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绩效审计项目问题分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选择绩效审计项目,应坚持以下原则:1、重要性原则,首先应从对信息使用者判断、决策的影响程度(绩效审计结果的使用者是立法机构即预算决策者、政府和其他公共资源的管理者),影响程度越大的审计项目,被选中的机会越大;其次应从对国家政策和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影响程度越大的审计项目,被选中的机会越大;再次应从对社会公众关注的程度(包括政府和新闻媒体),影响程度越大的审计项目,被选中的机会越大;最后应从预算支出(投资)金额的大小来选择,金额越大的审计项目,被选中的机会越大。2、增值性原则,即节约资源或改进服务质量的空间和潜力,被审计项目节约资源或改进服务质量的空间和潜力越大,被选中的机会越大。3、时效性原则,即被审计项目的问题、矛盾已经明显和凸显期,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相关的政策、管理制度的建立、完善调整寻求以解决方案;或者是政策、项目已运行几年、需要调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效果信息,这样的审计项目应给予重点关注。4、可行性原则即对审计风险的初步评估,包括审计主体的资源和能力;预期效果(法定职责目标)是否明确;评价标准是否明确;收集资料的技术要求、难易程度和成本等;与地方的利益冲突较小。5、普遍性原则。
二、确定绩效审计目标,编制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是做好绩效审计前提条件
绩效审计的目标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1、经济性是指以最低的投入达到目标,简单地说就是投入是否节约。2、效率性是指产出与投入之间的关系,包括以最小的投入取得一定的产出或者是以一定的投入取得最大的产出,简单地说就是支出是否讲究效率。3、效果性是指目标的实现程度,即多大程度上达到了政策目标、经营目标和预期结果,简单地说就是是否达到目标。4、合规性是指对法律法规的遵循情况。审计人员紧紧围绕绩效审计目标,选择绩效审计标准,确定绩效审计范围和程序、方法,编制好实施方案,对以后的绩效审计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三、开展绩效审计,选择合理的绩效审计评价标准,尤其重要
绩效审计评价标准是衡量、考核、评价审计对象绩效高低、优劣的判断尺度,选择合理的绩效审计评价标准,应该考虑的因素主要包括:1、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的内容:(1)预期目标实现评价的标准。(2)管理有效性评价的标准,首先应从前期决策管理方面来选择,主要是从决策程序、内容和方法来选择;其次应从工程建设管理方面方面来选择,主要是从招投标、合同、质量、工期来选择;再次应从资金财务管理方面来选择,主要是从资金到位、使用、概算执行、财务核算监督等来选择;最后应从后期营运管理方面来选择,主要是从管理方式、社会经济效果评价标准的内容来选择。2、有效审计标准的来源于财务规则、业务程序、项目指南、技术标准、相关立法、管理的最佳实务、管理规则(制度)、专业标准等方面。3、一个好的审计判断标准的特征主要有:(1)、可靠性。可靠性是指在相同的环境和条件下,不同的审计人员应用同样的评价标准,能够得出同样的结论。2、客观性。客观性是指评价标准体系本身应该是客观的、现实的,评价标准的确定不应受任何单位和个人的偏见或分歧的影响。3、相关性。相关性是指评价标准体系应能够反映信息使用者的需求,评价结论应与使用者的需求密切相关。4、代表性。代表性是指评价标准体系能够涵盖被审计单位或项目的整体特征、目的和宗旨,尤其是在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要涵盖绩效的所有重要事项和方面。5、可比性。可比性是指在相同或类似的被评价事项之间,在不同的审计年度期间,应用的标准应该是一致的,具有可比性。6、可理解性。可理解性是指评价标准体系要清晰明了,能够被社会各界广为理解。7、可接受性。可接受性是指评价标准应该具有权威性,能够被被审计单位及有关各方所接受。8、可获得性。可获得性是指在制定绩效评价标准时,要考虑成本效益原则,要求绩效评价标准指标能够以可接受的成本获得。9、可操作性。主要是指评价标准必须简明、具体,便于审计人员实际操作使用。10、灵活性。灵活性是指绩效审计评价标准体系要与审计目标和审计环境相适应,不能生搬硬套。
四、绩效审计方法和技术多种多样,并且对这些方法和技术的使用也少有限制,常用的绩效审计技术和方法可以分为数据收集方法和数据分析方法两大类
绩效审计方法收集和分析审计证据的方法有审阅法、询问与调查法、现场观察法、座谈会法、案例分析法;绩效评价的方法有比较分析法、趋势分析法、因素分析法、盈亏平衡分析法、线性规划法、网络计划法、价值工程法、经济增加值(EVA)评估法、平衡积分卡法、层次分析法、数据包络分析法(DEA)。
五、开展绩效审计工作,撰写绩效审计报告,在审计工作中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除8号令一般要求外,绩效审计报告框架主要有1、情况段主要写被审计项目或被审计单位的概况(可作前言);2、评价段主要是对审计范围和目的作全面评价(履行职责所用资源的绩效进行评价,总体评价、分项评价);3、问题(发现)段主要是从绩效角度给问题定性,要详细。4、建议段主要包括对政府宏观管理的建议、对被审项目的建议,要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如果是长式报告,可以设内容摘要。合法性问题与效益有关的要反映,并分析其对效益的影响。绩效审计报告的撰写要求主要有1、评价要客观、公正,不能直接根据指标数据表象得出评价结论,要重在考察指标数据变化的原因分析,再下评价结论,剥离非相关因素的影响。2、问题分析要由“表象”深挖到“根源”。写好绩效审计报告的关键环节是写好原因分析,应当对问题存在的内部、外部、主管、客观等方面原因进行综合、深入的分析,指出问题的危害性,充分印证审计提出的问题,不能以一种“现象”解释另一种“现象”。3、建议要有针对性、可操作性,要从阻断产生问题的根源上着眼。注重从体制、机制、制度以及政策措施层面发现和分析研究问题,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促进政策、法律、制度的落实和完善,推进深化改革,加强宏观管理。4、绩效审计报告的内容和对问题的表述上,应避免雷同于一般的审计报告。具体讲,就是在初步审计结果的基础上,审计组应当进一步梳理、归纳和总结审计成果,按照建设、管理、资金绩效等大类去归集问题,从宏观的角度提出问题,从绩效的角度进行定性,而取证材料所反映的诸多具体问题,可用作阐述上述问题的论据(举例)来使用。5、绩效审计报告内容安排应注意逻辑性。
六、开展绩效审计,规避审计风险,是做好绩效审计工作保障
影响绩效审计风险因素主要有审计目标定位风险、审计内容完整性风险、审计标准、指标选择风险、审计实施风险即取证不足风险、证据风险;审计评价风险即评价、定性风险,建议风险。凡是审计就有风险,绩效审计也不例外。因此,规避绩效审计风险,应该从影响绩效审计风险因素来考虑,主要做法是审计目标定位要正确,审计内容要完整,审计标准和指标要合理,要围绕审计目标收集充分的证据,审计评价要恰当,应持有稳健、谨慎的态度。审计未涉及的问题不评价,证据不足的不评价,不属于审计范围的不评价,责任不清或审计难以界定的不评价,只予以客观反映。审计建议切实可行。
作者:王荣 单位:贵州省织金县审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