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探究(3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
会计电算化专业需要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该专业的学生需要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还要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尤其是现阶段高职院校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断的对学生进行仿真模拟方式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然而,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会计电算化仿真教学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下面我们就针对其中问题提出一些加强高职会计电算化仿真教学的建议,希望高职院校借鉴。
【关键词】
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仿真教学
一、会计电算化仿真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不丰富。
在高职院校的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过程中,其课程的设置有一定的侧重点,实践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学习财务软件的具体操作,根据实训的资料,指导学生如何操作财务软件。教学内容只是单纯的教学生如何操作软件,然而现有的实践资料内容都是一个单独的会计期间的综合业务,业务不连续而且大多不涉及跨年度的年末核算业务,这就使得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学生不能很好的理解会计的连贯性,对于期末核算业务不熟悉,最终导致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不足,所学内容和实际工作出现偏差,进入社会岗位后对相关工作内容认识不足。
(二)缺乏合适的教学软件。
实训教材对于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非常的重要,好的教材能够从根本上保证学校的教学质量。然而,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会计电算化实训教材质量让人堪忧。一方面,虽然市场上有很多种会计电算化的实训教材,但是版本都相对较低,与社会中实际使用的会计软件有一定的差距,学校中使用的会计软件大多是用友或者金蝶的低级版本,缺乏预测和管理的职能,学生只会从中学到如何录入凭证、生成报表,这远远不能符合企业对会计人员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即使市场上出现了一定的网络版的软件,拥有对企业进行预测和管理的职能,但是学校也缺乏与网络版财务软件相对应的教材,给学校老师的教育工作带来一定的障碍。
(三)与合作单位的联系不紧密。
大家都知道,想要真正的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操作能力,提高学校仿真教学的质量就必须要加强和社会中企业的合作,让学生真正的走到企业,感受会计工作环境,体验会计财务软件的运行。然而,在这方面,我国高职院校做的并不完善,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很少,即使有一定的合作,也很少有企业让学生去真正的触碰自身的财务系统,这就造成了师生到企业实践的机会很少,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学生不能真正的触碰到实际的软件,使得学校的实训内容远远落后于企业的真实情况。
(四)师资力量欠缺。
会计电算化属于应用型学科,实践性非常的强,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要具有熟练的实际操作能力。但是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老师都缺乏会计电算化模拟实践的教学经验,实践课程教学由会计专业的教师担任,然而这些老师缺乏一定的实际操作经验,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二、何如加强高职会计电算化仿真教学
(一)丰富教学内容。
首先,高职院校应该加大对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的提高,强化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速录技能。其次,要增加会计电算化实训的内容,拓宽教学内容的广度,不仅要学习财务软件在财务方面的具体应用,还要学习供应环节财务软件的操作方法。再次,加强对会计期间连贯性的教学。设置一个月的账务处理,然后学习结账软件的使用方法,然后进行下个月的财务软件的实际应用,以此来加强学生对会计软件连贯性和期末结账业务的认识和了解,最大限度的丰富教学内容,提供学校会计电算化仿真教学的水平。
(二)搭建会计信息系统操作平台。
教学设施是学校专业发展的后盾,想要更好的强化网络环境下的模拟教学,就需要建立一个真实的会计电算化仿真模拟硬件平台,配备一定的财务软件,实践课程中模拟真实的企业进行经营,为学生建立一个完全真实的仿真环境,学校的师生进入这个环境中进行实践,在学习软件操作方法的同时注重对软件预测和管理职能的教学,这样学校的会计软件就和企业中的软件一致了,学生的学习更加的全方位。
(三)强化校企合作。
高校想要提高会计电算化的仿真教学水平,就必须要加强和企业间的合作,让学生去真实的体验会计工作环境,感受财务软件在企业中到底是如何使用的。首先,应该派教师参加软件的实施工作,如果可能,最好进入研发机构,学习会计软件的开发过程,方便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讲的更透彻。其次,定期组织学生进入企业参观学习,安排一定的实习岗位,让学生真正的进入企业,加强学生对社会实践的认知性。
(四)加强对教师的培训。
培训能够有效提高教师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及电算化系统管理的技能。老师在学校的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到了主导作用,他们能够引导学生拥有正确的学习思维,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非常有帮助,因此,高职院校必须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加大师资力量,提高教师的各方面能力。主要要对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以及会计软件应用能力进行定期的培训,从根本上改变现阶段教师专业素质不符合社会需要的现状。
作者:李艳 单位: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盛洪主编.现代制度经济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2]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中级会计资格[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
