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模式与数字化的电网工程审计革新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体检模式与数字化的电网工程审计革新,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体检模式与数字化的电网工程审计革新

摘要:借鉴体检模式和流程,划分电网工程建设过程为多个审计节点,设计电网工程审计标准字段表,运用数字化审计逻辑,实施关键环节、核心控制点的流程化、扫描式审计,多维度分析数据,客观真实定性问题,实现电网工程审计方法的可复制、可组合,审计经验的可转化,项目审计的批量化,数字化模型的有效储备和信息化手段的快速转化。

关键词:电网工程;体检式;数字化;电网工程审计

0引言

近3年,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每年电网投资均超过4000亿元,特别是中低压配电网投资持续加大,对改善营商环境起到了支撑作用。同时,为进一步支撑经济转型和扶持经济发展,2019年中央对电力企业开展第二轮成本监审,以求更有效地压降成本,促进电力投资更加精准。基于此,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推行精准投资策略,提出多维精益管理的发展运营方针策略,保证投入产出效益。电网工程具有类型杂、等级差异大、涉及业务多、建设链条长、管理范围广、信息系统数据质量欠缺的特点,其审计一般采用委托社会中介审计的模式。由于社会中介介入电网投资管理模式和内控流程的程度不足,且职业能力也存在参差不齐的现象,往往对电网投资的审计重造价轻管理,侧重项目建设的部分环节和内容,不能从整体评价投资管理的有效性,不能控制审计质量和多维度分析审计成果,更不能为投资决策、建设管理、后续提升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工程审计作为电网企业审计的核心业务,为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以“要加强科技强审,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新要求为指引,有必要多维度开展数字化审计探索和实践。单一的运用数字化手段开展审计仅对单一领域和点线表层问题进行分析判断,并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数字化审计的全面、多维分析和数据挖掘,亟需研究一种由系统的审计分析方法、标准的审计程序和数字化的手段三位一体的审计模式,以此强化审计实施源头控制,提高审计标准化作业,规范审计现场流程,加大信息化应用和大数据挖掘,闭环审计风险管控,提高审计质量,提升审计价值。

1体检式数字化审计模式的内涵和主要做法

医院体检分设多个检查项目(如血常规、肝功能等),每个项目细分若干指标(如血常规的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等),每个指标设定数值参考区间如:红细胞计数4.0~5.50×10^12/L(男);检查后将每个指标实际数值与参考区间对比,给予异常提示,多指标联动提出复查建议,形成对个体总体性的体检分析报告,再对不同类型个体分别归类分析,形成群体健康评估报告。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江公司)借鉴“体检”的模式,模拟“体检流程”设计体检式审计程序。体检式审计程序预设多个角度的审计主题,为每个主题确定审计指标和评价标准,按照既定流程进行数据采集,对比发现异常情况,多指标联动进行模型分析,确定问题,并进行系统性、整体性评价。体检式审计程序,在技术上运用数字化审计手段,通过数据抓取技术,从财务、工程、物资、经济法律、生产运行等多个业务系统中实时获得预设审计主体的相关数据,运用数字化分析模型快速分析判断相关业务的逻辑合规情况。体检式审计程序,通过审计理念创新和技术创新,提升了监督层次、加大了监督力度、提高了审计效率、扩大了监督范围。具体通过以下的探索创新得到验证。

1.1明确目标、主线和方法

第一,确立“三全”审计目标。一是构建全网格型审计模式,实现审计结果系统性、全面化。二是构建全标准化审计程序、内容,提升审计操作规范性,内容全覆盖。三是构建全数字化审计数据采集和模型分析手段,提高审计效率并保持持续审计力度。第二,搭建专业管理、标准实施、整体评价的审计格局“三主线”。一是以专业管理为主线,按电网工程涉及管理内容确定专业条块,按专业条块划分审计内容,按专业人员分配审计任务。二是以标准实施为主线,按标准化流程规范审计程序,按标准化内容锁定审计重点,按标准化分析保障审计成果。三是以整体评价为主线,按内控领域开展内控有效性总体评价,按区域分布开展问题分布总体评价,按风险类别开展风险程度总体评价。第三,通过“理、提、建、创、践”5步走,验证创新科学性:一是以全过程管控为导向,梳理电网工程全流程关键控制点;二是以关键控制点为导向,提炼审计核心要素;三是以问题和风险为导向建立多维度分析模型,挖掘审计线索;四是以信息化技术创新审计手段,提升审计效率;五是以具体项目为落点,开展审计时间,验证和优化创新体系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1.2创新实践的主要做法

1.2.1梳理全过程管理业务流程

浙江公司针对电网工程特点,区分项目前期、工程前期、工程建设、项目评价4个阶段,运用流程分类框架理论,按照典型、动态、可量化的原则,对电网工程投资计划、招标采购、设计监理、项目建设、资金管控等跨专业、跨部门、跨层级业务流程进行全面梳理,筛选关键业务流程18个,包括项目前期阶段3个、工程前期阶段4个、工程建设阶段9个、工程评价阶段2个,覆盖电网工程管理全过程,见图1。

