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公共投资项目绩效审计要点及路径反思,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基于新常态的背景下,公共投资项目怎样迎合社会公众的利益又可以实现效益性,已然成为当前我国值得深思的课题。就公共投资项目而言,绩效审计在其中发挥着不容小觑的作用。鉴于此,本文从公共投资项目绩效审计要点、新常态下公共投资项目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公共投资项目绩效审计的实现路径这几个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促进公共投资项目资金充分利用、项目效益全面发挥。
关键词:公共投资项目;绩效审计;审计模式
一、公共投资项目绩效审计要点
首先,针对投资项目决策的审计来说,其往往侧重于投资项目决策的规范性。站在客观的立场出发来讲,在进行绩效审计的时候,不单单要对投资项目决策程度的科学性等内容进行详细核查,还要详细检查项目资金来源情况等相关内容。其次,就投资项目管理审计环节而言,需要严格检查法人责任制执行状况,并在此基础上将目光放在被审计单位内控制度制定等相关内容的上面,之所以这样做事因为合理的内部机制能够为投资项目谋取到丰厚的经济效益。不只是这样,还要对以下几点做好相应的审计工作:一是投资招投标;二是合同管理等。再次,站在工程造价真实性审计的立场出发来讲,需要对其每一个环节做好严格的把关,为所有材料等方面呈现出完整的状态打下扎实的基础。最后,站在项目综合效益审计的立场来讲,其往往侧重于对所有收益进行综合绩效审计。从公共投资项目的视角出发来看,不单单要采取有效措施实现公益性目标,还要促进其效率性的全面提升。
二、新常态下公共投资项目绩效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少了一定的法律保障体系
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进行深度剖析以后,可以发现:《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在我国审计工作当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与之相匹配的实施条例与细则通常应用到规范审计相关的具体工作中。但是话又说回来,审计法里并没有条例对以下几点进行了严格规定:一是评价指标;二是审计方法;三是公共投资项目绩效审计的流程等。从当前的发展趋势来看,针对此方面的法律条文比较疏松,也没有对决策、收益等相关方面进行严格规定,换句话来说就是缺少有效的法律保障体系。对绩效审计准则进行深层次分析以后,可以得知:绩效审计环节也处于不健全的状态,与之相匹配的绩效审计要点以及目标也存在某些缺陷。
(二)无法确保绩效审计的独立性
从客观的视角出发来讲,审计是否存在独立性会对审计工作质量带来直接的影响。结合相关调查可以发现,审计的独立性有待提高。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在开展此项工作的时候,政府部门会包揽公共投资项目的所有内容,所以长此以往下去此审计主体与政府部门密切相连,这样就会影响到审计结果,不能充分确保审计的独立性。所以,相匹配的审计结果也缺少了一定的公平性。
(三)绩效审计模式有待完善
对我国公共投资项目进行深度剖析以后,可以发现:该项目通常以竣工决算审计形式为主。针对这种模式来说,其实际上是对工程预算的可靠性、规范性做好相应的评估工作,以此来对公共投资项目的实际状况进行科学判断。但是话又说回来,这种模式也不是完美无缺的,其也存在某些缺陷。从一个方面来讲,竣工决算设计往往侧重于微观层面的审计,通常对工程造价等相关内容进行详细检查,但是却不能对决策、管理等相关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从另一个角度出发来讲,竣工决算审计模式有着滞后性的特征。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通常是在项目竣工决算期间才进行审计,显然这样就不能以最快的速度发现项目中存在的某些问题,也无法将隐藏的风险扼杀在摇篮当中。打个比方来说,像进货单、签证单等内容如果不能在第一时间进行审计,那么进货单与签证单的可靠性就不能得到应有的保障,也不益于马上预防相关风险。
(四)绩效审计方法过于落后
第一,我国公共投资项目绩效审计的手段早已不能紧跟时代的脚步。在开展绩效审计工作期间,结合公共投资项目的主要特征,手工审计手段仍然存在,这样不单单会对整体工作水平带来不利影响,还会增加风险情况发生的概率。究其原因主要与绩效体系不健全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与之相匹配的审计流程也不能构建起来,久而久之下去致使审计技术手段无法顺应时代的脚步。第二,绩效审计手段不存在较高的信息化水平。虽然我国非常关注大数据等新型技术在设计领域中的应用,但是当前公共投资项目绩效审计使用新型信息技术的次数屈指可数,长此以往下去势必会致使审计信息共享程度低,无法提高工作水平。
三、新常态下公共投资项目绩效审计的实现路径
(一)以法律为保障促进绩效审计的正常开展
