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措施(5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措施(5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措施(5篇)

第一篇: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问题和改进措施

【摘要】

本文阐述了改进事业单位中会计核算工作的意义,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成因进行了分析,从提升财务人员岗位能力素质、完善会计人员体制机制、强化财务监督审查管理、建立成本核算制度四个方面,提出了改进县级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措施建议,希望对相关工作有所裨益。

【关键词】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改进措施

笔者多年工作于县水利电力局会计岗位,从以此类似的县级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来看,因事业单位自身极强的计划性和政策性,加之自身是政府各项职能履行的重要组成,因此,必须对会计核算工作予以高度重视,才能为事业单位健康稳定发展创造良好内部条件,同时,这与当前日益严格的审计大环境也是相符合的。

一、改进事业单位中会计核算工作的意义

当前,县级事业单位的工作环境愈加复杂,自身承担任务也日益繁重,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对事业单位的期求也不断提升。为使有限的财政资金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使本单位财务管理运转更为科学高效,各事业单位就必须对自身的会计核算工作进行不断提升改进,只有这样,财政资金使用效能才能不断提高,单位也能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县级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存在问题探析

(一)资产管理观念落后

资产管理观念理念的落后是不少县级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突出存在的一个问题。个别单位,或为个人或为单位利益,将部分收入隐匿不报,原本应在未来使用的预算资金却实行挂账处理。或者,有的单位利用自身手中权力代为收缴一些资金,却不进行解交,部分应付款项却演变成长期引流资金,进而转变成单位自身的“小金库”甚至是领导的“专项使用资金”。2015年,河北省纪委整治“小官巨腐”问题,纪律处分县处级干部就达794人,这与县级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方面的落后是不无关系的。

(二)会计核算方式存缺陷

相关规定要求,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应采取借记核算方式,但在具体实际工作中,收付实现却是很多事业单位惯常采取的一种常用方式。这导致利息难以及时进行预算核算,收入支出也不能提前明确。并且,基建与财务会计又相互间独立,二者间未有效形成制约体制,单位自身是会计主体,使得财务报表未能准确反映工作实际开展情况,导致基建财务失去本身地位。此外,会计内部管理机制的缺失导致问题频发,或者因形同虚设仅仅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而设置,却没有发挥其应用的作用。2015年8月中纪委通报,原北京昌平马池口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张佩山多年私自挪用公款共计8.21亿元,就是单位财务风险控制缺失所导致。

(三)收付实现存有难度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核心就是收付实现与权责发生,这也是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的基础。收付实现下,本期全部现金支出成为本期基本耗费,本期全部现金成为本期基本收入。但由于社会经济环境节奏逐步加快,不少事业单位面临的财务环境较为复杂,收付实现就很难有效迅速完成。因为,收付实现要求事业单位自身现金支出必须是会计核算支出,全部收入必须是核算收入,收支极不相配现象就愈加凸显出来,影响了事业单位正常工作的稳步推进,困扰着会计核算实际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改进县级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措施建议

(一)提升财务人员岗位能力素质

财务人员岗位能力素质欠佳是导致县级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效果难以提升的一个因素。为此,必须高度重视提升会计人员的基本能力素质,大力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开展好职业岗位培训。由于部分人员并不是财务科班出身,不少是从其他岗位转岗而来,财会知识掌握还不是非常熟练,导致业务工作开展难以顺畅高效。所以,必须对其进行必要的业务技能培训,使其熟练掌握同会计核算工作相关的各项基本技能,逐步成为会计领域的“行家里手”。如2015年初,上海举办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专业能力提升培训班”,就是提高事业单位财会人员素质的很好尝试。另外,事业单位在人员配备时,应提早储备财会方面的人力资源,保持好工作的延续性。应采取“引进来、走出去”战略,逐步引进那些业务素质强、工作能力高、业内评价好的优秀财务人员担负县级事业单位会计岗位,要逐步探索不同单位间会计人员的换岗锻炼,同时解决好会计人员的晋职发展问题,防止出现部分人员长期处于同一岗位而发生监守自盗的问题。另外,职业道德建设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会计人员能够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意义,认识到资金安全运营对事业单位有效运转的地位,这也是杜绝防止腐败问题发生的有效手段。

(二)完善会计人员体制机制

体制机制不健全是不少事业单位会计部门的一个通病,表现为会计人员的随意指派、会计工作的任意安排、财务管理的任性混乱。必须确保会计人员定岗定位,严禁身兼数职问题发生,使会计人员能够有充分时间精力处理好自身工作。并且,这种同其它工作相剥离,还能使会计人员更好的保持工作上的独立性,防止一些问题发生,并能更好的接受上级相关部门监督审查。另外,还应大力提倡会计核算工作透明化,定期向单位及社会公开公布自身核算信息,用监督的力量促使自身工作更好提升,如北京市去年就在全国率先实现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全公开,将全市事业单位的资产负债、财务报告、收支状况等公布于社会大众面前。还应大力加强法律制度层面上的建设,使会计核算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尽量减少各种工作漏洞,防止部分人员“钻空子”发生。县级事业单位主官必须是单位会计工作第一责任人,会计核算工作情况必须要纳入单位党委重要议事日程中,推动对会计工作的“日报告、周检查、月评比”,以扎实有效的制度保障,推动单位会计工作平稳有序开展。

