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改革分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
互联网技术在我国飞速发展,业务创新层出不穷,使得现行会计行业面临巨大的挑战,尤其是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应用关系到整个会计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这就对会计电算化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本文通过介绍高等职业院校会计电算化教学的现状,针对当下的会计电算化教学提出了几点意见,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满足新时代下企业、社会的人才需求。
关键词:
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立体化教材
一、引言
目前,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会计信息化已成为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对我国经济社会各领域造成一定影响,给高校的教学也带来了挑战与机遇。会计电算化课程是一门以上机操作为主、理论讲授为辅的会计专业的专业核心课,高等职业院校教学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因此十分重视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我国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应用有了更大突破,众多企业为了更好适应新的信息化市场环境,选择应用ERP等会计信息系统以减少企业成本,提高企业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高职院校作为会计信息化人才的主要提供者,适应新时代的信息化发展特点,面对企业更高要求的人才需求以及会计从业资格证取消的实际情况,必须要正视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重新认识到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复杂程度,立足于社会科技、政策和企业的需求的角度,对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进行一些探索和改革。
二、会计电算化教学现状
(一)教学内容滞后
目前,高等职业院校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内容往往局限于企业会计具体工作内容的财务链模块,如总账、固定资产、薪资报表等系统的学习操作,在教学中仅教授学生单纯的记账,应用软件制作凭证,将会计工作流程与企业经营业务管理流程进行独立的划分,只讲会计具体工作流程,不利于培养现代企业管理的会计电算化复合人才。会计软件在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发展至今,已由原来的传统意义上的财务软件发展到包含有财务、采购、销售、库存、生产制造、成本管理等各种业务的综合软件,为了更好实现资源共享,会计信息与企业经营业务已不再是独立的而是一体化的业务了。因此,高职院校只单纯讲授、练习操作财务模块的会计电算化教学内容严重滞后于企业,无法体现以管理和决策为重点的会计信息系统教学理念,无法达到现代企业对会计电算化的人才要求。
(二)课时不够,教学方式单一
目前,虽然高职院校都已经认识到了会计电算化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很多高职院校存在只注重学生考试通过率,忽视实践操作技能培养的实际情况。会计证未取消前制定的教学计划,安排教学课时考虑到财经法规和会计基础难度大,通过率低,安排课时较多,相对而言会计电算化考试中最为简单,安排的课时较少。大部分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仅开设财务链,且只分配40-50课左右,会计电算化作为实践教学课,课时严重不足,教师理论讲授需要耗费60%的课时(16-20课时),操作练习课时远远不够,导致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难以提升,对电算化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不透彻,对会计电算化软件模块之间的联系不明确。同时,高职院校电算化教学通常采用老师先讲授2-3个课时的理论知识以及进行账套操作演示,学生针对老师的讲解和演示,自己进行模仿练习,老师针对学生的问题一对一指导,这样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很多时候学生当时理解了讲解内容,也会自己操作了,可是下次课就忘记了操作要点。学生在操作软件中遇到问题,一般会立刻求救于老师,自己不进行思考和摸索,一次课下来,老师不得不马不停蹄的在课堂上解决各种软件操作和业务处理问题。学生在依葫芦画瓢的做着模仿操作,严重影响了教学进程,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职业操作能力。
(三)师资队伍薄弱
会计电算化是一门理论和实践高度融合的有难度的复合课程,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从事授课的老师,不仅仅要具备扎实的管理学、会计学等专业知识,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企业的会计电算化实践操作经历。目前,高职院校的会计电算化课程被认为是一门最简单的课程,往往会安排一些教学经验不丰富的年轻老师或者非会计专业教师担任。然而这些老师往往缺乏从教经验,完整的会计专业知识体系尚未形成,他们大多数从高校毕业后,直接来到高职院校就职,无基层企业的工作经历,对企业会计电算化实际操作流程,处理方法都没有真正理解掌握,自身实践操作技能较差。这样的师资队伍对学生在实践操作中遇到的很多问题,无法给出明确解释,教学中只能按照教材给学生一步步讲解操作过程,如果软件运行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老师本人难以解决,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四)硬件软件环境不达标
