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评析(3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已经颁布并实施了几年,对于规范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具有很强的意义。本文从新事业单位制度发生的变化着手分析其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影响,研究了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依然存在的不足之处,对事业单位应用新会计制度的策略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影响
一、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发生了重大变化
(一)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会计主体和会计要素发生了重大变化
原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会计要素的规定相当模糊,所以很多事业单位只能在会计核算的时候将会计科目等同于会计要素。所以原事业单位在会计核算的时候只是大致地将会计科目划分为资金来源类、资金运用类和资金结存类。新的事业单位明确地划分了会计要素,事业单位可以按照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进行会计要素划分并进行会计核算,这样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都有了坚实的理论依据。旧的会计制度将会计核算集中在预算资金管理上,这是难以真实地反应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新时代的财务管理工作要求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进行全面真实的反应,旧的会计制度显然已经不再适应时代要求。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将会计核算的主体回归到单位内部的经济业务上,覆盖到单位的方方面面,体现了财务会计核算的全面性,事业单位在此情况下会不断提升资金使用效率,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和完整。
(二)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增加了会计核算的内容
原会计制度对于财政补助和非财政补助的结余核算划分很是不清晰,新的会计制度弥补了这个缺陷,在会计核算内容上进行了相应的增加。会计核算中增添了政府收支分类、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和国有资产管理等内容,这样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就可以和国家财经法规实现动态衔接,为了将非财政资金和财政资金划分开来进行核算,新的会计制度增加了非财政补助结转和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账户,对非财政资金进行了单独的核算,这使得事业单位的财政资金精细化管理有了可行之路。
(三)新事业单位会计政策改变了固定资产的核算方式
原来事业单位通过固定基金和固定资产账户进行固定资产的账面核算,但是固定资产这样计量是很不准确的,使得会计信息不可比、不可信,新会计制度去掉了固定基金科目,引入了固定资产、累计折旧会计科目,这样在计提折旧的过程中就将非流动资产资金冲减掉了,没有计入支出。
(四)新事业单位会计系统性地变革了财务报表体系
原来事业单位财务报表对财务状况反应地极其不彻底。原来的资产负债表是非常不完整的,新的会计制度在原来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补充和完善,变革了财务报表的构成要素,让财务报表在原来基础上实现进一步的完善。新会计制度要求事业单位的会计报告应该包括会计报表和附注,会计报表应该包含资产负债表、财政补助收入表和收入表,其中新增的财务报表要素是财政补助收入表,主要反映某一个会计年度内财政补助的收入、支出和结余,新制度下的财务报告体系更加符合会计核算惯例,改进了原有报告体系之中的不合理之处,更具完善性和系统性,使得财会系统更加趋于完善。
二、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不足之处
新事业单位会计政策进行了系统性的修改和完善,便于新时期事业单位进行财务管理和经济工作,提高了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质量。但是新制度在运行中仍然表现出一定的不足,需要进一步的完善。比如说新的会计制度中现金流量表依然是盲区,我们依然无法了解事业单位现金的变动情况。另外,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依然建立在收付实现制为主的基础上,只有部分经济业务的核算引入了权责发生制,事业单位在会计核算时候难以体现出全部的成本和当期的资产、负债变动情况,这使得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和风险管理变得较为困难。
三、事业单位应用新会计政策的思考
笔者认为各个事业单位应该做好新旧会计制度的落实和实施工作,实现新旧会计制度的顺利衔接,为此,事业单位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财政部应该通过多种途径来进行新事业单位会计政策宣传,让事业单位对新的会计政策有足够的认识和了解,能够及时顺应政策进行会计人员培训,使得新会计政策的精髓和要点能够及时被理解,事业单位会计人员应该能够及时分辨新旧会计制度的不同之处,为新的会计政策得顺利实施打好良好的基础,良好的宣传工作能够让事业单位在应用新的会计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得以及时发现;其次,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体系和会计信息系统应该根据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要求而进行更新和完善,为新旧会计制度的衔接做好充分的硬件准备,让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能够真实、准确地反映;最后,事业单位应该做好新旧会计制度的衔接工作,将本单位的资产清查清楚,保证账账相符、账实相符,按照新的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分别计提折旧和摊销,将财政补助和非财政资金的收入、支出和结转按规定进行处理,加大力度实施新的会计政策。