(三)强化财务监督审查管理

财务监督审查管理是会计工作必不可少的手段机制,是促使会计核算工作廉洁高效的外在手段。审计部门要加强对相关财务科室监督审查,事业单位也要自觉配合接受上级监督监管。除必要的定期审查外,还应大力提倡随机式、突击式的审查监督,着重清查辖区各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方面存在的问题,发现一起通报纠治一起,用纪律的力量筑牢会计工作的防线底线。并且,监督审查管理如果落实到位,也能提高各级对会计核算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同时减少工作上的失误错误。按照财政系统和法律法规相关要求,逐步理顺相关管理制度,如财务处理程序、岗位制度职责、财务收支审批、财务会计分析、原始记录管理、内部稽核机制等,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确保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都有人负责、有人监管,后期一旦查到问题可以定人定责、迅速整改。

(四)建立成本核算制度

当前,县级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制度下,无法对上下级间财务关系工作进行准确的核算。所以,必须探索制定合理科学经费支出规范,捋顺财务使用模式体制,改变过去那种混乱无序状态。另外,权责发生机制也应予以重视,会计人员必须实行岗位责任制,加大执纪监督力度,提高会计人员违法违规成本,更好震慑部分别有用心人员违规问题发生。成本水平高低制约着单位的自身盈利能力,财务部门在掌握信息资源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特殊优势,财会人员应科学运用成本核算方法,实时检查项目初始到最终实施完成的各个环节,从而有效减少资金浪费。财务部门应发挥对成本管理的超前管理控制,虽然县级事业单位不过多考虑盈利,但有效的成本核算制度也是事关资金投资效益的必要抓手。此外,也有益于上级监管部门对事业单位的收益水平和经营状况进行考评,推动部分有条件的事业单位逐步走向市场,这是我国政体改革发展的一个必然方向。2015年10月,财政部颁布《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这标志着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将迎来重要发展机遇期,势必推动相关工作迎来重要转型。

四、结语

当前,我国改革开放正进入深水期,社会经济各个方面正经历着深刻变化。作为直接面向基层群众,承担着大量业务性工作的县级事业单位来说,必须认识到改革完善会计核算工作的重要意义,紧盯财务管理发展的前沿脉搏,破除旧有思维方式的限制,才能确保自身会计核算工作的顺利发展。

作者:周启文 单位:龙胜各族自治县水利电力局

参考文献

[1]董桂苓.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分析[J].新经济.2016.01.

[2]杨忠民.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问题及改进策略[J].东方企业文化.2015.10.

[3]李雪芳.浅析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心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J].经营管理者.2013.11.

第二篇: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问题与对策

[摘要]

目前,我国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中存在着制度不够完善、缺乏约束力和执行力、管理缺乏有力依据和判断、内控制度不健全等问题。事业单位应实施以会计核算为中心的会计委派制,实施统一的会计管理和分户核算。同时还应完善会计法律法规制度,加强财政预算管理,构建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制度,强化内部控制建设,以便于不断完善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体系建设,提高事业单位内部会计管理水平。

[关键词]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问题;对策

一、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中的问题

(一)会计核算制度不够完善

会计岗位工作是全面、系统、连续记录单位内部资金运动过程的重要手段,它能够真实反映出事业单位实际发展状况,是对事业单位资金使用情况的重要监管手段,有利于提升我国事业单位职能。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基础较为薄弱,也缺乏健全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甚至有部分事业部门虽然建立了相应的单位管理制度,将其在事业单位内部公布,也被人们所忽视,使财务管理实质流于形式,在这样的环境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很难做到真正的照章办事。部分事业单位尚未建立完善的内控制度,财务核算制度缺乏应有的科学性和严谨性,会计核算制度并不完善,这都给会计核算工作的开展带来困难。

(二)会计核算缺乏约束力和执行力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还存在约束力和执行力不强等方面问题。首先,在编制部门预算时,要做好相应环节工作准备,在部门既得利益基础上,努力争取利益技术的增长,从部门实际出发,编制准确的预算管理制度,提高部门预算的准确性;其次,事业单位预算资金控制不严,资金浪费现象较为严重。由于事业单位内部资金管理较为松散,资金控制力度不强,事业单位内部使用资金浪费情况较为严重;再者,预算单位项目资金支出与基本支出界定较为模糊,缺乏科学有效的项目资金管理。部分预算单位对于项目资金支出没有明确的界定,常常会出现以项目支出资金弥补基本支持经费方面的不足,利用专项资金来维持日常支出,并不能做到真正的专款专用,项目资金利用率较低;最后,重视专项资金扶持,但资金管理力度不强,很多事业单位重视专项资金扶持,而忽视资金利用管理,这就造成了重视资金预算审核,轻视实际效果,造成项目资金利用考核和监督缺乏实用性和适用性,资金整体利用率较低。

