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中西方会计核算模式比较,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
伴随国民经济和社会飞速发展,对服务式政府的呼声越来越大,社会公众或相关事业发展也给政府会计带来很大挑战。中西方国家政府会计核算基于社会、历史与文化等差异,导致二者在会计核算基础、核算要素、核算对象、核算主体等方面差异明显,本文接下来会一一展开叙述。
关键词:
中西方政府;会计核算;核算模式
前言:
会计是社会生产下的产物,会伴随社会经济发展发生改变,会计体系及其分支亦是为满足公众对财务管理需要随之诞生的。放眼古往今来会计发展史,也都是依据会计核算对象与适用范围不同而对其种类进行划分的,在古时有民间会计和官厅会计的划分,而国外会按会计主体不同经营目的进行划分,其中有营利与非营利性质的,而政府自然就属于后者。中西方政府会计核算模式存在很多相同与不同之处,本文接下来就对这两种模式进行对比,并进一步探索对我国政府未来发展的启示。
一、我国政府会计核算改革迫切性
(一)政府财政公开与公信力要求
十八大报告指明应当加快改进行政管理制度,打造服务式政府,使行政成本尽量减少,提升政府财政公开与公信力。打造服务式政府也就表示政府要充分急民之所急,公众对政府履责有权也有义务加以评估,促进政府提升工作效率;加强公开与公信力表示政府应对自身履责进行充分披露。十八大除对政府改革做了必要说明外,对其信息公开与公信力也作出明确要求,而这其中就包括有对政府会计核算信息的披露。
(二)政府提升绩效要求
我国曾推出地方政府的绩效评价体系,这表明我国各级政府绩效评估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效,但此评估体系却又因为缺少定量信息引发实务界和理论界较多疑问[1]。西方国家对政府会计核算和绩效评估间关系做了深入研究,结果证实:政府年度报表是公众监管政府工作有效手段,而年度报表价值是提供深度加工会计核算信息,让有关利益群体对政府资金使用等有更加透彻的了解;民主社会背景下,作为权责发生机制前提,会计核算系统和财务报表等对政府提升绩效很有帮助。中国政府当前结合收付实现机制,对资产运行等信息披露不够。想要促使政府提升绩效评价能力,为其提供足够定量信息,就务必建立起以权责发生机制为基础政府会计核算系统。
(三)加强政府预算管理要求
预算为权力部门对政府收支进行合理监控有力举措,而预算报告是体现政府某时期内预算执行状况信息媒介。政府完善会计核算系统对政府强化预算控制是十分有利的,对政府预算相关内容全方位体现也很有帮助。同时伴随改革步伐的大步迈进,对政府预算信息披露也日臻公正透明。但是当前我国会计核算还是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如缺少完整核算环节和基金会计衔接不当等,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对政府会计核算进行整改是很有必要的。
二、中西方政府会计核算比较
(一)会计核算主体比较
中国是社会主义人民制国家,各级政府也都是人民代表形成,政府是直接对人民代表组织对接的,也是受到人民代表组织督管的,各方政府在财政预算与国家事务方面采取统一宏观调控,层级式管理机制。参照本国政权结构与预算、政权与事权协调统筹的原则,政府的会计核算还分有中央及省、市、县与乡等几大层级,所有级次依次受政府总会计核算与其下属机关共同构成,我国政府拥有一个整体会计体系,政府本身就是会计核算主体[2]。而西方政府多为联邦国,联邦国政府和州及当地政府将国家权力分割开来,政府是选民选出来的,国会负责。国家与地方政府均具有预算管理与财政预算的权力,因而统一政府会计核算体系迟迟无法形成。西方政府其法律体系非常完善,具有对公共财政核算的相关法律,而且还有诸多基金帮助进行会计核算与管理。政府会计核算过程中,基金是指依据相应法律,设置特定账户进行资产清算,收入、支出、余额与负债等相互平行发展会计核算个体。基金不同设置理由对政府运用基金程度会形成制约,依照法律条令构建基金,政府对这些基金用途没办法改变,但是行政目的设置基金,原则上却可以略作调整。
(二)会计核算对象比较
会计对象同报告或会计主体在会计确认、记录、计量与报告等内容范围界定存在直接关系。在会计对象方面中西方两方政府基本一致,不同之处是国有企业产权在不在核算范围内。众所周知,我们国家市场经济主要以国有经济为主,因而国家政府对全国主体经济具有宏观调控作用,但是由于大改革与大转型所致,现在市场经济也多被划分成事业单位与企业等,也就同政府会计核算体系相脱离。但西方政府主要是个体经济,由国家占据大部分产权同时用以为公众事业提供服务企业也有公营企业一说,其性质类似我国的国有企业。但该部分企业规模不大,一般也都是政府会计核算体系当中涵盖的,是权益基金所属企业基金负责核算的,而且它的核算方法同企业基本无异。
(三)会计核算要素比较
本国政府核算要素主要包含收支、资产、负债与净资产等几种,西方政府主要包含收支、资产、负债与基金余额等几方面,纵观整体两者似乎并没有多大区别,另外我国核算要素基本满足国际统一标准。但究其本质,二者差异最大之处便在净资产和基金余额方面。西方国家核算要素选择采用基金模式,而会计要素主要体现基金使用状况,但是中国会计要素建立在预算模式基础之上,主要反映政府达成预算的相应状况,同时对资金使用情况并未引起足够重视。
