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问题分析(3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问题分析(3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问题分析(3篇)

第一篇: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正确性因素

1.影响事业单位正确进行会计核算的因素

1.1针对事业单位的财政监督管理不力

事业单位的财政监督管理不同于企业财务监督管理工作,因为很多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主要是依靠财政拨款,在这样的情况下,监管工作只是看银行存款花钱,只是关注存款的多少,没有考虑到具体的资金使用方向,而且存在“有钱不花,过期作废”的错误观念,导致整体事业单位资金使用混乱。在这种管理现状之下,财务监督管理不力的主要表现在于:第一,收入票据使用不规范。如:事业单位的收入票据还是存在“白条”的实际操作,并用税务发票收取收费收入及其它收入等,这些违规行为都应该得到控制。第二,少数单位直接从收取的收入中暗抵上缴的做法严重违反了“收支两条线”原则,不仅违反了专项资金的使用规定,也缩小了部门预算收支规模。第三,各事业单位预算编制不准确,预算编制是控制资金的关键,但是很多申请的预算存在实际误差,无法形成对单位发展的全面控制。以上几个方面都是具体的表现内容,其产生的原因都是因为财务核算的监管工作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都不够有力,没有进行严格规范,导致很多事业单位长期的会计核算工作就不规范的开展下去,自然就使得很多不合理的内容无法及时纠正。

1.2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素质不高

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效果要更为理想就必须全面提升会计人员的素质,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素质不高,具体表现在:第一,会计人员的学习专业财经的较少,通过数据调查可知:目前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毕业于财经专业学习的太少了,从事会计工作之后也没有经历过系统化的财经培训,他们从其他岗位转岗而来,再进行会计工作,没有机会进行培训,就使得他们的会计知识结构层次低,会计的职业道德水准不高、专业知识及关联学科知识缺乏、业务视野狭隘、组织协调能力差。第二,会计人员的知识更新能力较低。很多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人员年龄较大,因为领导人员认为年龄大的会计人员更复杂,更容易被信任,但实际上很多年龄过大的会计人员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低,财务人员知识更新速度跟不上工作需要。这些直接导致财务人员在日常会计业务处理上经常犯一些低级错误。第三,会计人员法制观念淡薄。行政事业单位中很多会计人员忽视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导致法制观念淡薄,掩盖真实信息、挤占、套取财政资金,为违法违纪出谋划策,不仅影响了会计职能的发挥,还增加了财政审计压力。第四,会计人员的道德素质不高。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往往唯单位领导命令是从,为了受到重视就忽视了自身职业道德的提升与规范,还有的由好逸恶劳的心理,为了避免复杂的核算过程就选择了直接跳过必要的流程,使得会计核算工作容易出现明显的漏洞。

2.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的改进建议

2.1加强财政监督管理力度

为了解决会计核算准确率的问题,事业单位必须要加强财政监督的管理工作效果,尽可能实现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具体过程是:统一集中核算、统一报表、统一审批。这样的工作流程就是为了节省财务报表上报的时间周期,从而提高了上报的及时性以及准确性,这样更为便于财务报表及时准确上报,有利于财政部门对其加强统一调度和管理,这一就能够全面改善目前存在的问题,解决很多事业单位财政资金散乱的问题,避免户头过多引发的舞弊案件。具体的监督过程要做到:第一,集中核算的要求从原始凭证的收集,记账凭证的填制,账簿的登记,报表的编报,到会计档案的整理归档,进行逐一要求,在科目设置和使用上,严格按预算规定的科目设置,所有的核算会计统一认识,统一做法。第二,监督管理工作要严格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统一为报账单位进行会计核算。包括对原始凭证合法性的审核、账务处理等财会事务。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保证核算操作规范合法达标。