(三)会计核算管理缺乏有力依据和判断

目前,我国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并未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制度,反倒是经常出现部分按照《事业会计制度》,部分按照《企业会计制度》实施的,会计核算标准不一致,使会计核算时各种会计科目编制的随意性,例如:某些事业单位在处理“结余”科目时,仍存在着一定的不恰当之处,账实不符情况较为严重。专项财政资金不能严格按照规定会计科目进行处理,仅仅是按正常流程拨款,这样的做法极大的增加了财政拨款数额,增加了我国的财政压力,是对纳税人的不负责任,纳税人缴纳税金应当体现在“应交税金”当中,而不是泛泛的记录在“事业支出”当中,会计科目记录的不准确,就会造成汇集信息失真,不能正确反映纳税人税款缴纳情况等,这对事业单位发展、党和国家社会公信力构建十分不利。

(四)内控制度并不健全

我国内部控制制度正处于不断发展建设过程当中,事业单位会计同样如此。部分事业单位尚未建立有效的财务监督机制,财务会计和出纳统交由一人担任,会计相关事务的移交手续不规范,很难发挥应有的会计管理作用,内部控制水平急剧下降,给各种违法违纪行为创造了可趁之机。如:赊账过多、过滥、会计科目混乱,统一有效的会计管理实行起来困难重重。甚至部分事业单位或部门出于自身利益考量,视国家现有政策法规于无物,肆意妄为,擅立收费项目、截留国家专项资金、虚报单位收入和支出,严重损害了国家和人们群众的利益,对于此类行为我们必须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做好相关会计管理,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二、建立完善的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体系的有效措施

针对事业单位财政资金胡乱发放、使用的现象,必须要严肃处理,严厉打击腐败,杜绝铺张浪费、资金去向不明等现象。从根本上解决事业单位会计管理问题,建立有效的会计核算体系,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制,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会计账务处理,集中改变会计人员管理体系,做好会计核算和监督工作,提高项目资金的利用效益,更好的实现惠民利民,提高事业单位公信力和影响力。

(一)实施以会计核算为中心的会计委派制

对于会计核算中心的事业预算单位可以不单独设立会计、出纳岗位,将会计、出纳人事关系统一调转到会计核算中心,全部在会计核算中心进行预算单位资金结算、会计核算等相关业务。会计核算中心的设计极大的增加了会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帮助其摆脱了原有单位人事方面的压力,打破了传统的上下级限制,使其不再受领导挟制,提高了会计核算工作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这样的做法能够真正将会计核算工作与被委派单位分离出来,提高了会计人员的独立性,是发挥会计监督职能的有效措施。会计核算中心的设立,真正的将原有单位会计职能剥离出来了,事业单位无需再设置财务岗位,只需另设一名报账员,保证会计数据的传递就可以了,会计核算和财务收支完全交由会计核算中心会计人员进行处理,这样不仅削弱了事业单位对会计人员的管理决策功能,同时也提高了预算单位财务支出的合理性和合法性。

(二)实施统一的会计管理、分户核算

会计核算中心的统筹规划要求各预算单位取消独立的银行账户,由会计核算中心统一基本账户来替代,任何一笔财务收支均要通过会计核算中心,提高会计监督职能作用。财会人员与预算单位领导没有从属关系,不会有太多因素影响其行为的合法性和公正性,能够完全按照实际支出进行财务处理,有效的杜绝了不合规原始凭证、财务支出不合理等现象。这就体现了会计管理体制健全完善的作用,让“小金库”失去了建设的空间,破坏了贪污腐败滋生的温床,减少了不合理财务开支,是提高财政资金利用效率的重要举措。

三、加强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制度建设

(一)完善会计法律法规制度

加强会计相关法律法规建设,有利于提高会计工作的实用性、科学性、操作性和严谨性,建立完善的配套措施,重视相关法律法规的衔接,明确会计行为执行目标,避免执行混乱,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确保各项会计工作和监督行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利用法律手段规范会计工作,建立有效的监管措施,弥补会计核算方面的漏洞和不足。树立单位负责人法律和岗位责任意识,养成其守法护法的法律观念,做到有问题及时处理,对于违反单位规定、触犯法律规范的行为应予以严肃处理,追究其相关责任人责任。

