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省干线公路养护资金绩效审计分析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国省干线公路养护资金绩效审计分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国省干线公路养护资金绩效审计分析

[摘要]国省干线公路养护对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减少建设资金支出有着重要意义,加强国省干线公路养护资金绩效审计是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公路养护改革的有力举措。

[关键词]国省干线公路;养护资金;绩效审计

国省道干线公路担负着我国交通、运输等方面的重要任务,由于汽车使用量不断增加,国省干线公路的养护工作变得日益重要。加强国省干线公路养护资金绩效审计是公路部门落实精神的现实需要,也是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公路养护改革的有力举措。笔者以所在单位国省干线公路养护资金绩效审计为基础,对国省干线公路养护资金绩效审计的必要性做简要阐述,并对推进国省干线公路养护资金绩效审计提出相关建议。

一、推进国省干线公路养护资金绩效审计的必要性

(一)推进绩效审计提高国省干线公路养护成效的需要

推进国省干线公路养护资金绩效审计,要找准公路养护与地方经济发展的结合点,客观评价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的政策和效益,优化国省干线公路养护资源配置、减少财政重复投资、提高干线公路养护工作成效。公路部门要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养护资金预算制度,全力监督养护资金绩效管理,利用有效的审计方式,对国省干线公路养护工作中不合理、不合规的问题加以揭示,通过前瞻性分析提升干线公路养护领域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规范国省干线公路养护行为,使绩效审计在转变公路养护发展方式中作出贡献,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二)推进绩效审计是落实预算绩效管理的需要

随着财政收入增速放缓和国省干线公路养护里程不断增加,公路养护资金供求矛盾不断加大,所有的公路养护支出都要精打细算,厉行节约,全力落实《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对国省干线公路养护资金进行绩效审计,有利于加强政府对干线公路养护资金的控制,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缓解公路养护资金瓶颈。一方面通过审计可以节约相当数量的财政资金,另一方面可以督促公路部门提供更高质量的“畅、安、舒、美”的通行服务,从而确保财政资金在干线公路养护中的作用正常发挥。绩效审计关注干线公路养护资源的配置、管理,利用效率、效益和效果揭示干线公路养护的体制性障碍、制度性缺陷和管理漏洞,第一时间感知和抵御病害风险,从源头上预防违法违规、经济犯罪、重大安全事故等问题,为公路事业健康运行保驾护航。

(三)推进绩效审计是促进内部审计转型的需要

当前,各级公路部门正在进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剥离经营性生产单位,突出公路建设和养护管理职能的改革主基调,决定了公路部门内部审计职责也要随着职能转变转型发展,以财务收支的合规性审计向以绩效管理的效益审计转变已成为公路部门内部审计改革的必然趋势。国省干线公路养护资金绩效审计是公路部门落实《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和配合当前“推行一次办成,提高服务效率”改革的具体措施,绩效审计要从宏观层面为国省干线公路养护事权责任划分、财政资金绩效管理等政策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切实为公路养护制度制定及改革提供第一手资料。

