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应用型本科会计电算化教学的问题,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计算机得到了普及应用,而会计电算化相关的财务软件也成为企业财务上不可缺少的实用工具。《会计电算化》是提高财会类学生就业竞争能力的重要学科,本文将结合最近这几年《会计电算化》的教学经验,对现下应用型本科《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学生与老师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从中找出良好的解决之策,以供同行参考。
关健字:
本科;《会计电算化》教学;应用型;问题
社会的发展使得当下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对人才要求也日益提高。如何将传统落后的教学方式做出相应的改革,从而能培养出和发展社会互相适应的应用型人才,这已成为现下改革本科《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但现在本科会计专业的《会计电算化》教学里却普遍存在着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思想差距、学生自身因素、教师教学方法落后等问题。下文将以此作为基础展开《会计电算化》教学的讨论。
一、问题的存在
1、学生
(1)95后学生与80后老师自身成长轨迹不同
随着社会的高度发展,科技也得到了不断进步,最为代表性的是智能手机的普及应用。随着手机功能不断提升全面化,加上其方便携带,而且可以随时随地进入网络,手机已成为当下95后首选的科技应用工具。而根据相关数据显示,95后是移动互联网用户使用最多的人群,是移动搜索的主力军。因此,对于《会计电算化》的学习更习惯于手机的应用。但高校教师大多是80后,对于电脑的应用与操作更为熟悉。学生与教师成长背景存在的差异性,从而造成教学方式上的认识存在着极大的差距,对往后《会计电算化》教学极为不利。
(2)学生动手能力差,自身综合素质参差不齐
因学生的学习能力存在着差异性,所以每个学生的基础知识都不同。随着进入高校后,《会计电算化》相关程序设计的难度日益增加、编写程序的难度日益提高、模块之内的数据也越来越难以实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导致自身综合素质参差不齐,一些综合素质较低的学生会随着《会计电算化》难度加大、知识增多等问题而跟不上整体班级的学习步伐,特别是在《会计电算化》的实践操作细节里,比如编写程序,在实际动作操作时发生错误无法自行修改需要重新进行等问题。
(3)学生自身群体氛围对本门课程不重视
《会计电算化》课程包含着管理类的内容,相对数学、英语等课程来说自学性比较强,教材相对也比较容易看得懂,而且本科生的自学能力较强。但本文通过对《会计电算化》课程的网络使用情况调查发现,学生对运用网络学堂进行会计电算化的实践练习有着相当大的差别。有些学生会自觉使用网络学堂进行会计电算化的学习,但有些学生却从没有进过网络学堂,或者只是利用网络做一些无关学习的事情。甚至一些学生只求科目达到及格线即可,觉得将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里以达到进一步巩固的作用显得非常多余。
2、老师
(1)教学模式过于死板,填鸭式教学现象严重
目前,高校教师大部分是运用多媒体进行课程的演示与授课,是理论和软件相结合的讲课方式。在这个过程里,教师的理论讲授就占用了课堂相当多的时间,而学生对于电子相关的软件操作只能学到片面的理论知识,完全没有顾及到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与感受。教师习惯将自身处于主体的位置,严重忽略学生的参与性。而且,如果理论知识没有结合相关的实践练习,将会导致学生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得不到进一步巩固,从而会影响到学生的实验教学,对培养学生自行分析与解决问题非常不利。在一些高校里,《会计电算化》课程分有理论课与实验课。教师把控着理论课的讲解进度,但实验课的教学进度却难以达到要求。实验教学有两种方式:一、教师在理论课上进行知识的讲解后,由学生自己动手完成财务的软件操作和老师所布置的内容。二、教师在教师专用的电子计算机上进行软件的操作演示,而学生随着教师的操作步骤完成所讲授的实验内容。这两种方式都存着利弊。首先,第一种授课方式严重忽略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整个班级体的学生因学习能力不同,所掌握到的基础知识也不相同,第一种填鸭式的学习方式不仅造成学生对学习《会计电算化》的因难,而且会大大降低学生的学习效果。而第二种教学方式学生虽然容易接受,但如果实际操作的演练过于简易轻松,并不利于学生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进一步巩固。随着课程的改革,《会计电算化》的课程里再增加供应链部分的相关内容,这会使得实验的任务增大,学生所触及的软件模块也会多起来。教师如果仍沿用以往传统模式教学,会导致更多学生跟不上学习进度,而相关的后续实验也没办法进行。
