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财政资金绩效审计论文2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第一篇
1.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理论分析
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在本质特征方面比较多样,首先就是经济性特点,这也是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一个基础性的特征,它主要是对现实当中的财政资金的管理矛盾有着重要反映。其次就是效率性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这一特性和经济性的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并没有根本上的区别,也就是说效率性能涵盖着经济性,从而成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再者就是效果性的特征,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效果性特征主要就是和实现目标有着密切的关系,涉及到所定目标以及所实现目标合格所提供产出目标间的关系。它主要是将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效率性和经济性作为重要的前提,然后再根据具体审计项目进行分析。
2.当前我国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现状及优化策略
2.1我国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现状分析
虽然我国的审计机关对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进行了研究探索,但在实际当中的审计还相对较为薄弱,最为重要的就是体制对其产生的影响,政府的职能转变还没有进入到彻底阶段,所以就有着部门职能的界定比较模糊,以及行政法律法规的体系建设不完善等,这些问题都对我国的财政专项资金额绩效审计工作产生了很大影响。还有就是公共财政体制也没有健全,从而在开展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标准以及依据方面存在着很大缺陷,使得审计人员无所适从。其次就是在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开展的基础上相对比较薄弱,我国目前正处在新旧体制的改革时期,体系尚未统一、集中、透明的建立,以及在市场监督机制方面还没有健全,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市场经济的秩序较为混乱。
这些问题在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方面的反映就是违法乱纪的行为比较严重,内部控制规范还不完善,对绩效审计的评价基础的可靠性不够。还有就是在对审计证据进行有效收集过程中有着诸多难度,存在着信息不对称以及道德风险。另外就是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相关法律体系没有得到有效健全,有的法律依据所颁布的时间比较早,并且在严密程度上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已经和当前的情况不能有效结合。有些法规存在着不具体以及不完善的情况,缺乏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法规依据。在审计法当中虽然提及了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在具体的条文规定方面还比较缺乏。还有就是传统的财务审计观念未得到及时转变,审计人员的整体素质不完善,相关的评价体系建设不健全。
2.2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现状的优化策略探究
结合以上的分析可就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问题制定相应的优化策略,首先要对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立法层面加强完善,将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工作切实做好,同时要明确财政资金绩效审计的法律地位。要加快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法制建设,对审计机关赋予必要的审计建议和意见权,这样就能够对预算草案的编制过程中的一些不合理的地方提出建议或者是意见。
其次,要适时的对我国政府审计体制进行改革,以此来增强财政审计的独立性,保持审计的独立性是审计的灵魂。从现阶段的发展来看,我国的行政型审计要进行有效的调整,首先就是提高中央审计机关的法律地位,改革地方审计机关双重领导体制,要能够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来选择试点,进行分阶段的摸索和渐行推进。对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进行改革的最终目标就是实行立法型审计体制,所以要对现行的审计经费预算编报制度加以适当改进,对审计工作的经费进行保证。
