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会计电算化教学探索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校企合作会计电算化教学探索,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校企合作会计电算化教学探索

摘要:

近年来,校企合作一直都是职业院校倡导的热点,教育部也把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是高等职业教育理念的重大变革。会计电算化,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实施校企合作,对于专业自身发展和人才的培养具有非比寻常的意义。

关键词:

校企合作;职业学校;会计电算化;教学探索

一、职业学校会计电算化专业校企合作的现状和问题

目前,大多数职业学校校企合作还停留在理论阶段,实践上开展缓慢。多数学校目前实施的是比较传统的“2+1”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在校学习两年,两年后离校,由学生在校外实践一年,在校的两年,主要是由专业教师授课,离校的一年主要由校外企业培养,校外企业基本上没有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基本上没有参与校外的实践过程。校企合作只是停留在口号上,而没有真正实现。在现阶段,会计电算化校企合作在实施上有一定的困难,也面临一定的问题:

1.从企业层面来讲———会计信息具有保密性和内部性

会计信息作为企业的财务资源,是企业资金运营的反映,会计信息通常都涉及到企业的一些商业机密,会计信息一部分会通过财务报表向社会大众公布,而没有公布的则作为内部信息被企业内部保护起来。因此,通常情况下,企业财务部门一般不会让与公司无关的会计人员来从事财务工作,不可能让职业学校的学生通过实习的方式参与财务工作,因此这在客观上给职业学校会计电算化校企合作带来了困难。

2.从学校层面来讲———职业学校会计电算化校企合作准备不充分

高职高专院校教育的基本宗旨就是培养企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和环境,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引导学生对自身职业的选择、角色的准确定位、把知识理论与实践任务结合起来,进而提升学生的就业率。但是目前大多数职业学校的教师没有在企业工作的经验,也很少到企业里去实习,缺乏“双师型”教师,教师自身的会计技能都不高,那么,对于学生会计技能的培养就不可避免地存在缺陷。

3.从学生自身来讲———存在知识、经验、能力不足的局限

职业学校学生素质相对较差,知识面窄,视野不开阔,学校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只能开设一些基础课程,而像财务管理、投资学等课程就不再开设,因此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掌握全面的会计相关知识,甚至有的学生只是学了一点皮毛。由于学生所学有限,因此到企业实习后,只能从事简单的会计工作,而不能给企业的财务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也不能给企业带来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效益的提高,因此职业学校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校企合作就形同虚设,合作困难进一步加大。

二、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的几点思考

1.合理安排会计电算化教师去企业锻炼,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目前高职院校讲授会计电算化的教师有两类:一类是侧重于会计类理论讲授,教师的信息化水平不高,是经相关财务软件培训后进入到会计电算化岗位的教师;另一类是信息化水平较高、操作财务软件熟练,但会计专业知识的掌握相对薄弱的教师。其中大部分教师都具有一个共同特征:缺乏会计电算化工作实战经验,对企业新规则、新标准了解不全面,知识更新不及时,无法将企业需求的财务软件工作技能有效运用到教学中。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可以派专业教师深入企业,及时了解电算化软件在企业应用中存在的热点问题,以便更好地组织教学。同时,教师也可以将在企业收集到的资料编写成案例进行案例教学,或者以一个企业的电算化业务为实例编写系统的实验教材。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是校企合作的重要内容,这样既可以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又可以为企业员工进行培训,是一个企业和学校“双赢”的过程。

2.强化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模拟课教学

职业学校可以和专业的培训机构或软件生产、经销公司合作,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和实习基地,进行会计电算化初、中级培训。会计电算化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单纯进行会计电算化理论知识的教学显然不符合实际工作需求,因此必须有会计电算化的具体操作技能教学,使学生掌握会计电算化的具体方法和过程。在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会计电算化软件的操作和使用,可利用商品化会计软件演示版或商业版,模拟一个单位一个会计期间的经济业务,以账务处理子系统和报表处理子系统为重点,兼顾其他子系统。目前很多职业学校会计专业的教学基本都安排了手工会计的模拟实习,却没有安排电算化会计的模拟实习。肇庆市技师学院在新学期引进了会计电算化的模拟教学,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大大提高,企业的认可度也得到提升。职业学校主要培养的是实用型人才,应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因此,在课程设置上还要兼顾电算化会计的模拟实习,可以先进行手工会计的模拟实习,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会计电算化的模拟实习。

3.聘请企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

学校可以定期聘请一些在企业工作的会计电算化专业人员,给学生进行案例讲座和实践指导,或者提供一些来自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以利于教学和学生日后的就业。由企业专家和学校专业教学团队共同以企业业务为内容建立企业案例库。该案例库的案例原则上采用企业的真实业务,这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就能直接接触企业业务,实现课堂与企业业务的零距离对接,让学生较快地适应企业财务工作环境。

4.职业院校会计专业与会计中介机构合作

由于会计信息自身的内部性,会计信息只能由企业的员工共享,学生则很难参与到企业会计工作中去,即使有机会到企业里去实习,也很难接触到会计工作的实质和核心,学生的技能也很难有一个较大的提高。但是,职业院校和会计中介机构合作就可以绕开这个问题。一方面,会计中介机构需要大量的会计工作人员,因为他们要为企业加工大量的信息,如果从社会上聘请的话,他们则需要支付一定的报酬,而聘用学生的成本是最低的,甚至不需要支付报酬,这大大减少了会计中介机构的开支,因而对会计中介机构是有利的。另一方面,学生去会计中介机构实习并不是为了报酬,而是为了锻炼自己,通过在中介机构的锻炼实习,提高自己的会计技能和职业判断力,会计中介机构即使不给报酬,他们也乐意去实习,这样高职院校和会计中介机构就实现了“双赢”,就可实现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的校企合作。学校承担着培养社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的重任,企业应主动担当人才培养的社会责任,形成人才培养、科技服务、技术创新三位一体、互利双赢的产学研合作的有效运行机制。根据企业对财务人员的具体要求,归纳专业岗位群,以及各岗位所需的技术、技能和专业素质,由校企共同研讨,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培养目标、毕业标准、课程体系设计、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等。校企共同参与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使课程设置更加合理,更具有可操作性,有利于做到教学过程“三协调”,即: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相协调;技能训练与岗位要求相协调;培养目标与用人标准相协调。校企联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企业安排相关工作岗位让学生进行顶岗实习。在企业实际岗位上进行实践锻炼,学生将学到书本上难以学到的知识,获得校园内难以获得的能力。通过深入企业顶岗实习,学生能真正感知到企业对人才能力和素质的要求,从而更加努力地锻炼专业实践能力,学习观和就业观将愈加成熟,为学生毕业后合格上岗奠定基础。

三、结语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高度发展的年代,会计电算化也进入了蓬勃发展阶段,大量企业需要专业的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而实践技能是电算化工作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技能,校企合作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方向和源泉,在此基础上对会计电算化教学的探索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

作者:董文龙 单位:肇庆市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