目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招生普遍生源较好,学校扩招较快,学生人数较多,但其中大部分院校并非以经济类为主,相对在计算机等硬件设备上投入不足,存在一届200-300名学生、对应只有70-80台计算机匹配的实际教学环境,上机练习中2个学生共用一台计算机的情况普遍存在。同时,会计电算化教学中相应的教学软件多种多样,有些软件的安装对电脑等硬件设备配置要求高。例如,目前最新版本的用友ERP10.1教学软件,需要4核配置的计算机才能正常运行。众多高职院校电脑配置低,存在5-6年未更新和采购计算机的情况,目前仍然安装的用友ERP86.1版本,这样的低版本进行教学严重滞后于目前企业最新版本会计电算化软件,对人才培养贡献不大。高职院校实验机房维护人员和经费不足,也严重影响了会计电算化的教学计划。
(五)教材选用不科学
目前,高职院校选用会计电算化教材范围比较狭窄,多选用十二五规划教材,而这些教材创新性不足,大部分过于偏重理论,企业实际案例较少,大部分前后案例不联系、不连贯,教材无相应的账套和案例原始数据,学生初学毫无头绪,实践操作过程中无法模拟企业真实情况,不利于学生对企业电算化软件运用形成整体意识,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三、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措施
(一)增加课时,拓宽教学内容
高职院校应在注重理论学习的前提下,更加注重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在理念指导下,调整会计电算化课堂教学计划,增设课时,可将会计电算化课程分为两个学期开设,保证每个学期60个课时左右,同时,将课堂教授与实践教学课时比例控制在1:2左右,实践教学达到课时的60%左右,以增强学生的上机时间,提高实践技能,同时教学内容除了讲授包括财务会计等专业理论知识方面,中小企业应用最多的总账、现金、银行存款、往来款项、固定资产、报表等。还必须讲授供应链方面的内容,让学生对采购、库存、存货、销售模块能有一定的认识,能够进行实践操作,培养社会所需要的管理型、实用性会计人才。
(二)改革完善教学方式
目前,会计电算化课堂教学方式单一,按照教师课堂讲授理论,教师演示操作步骤,学生自主练习操作步骤,教师随堂指导这种方式进行,学生被动接受学习的教学方式。很多学生在老师讲授和演示环节积极性差,参与程度低,并没有认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而在学生自主练习环节,对教师依赖大,操作中遇到小的瓶颈都无法进行,呼叫老师帮忙,自主解决实践问题能力差,学习效率不高,因此,高职院校必须改变单一的教学方式,教师可充分利用现代先进的互联网技术,根据教学进度安排录制相关电算化课程的微课视频,利用网络学习空间上传微课视频同时教师可上传相关的会计电算化教学课件、动画,让学生课下可以提前预习,课后有不懂的知识点可以反复查阅视频资料等,巩固所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教师可在课堂教学中增加学生操作演示环节,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互动性。每部分知识讲解完成后,可以采用分组教学法,让学生模拟现代企业实际管理模式,学生可自主选取典型案例利用专业知识进行业务操作处理,并录制视频,每组选出一名学生代表进行课堂分享演示,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三)强化教师队伍建设
首先,学校应鼓励青年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进修以弥补青年教师企业工作经验不足和对电算化软件在企业实际应用情况认识不足的缺陷。其次,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国家政策,多提供青年授课老师参加会计电算化相关的国培和省培课程,参加有关企业举办的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培训讲座,增长知识、加强交流、掌握学科行业新动态。最后,邀请会计电算化领域相关专业专家开办培训讲座,邀请会计技能大赛获奖团队老师讲授相关授课经验,以提高强化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与授课水平。
(四)优化电算化实践教材
高职院校应组织一部分老师到企业进行实践学习,可选取大型生产制造企业和商业企业,收集这些企业实际工作中的相关数据资料,整理出全面、系统的符合行业实际的相关业务,科学编写教学用会计电算化实践教材,并利用现代互联网技术,编写出可利用扫码看相关操作视频、案例资料等的立体化教材,使学生能够很好的直观理解和掌握教材知识点,提高操作技能。教材应以自编为主、购买为辅,提高教材的实用性。
(五)完善教学配套设施
会计电算化课程要更好的开展教学必须配置充足的计算机,保证多媒体教学,同时,购买相应的财务软件。高职院校应积极购买相关财务一体化综合实验教学软件,使学生更好的掌握ERP管理理念,提升EPR实训课程操作技能。应加大资金投入,根据本校招生人数,配备合理数量的计算机,同时应及时更新现有计算机设备,淘汰过时以及运行速度过慢的计算机,从而保证实践课教学效果的实现。另外,高职院校要根据财务专业岗位社会工作需求的实际情况,购买相对应的新版财务软件进行教学,以便更好的满足社会多样化的需求,为学生就业提供保障。同时,会计电算化是门实践课程,学生需要反复练习,才能提高操作技能,高职院校会计教学机房应配备专职人员进行维护和管理,做到平时机房可以对学生开放,延长学生的练习时间,增强学生的操作技能。
参考文献:
[1]彭俊英,刘泽华.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科教导刊,2016(01).
[2]王庆彤.基于ERP系统的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J].科技资讯,2016(11).
作者:孙海燕 单位:河南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