1.2.2梳理关键流程上的关键控制点和主要风险点

坚持问题和风险导向,结合浙江公司近5年来的工程审计历史数据、典型案例、管理关注和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对电网工程管理易发生的各种风险进行梳理,识别出关键流程中的56个控制点和82个风险点。按照“紧抓典型、结合内控、突出重点、动态优化”的风险评估原则,重点关注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风险对实现组织目标的影响程度,运用“矩阵法”风险计算原理,建立契合电网工程管理特点的风险评估规则,从可能性、危害性2个维度进行审计风险评估,最终确定审计需要重点关注的33个关键控制点和对应的51个主要风险点。其中,关键控制点包括立项管理2个,招投标管理3个,合同管理2个,设计管理1个,监理管理2个,项目管理5个,物资管理7个,财务管理5个,结算管理3个,决算管理3个,见图2。

1.2.3定位关键字段,确定取数路径

反复模拟33个关键控制点和51个主要风险点可能出现的问题,找出关键路径上的229个关键数据字段和81个现场踏勘数据字段,使每一个关键控制点和主要风险点均有固化的多个数据字段予以印证,确保证据链条完整,审计问题依据充分。鉴于每个数据字段都可能有多个来源,且不同来源的数据还存在不一致的情况,通过组织业务专家团队,确定数据来源的获取路径或取数规则,同时,充分考虑从SAP系统、经法系统、物资管控系统等在线业务系统获取线上数据,确保关键数据字段采集便捷、数据真实、规则统一、内容齐全。

1.2.4做好数据专业分类,设置取数结构表

一是针对专业化、标准化、信息化要求,根据综合、工程、物资、财务4个专业,将已确定的229个关键数据字段分拆组成4张《体检式审计基础信息采集表》;二是根据系统可采集程度,梳理数字化采集分类,见图3;三是根据工程、物资、财务3个专业,将81个现场踏勘数据字段设置3张《体检式审计现场信息表》。通过对采集数据的专业化分类、数字化梳理,为审计实施打好专业化基础,为数字化系统开发做好结构准备,确保数据获取与现场实际情况的匹配度及衔接性。

1.2.5构建审计分析模型

结合审计目标、关键控制点和主要风险点,提炼相关法律规章制度要求、业务处理逻辑关系、数据勾稽关系等,进行值域分析、比例分析、趋势分析、时间期限分析、业务逻辑分析等操作。根据项目重要性和数据字段支撑度进行优先排序,确定在投资计划完成情况、招投标管理、物资采购管理、合同管理、工程建设管理、工程结算和决算管理、工程档案管理等十个方面,筛选出反映普遍性、典型性问题的分析模型共45个。实现对每个项目的同纬度审核,对总量数据分析可进一步实现对多批次、大数量、多类型电网工程项目整体层次上全面、系统地分析和评价,反映被审单位电网工程流程执行、管理缺失、内控设计等方面存在的系统性、普遍性问题,见图4。取数规则:取工程(PS)模块计划投资规模和投资额、ERP的财务(FICO)模块实际投资规模和投资额、批准初步设计概算中批复工程量和投资额、竣工决算实际竣工工程量和投资额。逻辑关系:(实际投资-概算投资)/概算投资,差异大于10%未审批;(实际投资变电容量—概算投资变电容量)/概算投资变电容量,差异大于10%未审批;(实际投资线路长度—概算投资线路长度)/概算投资线路长度,差异大于10%未审批。判别依据:《国家电网公司投资管理规定》(国网(发展/2)477-2014)“第二十八条经审批的投资项目,当项目建设规模、建设地点、技术方案等发生重大变化,或投资估算调整额达10%及以上的,应重新履行审批程序”的规定。

1.2.6数字化技术手段运用

体检式审计程序充分考虑业务信息系统的应用情况,优先采集信息系统数据,运用数字化分析手段发现问题,自动形成审计底稿和审计报告,多维度应用审计成果,进一步提高审计质量和审计效率。第一,优先采集信息数据,集中分析发现问题。采用线上抓取和人工采集相结合的方式获取数据,树立数字化审计思维,优先采集财务、工程、物资等业务模块数据65个字段,填制基础信息和现场信息采集表。运用SQL函数工具,自动汇编每个工程项目的信息采集表,组成项目全息信息库,建立数据中间表。级联数据库、审计分析模型和逻辑关系分析表,运用函数统一分析,运算结果自动与标准参数对比,高效、准确的发现问题。第二,构建标准审计体系,多个维度分析成果。建立标准化审计体系,以预设问题为导向,编制标准审计底稿和审计报告模版,直接引用发现的问题和信息采集数据,自动输出审计底稿和审计报告。运用函数工具,充分运用审计成果,分析问题发生概率,辨析工程实施过程中的高危环节和阶段,纵向开展趋势分析,掌握关键环节和重要领域发生问题概率变化,针对性落实整改措施。

