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谈地勘单位绩效审计实践路径,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 要:党的以来,在国家监督体系中审计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绩效审计的广泛开展有效抑制了腐败行为的出现,地勘单位开展绩效审计尤为必要。对此,本研究作者结合自身多年工作经验,针对地勘单位绩效审计实践路径提出了自己的几点拙见,仅供参考。
关键词:地勘单位;绩效审计;财政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变化,大多数地勘单位调整了产业结构,从单纯找矿拓展到集地质勘探、矿产开发、地质科研等综合性经营。因各种原因的影响,大多数单位管理不到位、经济运行质量差强人意等问题较为突出。有的单位虽然规模、资产有所增加,但同时应收账款较高、不良资产消化滞后、经营活动现金流逐期减少、资产负债率增高等问题不断出现。因此,地勘单位开展绩效审计尤为必要,可完善财务管理体系,对经营风险及财务风险进行有效控制,确保单位可持续健康发展。
1 引入平衡计分卡
地质勘查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先导性、基础性、综合性和探索性等特点,新时代地勘单位在服务生态文明建设、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和地质灾害防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地勘单位在业务方面存在特殊性,本文认为,将平衡计分卡融入绩效审计需要注重以下几点:其一,客户维度。地勘单位地质成果和客户满足度属于主要指标;其二,财务维度。财政、地质服务收入等,表现在财政收支以及地质服务收支、国有资产管理等相关方面;其三,内部流程管理维度。地勘单位需要增强内部流程控制,并予以全面调整;其四,学习和成长维度。重视地质勘查单位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的创新、主动学习等相关能力。根据以上内容,本文认为地质勘查单位将平衡计分卡融入绩效审计时,需要重视以下内容:第一,地勘单位政治使命。对地质工作服务领域、业务范围等进行拓展,确保社会经济实现良好发展。第二,地勘单位战略目标。及时完成地质矿产勘查任务,同时向遥感、环境、海洋地质等相关工作领域拓展。第三,客户维护。重视地质基础研究获取到的成果,重视项目不合格率、施工事故率、重大项目优秀率、建设方满意度等相关指标。第四,财务维度。重视预决算差异指标、人均职工收入增长率、净资产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等相关指标。第五,内部业务流程维度。重视岗位责任制指标、项目进度完成情况、项目管理、人员日常管理、资金管理等相关指标[3]。第六,学习与成长维度。重视人才培养比例、员工意见采纳率、员工自我满足感等相关指标。地勘单位对平衡计分卡进行运用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多个维度、指标对绩效进行评价,对审计对象实现既定目标和所造成的影响进行全面、客观的报告。并且,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价方式对传统绩效审计进行了优化,对客户维度、业务流程维度及个人学习成长维度进行有效维护,能够让地勘单位更加重视全方位的科学建设。
2 强化审计结果的运用
2.1按照“免疫系统”审计理论,把审计的成果作为“免疫剂”
基于“免疫系统”与科学发展观相关理论,对审计成果运用工作进行强化。要把审计成果(审计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及情况)视为单位内部各项管理流程运行与实施的“免疫剂”,有力地促使审计成果被充分运用。现阶段,地勘单位相关领导并未真正意识到绩效审计工作的必要性,运用审计成果尚处于探索阶段,单位领导往往倾向于向统计部门了解数字,掌握工作成绩。对此,为了能够有效运用审计成果,还需审计部门及相关工作人员广泛推广。
2.2完善审计结果运用机制,强化利用实效
结合实际情况,完善审计成果利用工作机制,明确这一工作的组织部门、参与部门及相关负责人,对相关工作内容进行细化,并制定相关制度;其一,构建完善的、可操作的审计成果运用制度,从运用原则、程序及内容各方面对各部门职责与权限进行明确,明确统一与规定设计成果运用方式、要求、反馈及责任追究等各方面;其二,构建审计成果综合分析机制。构建与完善审计成果整合任务工作机制;基于职责分工,对责任部门及协作部门予以明确,各部门积极写作,横向和纵向整合同一类型、同一时段的不同项目审计结果,并对其进行深入分析与归纳总结,归纳总结出有助于被审计单位的各种建议,如制度、管理、经济效益方面,积极迎合被审计单位的动经济所需。地勘单位应把审计成果落实到相关部门去积极整改与借鉴,构建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确保审计成果利用真正能够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2.3优化审计质量,扩大审计成果的影响