2.2培养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为了全面提升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核算能力,必须系统化的培养会计人员,以便提升其综合能力。首先,要建立健全工作目标考核机制。让所有的会计人员都能够通过竞争上岗,然后定期进行考核,没有通过岗位考核的人员要进行再培训,在制度的规范下会计核算工作才能够受到会计人员的重视,主动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其次,要尝试实行岗位交流机制。会计岗位的轮换有利于培养人员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这样就能够让更多的会计人员主动学习多方面的财务学知识和相关法律知识。第三,要加强财会人员执业培训。例如:《会计法》对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提出了法律和规章制度的良好习惯,做到知法管理,进而让会计人员拥有全局观念和法制观念。各级财政部门要按照分级、分类、分层次原则,组织实施好各类业务培训。要结合业务特点和岗位职责,对新入职财会人员进行岗前技能培训;对一般在职财会人员以知识更新为目的,以继续教育为主要培训手段。

3.结语

综上所述,影响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效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要彻底解决问题就要加强财政监督管理力度,培养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力求从“监督”和“管理”两方面的角度来让会计核算的效果更为理想。

作者:高大宇 单位: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社会医疗保险管理局

第二篇: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基础探讨

一、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基础中实施收付实现制存在的问题

1、会计信息不开放,没有比较参照数据

在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基础中运用收付实现制,只能对资金的收入和支出进行账目整合,由于会计信息包括纵向和横向两方面,在信息的横纵参照和对比上,收付实现制不仅不能进行数据参照,而且会出现费用混淆的问题,同时还存在账务时间编写和年限下推叠加的问题,不仅影响核算的准确性,而且会影响事业单位对会计工作态度的看法,再次进行数据详细核算不仅浪费时间,而且耗费精力,并影响其他工作。例如事业单位利用分期形式将资金支出购进了一项固定资产,而会计将其作为支出科目,但实际上它没有将固定资产带来的效益纳入到相应的核算中,反而增加了固定资产发生的资金费用,失去了会计信息应体现的纵向与横向对比的意义,也影响了实际核算的目的,完全丧失了数据对比和参照的可依据性。

2、事业单位不透明,会计信息没有可信度

事业单位出于一定原因或由于历史因素等会对会计账务进行作假行为,造成现代事业单位会计信息不可信的情况。因为会计核算需要会计进行操作,在信息核算中完全可以掺杂事业单位一些主观人为的因素,从而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采用收付实现制为会计核算基础,实质上它是进行资金收入与支出核算的,但是操作流程中,在将全部收入资金纳入账务后,可进行本期全部现金数据分化操作,形成一种成本与支出不匹配性,从而影响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例如某学校将年初部分预算列为奖学金,在年末进行全部发放,但是因为各种原因获得了一定财政资金,而会计进行核算时增加了对获得资金的操作,从而淡化了支出费用,造成失衡现象,影响了会计信息的可信度。

二、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基础采用权责发生制的可行性与意义

1、以会计的原则性和准确性为基础

目前完全采用科学技术进行财务管理的体系还没有建成,需要会计辅助相关软件对单位的资金进行财务核算,但每个会计的素质是不一致的,由于其学历的差别、自身素养的差别等,使目前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出现了多样性,工作能力千差万别,同时较多应用的核算基础均以收付实现制为主,对一些工作的细节不注意,对公司资金面临的危机也没有良好的评估,因此将权责发生制应用到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中是必须要推广并实施的一项重要任务,需要会计具备自律、理性、客观的工作原则,同时要具有谨慎、准确操作的职业道德,从而将权责发生制有效的运用到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

2、准确反映单位的资产和负债

将权责发生制应用于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对发生的向外借取资金情况,可利用欠款手续站在债务方的立场与债权方向上级进行资产汇报,这样可确保单位资产的明晰化。而且事业单位能够按照权责发生制的规范进行账务分账,对借贷情况及公司资产进行详细分化和整理。