二、推进国省干线公路养护资金绩效审计的几点建议

(一)明确绩效审计思路

国省干线公路养护资金保障按照事权责任划分意见由省、市、县政府分别承担,其公共性、外部性特征明显,与一般绩效审计不同,在经济审计、效率审计、效果审计的基础上,国省干线公路养护资金绩效审计还应注重合规性、合理性、系统性和相关性。第一,注重合规性。关注国省干线公路养护过程中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促使相关单位在参与公路养护过程中的经济活动符合公路养护管理规范、公路养护标准、事权责任划分原则、绩效评价目标的要求,在全责实施绩效管理的关键时期,国省干线公路养护项目要建成阳光工程、廉政工程、示范工程,合规性审计必须作为绩效审计的基础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审计结果是对绩效情况的准确分析,做出客观公开审计判断的重要依据。第二,注重合理性。在某些干线公路养护事项无明确规定的条件下,对公路养护的经济管理活动是否能够采取约定俗成或者符合情理的管理方式进行实施进而进行审计判断,这种不成文的、始终在变动中、来源于实践的准绳作为评判对错优劣的标准,在绩效审计指标体系发展成熟之前,是比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公平性、环保性审计更为重要的审计目标,由于在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过程中,有很多特殊事项是无法用明确的硬杠杆和制度去判定,因此,基于公路养护的合理性判断尤为重要。第三,注重系统性。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不能单纯从养护本身的资金投入、资源消耗与所进行经济效益直接比较,或者以单个路段养护的角度来独立分析,应站到整个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高度,从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进行判定评价,同“公路+产业”、“公路+旅游”、“公路+扶贫”、“公路+县域经济”等联系起来进行分析,客观的、全面的、系统的绩效审计评价结果。第四,注重相关性。干线公路养护支出应严格控制在《山东省国省道日常养护管理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核定的使用范围,特别是省、市财政转移支付的国省道养护资金,严防基层公路部门位挤占、挪用等现象的发生,确保养护资金专款专用,与干线公路养护支出不相关的费用坚决剔除,实现从相关性的角度实现资金绩效。

(二)建立绩效审计机制

公路部门应结合《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的要求,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建立系统的国省干线公路养护资金绩效审计管理办法,明确内审机构开展绩效审计的主体地位、审计权限、目标范围,最大限度地保障绩效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为绩效审计的开展创立良好的环境。要把绩效审计作为各级公路部门年度审计任务的组成部分,成立绩效审计推进领导小组,提供绩效审计经费支持,注重绩效审计工作监督、促进绩效审计结果应用。善于归纳和总结经验,为开展绩效审计提供制度、人力资源和资金保障。要建立科学有效的审计协调保障机制,县、区政府应当发挥国省干线公路在改善通行条件、促进区域发展中的积极作用,积极配合省、市公路部门对国省干线公路养护资金的绩效审计,反映国省干线公路养护过程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提供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中好的想法与建议,通过国省干线公路养护资金绩效审计对象各方的充分交流和有效互动,切实达到规范公路养护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优化国省干线公路资源配置的最终目的。创新绩效审计理论研究机制,制定国省干线公路养护资金绩效审计指南,建立法律法规库和典型审计问题处理规范手册,合理确定审计范围、重点和审计步骤,总结审计实践经验,着眼公路养护转型,财政管理改革的需要,要以宏观性、合法性、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相结合,整合政府审计、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资源,充分借鉴行业专家的意见,对绩效审计理论研究分阶段、分层次的加以推进。

(三)规范审计工作管理

规范绩效审计指标评价体系。要紧扣省、市、县公路部门的养护工作任务和各地的养护工作实际情况,结合国内外养护资金绩效审计经验,与行业主管部门和专家共同制定。坚持事前、事中、事后相结合的原则,坚持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管理效益相结合,突出效益指标、成本指标、业绩指标和行政效率指标以及公众环保等方面的指标设计,科学选择行业标准、计划标准、历史标准等评价标准,注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采取先易后难、逐渐丰富、逐渐完善、层层推进的办法,最终形成一套科学、系统、全面、逻辑清晰的绩效评价标准体系,并提供一个能够及时修订,追回评价指标的平台。规范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绩效审计的成功与否主要依赖于审计分析和评价方法的科学性与标准的客观性。必须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摸索建立一套适应审计机关进行绩效审计的评价方法与标准,确保审计结果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公正性。由于绩效审计在我国开展的时间还不长,审计方法和评价标准仍在研究和探索中。因此,在进行绩效审计前,可以根据被审计单位的不同情况,采用适当的审计方法与评价标准,切忌主观性、片面性和表面性。公路部门可以在国家财务准则和审计准则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会计、统计、管理学等分析评价体系,结合被审计单位实际财务状况界定经济责任、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只有科学的方法和体系,才能有效地揭露严重的损失浪费、效益低下和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才能充分体现审计分析评价的客观、公正与权威。创新绩效审计的方式方法。审计机关及公路部门内审机构应拓展企业绩效审计的新思路、新方法,充分运用审阅、观察、计算以及调查研究、统计分析等方法。调查研究可以用来调查事实、收集信息,也可以用来收集对特定问题的不同观点,在审计调查中,要突破审计惯有的思维和做法,由反映问题转向揭示问题与总结经验、由重点关注资金转向重点关注体制制度、由简单罗列问题转向揭示本质与提出决策建议,提高依法评价的能力、科学判断的能力。

