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会计电算化现状及对策探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普及和发展,高校会计电算化工作正日益走向成熟,成为高校财务工作的重要内容。针对当前高校在实施电算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策略,以期为高校会计电算化工作更好的开展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高校;现状;研究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互联网通信的日益普及,信息化技术进入了各行各业。高校作为非盈利事业单位,会计统计与核算是其运行过程中重要的组成内容,提高高校会计的效率和质量与会计电算化工作密不可分,而会计电算化工作已成为高校会计工作重要的组成部分。
1高校会计电算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财务信息安全缺乏保障。高校财务工作实现网络化的最大优点在于会计信息的共享,不仅能够实时传送会计信息,而且能够快速及时地获得会计信息。但是,由于互联网具有开放性特点,网络财务仍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一方面,会计信息的交换存在被黑客攻击截取或感染病毒的威胁;另一方面,在会计信息传递过程中,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存在不稳定因素。计算机病毒的侵入实质上是对高校会计电算化软硬件技术的考验,软件和硬件两者只有科学合理地联系在一起,才能共同抵御计算机病毒的入侵,否则容易产生漏洞让病毒趁虚而入。高校网络财务系统是一个开放的会计系统,受众比较多,容易受外部攻击和破坏;网络财务硬件运行不稳定、设备安装不到位、受外界电磁场信号干扰、硬件设施的偶然故障和财务人员操作不当都会造成会计信息失真,进而破坏数据的完整性。同时,信息化能够使会计信息高度透明,会计信息在网络环境下的高速传播速率会对会计信息数据库中派生的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的真实性与准确性产生直接影响,致使信息化会计信息的真实性饱受质疑。
1.2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当前,高校会计电算化工作在应用中还存在相关制度和体制不完善的问题,财务管理制度还存在漏洞和不足,如会计数据信息不能按时录入系统,造成原始数据丢失,无法追溯。同时,财务部门没有定期备份财务数据资料的良好习惯,一旦信息化会计系统因互联网病毒入侵或内部个别财务人员的操作不当而造成数据丢失,将难以辨别数据的真伪,造成财务管理混乱,给财务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不便。高校实行会计电算化工作起步较晚,发展时间短,但发展速度很快,在应用财务软件过程中,并没有建立起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和完善的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也没有充分认识到会计电算化工作对高校会计工作发展的重要性,导致高校会计信息不及时、不充分,造成会计电算化在高校决策和管理服务中的作用不明显。当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各种财务信息化文件、制度都以纸质为主,而针对会计电算化的应用软件操作指南较少,不利于电算化工作的推广。
1.3会计档案管理水平低。传统会计工作往往将数据保存在纸质文档中,而信息化会计系统兴起后,纸质文档保存方式虽然被沿用,但逐渐与数据信息的录入脱节,造成两者不同步,这主要是由于纸质文档信息的录入比计算机数据录入效率低,因此需要耗费更多的时间,同时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以永久保存,而纸质文档受保存环境的影响需要定期重新录入。当前,在高校会计电算化中,主要是根据工作岗位和工作内容性质为财务人员分配对应的操作权限,同时会定期更新口令权限,但是财务管理制度的缺失使得口令权限一旦被通过技术手段或者人为泄露出去,将会使会计数据信息面临失真隐患。另外,在当前开放的网络环境中,黑客众多,一旦学校信息化会计系统的防火墙被破解,将很难追踪数据的具体流向,甚至很难发现数据被修改的痕迹。
1.4财务人员权限不明晰。高校会计人员计算机理论水平不高,部分会计人员职业意识不强,这是产生财务人员越权问题的主要原因。同时,会计队伍中存在会计人员知识水平、专业能力较低的现象,会计人员对《政府会计制度》的掌握、运用水平差异较大,且高校对财务人员缺乏严格的管理和监督,对财务人员进行相关的专业培训和学习的力度不够,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与实际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财务部门在人员管理权限上还存在职责不明、工作落实不到位、责任感不强的问题,制约着高校财务工作的顺利开展。