再者,要能够对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准则和有关规范进行完善和建立,要能够充分的考虑财政资金的性质特征,进而设立财政资金绩效审计评价指标,在总的框架之下分别按照预算部门以及资金项目来建立不同层次指标体系。要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根据预算部门职能以及资金项目性质,来对绩效指标进一步细化。另外,可对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进行审计评价,这是对项目管理情况所做的审查,主要就是对项目管理的科学合理程度,对单位预算管理制度的有效程度以及管理制度的更新情况和实际是否能够得到紧密的结合,并指导实践活动。在审计的方法上要能够把审计查账的方法和调查方法得到有机结合,针对面广量大的单位和项目要用审计调查的方法,将审计调查的程序简化和内容单一与小组平行作业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最后要对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人员的整体素质进行提高,因为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作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政府审计人员素质的高低。故此,为能够有效适应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开展要求,就必须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首先就要在认识上进行提高,对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理念加以深化。然后就是在人员的培训力度上进行强化,不仅要能够有发现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要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再然后就是对审计人员自愿进行有效整合,合理的配置人力资源,将审计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3.结语
总而言之,我国的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工作发展时间并不是很长,所以在实践管理经验方面相对比较缺乏。故此,这就需要在这一方面多借鉴国外的一些经验,对其加以优化吸收并创新,和我国的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发展情况相融合,从而打造有着中国特色的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这样才能更加有效的促进我国在这一方面的健康发展。
作者:黄明明 单位:天津市河北区审计局
第二篇
一、财政资金绩效审计的地位和作用
绩效审计则是国家审计服务国家治理的切入点和落脚点,开展绩效审计是国家审计未来的发展方向。通过开展绩效审计可以保障国家经济健康运行、改进公共资源有效配置,进一步完善国家治理。作为公共财产的受托管理者,政府对公共财产实施管理,国家审计机关通过开展财政资金审计审查监督政府行为,评价政府对公共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并将监督评价信息汇报给公众,由公众评判政府行为的合法性与合规性。伴随着公众越来越广泛地关注公共资源使用的效益和效果,财政资金绩效审计应运而生。国家审计依法履行职责,对政府公共责任进行客观公正的监督、鉴证、评价和建议,是国家治理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财政资金绩效审计不仅可以增加政府使用管理公共财政资源的透明度,有效保障财政安全,有力维护社会公众的利益,不断为经济增长、确保民生福祉创造条件,而且通过监督和制约权力运行,可以预防和惩治腐败、促进政府履行公共责任,为国家决策者制定政策和开展规划提供有益的意见和建议,确保财政的中长期可持续发展,是推动实现国家良治的重要手段。
二、完善财政资金绩效审计的途径
(一)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明确绩效审计的法律地位
国家治理依靠严格执行国家制度,审计监督是《宪法》规定的一项重要的监督制度,是国家监督体系的组成部分,依法审计是推动完善国家治理、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维护财经法纪、推进改革创新的重要手段。目前,美国《政府审计准则》中关于绩效审计的部分包括两个章节一百二十九条,分别从审计现场工作和绩效审计报告两个方面作出了规定。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绩效审计实施指南》分别从五个部分说明了如何实施绩效审计。我国新修订的《审计法》和《国家审计准则》中对财政收支的效益性进行审计提出了具体要求,但是这些法律法规并未对审计机关如何开展绩效审计作出明确的规定。我国的绩效审计尚未通过立法,财政资金绩效审计也还是无本之木。审计目标明确,才能定位好国家审计前进的方向;审计任务明确,才能为国家审计提供奋斗的路径。因此,充分借鉴国际经验,把绩效审计作为独立的审计类型进行表述,规范审计主体行为,使财政资金绩效审计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是全面推进国家审计发展、完善国家治理的基本要求。
(二)构建财政资金绩效审计评价体系
财政资金绩效审计涉及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国家应根据不同行业制定不同的标准,构建一系列可以和审计方法契合,又能体现被审计对象财政资金5E目标实现程序的评估指标体系,用以指导绩效审计实务工作。
1.经济类指标(即投入指标):衡量项目消耗的资源总量,如提供一项服务所花费的资金总量。促进政府部门树立起成本意识,节约开支、降低成本。一般要揭示财政资金的收支过程是否符合国家的方针政策,是否遵循成本效益原则,主要审查财政资金收支规模、收支结构、筹集成本、支出定额标准等方面。该类指标设定的基本思路是:成本/效益,即投入与产出的比重,可用来测定资源浪费、行政开支过高、骗取财政资金等问题。
2.效率类指标(即产出指标):衡量某一机构提供服务的能力。促进政府部门树立效能意识,以一定数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效率性的实质是各种公共资源是否充分利用、管理是否有效率和责任履行是否到位。该类指标设定的基本思路是:产出/投入,即通过产出与投入的比重来评价财政资金是否得到了充分利用,提示财政资金职能和管理的目标机制是否健全、完善,公共服务是否及时提供。