总而言之,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在技术上对原会计制度存在的一些重大缺陷进行了整体改进,转变了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理念、财务管理方式和会计核算的方法,使得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能够得以真实反映,这是会计变革取得的一大进步,是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和财政风险降低的重要依据,是完善政府财税体系的重要举措,全面推进我国政府会计体系的变革。
作者:田宁 单位:韩城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
参考文献:
[1]刘艳丽.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影响[J].财会通讯,2013
[2]顾爱春,房敏鹰.事业单位新旧会计制度核算差异分析[J].财会月刊,2013
第二篇:事业单位部门预算改革会计核算
摘要:
随着政府职能转变的推进,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改革与会计协调问题越来越引起国家的重视。行政事业单位的改革重点在于部门预算的改革,而会计核算是部门预算改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实践中行政事业单位部分预算与会计核算的协调结果并不令人满意,这为行政事业单位的改革带来了一定的阻力。本文通过对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与会计核算在协调性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行政事业单位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会计核算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利用效率的提升以及管理水平的提高对部门预算的要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逐渐加深,由于会计核算在部门预算改革中具有特殊的意义,使得对二者的协调性要求提高。2013年,财政部颁布了《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在其中增加了与部门预算相关的会计科目,为加强预算改革与会计核算的协调带来了依据。为了更好地促进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改革地进行,2014年8月3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对《预算法》进行了修正,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于2015年1月1日开始全面实施。新预算法实施以来,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实务中部门预算与会计核算的协调性问题依旧存在,应当引起我们的关注和重视,并加强对其的研究。
一、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改革与会计核算之间存在的问题
1.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存在的问题
2014年8月新预算法地提出再次明确了我国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中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了部门预算改革与会计核算很难协调一致。而我国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第一,预算全过程缺乏必要的预算绩效评价。目前,我国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国家的相关支持,这便导致单位在利用资金时并不注重效益和产出的匹配性。因此,对于部门地预算在其定制以及执行的过程中并不会对执行结果进行相关的绩效评价,并给予一定的鼓励。这导致相关预算执行的结果并不是很令人满意。第二,单位内部部门之间配合性差,预算信息传达不通畅。由于部门预算涉及到单位内部的很多科室,这需要各部门的配合才能顺利完成,但是其他部门往往会误以为预算的编制是财务室的工作范围,没有给予及时的配合,导致财务室唱“独角戏”的局面。另外,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是基于对单位内部各个部门的了解的基础上做出的,如果其他部门不配合,相关的预算即便编制出来,它的适应性也是非常不好的,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再者,如果财务室对以往的经验和业务流程和规模有很好的把握,编制的预算能够符合单位各部门的实际情况,如果预算不能顺利的传达下去并得以有效地执行,那么编制的预算也会成为一纸空文。不会产生实际的作用。第三,预算审查制度缺乏。事业单位不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他们对于资金的利用效率和效果往往不会给予特别的重视,对于预算也是一样,他们并没有多大的动力对相关预算进行全面的审查以纠错防弊。预算审查制度的缺乏,容易导致相关部门的松懈,预算执行效果不明显。
2.会计核算采取收付实现制并且相关科目设置不合理