(二)加强财政预算管理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各方面改革力度,财政预算管理体系建设也在逐步完善当中,提出了统一财政支出规范的意见和建议,建立了将全部支出统一划分为项目支出和基本支出两大类内容,通过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开展部门预算,实行财政资金集中调动,统一划拨,明确了财政支出,避免了会计科目混乱等现象,实行了公共财政管理,加快了财政预算管理体系改革进程。全面落实财务管理工作,预算管理内容的增加也带动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容和方法上的变化。深化我国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加强科学编制预算,推动预算管理的全面开展,是提高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主要手段,有利于实现我国财政上的开源节流。

(三)构建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制度

深化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改革必须要引入成本核算概念,事业单位成本是决定其竞争力和盈利能力的关键,财务部门掌握着单位大量的有价值信息,只有实现对这部分信息的充分合理利用,将项目设计落实到各个环节,从根本上杜绝成本浪费,加强财务部门对成本管理的超前控制和事前参与,加强财务部门成本管理势在必行。事业单位不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营活动组织,但成本控制仍不可忽视,只有提高了事业单位成本利用率,才能够提升事业单位投资效益,增加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增加社会幸福感。因此,建立完善的成本核算制度十分必要。成本管理制度的完善有利于准确掌控事业单位实际消耗,避免事业单位陷入资金困境,便于及时补偿。完善的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制度,有利于我们快速了解事业单位收益水平和经营状况,及时采取相应财政税收政策加以辅助,充分发挥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作用,推动事业单位发展,促进财政运营的良性循环。

(四)强化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应从其实际工作性质、特点、范围等方面出发,构建完善的财务管理内控制度,实现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标准化,加速财务会计科学合理运行,明确财务管理岗位职责,加强财务监督控制,提升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事业单位应严格按照财务收支两条线管理模式,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开展内部控制及财务管理工作,从实际出发,建立完善的财务会计管理体系,落实相关人员岗位职责,保障会计处理的合理性、合法性,加速内部稽核制度、财务收支审核、内部牵制制度等方面内容的建设,确保不相容职务相分离,规范财务内部审批体系,使财务信息能够真实、准确、及时的反映出事业单位经营情况,确保财政资金应用的有效性。

作者:郝靖坤 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

[参考文献]

[1]刘鹏.简谈知识经济时代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要求[J].中国总会计师,2011(2)

[2]张丽萍.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J].财经界(学术版),2010(11)

[3]罗勇君.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财务管理相关问题探讨及其实践[J].网络财富,2010(20)

第三篇:国库集中支付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研究

摘要: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自2001年实施以来,取得一定成效。但各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将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背景概述,目前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会计核算工作处理中还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对主要问题的建议做出探讨。

关键词:

国库集中支付;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问题及建议

一、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背景概述

实现国库集中支付的核心在于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通过这个统一的账户体系,支付中心将直接通过银行转账的方式完成对资金的下放。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实施的组织基础是建立国库支付中心、会计核算中心、政府采购部门有机结合的支付体系,确立预算审核、资金支付、监督管理为一体的预算机构设置和管理体制。一套完整的执行体系,有助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大力推广并取得成功。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实施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保障是相关部门的监督控制工作。国库集中支付涉及的范围广,全国财政支出或拨款都被纳入其中,而且涉及金额各部门不同,总计金额大,涉及人员多。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后,不仅是公务人员,一些承接政府工程的企业单位需要财政资金支付。在业务量巨大的情况下,全国地域分布范围广,实施国库集中支付的原因就在于要把钱集中起来,让每一笔款项的转出转入,每一分钱的去向都有迹可循,这就需要强有力的监督管理。只有监督控制工作严格严谨,让每一个工作人员都严格要求自己,让制度更加透明化。国库集中支付还需要与政府采购部门紧密协调。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采购部门都是单位物资管理的重要主体,物资采购工作也是政府支出的一个重要部分。在物资采购过程中,一些单位或个人往往利用职务便利,与供货企业勾结抬高物价甚至虚报数量谋取个人利益,造成财政资金流失。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与采购部门紧密配合,从招标、供货渠道方面严格把关,再到支付的统一管理,形成一套完整的支付体系,从根源上杜绝贪污腐败现象发生。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意义和目的在于:一是从根本上解决财政资金多环节拨付、多方面管理、多个账户存放的弊端,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二是加快资金发放速度和效率,一旦审批通过,资金就会由统一的支付中心直接转账给单位或企业,中间不需要再层层下拨、层层审核签字,省去中间环节,资金能够最快发放;三是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实现国库统一支付网络,既可以实现节约人力成本,又可以让政府的办事效率提升;四是有利于加强和规范各部门财务预算的工作和水平。

二、目前国库集中支付会计核算工作处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集中支付与会计核算制度之间存在矛盾

我国事业单位普遍采取的是收付实现制,而对于存在经营性支出的事业单位则同企业一样采用的是权责发生制。这样一来,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之间存在着计算方法的差异。在最终的计算数据中就很容易出现误差,甚至有的人利用核算方式的不同钻空子,中饱私囊。两个标准在执行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国库集中支付与企业财务计算使用同样的财务处理算法,笔者认为统一使用权责发生制既能改进财务处理方式,又能解决因为财务计算基础不同带来的麻烦,促进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实施。