[3]姜峰.三位一体的ERP教学模式[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11)
第二篇: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教学现状及对策
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电算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与传统理论课程教学不同,作为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会计电算化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这对相关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针对当前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完善会计电算化教学的措施。
关键词:
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教学
会计电算化不仅研究会计原理、原则,还要利用电脑完成记账、算账及会计信息的分析、预测、决策的过程。当前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重要性,企业会计电算化的覆盖面在急速扩大,作为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高职院校,加强会计电算化课程建设,培养出高素质的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是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
一、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现状
1、教学目标定位不明确
某些高职院校在进行课程设置的时候缺乏全面的分析,没有对会计电算化专业毕业生的需求状况进行调查研究,不了解企业会计工作需具备的知识和能力,在培养人才上跟随大流,从而造成课程设置不够合理,没有针对性,也没有形成自身的特色,所学课程与企业需求脱节,使学生毕业后不能很好的胜任工作岗位,而失去不错的就业机会。
2、教学方式传统落后
在教学过程中,大多数高职院校还是采用教师讲解和书本为主的传统教育方式,通过口头授课将知识传递给学生,造成学生缺乏独立的思考和动手能力。即使在实践课程中,学生往往也是按照操作指导一步一步按部就班地进行会计事项的处理,通常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甚至课堂实践和现实中的会计业务是脱节的,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处于云里雾里的状态,无法将学校实践学习转换成实际工作中的业务处理能力。且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只能教会学生机械地操作某一款财务软件,不能融会贯通地应用多种财务软件。
3、实践教学不够重视
实践性是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的重要特征,但高职院校中大部分教师都是一毕业便直接参加工作,自身缺乏实践经验,这就很容易导致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流于表面。此外,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电算化的应用环境也发生很大的变化,因此教学用的财务软件也需要不断的更新换代,但现实中,一些高职院校购买了某种财务软件后,后续很少再投资,使得软件落后,不具备较强的仿真性。而且学校里很难实现一人一机,机房的共用也会导致每次实训的结果数据无法保存,使得实训课程难以连贯,影响实训的效果。
4、教学评价方法不科学
虽然现在越来越强调素质教育,但是学校中依然采用笔试这种方式来评价教学质量,跟原先的应试教育没区别,甚至有的高职院校规定只能采用笔试的方式,这就很容易造成学生考前临时抱佛脚,只关心一时的结果,而忽视学习过程,以致“高分低能、高能低分”现象层出不穷,对于会计电算化一些注重实践的课程来说,这种考核方式难以考核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软件操作的能力,也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会计电算化教学现存问题的解决方法
1、明确教学目标
高职院校应加强对会计电算化教学的认知,深入了解企业对会计人才的知识及技能需求,纠正“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企业需要的会计电算化人才除了要具备会计专业知识外,往往还应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针对这种实际情况,高职院校应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避免学的太杂、理论脱离实践,使学生扎实掌握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操作技能,为日后进入企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优化教学模式
在教学上教师可以采用图文并茂、视听结合的方式来吸引学生,利用多媒体技术,帮助学生对抽象、复杂问题的理解,还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了解实际工作中可能碰到的问题及相关流程,让学生进行案例重演,使学生具有“实战”经历,使被动听课转变为积极思考、主动实践、善于决策的过程。此外,还可以合理的运用比较法,增强教学效果,比如通过对不同财务软件的比较,让学生掌握不同软件的特点,触类旁通,更好的适应各类软件。
3、加强会计电算化实训工作
高职院校应适时的更新完善已配备的财务软件,教师也应根据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跟软件开发商沟通,协助开发针对性强的会计模拟软件。学校还可以利用沙盘软件等方式模拟企业业务流程,可以有计划的开展会计电算化实训室,例如岗位模拟操作实训室、ERP实训室等,使学生更好的体验企业业务与环境。对外可以加强与企业间的合作,建立企业学生定岗实习制度,或者定期聘请企业会计电算化专业人员,给学生进行实践指导,提高学生综合职业技能。
4、加大实践考核力度
会计电算化应以能力培养为目标,考核形式可以由理论考试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关注实训中学生的表现,从而更全面地考核学生,使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不仅注重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也更注重自身的操作能力的培养。
综上所述,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高职院校要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会计电算化人才,就必须及时转变教学观念,科学的设置教学课程体系,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学生实践教学,从而使培养出来的学生能更好的适应企业发展需要。
作者:李艳 单位: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赵丹.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J].时代金融2014.
[2]李华,赵彬.高职会计电算化教育现状及问题分析[J].鸭绿江2015.