(四)借助绩效审计资源推进绩效审计

借助专业资源提升审计质量。科学设置绩效审计队伍的知识结构多元化,在吸引专业人才的同时,要对现有人员进行有计划、有重点、多途径的进行技能培训。由于公路部门内部审计人力有限,可以通过引入社会中介机构充实审计力量,形成审计合力。同时由审计机关对社会中介机构协同工作进行监督复述,控制审计风险。公路部门可以通过外部引进既精通财务又精通公路工程的复合型人才,定期对审计人员开展综合技能培训,努力提高审计队伍的综合能力,提高从整体社会经济发展的宏观角度发现、分析问题的能力。借助培训资源提升人员素质。加强审计人员培训,使审计人员知识不断更新,实现审计队伍的整体业务素质的提高,以适应新常态下高质量审计的要求。一是建立专业内部审计人员素质考核体系,加强对内审人员的各种认证、培训,积极开展需求调研,科学制定培训计划,合理安排培训内容,力求满足不同层次内部审计人员的知识需求,不断更新知识,提高业务技能。二是加强公路行业内部审计协会建设,发挥公路内审协会在信息共享、经验交流、人才培训和后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内审人员专业素质的提高;三是增强内部审计人员的责任意识,保持一种独立的精神状态,公正、公平地执行审计活动和评价审计结果,审计事项不受领导意愿和亲情关系的影响,对审计结果绝不作重大质量妥协。只有不断提高内审人员的综合素质,才能强化绩效审计工作。借助科技资源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公路部门应与财政部门、审计机关和养护施工单位联合,强化大数据思维,拓宽大数据技术应用范围,推进智慧化审计管理,将国省干线公路养护资金审计资料与工作实际通过计算机建立科学模型,并进行汇总归纳、对比分析,确定是否存在疑点,从源头上确保国省干线养护资金的效益性。同时审计人员应将审计思路与计算机技术紧密结合,形成采集数据、评价绩效、分析疑点、定性问题的审计模型,并将其转化为可实际操作的审计方法,更加系统地反映整个审计过程,对审计过程进行更好的质量控制和监督管理,以提高绩效审计效率。

(五)做好审计整改落实,推进国省干线公路养护资金绩效审计

建立绩效审计整改制度,加强对绩效审计结果的宣传和运用,加大对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力度,加强与相关部门和施工单位的沟通交流,进一步完善审计结果公开机制。真正起到监督管理被审计单位、客观评价审计对象、完善公路部门的内部管理、完善养护管理机制的作用。还应当如实、及时的公布审计结果以及相关的整改措施落实情况,将其置于公众的关注和监督下,更好的促进公路养护事业发展。建立绩效审计结果应用制度,公路部门要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将绩效审计与绩效预算结合起来,逐步加大绩效审计结果在国省干线公路养护资金分配和项目资源分配中的权重,并建立行之有效的动力传导机制,把注重绩效审计结果应用作为推进干线公路养护工作的有力武器,通过强化问责倒逼绩效审计出现的相关责任落实到位,倒逼公路部门领导干部深入推进国省干线公路养护资金绩效审计工作,明确各级财政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的事权与支出责任,引导各级财政加大投入力度,促进国省干线公路养护资金足额纳入预算,推动公路养护从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转变,提高干线公路养护工作效率。国省干线公路养护资金绩效审计在客观反映当前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的体制机制、资金保障、制度建设、监督管理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和不足的同时,应当更加注重国省干线更加注重公路养护的政策措施落实,更加注重公路养护机制完善,更加注重事权与支出责任的合理分配,同时绩效审计应以点代面,督促由养护资金绩效管理向公路部门绩效管理转变,从而促进公路事业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为公路部门全面落实预算绩效管理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夏忠宝 赵兵 单位:山东济南市公路管理局 平阴县公路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