2.会计报表信息不全面和会计预算能力不够

财务预算对于国家财政和企业财务管理都是一个重要的部分,这体现着一个国家或企业对自身经济发展情况的了解和把握,直接影响对国家发展走向或企业战略发展计划的宏观调控。国家集中支付制度实施以来,各级单位的财务预算和财务管理工作取得一定进步。但是存在的问题仍然很明显,主要集中在会计报表信息方面的不足和会计预算能力的欠缺。会计报表是记录事业单位的财务收支状况的基本统计工具。它能充分反映出事业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的各项生产经营的发展情况,是事业单位进行下一年度预算编制、用款规划的基础。但是目前我国财政支出款项的相关财务信息记录还不够完善,会计报表在很多时候会出现造假、遗漏或重复报销的问题,对财务报表的完善应该尽快跟上步伐。财务报表信息不全面的情况下,真实准确的财务预算也就成为问题。财务预算是财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库支付的重要依据。目前先要解决会计报表信息问题,其次做好严格的财务预算工作。

3.对国库集中支付流程的监督不够

相比传统的财政下放方式,很明显,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更具有优势,减少了大量的中间环节,节省物力人力,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从根源上杜绝贪污腐败现象的发生。设想往往是完美无缺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也是经过长期调研,进行多次论证,并结合了先进研究理论的成果。但没有一次改革是一帆风顺的,在接受实践考验的时候,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目前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对整个支付制度运行流程的监督力度不够,像财政直接支付汇总、申请书、预算拨款凭证、财政直接支付汇总、支付凭证等都应该完整保留,保证随时可接受监督和检查。只有当专业监督机构进行监督,让每一个环节都在阳光下运行,才能尽可能防止财务问题产生。

三、针对主要问题的建议

1.统一会计财务处理规范

收付实现制在我国财务会计行业中占据主导地位多年,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收付实现制已经不再适应发展变化,而近些年开始普及的权责发生制相对有一定优越性。要让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在中国土地上落地生根、茁壮发展,就要解决会计核算工作上的不统一问题。在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引入权责发生制,是迎接新的改变,也是一个改革的新机遇。统一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和事业单位会计业务的基础算法,有利于财务会计处理工作以及预算工作的正常合作协调,进一步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细节。

2.认真学习国库集中支付相关规定,转变传统思想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迟迟不能完全与实际发展相结合的原因不在于它不符合国情,而在于实施过程中的推广力度不够,实施范围不广。要执行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首先就是要了解和学习这个制度的相关文件,理解制度的内涵、意义及具体操作。转变思想,树立新的工作思路。这就要求事业单位上至领导干部,下至普通员工必须正确认识到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优点,以及改革带来的积极作用,明确预算和支出要准确的道理,让大家自然地接受和主动去适应新的改革方法。特别是与事业单位相关的财政会计公务人员,更要积极学习新的制度规范,在工作中积累经验。不单单是要遵守新的操作规范,还应该适应社会发展对财会人员素质的更高要求,争取把工作完成,而且是高质量完成。

3.加强监督管理

监督对于制度本身也是有益的,只有实际执行了,监督了,才会得到真实地反馈,才会知道这个制度是否合适;执行的好坏,中间是否还存在对新规范的忽视;相关人员是否都遵守了这个规则,都是需要监督的。多一份监督,就给了每一位事业单位会计从业人员一次警醒,让他们感觉到身上所担负的责任和义务。在监督环节,还要加强收费票据、收款结算票据的规范和保存,防止利用假发票、假票据报销情况。事业单位会计工作应该健全票据管理制度,通过制度的约束来提升相关人员工作的规范性。

作者:许捷 单位:新疆兵团第七师师直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心

参考文献

1.常悦,周戈耀,胡嘉琦.国库集中支付背景下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分析.财会通讯,2014(07).

2.张东辉.论国库集中支付下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内容.中国外资,2013(07).

3.张勃.关于国库集中支付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思考.全国商情,2015(09).

第四篇:新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分析

摘要:

事业单位之中的会计工作对整个事业单位是否可以正常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近些年的发展当中,事业单位为了能够适应市场经济方面的进步,做出了对应的调整,并且国家政策在某种程度上也对事业单位具有制约的作用,事业单位内部有关会计制度存在很多问题,和市场经济方面不协调。在事业单位内部的会计工作应该对日常生活当中的财务做出预算以及管理,并且还要对事业单位实际的财务状况进行监督,从而为资金安全提供有效的保障。所以,对事业单位内部的会计监督机制进行提高与完善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会计核算;策略

