激烈想要在竞争中更好的向前发展就需要建筑施工企业解决并优化在会计核算工作中的问题,从而保证企业的内部能够稳定的发展并运行。
作者:苏耀红 单位:山西路桥第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1]梁建完.会计核算在建筑施工企业中的常见问题分析.2016.(6)172-173
[2]赵长松.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问题与对策.2015.(9)128-129
[3]于淑媛.浅谈建筑施工企业怀集核算中的常见问题.2016.(3)228-229
[4]左瑞学.谈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中的常见问题.2014.(10)160-161
第九篇:国有企业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措施
摘要:
国有企业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控制着国民经济的命脉。在国有企业中,会计核算部门和财务管理部门对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实践中,国有企业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有许多的不足之处。对国有经济的发展还有一定的制约作用。本文以国有企业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中不足为出发点,并针对具体的不足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
国有企业;会计核算;财务管理;不足;措施
在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影响范围逐渐扩大的今天,国有经济也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在新形势下,国有经济要取得长足的发展就必须顺应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与时俱进。对国有企业进行有效地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是会计核算部门和财务管理部门。要将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对国有经济的制约降低到最小程度。只有顺应经济潮流,进行必要改革,才能保证国有企业健康发展,才能保证国有企业在我国经济结构中的地位。
一、国有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主要问题
1.资金浪费和资源利用不充分情况普遍存在
国有企业的开支和成本都是从国家的财政收入中取得,因此,不重视成本控制的生产经营模式根深蒂固。对资金和资源的肆意挥霍造成国有经济入不敷出,对国有经济体制和会计核算都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在国有企业中,国家财政要为国有企业的亏损买单,因此,很多国有企业的工作人员认为,企业的经济利益与自身的利益不挂钩。在实际生产的过程中,资源浪费问题也十分严重,资源得不到有效配置,得不到充分合理的应用。这些棘手的问题都对会计核算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2.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严重
真实有效的会计信息是进行会计核算的重要的第一手资料。在国有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过程中,会计信息失真问题非常严重。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比较多。例如:法律法规的漏洞和不协调性,会计人员的主观故意和会计人员专业素质比较差等。诸多原因造成会计信息失真,会计信息失真对会计核算造成严重影响,同时,这也是影响国有企业会计核算存在重要问题的一个主要原因。
3.对成本的计算比较盲目
在国有企业的经营和管理环节中不规范性比较严重。由于企业的经济利益与个人的利益不发生实质性的联系,因此,企业中的盈亏不实问体题、成本计算的随意性和盲目性问题普遍存在。这些影响会计核算准确性的问题,对会计核算造成了严重的不利影响,这也是会计核算中存在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4.收入确认环节存在不及时、不准确的问题
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国有企业当然也不例外。部分国有企业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在收入确认的过程中通常采取少报或谎报的情况以满足自身的利益需求。同时,还有一部分企业为了满足国家规定的要求。通常按照国家规定的生产量上报,实际上存在生产量与销售量不符的情况。这些不符合规定的做法也会造成会计核算与实际不符的问题。
二、会计核算问题的具体改进措施
1.推进国有企业制度建设,严格按照制度办事
无规矩不成方圆,任何企业都要遵照法律和企业的规章制度办事。国有企业也应不断推行制度建设,在制度建设的过程中还要加大制度的执行力度。为了促进会计核算制度的正规化,企业一定要制定严密的会计核算制度,让会计核算工作在规范的框架下正常运行。第一,要建立严密的会计预算制度,并且对会计预算方案进行严格审核,第二,定期或者不定期对会计核算公共做进行系统的监督检查。
2.从人员和制度两方面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保证会计核算准确性的重要屏障。要保证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必须从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入手。首先,对会计人员的专业性进行培训,鼓励会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定期对会计人员进行考核,对成绩优异的会计人员进行奖励。其次,建立健全会计法律法规,对会计人员的行为进行规范,对损害会计信息真实性的行为要进行经济制裁和法律制裁。
3.健全会计核算监督制度