(四)会计核算基础比较
所谓会计核算基础即进行会计核算时对收支情况确认依据。国家《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当中明确表明中国会计核算会结合收付实现机制当作前提。收付实现机制会计前提对于会计确认相关工作来讲给予很大帮助,规定会计只确认实际收取及支付现金即可,对责任关系并不需要深究。但若不用现金交易则就享受不到这种便利,对后期现金流动确认造成很大困扰,也易致使会计信息反映不够彻底、公正、公开,对政府财务委托责任没办法科学合理衡量。而西方国家核算基础最大特点是采用权责发生机制,把收支确认构建于实际出现权责关系情况下。
三、我国政府在会计核算方面得到的启发
(一)会计核算主体方面
对会计核算主体也就是中国政府对基金会计接受程度,在对政府会计进行改革时期,在行政单位或是国家整体预算之中,采取基金核算制也是势在必行的。对事业企业及行政企业等资金使用用途不一,尤其特殊用途那部分资金,均应当依据相应用途分门别类予以核对,同时依据需要与规定要在报表中也有效区分开来。这同时证实我们对基金会计理念已经认同,我国亦在朝着基金会计并拢,但是对基金实际划分方法,本文在这里认为对西方国家模式不应是拿过来就用的,需要结合中国国情构建符合我国发展规律基金会计模式。尤其我国刚进入大转型时期,把基金太过详细划分显得不太现实,还是应该为政府整改提供很多机会的,为最终设置同步我国发展基金模式,预留相应空间与时间。
(二)建立双轨制模式
中国目前采取将预算完成情况作为主要依据的会计核算单轨模式,对筹集资金非常重视,但对使用资金却明显忽视,致使会计核算未能将政府该会计主体资金动向充分体现出来。西方国家基金制主导下采取复合型会计核算模式,其基金种类也是五花八门,对我国简政放权、综合提升工作效率等需要也不能很好满足。所以我们在未来工作中应该着力把两种模式优势融合起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寻求出真正符合我国国情双轨制会计核算的模式。其一,按照不同资金流向对双轨制模式进行科学应用。国家或各地方级政府日常小批量财务运转和经费支取时,将主要看预算模式保留下来,经行政部门收支、负债、资产与净资产会计要素来核算会计主体。对国家划拨大批量专项使用资金,就需要选择基金主体复合式核算模式,对每类基金要做细致划分、规划,要监管好各笔款项运用情况,对基金价值、债务、所剩权益与变动情况都要认真记录在案。其二,按资金周期不同对双轨制核算模式加以利用。以政府资金流向信息为基础,对较长周期资金流结合复合型模式,而周期相对较短资金流采取单一式核算模式。
(三)对核算要素科学设置
应向西方国家借鉴相关经验,由多角度设置会计要素。其一,政府进行会计核算时要对社会效益做适当添加,把预算资金的运行情况当成主体,把预算执行和使用资金社会管理作用体现出来,会计核算应致力于为公众提供更多服务,会计核算也应由单纯资金流过渡至价值流。其二,使财政会计核算相关内容不断丰富。要摒除以往只做收支预算行为,同时应把负债和固定资产的折旧额规划到核算要素当中,构建相应折旧核算体系,加强对国有资产管理能力。对预算账户进行拓展,在传统预算账户前提下添加基金收入这一项。同时要给政府支出添置预留,并且要积极吸收先进理念与技术,清晰记录政府的每笔采购订单,对政府做好公共管理打好坚实基础。
(四)核算基础从收付实现过渡至权责发生
国际货币组织《财政透明手册》当中明确表明政府应该把权责发生机制当成会计核算先决条件。中国政府同时要向IMF和OECD等先进组织取长补短,也应结合本国国情贯彻落实权责发生机制模式,促使绩效考核与财务运行等更加精准科学。其一,会计确认方面结合权责发生机制,这一点已在文中多次提及。政府出现有关财务事件以后,应当先放眼权责关系,做好实时登记与计量工作。核算资金流过程中,也应核对好固定资产有关内容。把政府绩效和会计确认有机融合在一起,以给全方位成本评估作为参考。其二,政府预算过程中引进权责发生机制。以往政府结合收付实现机制对完成资金预算过度重视,而对如何使用资金却显得漠不关心。所以,就应当引进权责制,然后把它同预算结合在一起,并在确认会计服务与产品时,按照收益期不同把现金流依次划分开来,接下来预算时应当结合资产负债理论,通过利润确认等先进方法,以资金使用率为出发点,促使盈亏核算更为精准,会计信息披露更客观透明。
结语:
综上所述,当今为知识经济时代,也为国际经济融合时代。在机遇与挑战并存新世纪,我国政府会计更应当对国内经验进行充分总结同时,积极掌握西方国家发展动态同时吸收前沿科技成果,但也不应该是一味拿来主义,要走我国特色化发展道路,相信在此前提下我国政府会计也会日益完善与成熟。
作者:巩晓文 郑权 单位:佳木斯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付红艳,于弘文.中西方财务管理模式的比较和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3,18:117.
[2]孟敏.我国事业单位与西方非营利组织会计核算上的对比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3,14: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