事业单位方面的发展对于国内社会经济进步非常重要,基于国际和国内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在行政机构和国有企业改革之后,事业单位的根本性质产生了颠覆性变化,这导致如今实行的有关事业单位方面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无法满足事业单位对于会计核算环境方面的要求,所以探讨新事业单位有关会计制度下所出现的会计核算问题,对于提升事业单位整体的会计核算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旧事业单位在会计制度方面的区别

新事业单位有关会计制度能够使事业单位在会计核算方面更加规范,使事业单位在会计信息质量方面得到有效提升。相较于旧事业单位之中的会计制度,新事业单位之中的会计制度所涉及到的内容更多,并且信息量也更大,有关财务报表体系以及会计科目等都出现了非常大的变化,其主要涉及到的内容包括:负债类有关账户核算、资产类有关账户核算、支出类有关账户核算、收入类有关账户核算、净资产类有关账户核算以及财务报告等相关内容。其中资产类会计科目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只有十一个,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扩展到了十七个。而负债类科目从原来的八个增加到了十一个。负债类科目最能够反映事业单位状态,十一个负债类科目能够更详尽的反映事业单位状态。净资产类科目由六个变为了九个,使事业单位非流动资产基金也能够得到体现。新事业单位有关会计制度的落实,切实符合财政改革方面的需要,使事业单位在会计科目以及会计科目体系方面的使用说明更加完善,使事业单位在预算资金核算以及预算编制等方面更加规范、更加细化。但需要注意的是,新事业单位有关会计制度的落实可以说是一把双刃剑,不但给事业单位的进步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事业单位必须要积极适应新的有关会计核算方面的环境,围绕新制度所产生的影响,应用有效的改进措施,从而保证会计核算质量。

二、新事业单位有关会计制度在资产会计核算方面的变化

1.新会计制度。

对于资产管理、预算编制、政府资金实际的收支情况等有关会计核算内容有了新的规定以及要求。应该突出怎样使会计核算制度和各地财政法规之间妥善融合,对事业单位有关会计核算工作进行更好的规范。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应该符合会计准则方面的基本指导,确保会计信息所具有的质量,合理的促进新会计制度之下,有关事业单位在会计核算工作方面的落实执行。

2.对于事业单位方面的会计报告体系进行了规范。

依照新的会计制度以及会计核算程序,有关事业单位在会计核算方面的最终结果表现在会计报告,从而对事业单位实际的运营情况进行全面的反映。由企业会计制度落实的角度来进行分析,企业之中的会计报告体系是由会计报表以及报表附件共同构成的。以往的会计制度以及会计报表方面的要求是:有关事业单位方面的会计报表应该含盖着收入支出表、资产负债表、附表与会计报表附注,以及收支情况编报有关专项资金收支方面的情况表,但是不包括对事业单位在会计报告体系具体组成部分方面的说明以及要求;另外对于新事业单位方面的会计制度来说,其明确规定了相关财务报告应该由财务情况说明书、会计报表以及会计报表附注等共同组成,同时对各子报表具体的构成内容也有一定要求。

3.强化在财政资金支出管理方面的会计核算。

新会计制度下,有关事业单位应该将财政资金方面的使用以及结算重新重视起来,对于事业单位在财政补助资金方面的支出项目以及流转情况进行严格的管理,妥善做好项目监督的有关工作;并且,新会计制度当中增设了两个相关的净资产科目,其分别为“财政补助结余”、“财政补助结转”,主要目的就是对有关财政扶持资金方面的结余、结转、支出以及使用情况等实施科学、全面、系统的管控,强化资金支出方面的精细化管理,尤其是对事业单位有关财政资金投入方面的内容,应该重视单位在预决算方面的执行情况,还财政资金方面的账务流程情况。

4.合理制订关于“非财政补助结转、结余和分配”方面的会计核算内容。

新会计制度下有关事业单位应该对非财政资金方面的结余、结转、使用等有关内容完成设置以及管理,利用设置会计科目来强化在非财政资金有关结转以及结余财务流程方面的管理,逐渐发展成一套妥善可行的、标准的有关非财政资金方面的结转以及结余财务管理方式,进而合理促进事业单位在新会计制度下,对于会计核算工作的进一步规范,明确资产支出以及分配行为,推动事业单位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三、新事业单位有关会计制度对于会计核算产生影响的对策

1.改进会计核算方法。

通过前文分析可以知道,新的会计制度环境下,核算范围和内容己经改变,内容更多,传统会计核算方法己难以保障核算质量。因此,事业单位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结合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要求,改革会计核算方法。在我国经济改革不断深入的情况下,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模式正在逐步向企业会计核算模式靠拢,所以事业单位应积极借鉴和吸取企业会计核算方法,利用多种会计核算方法提高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质量。

2.强化风险控制。

从如今我国事业单位方面的发展情况来看,事业单位性质出现了根本性变化,对于事业单位方面的转型,必然会出现财务风险的有关问题。就这种情况而言,为了能够保证资产安全,减少财务风险,相关事业单位一定要强化财务风险方面的控制。在会计工作的实际开展中,应该结合事业单位所具有的特征,构建在风险管理方面的机制,强化资金科目管理,减少事业单位方面的资金风险,确保资金安全。