在国有企业的生产和经营管理中监督是非常必要的。加强会计核算监督对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大有裨益。对影响会计核算真实性的相关信息,如:成本、资源利用状况、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进行检查监督。建立专门的核算监督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对企业规定的检查项目进行抽查或者整体系统检查,监督会计核算人员以身作则,做好会计审核工作。
三、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比较低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年龄普遍偏大和整体素质偏低的情况已经与经济和科技发展格格不,对年轻的财务人员引入的比较少,这些具体问题对财务管理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整体素质差,知识结构不完善,法律意识淡薄,容易受到不正之风的影响,可能会为了一些蝇头小利损害正常的财务管理秩序。因此,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势在必行。
2.财务监督制度存在严重问题
国有企业的财务监督主要由社会、政府和企业三方主体共同监督。社会和政府对企业的监督具有强制性和及时有效性。但是企业内部的自我监督基本上流于形式,具有很大的随意性,监督对企业基本上不起什么作用,都是为了完成国家政府部门的任务。由于我国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在财务审计和内部控制等许多方面都存在漏洞,这给财务监督制度带来了诸多问题。
四、财务管理方式落后
在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影响下,科技迅猛发展的大环境下,我国众多企业的财务管理已经实现了信息化。而我国的一些国有企业管理手段落后,未能实现信息化。使用的一些会计核算软件及设备的配置比较低。只是进行单纯的会计核算,并未将财务预算、资金流动等影响财务核算的具体项目计算在内。企业内部擅长计算机操作和精通财务管理的专业复合型人才少之又少。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增加了难度。
五、改进财务管理的有效措施
1.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综合素质
财务人员是财务管理的主体,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直接决定了财务管理的质量。因此,国有企业应该定期或者不定期对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培训,鼓励财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财务人员应该学习计算机知识。企业内部应该制定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要求财务人员按照具体的要求办事,定期对财务人员进行财务法律知识进行培训,约束其行为。定期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考核,对考核优秀的实行奖励,对考核成绩差得可以进行重复考或者进行必要的惩罚。
2.完善财务监督制度
有效的财务监督可以促进财务管理工作质量的提高。政府和社会应加强对企业的监督力度,对在监督中表现差得企业应该进行处罚或者限期改正,也可以进行媒体披露,限期改正,改正完毕后还要进行检查或抽查。企业内部一定要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将企业的自我监督真正落到实处。只有三管齐下,企业的财务管理才会更上一层楼。
3.更新财务管理手段,引进先进人才
为了促进财务管理的先进性和专业性,国有企业应该顺应社会和科技的发展引进国际上先进的财务管理软件,将财务管理的资金流向、财务预算纳入财务管理的体系内。同时还要引进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实现有效管理。
六、结束语
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的发展意义非凡。国有企业内部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也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国有企业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改革措施。望国有企业能健康快速发展,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作者:张春燕 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工投集团灌西投资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杨勤.国有企业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中不足及措施[J].经营管理者,2015(13).
[2]唐卫东.国有企业会计核算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2(09).
[3]苟正江.规范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体系的措施探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06.
[4]王卉敏.新时期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的具体措施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15).
[5]胡辰军.国有企业会计集中核算问题与对策[J].时代金融,2015(36).
[6]王庆萍.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实施规范化管理的策略[J].中国外资,2012(07).