3、及时真实反映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

会计将真实的企业财务情况向相关主管人员汇报,是作为一名会计应具备的个人素质和职业道德,而且也应该具有这种正直、恪守原则的素质。真实的财务汇报可让相关部门切实了解企业运营情况,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掌握并提出解决方案。但实际在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有很多会计没有及时将真实的财务信息向上级汇报,分析其可能的因素包括会计自身职业道德的缺失和财务监管部门的疏忽。会计自身职业道德的缺失是由于会计对自己从事行业认知的缺乏,没有准确、认真的对自己的职责进行负责,没有考虑自身工作的内容与企业正常运营的关系,没有主动承担风险的精神。财务监管部门是对财务整体工作人员的一种检查和督促,它是单位设置的一项重要职能部门,是需要严格对会计人员的技术、工作态度及专业进行管理的一项工作,他们必须掌握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需要对不规范的行为进行矫正,从而促进会计核算部门能够有效、准确的从事资金核算工作。而在及时真实反映会计信息上,监督管理部门必须严格,将工作进行到底,同时会计工作人员要反思自身工作的职责,提高个人素质,加强与监管部门的协作,共同为事业单位的资金信息作出应有的贡献,实现事业单位将权责发生制应有到会计核算基础中的意义。

三、权责发生制核算方法

1、收入核算

在会计核算准则中有一条非常重要的规范要求,财务核算中必须按照收支两条线路进行核算,而且两条线路的核算不发生交集,同时相关部门还制定了相关审批规范,并根据收付实现制准则进行核算的检查。而实际资金的应用中必定会出现偏差,对发生的实际结果超出预算的情况,需根据实际资金流动情况进行核算并单独设置相关账目,以年作为结算单位,进行相应调整。

2、支出核算

事业单位财务支出核算中,对借入贷款进行核算时,利息支出一定要根据权责发生制为会计核算基础进行操作,而且对于贷款利率和借款时间的设定必须遵照相关规定进行,同时按照从年至月的方式对利息费用进行提取。

3、债权债务核算

无论事业单位还是企业单位,在其正常运行的同时或多或少都会出现债权和债务的情况,而为确保企业正常发展的同时也必须履行一定债务的偿还责任,这时需要财务对公司的财产进行可信度的评估,以确保公司正常运营的同时又能偿还债务。而将权责发生制应用到会计核算中,它不仅可以对公司账目进行清晰核算,准确将债务额度进行评估,同时还可以利用权责发生制在财务核算中的应用准则对公司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预测,确保公司避开不必要的损失,因而在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使用权责发生制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四、结束语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是对整个单位资金问题进行有效管理的一项艰巨工作,而规范、有效的应用效率是在会计核算基础上进行的,会计核算有两个基础方式,分别为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收付实现制是会计核算基础中比较常用的一种方式,而经本文的探讨我们可了解到其中存在一定问题,同时随国家及社会经济体系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必须将权责发生制应用于会计核算基础中,实现事业单位资金科学合理的核算价值,这样才可以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高效性。

作者:张丽伟 单位:长春市城市雕塑规划管理办公室

第三篇: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方法探究

一、现阶段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方法的缺陷

(一)“财政补助收入”年终决算数的取数的缺陷

在我国财政部门进行集中统一支付以前,有关各项经费的拨款是依照先前的预算,给预算单位进行全额拨付。其中,财政经费的拨款数额多少和财政收入的决算数是一样的。到了年底,如果财政资金还有结余,就会累计成单位资金总额,自从我国的财政资金的支付方式转变为国库统一支付之后,预算范围内剩余的资金就会直接存入国库,这时,相关的财政审计部门就会决定这些资金的留用。

(二)基金提取的渠道的缺陷

国库同意支付财政资金,一般来说,预算单位人为财政资金会充分运用,无节余情况,这时因为他们的资金支出和补助的收入是持平的,如果有节余,就会存入国库。单位的各项收入渠道是保证单位财政有节余的保障。但是,就提取比例来说,我国还未制定相关规定,因此,事业单位得以自行决定资金的提取用途和比例,这样做的弊端就是违反了相关的规定,没有充分的限制约束,对于事业单位的资金累计增多来说,也有不利影响。

(三)固定资产开支渠道的缺陷

如果事业单位的基本建设投资额度不够,单位还需根据固有资产的管理添置固定资产,有两个可供选择的开支渠道:第一种渠道是在本年的事业支出与设备添置费用中进行添加;第二种渠道是在专用基金里的修购基金中添加。两种渠道都可进行人为决定是否执行该渠道添置,便于对于单位节余进行调节。