(2)没有掌握本门课程与计算机、会计之间的知识体系联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对加强信息的管理愿望也日益强。因此,供应链的信息管理也变得迫切起来,高校应顺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将供应链在《会计电算化》教学里的地位强化。目前,高校《会计电算化》的教学有两大主要模块:总账与报表,同时以薪酬管理与固定资产的管理为辅助模块。但这种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应用型大学应根据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来改变《会计电算化》教学模式。师资是《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的重要力量,同时也是最大的阻碍。会计学与计算机是不同的分属学科,会计电算化是专业技能型强的课程,实际操作远重于理论的讲授,而且实践操作的能力是经过相关长期操作所积累起来的经验。但高校的教师因学校与自身关系,并没有长期研究财务软件操作的机会,即使有,也可能被财务软件企业重金聘走。现下,高校会计电算化教师有以下几种来源:一是由会计教师直接转变过来,目前大部份的会计电算化教师都是这种情况,会计的知识丰富能清楚的传授给学生,但对开发会计软件与应用《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实践经验十分缺乏。二是计算机的教师经过培训会计相关知识后转变过来,这样的教师具备较多的软件系统知识,但相关的会计知识却比较有限,达不到会计与计算机有效结合的目的。最后,一些高校《会计电算化》教师是由相关专业的毕业生直接留校或是招聘过来。
(3)教师之间对会计电算化教学中操作的理解程度不同
《会计电算化》的教学不仅要求教师掌握着全面的会计专业知识内容,而且对计算机的相关操作技能也要求具备有,所包含的知识面与实践性非常强。所以,这就要求高校的专业教师不仅要有全面的理论知识,而且对实际操作技能也能达到熟悉程度,并能同时掌握会计电算化系统管理的相关技能,但一些高校《会计电算化》教师对工作实践经验却十分缺乏。因授课任务比较繁重,使得教师没有多余时间去更新会计的相关知识。而且一些教师对电算化教学里的实际操作理解程度并不相同,有些教师认为会计电算化教学应偏重会计知识,计算机只是辅助作用可作次要学习,完全没有认识到信息知识的重要性。因缺乏计算机相关的课程知识,一些教师对《会计电算化》教学过程里所突发的计算机问题并不能及时处理,使得《会计电算化》的教学效果大幅度降低。
二、解决方法
1、教师提高自身素养,加强学术水平
高校的会计电算化教师不仅要掌握全面的会计理论知识,而且同时要具备相关的计算机基础操作知识。首先,作为一名专业的会计电算化教师,首先要有扎实的会计知识,只有具备全面的会计理论知识才能使用计算机处理会计方面的问题。其次,要有丰富的电算化理论和实践经验。高校教师应熟练掌握到各种财务软件的操作技能,尤其是安装、调试和维护大型财务软件的相关技能,对比较常用的财务软件系统的各个模块操作技能都能熟悉掌握,而且能回答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里所遇到的各种问题。所以,高校应从以几个方面提高《会计电算化》教师的素养水平:首先应增强教师相关业务知识的培训。高校会计电算化内容的更新非常快,如果教师自身素养不能及时进行同步提升,会导致和社会的实际需要脱节,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完全达不到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所以,高校应提供足够的专项经费,选出比较优秀好学的《会计电算化》教师作进一步的进修,让高校教师的《会计电算化》理论和实践的教学水平得以大幅度提高。其次,高校应与会计的软件公司进行合作培训。社会的高度发展使得会计软件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为了会计软件能得到更多的推广,会计软件企业选择与高校合作是非常明智的选择,而且国内的会计软件公司也与多所高校建起了合作关系。《会计电算化》教师应把握好机会,提高和会计软件企业之间的联系,积极参与会计软件公司所提供的培训机会,从而将自身会计软件的操作能力大幅度提高。然后,高校和会计软件公司之间的合作可以进一步深入,把高校的模拟实习转变为会计软件公司测试软件的良好平台,使得高校的《会计电算化》教师得以真实的参与到公司会计软件的相关操作中,从而积累到相当丰富的实践经验。最后,高校应定期指派《会计电算化》教师到合作企业中进行相关操作的实习,让教师能真正掌握到多种会计软件的实际使用。这样,高校教师的素养与学术水平才能大幅度提高。