第十篇: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探讨
摘要:
作为经济密集型企业,房地产企业经营具有其固有的特点,房地产开发环节多、涉及的项目多、所需的支持部门范围广、横跨周期长。所以,房地产企业的核算与其他企业相比更加复杂繁琐,管理难度相对于其他企业进一步加大。本文从房地产企业生产经营的特点入手,分析了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的特殊性,详细叙述了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重点,并提出了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方法的优化建议。
关键词:
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特殊性;问题;建议
一、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的特殊性
房地产企业的生产周期长,涉及的生产开发部门较多,加之近年来房地产的投资风险较大,由此决定房地产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会计核算业务的特殊性
会计核算业务的特殊之处体现在其核算对象的复杂与多样化,房地产企业开发经营的是房地产这一商品或者说是产品,这意味着,房地产企业不仅仅要开发建设房屋,还要负责房屋周边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支撑所建设房屋的水、电、网络等必备设施的铺设与开发建设。另外,再加上房地产开发建设前的种种勘测考察项目,以及一系列不可预知的耗费资金的项目,这些均要客观、全面、系统的进行会计核算。
(二)会计核算周期的特殊性
房地产企业这一方面的特别之处主要表现为其核算周期长,跨度大。从土地的勘测考察开始到最终一处房地产建设完毕完成销售,这期间还要经过房屋的设计与规划、房屋周边配套设施的设计规划、房地产的施工建设、房屋的装修等一系列的程序与环节,耗时较长,需要一至两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房地产开发建设的环节多样性还意味着在一处房地产的整个开发过程中需要与多个相关的部门进行业务往来,需要大量、充足的资金支持以维持房地产开发各个环节的顺利进行,有序、适当的资金调度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工作周期较长,工作任务重要且艰巨。
(三)房地产企业收入的特殊性
收入的特殊点主要体现在房地产企业的收入的确认存在一定的难度。根据国家的相关政策,只要能够取得预售许可的相关证明,房地产企业就可以对其开发的房屋以及相关的地产根据企业的意愿进行处理,也就是说在房地产未竣工之前可以通过预售的形式销售房屋。期间所收入的定金、分期付款等房款,均应按照规定缴纳税金。另一方面,按照房地产企业相关的会计准则,房地产竣工验收之后,才能确认收入,两项规定之间的矛盾导致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中收入的确认存在一定的难度。
二、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的重点
(一)收入、成本核算从前文叙述中我们了解到房地产企业的收入核算与成本核算工作都存在一定的难度,这两项内容的核算既是房地产企业核算的难点同时也是其核算的重点工作。对于收入核算而言,房屋在预售过程中收受的预收款项计入收受预售款项的当期还是计入签订正式合同的会计核算周期,在收入核算周期的确认问题上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难点突出。一方面国家税收法律与相关会计准则同时制约房地产收入核算,同时各个房地产企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操作各异,未形成统一标准。另外,成本核算是房地产会计核算的重点内容,文章反复提到,房地产的开发与建设涉及环节较多,项目繁多,与多种单位存在业务往来,如何确定其成本核算对象是成本核算工作的重点与难点工作。目前,合理地确认成本核算的对象以保证房地产会计核算的全面性、正确性是房地产企业应该关注的重点问题。
(二)借款费用核算
房地产开发项目较大,一般均要涉及房屋的开发以及周边设施的配套建设,并且可能会在不同的区域同时开展,源源不断的资金供应是必不可少的,此外,房地产从开始筹建到完全竣工横跨的事件长,企业自有资金回笼缓慢,这就意味着房地产企业在开发建设房地产项目时,银行借款成为其资金的主要来源,并且借款的期限一般较长,这又必将带来巨大的借款利息。与此同时,新会计准则对企业的借款费用提出了更为细致和详尽的要求,因此,房地产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工作时,应注重分析企业借款的性质,以实现房地产开发资金使用效率的最大化,同时应使企业的实际核算工作满足国家相关会计核算的要求。
(三)预交税费的处理
房地产企业在一项项目中便要面临种类繁多的税费,并且各种税费的上交时间存在差异。所以,税费的问题应当作为房地产企业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房地产企业除了要上交企业所得税之外,还要上交土地增值税、房产税等税种,所以企业在处理税费的过程中,一方面要确保对当期的税费进行准确的核算,同时也要对税款的使用做合理的安排与规划,尽可能保证有限的资金能够发挥最大的使用价值。
三、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方法的优化分析
(一)收入核算方法