在我国的会计准则中明确规定,行政事业单位采取收付实现制的会计核算办法,其他企业采取权责发生制的会计核算方法。在收付实现制的会计核算方法下,行政事业单位在实际收到款项以及将款项发出之后再做相关的会计处理,因此在这种会计核算基础上,事业单位会出现虚增资产等现象,使得会计核算不能准确客观地反映单位内部的现状以及单位资产的实际价值,从而影响到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核算的内容仅限于收入和支出的详细记载对长期资产的记录并不完整,更有甚者对应有的科目不进行设置,会计科目的缺乏使得不能很好的把握单位内部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例如,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在记录购入固定资产时,固定资产以取得时的价值入账,相关的费用并没有采取资本化,仅仅列示在相应的科目当中,并在使用期限内分期计入相关的费用和支出,这在固定资产购入不均衡时,会使同类事业单位之间的预算执行情况存在弊端。另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行政事业单位的业务也随之增加,这导致原来设置的科目并不能完全满足单位内部发展的需求,因此需要行政事业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加以科学应对。
3.会计核算与部门预算反映的内容存在不一致
我国政府对行政事业单位部门的预算改革工作一直在进行着,改革的目的也主要集中在如何对部门的预算进行有效和完善的编制,它要求经过改革后的部门预算能够全面反映单位内部资金的运行状况以及相关收入和支出的动向。在这种要求之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会计核算应当根据相关的要求来计划自己的会计核算内容,以便为单位提供有用的决策信息。但是,在实务中行政事业单位原有的会计核算方法并不能充分反映内部的资金运动方向,二者在反映内容上存在一定的出入,这严重影响了二者之间的协调性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二者之间的联系。
二、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改革与会计核算的协调对策
1.全面改革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体制
在分析单位部门预算和会计核算协调性问题时,由于部门预算自身存在的问题也会导致二者的不匹配性,因此有必要对单位部门预算做出全面的改革,完善相关体系,才能促进二者的协调一致。首先,对预算的全过程进行预算绩效评价。绩效评价能够带动相关部门员工执行预算制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在部门预算制定后,针对预算的执行情况,以及后续履行情况进行绩效考评,对于预算执行有力的部分和员工进行奖励,相反,对于那些没有严格执行预算的部门给予惩罚。其次,协调单位内部部门之间的联系,为预算信息的传达建立有效的渠道。通过部门之间关系的协调和沟通,能够使财务部对相关资金的需求情况有一个较为全面的把握,在这种情况下制定的资金预算比较符合部门的实际需求状况,能够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针对相关信息的沟通渠道,应当在单位内部建立一个预算中心,将本单位的预算信息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向各个部门传达,而其他部门想要了解预算的情况下,能够直接到预算部门咨询相关的情况。这样有利于预算信息的上传下达。最后,单位内部的相关责任人应当建立预算的审查制度。预算审查相当于对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检查,将部门预算的执行情况纳入到单位的监督之下,能够形成一定的威慑力,使相关部门在执行预算的过程中能够严格按照预算的要求对资金进行合理的分配。通过上述措施,单位能够对预算有一个很好的把握,从而为与会计核算的协调打下基础。
2.完善会计核算基础与会计科目的设置
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如果运用收付实现制能够符合单位现实的发展需要,单位可以针对相关的业务采取不变的会计核算基础。然而,对于那些运用收付实现制制约了经济业务的核算或者经济业务信息不能被完整反映出来的经济的业务应当采用权责发生制的会计核算方法。从而对单位的经济业务有一个全面完整的记载,把握单位资源的流动状况,全面准确反映出单位的财务会计信息,有利于单位管理者据此做出决策,将有限的资源投向那些真正需要的地方去。对于采用权责发生制的会计核算基础,单位应当设置与其相适应的会计科目,以恰当反映相关业务的动向。然而,对于单位内部新增加的业务,单位应当通过对现实情况的把握和学习,设置符合相关业务的会计科目,并在单位内部加以推行,对于能够帮助单位实现信息全面反映的会计科目加以保留,对于那些无用的会计科目进行删减。由此达到单位要求实现的目的。
3.加强部门预算与会计核算反映内容的一致性
在协调二者反映内容一致性方面,行政事业单位可以将会计核算的记录情况与部门预算的执行情况分析表进行比对,分析二者之间存在的差异,并对差异情况进行分析。相关做法主要有,单位相关负责人可以将部门预算的执行情况表附在会计报表之后,并由相关的责任人进行二者差异的对比分析,从而对部门核算计划进行修改。这符合《新预算法》中将政府全部收入和支出纳入到预算的新要求,这样能够形成对单位收支的全面把握。如果查找出来的差异具有普遍性,可以适当修改现行的会计核算方法,从而使修改后的核算方法更加符合相关部门预算的改革方向。由此可见,加强二者的协调是在动态中不断完善的,只有不断修改现存的问题,才能使二者更加有效的协调一致,产生预期的结果,这同样也是《新预算法》修正的精髓所在,即在不断的实际发展过程中完善单位部门预算。随着社会发展与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国家对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的改革也在加紧进行,政府会计工作作为部门预算改革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应当充分发挥协助改革的角色。现实中二者的冲突不断,只有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二者之间的矛盾,从而发挥二者之间的协调作用,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行政效能和资金利用效率。
作者:邓方妩 单位:福建省南平市光泽县鸾凤乡政府
参考文献
[1]杨洪.浅议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改革与会计核算的协调[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11).