3.妥善做好会计报表方面的应用实践研究。

事业单位有关会计核算过程在遭受影响之后,报表内容出现了很大的变化,为了能够适应这种变化,相关事业单位必须要做好在会计报表方面的应用实践研究,从而提升事业单位整体的会计核算水平,同时让报表职能更有效的发挥出来,提升报表的对比性、公开性以及透明性,让社会全体和有关部门可以利用报表掌握事业单位具体的负债情况以及资产管理,进而防止会计造假。

四、结语

基于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事业单位会计方面的改革更加紧迫。有关新会计准则制度切实符合经济全球化以及会计国际趋同化等方面的发展要求,对于事业单位方面的会计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所以事业单位必须要重视自身的特点,并且还要深刻考虑改革方面的实际条件以及步骤,从而使事业单位方面的会计系统更加完整、更加强大。

作者:刘晓凌 单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九一六台

参考文献:

[1]惠迎.探讨新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影响[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08):453-454.

[2]董春光.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23):632-634.

[3]张春艳.新会计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影响及对策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5(12):206-207.

[4]刘菁.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影响评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4(04):924-925.

[5]成宝艳.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变化探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18):346-347.

[6]席嬗嬗.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会计核算的影响及建议[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30)136-137.

第五篇: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问题探析

摘要:

事业单位是我国国家机构的重要分支之一,其经营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而不是纯粹是为了获取经济利益。事业单位的发展受到其自身财务状况的影响,财务状况的改进需要从会计核算工作入手,因此事业单位了解会计核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对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有积极的作用。本文将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便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提供一点建议和启示。

关键词: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现状;问题;措施;分析

一、事业单位相关内容介绍

事业单位与一般的企业法人不同,它是国家机构的分支,其经济管理工作开展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科教文卫事业发展的需要。事业单位是为社会提供各种服务的社会组织形式,是以政府职能和公益服务为宗旨的公益性单位,依法设立,一般不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的日常经费来源主要是通过财政支持获得,部分事业单位可以通过准入的服务活动获取部分收入,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可知,事业单位通过准入的服务性活动获得的收入只能用于事业单位的发展活动中,不得用于管理层或者是事业单位职员分红。事业单位是一种社会组织,具有独立的组织机构和办公场所,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具有服务性、公益性和知识密集性等特征。由于事业单位没有获取经济利益的需求和驱动力,因此事业单位在开展日常经营管理活动时对成本控制和效益管理缺乏动力,也没有重视资金管理和运营的重要性,忽视了财务管理工作对事业单位健康运行的作用,没有会计核算意识。事业单位要想获得进一步的发展,提高财务管理工作水平,就要重视会计核算的重要性,了解自身会计核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要根据相应的问题采取及时的解决措施。

二、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一)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分期假设不合理

按照我国现阶段会计核算工作的实际情况可知,我国事业单位一般采用公历1月1日到该年的12月31日作为会计核算年度,除了会计核算年度,还有会计半年度、季度和月度。会计核算工作开展的时间段比较多。根据我国行政体制可知,事业单位的预算需要根据人民代表大会的审议结果开展,每年的人民代表大会于当年的三月份召开,因此事业单位往往是在三月份提交财务预算报人大会审议,审议通过之后再执行会计预算。各个事业单位需要执行审核通过的预算,但是按照会计核算年度的时间可知,事业单位将近有三个月的时间无法执行预算要求,因此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不够全面,会计数据的真实性不够强,无法完整反映该年度事业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

(二)会计凭证的真实性较差

会计凭证可以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部分事业单位的会计记账工作较粗,记账凭证填制没有根据规范要求开展,导致记账凭证与原始凭证不符。同时,部分事业单位人员填写的记账凭证与原始凭证上重点内容不符,导致会计凭证的额填制违背真实性原则,降低了会计凭证的真实性。其次,部分事业单位的记账凭证填写过于简单,无法全面反映该业务的实际情况和具体内容,导致报账和记账工作无法顺利开展,会计凭证无法清晰体现业务的真实内容。再者,部分事业单位没有严格执行会计报销制度,没有规范会计核算程序,没有核对报销单据的真实性和合理性,会计人员工作受到主观情感因素的干扰较多,报销工作存在着较大的随意性。