(四)国家拨款项目会计科目的使用

以前,国家以及各省市的项目资金都由国家的各级政府部门直接拨款。根据现有的国库管理相关制度,全部有关财政性质的资金都由国库通过网络进行同意拨付,播出的记录也会在预算单位的国库哦支付网络上显示,更事业单位无需再做记录和处理。而在实际操作中,还是会出现记账的重复现象,这主要是因为未使用的项目经费合算的方式出现问题,把“专用拨款”和“专用支出”对应成“拨入专款”,这就使项目完成后,收入和支出产生冲突。此外,利用这种会计核算方式,单位财政部门在制作出年底的决算表时,补助收入决算的书目才能与拨款数持平。综上所述,同样的账套里,重复记账的会计核算方法是存在缺陷的。

(五)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的会计科目

现阶段,事业单位有两种获得国库的直接财政付款的支付手段,即授权支付方式以及直接支付方式。年初时,单位对于财政需求的预算申报资金额度的打算时,对于可以进行直接支付的资金计划,企业的财政部门可以对其不作记录和管理,但要是授权支付方式,财政部门则应该借记“零金额账户用款额度”,贷记“财政补助收入”。简而言之,因为事业单位能够随时开具支付令,使得零余额的账户能用的资金额度变成能企业的流动资金。这样来说,单位的财政资金指标只有实际使用才可以记录在单位财务记账中,无论是授权支付方式还是直接支付方式,本质上还是一样的。

二、事业单位核算方法的改进要点探究

(一)“财政会计收入”要采取适合会计处理方式

就目前而言只有权责发生制和采用收付实现制两种方法处理“财政补助收入”的会计科目年终决算。两种方式各有利弊,具体来说权责发生制只需在预算与实际发生的差额基础上增加“财政应返还额度”即可;而收付实现制手段简单很多,但是和前者相比弊端更大,虽然只用确认实际发生数和财政补助收入,但是不利于财政经费与之前收集的信息作对比,不利于对未来发展情况的预测和分析。因此在日常实际工作中,更多的还是使用收付实现制,但是对于“财政补助收入”还是使用权责发生制更好,更加利于信息的收集和对比。

(二)专用基金提取的改进

我国对于专用基金提取没有明确的规定和相关法律的约束,这导致事业单位在相关方面有漏洞可钻,导致对相关问题处理的随意性,增加了相关人员的自主选择权。若要整治相关情况,并且是在法规相对疏忽的情况下,事业单位要从自身做起,首先要对专用基金提取做出明确的规定,明确提取的渠道和比例,限制会计人员的随意性和自主选择权,只有这样做才能更好的促进事业发展。

(三)固定资产开支渠道的改进

完善对资金的结构调配,合并性质相同的资金,固定可调控的基金额度,杜绝由于人为因素导致的不利于事业发展的后果。

(四)零余额账户额度会计科目的改进

优化会计科目,取消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无意义的科目,让会计科目更简洁明了,提高会计审核的效率和质量,优化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的配置。由财政领导授权将会计科目更完善,支付流程更加快捷,为事业单位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效率。

(五)国家技术项目会计科目的完善

细化完善国家技术项目会计科目,对于同种类的科目可以根据其自身的性质,决定是否优化会计科目。还要与其他相关科目相联系,增加的二级科目应于其他相关科目相对应,互相联系,不能应为细化科目而增加工作量,那样就失去对科目优化的最终意义。在年终决算中,与相关科目对接,如有剩余,则可根据事业单位的需要,或上缴项目管理单位,或转入本单位的“职业基金”,在这方面国家给予事业单位充分的自主权,为的就是能够以有限的资源最大限度的支持事业单位的发展。

三、小结

如何才能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会计核算工作,用准确迅速的方法完成工作不仅是事业单位良性发展的重要问题,也关系到国家利益是否受损的问题。只有国家相关部门明确自身职责和事业单位了解自身的工作范围,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准确处理问题,才能促进事业单位的持续发展。而事业单位内部的工作人员也切实的融入到工作环境中,时刻为事业单位着想,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学习,提高自身价值,严格按照规章准则要求和约束自己,将自己身处的岗位的作用全面发挥,只有内外相结合,共同努力,才能让事业单位更快更好的发展。

作者:杨淑英 单位:寿光市人民政府圣城街道办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