2实施特点和效果

浙江公司通过对重庆公司2017年30%的中低压工程项目和浙江公司2018年全部中低压工程项目开展体检式审计实践,与传统审计模式相比,具有以下特点和效果。

2.1数据标准化程度高,信息采集规范性强

体检式审计程序在数据的采集上,运用标准化的思维,通过从各个信息系统和书面资料中,对数据采集点、提取内容、提取方式、度量单位、数据格式、数据颗粒度等进行规范,保证了数据来源清晰、准确、统一,不同熟练程度的审计操作人员,在不同专业的数据采集中,只要根据操作规范,都能准确规范地提取各类数据,为在审计分析阶段分析模型的大数据比对,查找审计风险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2.2审计数据涵盖面广,证据链条完整性强

体检式审计程序采集的数据,涉及到配变增容、台区改造、高低压线路、接户线改造等不同类型、不同电压等级的电网工程,确保了样本量的充分性和样本数据的代表性,同时采集数据的设置,涵盖了前期规划可研、综合投资计划、招投标管理、合同管理、物资管理、过程管理、结(决)算管理、工程效益评价等关键控制环节,通过分析模型产生的审计结论,有数据依托,结果客观,确保了证据链条的完整。

2.3克服审计专业局限,工作效率提升明显

审计人员都有专业的局限性,采用常规审计手段,每个熟练的审计人员每天能完成的审计检查工作有限,同时也不能保证关注到各个方面,而运用体检式审计程序,按照计划、物资、工程、财务专业的不同分工,通过流水线式数据采集,每人每天可以将样本抽取量提高到30个,在审计分析阶段,运用建立的标准化数据分析模型,1位审计人员统一从信息总表中提取并进行大数据比对,半天时间就能通过专业分析,提炼查找出项目建设过程的各项风险,有效地提高了审计效率,扩大了审计覆盖面。

2.4标准实施委托审计,中介质量提高显著

体检式审计程序构建了一套标准化审计体系,规范了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实施电力工程审计的方向、深度和方法,引导社会中介机构转变审计思维,侧重关注电力工程关键环节和管理流程,中介审计质量提高显著。统一的审计分析模型和逻辑关系,提高中介机构审计问题分析能力,也便于委托单位同口径统计分析,揭示整体性和系统性风险隐患,为经营决策、规范管理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2.5问题梳理层次明显,易于发现系统隐患

体检式审计程序是从二个维度对存在风险进行梳理:一是以工程项目管理流程为维度,按照风险导向原则,对项目建设及管理全过程各关键节点进行梳理,预设风险点、确定关键数据,全面、真实反映样本工程项目的建设程序和管理情况;二是以抽查样本覆盖面为维度,通过建立数据分析模型,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梳理甄别,从个别、系统、整体(点、线、面)三个层次,逐层进行电网工程问题分析排查,真实客观地揭示问题存在的普遍性和代表性,系统反映被审单位电网工程管理基本情况和存在的共性及个性问题。

2.6数字化实现难度低,易于拓展和深化

体检式审计程序,是通过从整体分解到个体,再从个体分析出整体的逻辑,是由数据的两两分析再到多个数据之间的结果比较,数字化审计系统开发初期易实现,且运用目前的机器学习技术,可以实现弱关联数据字段的逻辑分析,大大提高审计判断的准确性。同时,基于国家电网公司数据中心的建立和完善,数据抓取更完整、更及时、更准确,通过数字化手段,可以使工程审计从造价向管理,再到评价决策进行拓展深化。

3结束语

体检式审计程序和数字化手段的结合,是浙江公司面对国家宏观投资战略和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精益化管理,针对电网投资大、多、杂、散的特点,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环境下,不断探索和尝试下的革新,具有持续深化发展的生命力,兼容不同的审计思路和模型,并能在不同的审计领域拓展。体检式审计程序需要通过不断的审计项目、审计案例、审计模型的积累来实现他的成长,时间将见证它的强大生命力。

参考文献:

[1]谢志华,倪志伟,罗少东.国家电网公司数字化审计的具体实现路径[J].财务与会计,2018(12):75-76.

[2]苗亚平.如何运用大数据助推审计“全覆盖”[J].新经济,2016(29):64-65.

[3]唐克晶.基于大数据时代的工程审计模式创新探究[J].山西建筑,2019(1):243-244.

[4]曹慧明.建设项目跟踪审计若干问题研究[J].审计研究,2012(5):45-50.

[5]徐培勤.做好基建项目跟踪审计的几点体会[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9(8):59-60.

[6]薛先志.HNDL1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工程项目审计研究[D].长沙理工学院,2014.

作者:周伟 李群 董哲恒 陶涛 李其帅 单位: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审计部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丽水供电公司审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