(三)三公经费和奖金发放等违背了准确性

部分事业单位三公经费隐藏问题比较严重,比如业务招待费列支虚增,虽然政府出台了关于三公经费限额的规定和整治措施,但是部分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中仍然将三公经费隐藏于“管理费用”或者是“其他费用支出”等会计科目中。同时,部分事业单位将业务招待费归入内部食堂费用成本之中,因此三公经费的实际数额难以被准确的反映出来,会计信息的真实性降低。其次,部分事业单位的奖金发放比较随意,奖金发放的数额没有上限。由于部分事业单位可以根据单位性质和业务实际开展情况来选择单位奖金的发放金额和发放方式,但是部分单位没有根据国家规定的奖金计提方式和发放方法的要求出发,各个事业单位的奖金发放金额差距较大,不仅降低了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同时还金地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同类事业单位无法根据会计信息进行类比,进而同类事业单位的优化效应降低。

(四)忽视了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工作包括固定资产管理和无形资产管理,资产管理工作质量直接影响事业单位发展的稳定性和潜力。但是部门事业单位忽视了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存在着固定资产购置和管理不当等问题。比如部分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购置经费开支较大,没有根据事业单位的实际需要购置相关固定资产,资产购置比较随意,没有完善的资产上报审核机制。同时,部分事业单位没有严格控制资产购置经费支出,经费开支虚增等现象严重,资产购置流程不透明,滋生了腐败问题。其次,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部分事业单位没有对固定资产进行分类管理,资产闲置和资产加速折旧速度较快,资产使用效率降低,而且部分固定资产会计核算和折旧计提制度不完善。再者,部分事业单位没有重视无形资产的管理,会计核算工作缺位。目前较多的事业单位无形资产核算的摊销方式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无法形成合理的摊销方式,因此各个单位的无形资产摊销科目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无形资产的实际摊销情况难以被准确反映,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严重。

三、事业单位做好会计核算工作应该采取的措施

(一)合理调整会计核算分期

事业单位要做好会计核算工作,就要重视会计预算计划对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会计预算制度和计划为会计核算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必要的依据,对规范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事业单位可以合理调整会计核算分期,可以适当调整会计核算年度,实现与预算核算相衔接,保证会计核算分期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提高会计核算工作的质量。事业单位可以根据全国人大会议时间将会计分期进行划分,实现整个会计分期,以便可以更加全面完整的反映事业单位预算执行情况,为后期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工作提供必要的依据。其次,事业单位应该完善会计制度,根据国家改革和事业单位未来发展的要求对会计账务处理进行细分,可以根据事业单位实际业务情况调正会计科目分类,使得事业单位经济行为更加有效。

(二)规范账务处理流程,提高记账凭证的真实性

由于事业单位具有的行政特殊性,因此其账务处理工作比较复杂,账务处理工作涉及的内容比较多,因此事业单位要想提高记账凭证的真实性,可以适时规范账务处理流程,要明确账务流程的各个环节,了解各个环节的工作内容和工作重点,根据实际工作内容的要求出发,提高账务处理工作的严谨性,完善账务处理核查机制,对事业单位财务工作人员账务处理流程的合理性和透明性进行定期稽查。其次,事业单位应该重视记账凭证的真实性,要求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重要信息和内容的统一,以便记账凭证可以全面反映业务内容。事业单位要做好会计核算,同时要保证记账凭证的完整性,防止出现记账凭证信息随意填制、随意更改等现象,以便提高记账凭证的真实性。

(三)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外部监督

针对三公经费虚增和奖金发放随意等问题,事业单位首先应该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可以设置内部控制管理部门,对事业单位的财务活动进行监督和管理,同时要做好不相容岗位的分离工作,加强岗位之间的监督作用。同时,事业的单位应该实现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职能的分离,加强内部控制。其次,事业单位应该重视外部监督的作用,社会公共和投资人作为外部监督的主要力量,应当认清其身负的责任,要加大对事业单位的关注度。再者,事业单位要重视会计人员专业素质的提高,增强会计核算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可以对财务会计人员进行定期的再教育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和工作效率。同时,事业单位的管理应该强化集体财务管理意识,对各个部门的职能和分工工作进行协调,以便提高事业单位的整体绩效。

(四)重视资产管理,完善资产审批制度

事业单位应该在购置固定资产之前对资产的成本、使用价值和可能带来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估,在日常资产管理中,应该对固定资产进行检查和维护,建立健全的折旧制度。事业单位应该加强固定资产会计核算,保证固定资产的合理使用,根据各个部门的业务特点和性质购置固定资产,同时在会计科目设置上可以设置“累计折旧”,对固定资产实行折旧。事业单位还应该重视无形资产的特殊性,应该根据无形资产的市场价值来开展会计核算工作,同时可以根据无形资产的投入成本将其在有效期间进行摊销。

作者:刘岩 单位:辽宁工业大学财务处

参考文献:

[1]潘宗玲.资产证券化会计确认与计量浅析.财会通讯(综合•上),2010(2).

[2]刘美艳,邵亚男,王昕,刘浼华.行政事业单位涉税业务的会计处理探析[J].中国西部科技,2011(18).

[3]郭玉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研究[J].China'sForeignTrade,2011(14)

[4]薄云霓.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探讨[J].商业经济,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