[2]丁佳.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改革与会计核算的协调[J].财经界(学术版),2015(13).
第三篇: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问题与措施
摘要:
相对于企业而言,事业单位通常都是指可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一类国家机构。会计核算在事业单位中是会计信息的基础,其质量与事业单位会计管理水平具有直接关系,加强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对于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规范性尤为重要。文章基于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有针对性地提出应对措施,对于事业单位会计人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会计核算;常见问题;应对措施
一、前言
随着近年来经济的迅猛发展,作为国家机构中一个重要部分的事业单位,也面临日趋复杂的会计核算环境,目前在会计核算中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导致事业单位在会计核算方面也日益凸显出重要性。为不断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应结合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实际开展相关分析研究并提出应对措施。所以,探讨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的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的现实性意义就十分突出。
二、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的常见问题
会计核算的计量尺度是货币,能够客观反映会计主体资金的变化状况。对已发生或完成的会计主体经济活动进行核算,也就是对会计账务工作的总称。做好会计工作主要在于对会计核算形式进行合理组织,从而确保工作质量,提高效率,会计报表的编制及时正确,以达到应用会计信息人员的实际需求。事业单位目前在会计核算中的常见问题较多,主要有以下四个,现将具体内容分析如下。
(一)不规范的会计基础工作
在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中,不规范的会计基础工作是比较常见的一个问题,不规范的会计基础工作比较普遍,其主要原因是受到四方面因素制约,一是没有完整地填写原始凭证。一些事业单位在会计核算工作过程中,填写的原始凭证具有空白或漏填等现象,这与原始凭证的具体填写要求不符,原始凭证不完整,导致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无法获得准确的会计信息;二是一些原始凭证具有虚假的情况。填写会计原始凭证在事业单位中,应符合项目内容的实际发生情况。结合会计工作实际,部分事业单位原始凭证的真实性不一,偶有违规采用自制原始凭证进行虚假编制的情况发生;三是不规范地进行记账凭证。该问题在事业单位中对于会计信息准确性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诸如未采用规范的会计科目名称,将影响预期的工作效果;四是未采用规范的账簿书写方式进行设置。会计核算在事业单位财务工作中因采用涂抹、错误书写数字等不规范的书写方式,对于核对各明细账具有一定影响,上述问题都是因不规范的会计基础工作而导致的。
(二)不健全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
在一定程度上,不健全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对于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具有制约作用。很多事业单位在会计核算工作中,受传统工作模式影响,一些会计内部控制制度还有待于不断完善,事业单位缺乏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意识,对会计内部控制重要性不够重视,导致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比较混乱,而这方面工作只停留在形式上。
(三)不完善的会计监督检查机制
在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中的一个瓶颈问题就是不完善的会计监督检查机制。事业单位监督会计核算,因其与社会及监督部门的工作协调机制不健全,无法充分发挥应有作用,导致目前的监督检查机制在一些事业单位中的实施效果不佳。使某些监管部门不能及时督促、检查各项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也没有严格监督资金管理及使用,处罚违纪违规问题缺乏应有的执行力度,造成一些事业单位对很多财务问题悬而未决,严重的还将引发严重的财务犯罪问题。
(四)会计人员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会计人员整体不具有较高素质,也导致会计核算工作问题重重。会计核算对于事业单位而言,应由经验丰富的会计人员从事此项工作,因部分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个人业务素质相对不高,导致在处理具体会计事务工作的过程中,会计核算作用难以得到充分发挥,进而对会计核算效率产生直接影响。此外,一些会计人员不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利用职权获得一己私利,对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不仅产生严重影响,还影响社会风气,对于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也是十分不利的。