2、找到学生的兴趣点,凸显手机与电脑的不同
虽然智能手机的功能已日益完善化,而且极大程度的方便人们的生活需求。但手机的容量远远达不到《会计电算化》模块的教学要求,即使能制作出相关的APP进行学习,但手机的运行速度与画面质感远没有电脑全面。而且95后大多使用安卓系统的手机存在着使用流量大、套餐包不够用、上网受到限制、网络不稳定等问题,《会计电算化》课程里Excel在会计财务里的应用、会计软件的应用、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维护、电算会计模拟实习等教材,都是需要电脑才能完成实践操作练习。同时,高校生毕业以后参加相关工作,所用的操作工具也是电脑,手机并不能完成此类操作。最后,教师可以选择一些贴近生活的管理案例来提高学生对《会计电算化》的学习。学生是日常生活里的消费者,可以经常接触到企业行为,从而对比较经典的管理知识也有相关了解,而通过将《会计电算化》接近生活能充分引起学生对管理内容的学习兴趣。
3、改革教学方式方法,对症下药
为了达到社会发展的要求,应用型高校对《会计电算化》的教学方式应有足够的重视。高校《会计电算化》教师应熟练的掌握会计电算化的系统安装与维护,同时具备全面的信息系统管理相关技能,而且能有效的使用财务软件分析预测经济业务的相关活动,这才能更好教导学生。具备有会计电算化的全面知识是基础前提,高校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才是实现《会计电算化》教学的重要保障。首先:教师对会计电算化的知识讲授与练习进行有效结合,并以练习为主。对于必要的会计理论内容教师应进行适当的讲解,多余无用可以略过,这样才能增加学生的实践操作练习时间。在高校生碰到难题的时候,应先鼓舞学生先自行分组进行讨论,待确实无法解决时教师可以从中指导,而带有共性的难题则由教师进行统一讲解。高校通常是以某项技能进行反复强化培训为主要教学方式,这样的传统教学模式非常缺乏岗位之间合作意识。所以,教师应在原来培训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补充,可以把学生分成多个小组相互配合,通过积极合作来完成任务。最后,高校应积极安排学生到合作企业里参观学习,从而充分了解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实际操作过程,从而大幅度提升《会计电算化》的教学效果。
三、总结
高校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个性化教学,并有效的教导学生正确了解手机与电脑教学的利弊。同时,高校应加强与会计软件公司之间的合作,给教师制造出更多会计软件实际操作的培训机会,同时给教师提供充足的资金作《会计电算化》的进一步进修,从而全面提升教师的素养与术业水平。最后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必要的改革,通过将学生分成多个合作小组进行会计电算化的实际操作,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合作意识,而且也能大幅度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最终得以培养出社会企业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梁少林,杨波.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以四川文理学院为例[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5(05):149-151
[2]欧阳歆.关于应用型本科《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J].企业导报,2013(23):234-235
[3]杨红艳,阚淑媛.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29):195
[4]周丽.应用型本科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6(29):194-195
作者:黎奇 单位:广西外国语学院国际会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