首先,明确收入的核算内容。确保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工作中收入核算的准确性,首要的工作就是要明确收入的核算内容。房地产企业在房地产开发建设的各个环节所获得的销售收入均应算作收入核算的内容,包括出售土地的收入、出售房屋的收入、出售相关的房屋配套设施的收入,还包括在开发建设过程中一些非常规情况获得的收入,包括拆迁旧址、出售周转房等情况获得的收入均应该算作收入核算的内容。其次,建立或完善收入的确认制度。收入的核算内容确定之后,另一项重要的工作便是建立或完善房地产企业的收入确认制度。为了确保企业会计核算的全面性与准确性,尤其是开发项目复杂多样的房地产企业,具备收入的确认制度十分必要和重要,是收入核算优化的重要环节。在建立或完善收入的确认制度的实际操作过程中,房地产企业首先要在企业内部形成规范的制度以保证工作的规范性,另外要成立专业的团队专门负责此工作,同时可建立普通员工的监督检查机制,以全面准确的确认收入并且保证收入确认工作的公开与透明。
(二)成本核算方法
首先,确定房地产项目成本的核算对象。确定核算对象是确保成本核算正确的第一步。从目前来看,大多数房地产企业将整个房地产开发项目当作是成本核算的对象,由于一个房地产项目涉及的环节较多,周期较长,其中还包含众多不同种类、不同工期的项目,将整个房地产项目作为成本核算对象显然不妥当。为此,成本核算的对象在房地产企业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进一步细化,根据房地产的项目的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成本核算对象,如果整个项目规模较小,可将整个房地产项目作为成本核算对象;若是房地产项目本身较大,可将其中的单个项目当做核算对象,或者是进一步细化,按照项目的完工时间、施工方、施工区域等将房地产项目划分为合理的、较容易操作的成本核算对象。对于周期跨度大、规模巨大的项目,可根据不同的项目区域当做核算对象。总之,核算对象的确认应根据房地产项目本身的实际情况确认,以利于全面、准确的进行整个项目的成本核算为原则进行确认。其次,为了解决统一开发项目中不同楼层不同户型的不同开发成本问题,房地产企业应在房地产开发之前,进行细致的勘测考察,并根据以往开发的经验,进行相关的测算与预测。这一问题的优化除了得益于数据测算,还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房地产企业的准确判断。
(三)借款费用核算方法
新会计准则对借款费用作了进一步的明确规定,这也给房地产企业对借款费用核算方法的优化提供了契机。将房地产开发项目的专项借款归为间接费用的类型是明智之举,因其和总的开发成本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按照准则,要借款费用的核算过程中,房地产项目如若并未完工并且其截止到当期的总共的成本并少于此项目的预收款,在这样的情况下,此房地产项目应作为核算的对象。
(四)扩大房地产企业披露信息的程度
首先,房地产企业土地的成本和储备量信息的披露很重要,一方面是因为财务报表的使用者无法通过土地使用权总额来分析房地产企业的土地储备情况,另外,房地产企业的土地储备情况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未来发展的前景以及其在行业中的竞争力。另外,加强现金信息的披露程度。房地产企业的现金信息能够反映当前企业的房地产项目开发建设的顺利程度,强大的现金流信息能够增加消费者的购买信心,促进房地产的销售。同时,房地产企业的风险信息披露也是必要的,在企业会计核算方法的优化过程中要注重加强此方面信息的披露程度。需要对房地产企业在项目开发中遇到的筹资风险、资金链中断的风险等信息进行如实的披露,使得企业的经营情况更加透明。披露风险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及时有效的意识到企业自身的风险,从而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来规避风险。
(五)完善会计科目,提高会计核算的准确性
一套合理、科学的会计科目是保证房地产企业会计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及必要前提,虽然在新会计准则当中列举出了各类企业进行会计工作时可选择的会计科目,但是对于房地产企业而言,由于其房产开发时间长、涉及项目多等特点,会计准则中的会计科目并不能完全满足房地产企业会计工作的科目要求,现有规定的会计科目并不能保证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的全面性、准确性。所以,房地产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工作时,在保证企业会计工作整体符合相关准则、规定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在行业内部共同探讨,根据房地产企业的实际需求,完善会计科目,使得房地产企业在从土地开发到房产出售的整个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的成本、收入、费用等都有相应的科目与之对应,从而促进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准确性,合理性。
作者:李凤莲 单位:山东省烟台市龙口市地税局
参考文献:
[1]楼慧卿.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问题探讨[J].经济视野.2014(20)
[2]申卫卫.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问题探讨[J].管理观察.201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