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谈公立医院工程审计的信息化管理,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公立医院的工程审计管理长期以来既是重要风险点,又仅仅通过传统审计手段展开监督。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对于工程审计传统工作方式的冲击也必将逐步展现。本文旨在探讨公立医院工程审计管理如何应对信息化时代的影响,以及信息化变革如何提高工程审计管理的效率。
关联词:工程审计;信息化;审计管理;公立医院
一、公立医院工程审计管理与信息化现状
工程项目管理因为其资金规模大、业务专业度高、涉及内外部多部门、多监管机构共同管理等特点,历来是公立医院管理中的重要风险点。而工程审计作为公立医院内部审计对于工程项目的投资监管,是公立医院审计管理中一项重要工作。由于其专业性等原因,公立医院工程审计的开展,一般都会由医院内部审计部门委托外部财务监理(专家)作为合作单位共同实施展开。工程审计管理主要工作内容包括:财务监理全过程造价控制(包括但不限于项目预算审核、招标文件审核、合同审核、项目工程款支付意见、审价结算)、审价结算、项目竣工结算审核等。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技术得到高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渗透和影响着传统的工作方式,“互联网+”工程造价审计已成为审计创新发展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公立医院审计信息化在目前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互联网技术推广运用发展下已经改变了人们的行为模式和管理模式,但对于审计工作来说,信息化起步较晚,还处于相对初期阶段,一方面公立医院的审计职能历来不被重视,另一方面审计工作与信息化的结合主要体现在审计方法层面上(如改善传统抽样模式)等。由于公立医院工程审计管理这种内外部合作的关系,往往以单线程的线下交流为主,难以实现信息化管理,即使内部部分实现信息化管理,也容易产生孤岛。本文希望基于工程审计管理的现状、特点,探讨信息化这项在公立医院内部审计管理中原本融合度不高的项目的结合探索。
二、工程审计主要存在的问题
在过往实施工程审计管理的过程中,工程管理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前期工作的不完善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现图纸修改现象比较多,主要问题还是前期工作准备的不充分,导致实施过程中方案、平面布局、实施内容的调整,甚至是存在实施内容的漏项后期追加,从而增加了整个项目的建设成本。在前期制定方案及设计图纸阶段,往往未联合相关科室进行功能及需求确认,招标图纸阶段,相关科室应清楚所需内容已体现在招标图上,并进行确认,避免施工过程变更过多。
(二)设计变更图纸不完整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使用需求或原建筑结构等原因导致平面布局变更或者是设计方案变更,在提出变更需求到实际实施阶段,所提供的变更图纸并不很完善,很多情况下只提供了平面图纸,无具体节点做法等图纸,且部分设计变更未体现在施工图中。关于设计变更、追加项目内容,在变更或追加内容明确后,设计图纸应全面清楚的体现出变更或追加内容,并经过医院、施工监理确认后再下发给施工方,提高预算准确性,避免漏项。
(三)资金支付进度不明确
工程项目各参建单位需及时了解项目进度进展及资金支付情况,医院相关管理部门根据项目情况制定相关进度表的形式,可按月或按季度进行更新,财务监理单位需定期与医院进行核对,以便各参建单位准确无误的了解项目进展及资金进度。
(四)上报结算不及时
项目竣工后,施工单位未及时上报结算,导致项目无法及时竣工结算。建议待项目竣工后,由后勤保障部门督促施工单位及时整理并上报项目结算资料,进行项目审核流转。
(五)送审资料不完善
施工单位项目结算送审过程中,存在送审资料不完善,例如招投标文件缺少相关用章,相关开竣工报告未填写具体时间等。建议可在项目前期招投标过程中,对已提交的纸质文件资料进行扫描,形成电子文档归档。对项目过程中资料的签订进行时效管理,对工程变更、工程周期等进行时间确认及工期把握,可以对项目施工进度及施工工期进行实时了解。
(六)隐蔽工作内容未能全面地描述完整
