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企业所得税会计核算实务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和全球化的发展,财务管理对企业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具有很重要的意义。随着我国税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税制将企业置于全面税收约束的市场竞争环境之中,所以准确把握会计核算方法,正确核算企业所得税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对企业所得税会计核算过程及方法进行了探讨,以期能够促进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企业所得税;会计核算;会计实务
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和全球化的发展,财务管理对企业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具有很重要的意义。随着我国税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税制将企业置于全面税收约束的市场竞争环境之中,所以准确把握会计核算方法,正确核算企业所得税是非常必要的。随着我国会计准则的更新,其与所得税法规差异越来越大。新准则要求企业要严格按照资产负债表债务法,通过正确的企业所得税核算操作,运用财务会计“适度分离”的所得税会计运行模式来规范统一企业所得税的会计核算方式。
一、企业会计核算与所得税概述
企业会计核算是对企业经营活动的记录,它包括各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费用的记账、算账、报账,是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依据的重要环节。真实、准确的会计核算数据以及财务报表可以有效控制企业的支出成本,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更具实力,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企业所得税是一种针对企业经营收入征税的税种,它是企业在经营、销售、劳务、租金、财产转让、特许权使用、股息红利、接受捐赠所得等多项纳税人所取得的收入。会计核算与所得税是相互影响的,在新会计准则下,企业会计核算以新企业所得税法为基础,简化税收制度、降低税收成本,逐渐缩小了所得税核算与会计核算的差异,但这种差异还是存在的,需要我们采取有效措施对企业所得税会计核算过程及方法进行处理。
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内涵
通常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以固定角度对税法与新会计准则之间的差异性进行分析比较的过程就是我们所说的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企业所得税法确定的资产、负债的金额大小是资产负债的所得税会计核算计税基础。资产和负债由于性质的不同使得二者也存存着一定的计税差异,这种差异表现为永久性差异和暂时性差异两种。永久性差异是指那些不能计入企业费用的项目在核算中被确认记入,使得企业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产生的差异,这种差异是不可逆转并永久存在的。暂时性差异是指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存在差异,从而使企业应纳所得税额出现增减情况,形成负债或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企业所得税会计核算程序主要是应以税法和会计准则为基础,对企业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期末余额进行明确分析,对企业所得税费进行准确的计算。
三、造成会计核算与所得税出现差异的原因
企业会计核算与所得税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收入、资产负债、成本费用三个方面。会计核算收入与所得税所收入有一定的差别,会计核算收入是指企业营销产品、劳务、投资等收益,而所得税收入是企业的应税收入。会计核算中的资产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获得的各类利益资源,负债则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因履行义务而产生的利益流出。所得税计算中则对资产与负债未做出明确规定。会计核算与所得税在资产负债方面存在很大差异,这些差异主要在计算企业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存货等过程中产生。会计核算采用据实扣除的成本费用法来对成本费用进行核算,它反映了企业经营中实际支出金额情况,而企业所得税则是以企业利润为基础,通过据实扣除与标准扣除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核算。造成会计核算与所得税出现差异的原因主要来自于会计核算与所得税核算的目标存在差大区别,会计核算的目标是为企业提供精确的能够反映财务状况的数据,为企业管理层进行经营决策、为与企业利益相关方提供完整的财务状况和有价值的信息决策依据。所得税核算是调节经济发展、有效保护纳税人权益、使国家收入增长的核算。两者是两个不同的体系且核算基础不同,会计核算基础是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而所得税核算基础是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相结合,在征税前要对纳税人的支付税金能力进行充分考量。此外,会计与所得税的核算在核算原则上也存在一定差异,会计核算以权责发生和谨慎性为基础,其核算原则具有客观性、及时性和一贯性。而所得税的计算原则则为权责发生制,它不遵循会计所得税的谨慎性原则,而是更注重相关性和合理性配比,这使得二者采用的核算方法、依据和处理方式也存在很大的差别。企业会计核算和所得税具有不同的目标和核算基础,因此在范本依据及计算方法上也存在很大的差异,这就使得二者处理业务的方式也不同。