第一,加强立法,拿起法律的武器来促进公共投资绩效审计的正常开展。基于我国基本国情的背景下,我国需要就公共投资项目绩效审计颁布与之相匹配的法律亦或是法规,并在此基础上对绩效审计体系加以优化,以此来为此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强而有力的法律保障。不仅如此,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应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公共投资项目绩效审计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当中,借助于绩效审计对相关权利主体行为加以规范,以此来实现社会公益目标。第二,对绩效审核准则与具体流程加以优化。如果想要从根本上促进绩效审计效率的全面提高,那么就要对以下几点做好严格的把关:一是审计主体;二是审计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充分确保审计工作可以有条不紊的进行下去。
(二)以独立性为原则保证绩效审计的公正合理
在开展绩效审计工作的过程中,独立性是需要坚持的第一项原则。之所以这样说是由于此项工作自身就属于一个单独的审查环节。为了进一步将公共投资项目绩效审计的独立性加以提升,我国需要采取必要措施确保审计机关的独立性。针对审计机关来说,其需要拥有独立决策的权利,尤其是在出具审计报告的时候,在不受审计对象影响的基础上做出客观的审计结果。除了要做好上述工作以外,相关审计人员也应当紧跟时代的脚步,端正自身的工作态度。结合相关调查可以发现,公共投资项目最显著的优势就是能够令所有社会公众均得到与之相匹配的利益,而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是当前社会各界人士密切关注的核心话题。总的来说,只有相关审计人员强化自身的责任意识,才能找到并妥善处理项目中存在的某些缺陷,以便可以达到理想的项目效果。
(三)采取新型的审计模式来强化绩效审计价值
站在客观的立场出发来讲,新型的审计形式是有效强化绩效审计价值的主要方式。如果想要将已有审计形式加以转变,那么就要对以下几点予以高度重视:第一,审计内容重视和宏观相融合。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在对公共投资项目开展绩效审计期间,不但要将目光放在宏观层面的审计上面,像项目管决策、管理等,而且还要对微观层面的审计予以高度重视,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确保审计的可靠性。第二,应当将目光放在绩效审计及时性的上面。从客观的立场出发来讲,倘若想要将项目当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那么就需要对项目的实施环节做好相应的审计工作,尽可能将存在的风险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第三,将目光放在审计模式的创新上面。从公共投资项目的视角出发来讲,绩效审计形式一定要顺应时代的脚步来迎合不同的审计环境,以便可以促进审计价值的全面提升。
(四)以创新的审计方法实现绩效审计目标
如果想要快速实现绩效审计目标,那么就要不断创新绩效审核手段。通常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对以往的审计手段加以完善,以此来促进审计工作水平的全面提升。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原来的绩效审计手段早已不能紧跟时代的脚步,所以一定要将目光放在审计技术方法的创新上面,为绩效审计目标得以顺利实现提供应有的保障。第二,灵活运用各种新型技术,以此来强化绩效审计的信息化程度。我们都知道,信息化属于审计发展的必经之路,所以在对公共投资项目开展绩效审计工作的时候,一定要借助于新型技术实现数据库共享的效果,同时还应当采取针对性的手段不断优化信息化审计平台,为有效提高审计信息化质量打下扎实的基础。
四、结语
本文首先阐述了公共投资项目绩效审计要点,接着对新常态下公共投资项目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然后提出了以法律为保障促进绩效审计的正常开展、以独立性为原则保证绩效审计的公正合理、采取新型的审计模式来强化绩效审计价值、以创新的审计方法实现绩效审计目标等相关实现路径,希望可以起到一定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方林梅.分析公共工程投资项目绩效审计方法[J].大科技,2018(14).
[2]师艳.公共投资项目绩效审计的国外研究经验及我国的问题及对策[J].财会学习,2018(30).
[3]苗冰玉.我国公共投资项目绩效审计现状[J].现代商贸工业,2016(27).
[4]张迎峰.公共工程投资项目绩效审计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6(24)
作者:贾治世 单位: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审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