在结算审核过程中发现,有部分签证中的隐蔽工作内容未能全面地描述完整,影响事后审价的判断;个别项目因施工场地的特殊性,导致无法进入项目现场。建议对于此类工作内容对应的工程量进行细致、详细的描述确认如型号、规格、厚度、尺寸等,并建议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影像留档。如果项目涉及拆除内容,建议在进场施工前对项目施工场地进行影像存档,为项目涉及拆除等相关内容保留相关资料,避免结算过程发生不必要的争议。上述的6项问题,其实一直是工程审计管理过程中的难点与重点,总结上述问题,主要体现在前期因为需求配置不明确导致立项多有需调整之处;施工过程中的管控不到位、变更签证、隐蔽工程等未予以及时处理,进度与付款进度把握不充分;结算期间由于资料准备不当往往拖延结算进度,或者产生各类扯皮情况。归根结底,工程审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往往伴随着信息孤岛无法共享、过程中需多方确认的信息没有及时确认等原因,因此,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工程审计管理与信息化建设,实际配合得当能够产生并解决上述主要问题。
三、以信息化手段探索公立医院工程审计的难点解决方案
(一)工程审计信息平台建设需要打通上下游孤岛
一般来说,工程管理监督过程主要分为招投标与合同签约阶段、过程管控阶段以及结算管理阶段等等。公立医院目前已经逐步开展对于主要阶段内的信息化管理,比如通过OA审批,加强招投标技术参数会签;通过合同与进度款线上审批,强化对于关键财务资料的审核等等。但目前的现状往往是,工程管理的监督在每一个环节都能实现,却没有实现全过程的串联式管控。从单独来看,往往流程的合规性、监督的恰当性均能得到体现,但在需要重新复核或全面展现管理业务,往往需要重新展开梳理与统计。因此,加强工程审计工作的监督效率,工程审计信息平台建设的第一步是将现有的信息孤岛进行上下游打通,确定关键字段,甄别关键数据流,将业务流、信息流、资金流做更好的全过程结构化改造,用以能够在同一个平台上进行提取。
(二)工程审计信息平台建设需要打通内外壁垒
一般来说,公立医院工程管理监督过程需要实现信息化的一大难点在于,公立医院的信息化安全要求比较高,因而对于外部访问存在诸多限制,而公立医院的工程审计监督,往往需要依托外部专家、外部财务监理合作单位等提供相对专业化的管理建议。因此打通内外壁垒就成为了一项重点研究内容,一方面审计部门需要给出合适的构想思路,另一方面需要信息管理部门对于内外部信息壁垒打通提供解决方案,比如通过三级等保模式下的环境搭建,让外部团队可以适当的部分参与到部分业务流程的管理中,在保证网络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合理设置各方的信息权限,明确各方权责,责任到人,也兼顾适当的共享,提高监督效率和信息共享融合深度。基于上述实践的可能性,可以先将外部财务监理参与度最高的结算环节,实现线上结算的可能性,然后再进一步完善和闭合审计管理全过程,利用互联网的互联互通性,打破各部门工作的闭合性,将工作的各个环节打通,控制工程项目结算周期,做好工程审价的监督和记录。
(三)工程审计信息平台需要与线下管理工作更好的融合
工程审计监督虽然可以进行线上信息平台的开发,但很多工作仍需依赖线下管理进行,比如工程需求立项启动中的沟通交流、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监督、进度审核、项目验收、审价结算中的结算沟通等等工作,都需要线下管理配合实现线上数据整合,因此,项目需求提出方、工程管理部门、审计部门、信息部门以及外部的施工方、财务监理方等六方人员需要各司其职,配合协同,线下将工程需求、进度情况、变更结算、隐蔽工程等等资料信息推送至信息平台,从而解决工程审计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类痛难点,如送审不及时,送审材料不完整等问题,希望通过工程审计平台的上线,能够改善上述问题。线下与线上同步展开的模式,也是为了更好的将合规性与效率性进行整合,线上共享平台做到信息的保存、收取发放以及资料完整性的确认,线下的沟通环节继续保持,也保证了与工程运作模式中不可割裂的实体建设与验证环节,也为未来的检查、监督、查阅、检索、经验分享等诸多可能性实现了更为便捷的渠道。
四、结束语
新模式下,推进公立医院工程审计信息平台建设,不仅重在建设,还需要加强多部门、内外部的联动机制,信息平台的内核是信息共享,信息共享的前提是信息公开透明。大数据和互联网+时代下,未来审计监督需要从方式方法、工作效率、审计策略、经验提取等诸多方面进行更为深入的思考,也是未来审计监督的前进方向。所以探索工程审计在信息化道路上的探索,与其他领域的信息化探索是具有相通性的,需要审计人员提升业务能力,结合时代背景,思考如何运用审计专业知识与现代科技和信息化手段相结合,从而实现更为高效、透明、合规的新监管模式。
作者:张欣玥 单位:上海市胸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