第三篇:高职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研究
摘要:
会计电算化是伴随着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的产生发展和企业对会计信息质量日趋迫切的需要而产生并逐渐发展的。企业采用会计电算化可以减轻会计人员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会计核算质量、充分利用会计信息,提高经济效益等。基于此,会计电算化课程已成为会计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质量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当前,高职会计电算化课程在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矛盾,如果不很好地解决将会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影响到会计电算化人才的质量。本文从教学目标定位、教学内容、师资、教学方法四个方面对高职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全面的分析,并相应的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
关键词:
会计电算化;教学;问题;措施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实行会计电算化将是会计发展的主流趋势。当下,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开设有会计电算化或会计电算化相关的课程,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大量的既熟悉会计理论和技能,又掌握比较熟练的计算机操作技能、能够进行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本文主要分析和研究高职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现实条件提出一些可行的改进措施,使会计电算化人才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使高职院校培养的技能型人才能够更好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一、高职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课程教学目标定位存在问题
课程目标制定的依据是对学科的研究和对社会需求的研究,而科学合理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该建立在社会对学校培养的专业人才的现实需求上。当前,由于各个高职院校对社会现实需求判断不同,形成了不同的专业培养目标定位。由于课程教学目标定位不明确,教学上必然造成混乱,势必会严重影响高职院校对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养质量,进而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我国企业整体会计电算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虽然学生在校期间学习了会计电算化及会计电算化相关课程,但绝大多数还是不能做到在会计电算化岗位“上岗即用”。
2.教学内容设置存在问题
总的来说,可以把现在各高职院校的教学内容设置概括为三种类型。第一种,软件应用型。主要教学内容是会计软件的功能及操作方法。第二种是软件开发型。主要教学内容是会计信息系统的设计原理、程序编写方法等理论和技术。第三种是综合型。既给学生介绍会计信息系统的编程理论,又给学生讲授会计软件的操作方法以及会计电算化的实施与管理。这三种类型的教学内容设置,都没有从高职院校的自身特点出发去设计。这样的教学内容设置,只会给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发展带来障碍,给教师的教育教学带来困难,给学生的学习理解带来困惑。
3.师资方面的问题
高等职业教育承担着为社会输送实用型人才的重任,这就决定了高职院校的教师要同时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熟练的操作技能。而会计工作又是对实践技能要求很高的工作,因此,会计专业教师具有熟练的实践技能尤其重要。但据统计,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绝大多数专任教师从未从事过会计实务和会计电算化方面的工作,实践经验基本为零。这说明在高职教育中,会计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有待扩充,教师素质有待加强,会计专任教师结构不合理的现状有待进一步改善。
4.教学方法存在问题
大部分高职院校的会计电算化课程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主要运用课堂讲授法、软件操作演示法、单项技能训练法和实务案例教学法等,表面看起来是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但是由于会计电算化课程是一门对计算机维护和财务软件操作都要求很高的综合性和实践性极强的课程,上述各种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操作技能方面具有很好的效果,而对学生今后就业更具要求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会计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方面能力的培养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了,因此,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就显得尤为必要。
二、高职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改进措施
1.课程教学目标的重新定位
为社会培养适应社会需要和发展的会计电算化人才是高职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的目标,基于此,应将课程目标重新定位为:以传授会计电算化必备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为主要目的。要求学生掌握会计电算化方面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理解实现会计电算化的意义、步骤和方法。比较熟练地运用电算化软件进行操作,在会计电算化的知识和操作技能方面达到或者超过国家对会计电算初级人员培训的要求,着重加强对学生会计电算化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
2.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设置应有系统的组织和计划,通过会计电算化教学使学生成为一个有一定会计电算化理论基础,又能熟练操作会计软件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高职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会计电算化基本知识。这是主要让学生认识有关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历史过程及基本概念。第二,会计软件结构与会计电算化工作流程。会计软件的结构与操作流程认识是培养学生实际能力的基础,必须让学生清楚每一子系统的作用以及相互关系。第三,会计软件应用。此部分应重点突出高职学生应用会计软件处理会计业务的能力,不仅要学会使用会计软件,还要学会利用会计软件的功能为企业管理服务,如成本核算、财务分析等。
3.配备高素质的专业师资
对于一些高职院校中在职教师计算机知识和会计软件操作水平低的情况,学校应该加强在职培训,让所有教师都拿出一段时间来进行有组织的系统学习,重点组织青年教师进行培训,造就一批业务素质过硬的专业人才。具体可以通过定期接受培训或是专业进修、组织专业教师深入软件公司接受前沿专业知识的培训学习、精心准备实验实训课等几条途径进行培养和建设。
4.丰富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方法
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我们可以实施“逆向思维教学法”、“作业设计教学法”、“流程图法”、“综合测试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团队意识和创新精神。
作者:柏宏伟 单位: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