3.效果类指标(即结构指标):反映政府所提供的公共服务最终产生的社会经济效果。促进政府树立服务意识,评价计划目标的完成程度,分析预期效果与实际效果的对比关系,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类指标设定的基本思路是:实际指标与原计划目标的比较以及社会公众满意度评价。
4.公平公正类指标(即调查指标):反映财政资源收入分配过程的平等性或均等性。政府要做到财政资金收入分配进程中兼顾所有地区、阶层和领域,同时在产出和结果分配过程中也要体现公平公正。该类指标设定的基本思路是:通过调查财政资金的接受对象是否受到公平公正待遇,来评价财政资金的应用的公平公正性。
5.环保类指标(即生态指标):反映政府及其部门是否有效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自然生态环境。通过对环境污染和环境保护问题的分析,评价财政资金是否有效促进环境和生态得以改善。该类指标设定基本思路是:通过财政资金对水污染整治、空气污染防治、噪声污染防治、土地开发与保护、森林资源保护等方面的投入和效果检查,揭示政府是否履行了公共受托责任,从而达到促进建设节约型社会和生态文明社会的目标。
(三)完善财政资金绩效审计方法,提高审计技术水平
传统的审计方法如审阅、函证、计算、抽查、检查等都可以在绩效审计中使用。财政资金绩效审计通常以某项目的支出为基础,审计与政府职能部门密切相关、有明显社会影响力的项目,重点审计一定金额以上的预算执行和财政决算,开展专题型财政绩效审计和综合型财政绩效审计。审计方法主要有比较分析法、因素分析法、成本效益分析法、量本利分析法、投资回收期法、标杆法和评分法等。具体操作手段上,在运用传统绩效审计方法的同时,还要结合数学统计方法以及信息扩张时期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大数据是基于全数据模式的审计思维,大数据的跨领域分析不是随机抽样分析,而是所有数据的分析。“样本=总体”的全数据分析模式是分析和审计所有相关数据,可以有效规避审计抽样风险,发现局部分析不能发现的问题。大数据技术可以实现对经济社会异常动态的早期关注,利用其对异常数据的敏感性实现早期预警。国家审计要实现与数据时代同步,大数据分析是必不可少的技术手段。
(四)制定绩效审计报告准则
我国财政资金绩效审计的审计结果主要包括五个部分,即审计工作重点、审计目标、审计技术方法应用、审计过程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及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审计评价和审计建议。遵循重要性原则对信息进行披露,报告意见的发表要以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为依据。报告要起到向管理者传递信息、向社会公众公布财政资金的使用结果和政府预算执行的效果。绩效审计报告要全面反映审计工作目标、工作过程、工作方法以及工作结果。其主要内容应包括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及项目背景说明、项目的主要目标、被审计单位为实现其目标而采用的方法与手段、审计人员开展绩效审计的工作思路与方法描述、审计过程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及建议。应尽快依据新修订的《国家审计准则》和绩效审计的相关理论,借鉴国外的理论研究及审计准则,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财政资金绩效审计报告准则。
(五)建立利用机制,有效利用绩效审计结果
目前,财政资金绩效审计正在全面推广,只有有效地利用绩效审计结果,才能使审计监督真正发挥作用,起到规范经济秩序、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强化政府职能的作用。对于公众而言,不仅应该关注政府财政绩效的审计工作,还应该关注有关部门对问题的处理结果。通过认真地开展审计工作,及时公布审计结果,并加强对公共部门问责,促进政府和公共机构切实履行使用和保障财政资金的职责,以提高透明度,落实问责制。最高审计机关要向社会和公众提供已经验证的关于政府机构、官员的履职信息和对财政资金的绩效审计结果,从而促进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因此,尽快建立绩效审计评价体系,同时建立审计结果的利用机制可以共同促进绩效审计的发展,彰显绩效审计在推动并完善政府职能,促进国家良治方面的特殊作用。
(六)构建审计部门自身的绩效管理体系
公布审计署的人均审计结果、投入与产出等具体的绩效数据,这为审计部门构建自身的绩效管理体系开启了新的篇章。审计署从自身做起,对本部门的绩效管理向社会公告,为其他的政府部门绩效管理工作起到了示范和带动作用。因此,审计部门构建自身的绩效管理体系,定期向社会公告本部门的绩效工作,将有利于完善我国财政资金绩效管理体系,引领政府部门自觉主动地对财政资金实行绩效管理,为审计部门开展绩效审计工作提供环境。绩效管理体系不仅要在国家审计署执行,还应该广泛开展于各级审计机关,为审计部门的自身绩效管理提供助推力,也为审计部门从绩效的角度评价财政资金的支出情况提供帮助。
三、结语
财政资金绩效审计在我国开展的时间不长,我国在借鉴西方国家理论和经验的同时,也在积极研究丰富财政资金绩效审计的理论,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绩效审计方法。审计机关开展财政资金绩效审计,通过对公权力的监督,评价政府行为,反映国家治理控制体系存在的缺陷,提高了政府效能;凭借审计的专业能力和职业判断,预防舞弊和打击腐败,揭示风险,维护了国家利益;通过对与民生相关的公共财政资金审计,评价公民是否享受公平的待遇,推动了民生问题改善;通过对审计结果的公布,落实问责制,向社会公众提供相关信息,增强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由此可见,加强完善财政资金绩效审计工作,确保公共资金使用实现5E目标,不仅对于审计自身的发展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而且有利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国家长治久安。
作者:张荣 单位: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