四、企业所得税核算要明确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中暂时性差异相关概念
要正确核算企业所得税需要对一些重要概念进行正确的理解。一是资产负债计税基础核算。它主要是指在所得税法指导下对企业资产、负债的金额大小的确定。资产与负债的计税基础计算不同,资产的计税基础是按照所得税税法规定,从税前扣除的金额;而负债则是按照所得税税法规定用账面价值减去应纳税所得额准予抵扣的金额。二是永久性暂时性差异。永久性差异是在会计核算时计入企业费用的项目但依照所得税税法却不能直接计入企业收入、费用的项目。这直接导致了应纳税所得额与企业会计利润不一致,从而产生了差异。这种差异是永久存在不可转回的,但却并不影响递延所得税资产与负债,通过按所得税税法规定调整费用超额部分和不纳税的收入部分,就不会影响企业会计利润的实现。暂时性差异是由资产负债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存在不同而产生的,暂时性差异会导致企业资产收回或债务清偿时,由于应纳税所得额的增减变化而导致企业所得税负债或资产出现递延。三是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指在资产收回或债务清偿期间,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与应交所得税的增加,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则是二者的减少情况,与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正好相反。四是递延所得税资产与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是一种资产流出减少的资产,它是因为可抵扣暂时性差异造成的应交所得税在转回期间减少而形成的。递延所得税负债是一种由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而导致的应交所得税在暂时性差异转回期间的增加而出现资产流出增加现象的负债。五是递延所得税与当期所得税概念。递延所得税反映了递延所得税负债与资产的本期发生额结果,二者的本期发生额相减后的结果就是递延所得税。当期所得税则是指针对当期发生交易或事项企业应交纳的所得税金额。
五、企业所得税会计核算过程探讨
(一)结合税收法规,完善企业会计制度
健全和完善企业所得税法规建设,使所得税的核算结合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在符合所得税法的处理原则下,加强企业会计制度建设,在会计核算与所得税计算时主动与税收部门相协调、协作,选择差异较小的进行规范核算。以确保在进行会计核算和所得税计算时不会出现重复协调的状况,导致企业所得税会计核算工作的效率降低。同时要加强建设与完善企业所得税法规,借鉴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要在符合所得税法处理目的和原则的情况下,通过根据不同的业务差异采取不同协作方式,来减少会计核算与所得税核算的差异。在处理会计核算与所得税核算的实务操作时可以加强信息和各项会计要素的确认、记录和报告,以使会计核算与所得税计算的差异降到最小值。
(二)明确纳税调增和调减项目,准确把握账目处理
纳税调增项目是指税收滞纳金、罚金、罚款等企业营业外支出不能税前扣除的项目,如非税前扣除的税收滞纳金、不在税法规定标准内的职工福利、超过工资总额8%以上教育经费、业务招待费、宣传广告费、公益性捐赠支出等等;纳税调减项目是指按税法规定允许弥补的亏损和准予免税的项目,企业要以实际需要为依据开设相应的税费账户,并把握会计分录的编制技巧,据递延所得税的实际情况确定好贷方与借方,准确把握首次执行日的账务处理,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结合所得税会计政策来调整企业期初的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三)严格遵循企业所得税核算的一般流程,正确处理税法与会计准则差异
严格依照会计准则对企业所得税进行核算,运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来准确核算资产和负债项目的账面价值,对资产负债项目的计税基础进行明确,按照暂时性差异的不同性质来确定报表日递延所得税负债资产的期末余额,从而得出递延所得税金额,通过调整当期应纳税所得额并乘以所得税税率得出结果与递延所得之和计算出,所得税费用项目的金额。同时企业要积极主动地学习和应用新所得税会计准则,增加新所得税会计准则相关概念的统一性,并通过纳税影响法等来正确处理税法与会计准则间的差异,采用多元化暂时性计算方法来优化企业所得税会计核算,并按适度分离模式对现行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项目进一步调整,建立所得税会计与财务会计相分离模式的“独立纳税体系”,进一步完善信息的反馈机制。
六、结语
综上所述,在企业所得税会计核算的实务过程中,要根据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对企业所得税进行正确核算,严格按照资产负债表债务法,通过正确的企业所得税核算操作,运用财务会计“适度分离”的所得税会计运行模式来规范统一企业所得税的会计核算方式,促进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松.企业所得税法与会计准则差异、影响及对策探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2(11).
[2]夏云恒.企业所得税会计核算的实务探讨[J].商业经济,2012,8(10).
[3]黄国俊.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企业所得税会计核算的实务操作[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6).
作者:张莉蕊 单位:唐山市天然气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