三、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常见问题的应对措施
为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水平在现有工作基础上不断提高,应结合上述常见问题,研究分析会计核算问题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解决办法,从四方面采取措施予以妥善解决。
(一)对会计基础工作不断完善
会计基础工作的完善,主要还是在于能够妥善解决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的问题。在会计核算工作中,会计基础工作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对于会计核算质量的提高十分有利。会计基础工作的完善,一定要对事业单位会计人员填写原始凭证进行规范,完整填写原始凭证,避免对原始凭证进行弄虚作假。也应规范书写记账凭证和账簿,使会计信息确保准确,以利于事业单位开展会计核算工作。
(二)对会计加强内部控制
事业单位加强会计核算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对会计加强内部控制,事业单位对内部控制制度应提高重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应健全,使其成为会计核算工作的重要依据。而且,对会计加强内部控制,一是对各种程序流程进行规范,针对岗位制定相应职责,基于工作性质、范围及内容,建立较为规范、操作可行的内部管理制度。二是预算部门应及时沟通核算部门,准确细致地制定计划并不可任意改动,交流其它部门的成功经验。三是基于各事业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比较具体的制度分支,采用规范有序的行为。诸如事业单位逐步实施会计集中核算,可在单位会计责任主体不改变、各部门财务职能不减少的情况下,结合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等改革的财政政策,不断加强财务管理职能。此外,还应对财务部门不断提高应变弹性,在实践中迅速适应随时出现的问题并采取妥善的应对措施。
(三)对会计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在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中,对会计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事业单位应与社会、监督部门加强协调合作能力,提高监督检查合力,使监督部门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根据实际需要开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性、会计核算工作程序科学合理性、财务会计制度完善性等方面的全面监督检查。此外,应严格遵循国家相关法规要求,根据财务制度的相关考核指标,对财务信息披露制度的建立及完善不断加强,对有关财务信息依法公开,从而实现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规范性。
(四)会计人员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需要会计人员整体素质不断提高,这可采取以下两方面措施,一是对现有会计人员加强培训,采取短期、高效、较强针对性的不同岗位业务培训形式,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不断提高理论知识和综合业务能力,才能使会计核算工作更好地开展。二是对会计人员不断提高职业道德教育。各有关单位及部门针对各自实际情况对现有各项规章制度不断予以完善,从制度上约束会计人员的具体工作行为,在本质上提高有关人员的诚信敬业意识。
四、结语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是一项十分主要的综合性系统工程。在事业单位日常工作中,财务关系日趋复杂,在开展会计核算工作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事业单位工作实际,不断完善各项会计基础工作,进而才能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不断完善并向规范性方向发展,有效提高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整体质量,不断促进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健康有序发展。
作者:王松洁 单位: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
参考文献:
[1]畅琳.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评析[J].经济师,2012(10).
[2]曹丽萍.改进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几点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3(08).
[3]肖辉.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分析[J].财经界,2014(11).
[4]牟善岚.浅议行政事业单位如何实施内部控制加强财务管理[J].现代经济信息,2013(05).
[5]王建军.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J].现代商业,2012(05).
[6]郭雪飞.新形势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创新[J].会计之友,20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