1.5会计人员专业技能水平不高。由于历史原因,很多正在从事会计、出纳工作的人员已经习惯以往的会计记账模式,缺乏使用会计软件的积极性,在实际操作中对于会计软件的使用只局限于核算,致使会计软件应有的优势得不到充分的发挥。会计电算化需要会计从业人员除了具备会计知识及财务管理知识以外,还必须懂得电子技术、网络技术,要求会计人员既要掌握国家的法规政策和行业会计制度,又要掌握计算机软、硬件的相关知识。但现有会计从业人员有相当一部分不是科班出身,年龄偏大,难以将会计知识和计算机知识结合起来,有些人们口中的“老会计”不仅不能及时解决和处理会计软件运行中出现的问题,甚至还不能熟练地运用计算机进行基本的会计业务操作。此外,财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很多高校的电算化人员是由以往的会计、出纳等财务人员经过短期培训而来的,要胜任会计电算化工作还需进一步提高自身专业水平,而且很多财务人员只重视会计业务知识,不够重视电算化知识。在日常工作中遇到问题,也只能找软件的维护人员,而维护人员又不懂会计业务,致使会计电算化工作在高校财务运行中处于两难境地。
2高校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发展对策
2.1加强财务安全的防范工作。建立信息化会计信息安全控制系统,通过防火墙技术做好财务数据的安全防范。防火墙是介于高校财务系统和互联网系统之间的一道安全保护屏障,防火墙的存在有利于保护高校内部信息数据系统免遭外部非法侵入,保证会计数据的完整、真实、可靠。防火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防护杀毒软件,而是由软件和硬件共同组成,不仅对高校内部信息系统形成保护,而且一旦发现可疑的数据访问、数据更改,就会实时记录下来,从而便于后期的事件查询。此外,防火墙还能防止病毒的侵入,高校需要购买专业的杀毒软件实时保护高校内部信息系统,并定期更新升级防火墙和杀毒软件的病毒库。例如,采用基于服务器的网络杀毒软件进行实时监控、追踪病毒等。通过不断更新或升级杀毒软件,提高财务软件防护病毒和查杀病毒的等级,从而确保会计信息的安全稳定。在依赖电脑和网络进行会计工作的情况下,一旦出现电脑或网络故障,都会影响正常的会计核算工作,严重可能会造成数据丢失,致使财务流程处理不完整,进而影响高校的整体运作流程。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和安全性需要更加稳定可靠的系统运行环境,因此不断更新完善系统内部环境是保证信息化会计系统顺利实施的重中之重。
2.2建立电算化财务监管制度。在信息化会计系统中,系统信息的集成能够使各个有权限的部门在权限范围内输入数据。为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必须及时更正出现的错误,这就对系统提出了更高的容错性要求。此外,加强监管尤为重要,高校应加强电算化工作的制度建设,用制度来管理,靠制度来保证。
2.3完善档案管理工作制度。尽管基于计算机技术的会计电算化能够有效提高高校财务工作效率,还能够节省人力,但是计算机信息技术也只是作为辅助工具而存在,具体的档案管理仍然需要以人为主体参与。网络只是作为会计信息传输的媒介而存在,而财务人员是使用这种媒介的执行者,因此有必要加强对财务人员的管理。可以通过建立合理的上机制度、上机记录等,保存完备的操作日志文件,防止非相关人员的操作。会计信息的保密工作涉及所有会计人员,因此加强财务人员的保密意识是财务信息保密的关键。要注重培养员工的保密意识,积极组织财务人员进行保密工作的培训学习,使其深刻认识到保密工作的重要性。
2.4明确财务人员的权利与责任。高校会计工作是一个庞大的数据系统,涉及每一个人,任何一个会计工作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影响高校整体的会计工作。因此,高校应当从会计的具体情况出发,对财务管理部门的员工进行明确分工,并落实具体的职责,一旦发现问题能够及时责任到人。同时,应当科学协调会计员工的工作岗位,从而有效提高财务部门的工作效率,并最终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降低由于人员失误而给学校带来的财务管理风险。充分运用财务软件的程序控制功能,实行权限管理,相互监督,形成集中式实时监控的内控机制。明确各部门、各相关工作人员的权利,严格要求工作人员在核准的权利范围内操作信息化会计系统,确保会计信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2.5提高会计电算化人员的职业素质。高校在推行会计电算化的过程中,不能只重视软硬件的购置和安装,更要重视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高校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到做好会计电算化人员培训工作的重要性。会计电算化不仅包括财务人员,还包括内部各个部门的员工,需要专业人员来完成会计电算化的组织、实施、开发和应用工作。因此,必须加强会计电算化管理人员、操作人员、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财务人员作为会计电算化的主要使用者,担负着使用、管理、分析、决策等任务,财务人员职业素质直接关系到会计电算化工作的成效,故加强会计电算化人员的培训,提高会计电算化人员素质,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在培训方式上,可以结合高校实际情况,灵活多变,如专门培训、在岗培训等,通过培训不仅可以使会计电算化人员掌握工作流程和运用方法,同时能够增强财务人员操作财务软件的专业性、主动性,进而提高工作效率。在制定培训计划时,应结合本单位人员的具体情况,加强职业道德培训,做到学习目的性强、效果好,在培训内容的设置上,要切合高校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参考文献:
[1]曹莉.高校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9(19):74-75.
[2]林秋菊.会计电算化环境下的医院会计档案管理研究[J].当代会计,2019(3):28-29.
作者:朱文英 单位:南通职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