在整个审计工作中,审计质量尤为关键。为了能够有效利用审计成果,需对审计工作质量进行全面提升。首先,注重审计队伍的培育,进一步强化审计人员专业素养,提高审计质量,并针对性优化审计成果。同时,为了能够有效利用审计成果,需做好审计成果上报工作,广泛宣传审计成果,拓展审计成果的影响力。对于不涉及国家机密与地质资源秘密等相关情况,地勘单位应对外公布审计成果,鼓励单位员工及社会进行有效监督,拓展知情范围,促使被审计单位能够积极整改与落实相关事项。
2.4建立审计信息的沟通交流机制
对于审计成果的运用而言,各部门互相配合是关键。在保证审计质量的基础上,对相关职能部门进行有效协调,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成果交流会议,可共享被审计单位及对象具体情况,立足于现实,制定科学合理、可操作的审计成果利用和转化协调机制:其一,构建联席会议反馈机制,纪检、监察、人事部门共同构建审计信息反馈联席会议;离任审计、任中经济责任审计等项目完成后,审计部门采取联席会议的方式将审计结果通报给人事、纪检监察等部门;其二,构建同相关业务部门有关的信息反馈制度。当绩效审计项目完成后,地勘单位应第一时间把审计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反馈给其他业务部门,也可把审计结果抄送给相关业务部门,及时反馈问题,促使相关部门积极整改。
3 完善绩效审计制度
绩效审计制度的完善,需从地勘单位绩效审计全面性分析为切入点:其一,严格把关绩效审计单位每一个业务环节,主要是记录员工的工作表现、绩效目标设置、绩效考核结果等[6]。把单位绩效审计制度与资源分配制度、奖惩制度、晋升制度相结合,促使绩效考核结果能够同员工切身利益相挂钩。同时,严格监督绩效部门的工作,将绩效审计部门各个环节视为不同监督点,一旦出现问题要求绩效审计人员、监督人员共同承担责任,以此来确保绩效审计工作落到实处,并具有真实性。同时,积极发挥“双向一察”的绩效审计的效能,单位员工同绩效审计人员实行双向管理,单位员工可监督绩效审计人员工作态度及方式,绩效审计人员也有权评估员工工作情况,双向监督制约;其中“一察”则是单位领导全面调查与分析绩效审计人员工作状况,如基层员工举报调查、绩效审计人员工作情况调查等。最后,采取绩效考核结果公开化,及时公开绩效考核结果,引导全部员工都能够了解自身绩效情况,确保绩效考核的有效性。
4 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
新形势下,地勘单位绩效审计工作对审计队伍的专业能力、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绩效审计队伍不仅仅需要掌握绩效审计相关的专业知识,同时还需要深入学习信息化技术,能够熟练应用信息化技术背景下绩效审计软件、办公软件。综合参考地勘单位实际情况,可采取下面几点策略,加强绩效审计人员培训教育与引进,有效促进绩效审计工作的有序开展:其一,对于当前的绩效审计队伍来说,地勘单位应当积极开展调研工作,全面了解现有绩效审计人员对于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了解他们在信息化知识方面的储备情况,以此来进行更具针对性的培训教育,在进一步学习绩效审计专业知识的同时,纳入各种有关的新兴技术,包括软硬件使用方法,绩效审计信息化发展动态,保障现有绩效审计队伍能够紧跟绩效审计发展趋势,提升审计综合水平。其二,完善薪酬体系、激励体系,调动绩效审计队伍主观能动性。结合当前绩效审计队伍现有的薪酬体系,建立一套更为完善的薪酬体系,针对固定薪酬、激励薪酬、福利等占比进行优化调整,使得激励性的薪酬体系占据更大的比例,使得薪酬能够与绩效进行有效的挂钩,让绩效审计人员能够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中来[7]。而对于非薪酬激励来说,可以完善带薪休假、晋升培训等激励体系,调动绩效审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其三,注重专业人才引入工作,地勘单位需要主动引入熟练掌握计算机、审计、法律以及金融的复合型人才,以此来改善审计队伍年龄结构、知识结构的优化。
5 结语
对于地勘单位而言,绩效审计是高效率、高质量工作的关键,只有做好了绩效审计工作,及时发现审计对象在经济型、效率性、效果性方面存在的问题或者绩效不佳的领域,才能更好地保障地勘单位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作者:李惠文 王双成 单位: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水文地质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