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过程下成本会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工作过程下成本会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工作过程下成本会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摘要:成本会计课程是会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课程的理论性和应用性很强,扎实的成本会计理论知识和熟练的业务操作技能是学生今后从事成本会计工作的基础。以往的成本会计课程教学以讲授为主,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的学习与社会的生产实际相脱离。文章从工作过程导向出发,结合成本会计的岗位职责,构建典型的学习情境,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对知识的具体运用和业务操作,使教、学、做融为一体,培养学生的成本会计工作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让学生的学习和成本会计工作无缝对接。

关键词:工作过程;成本会计;教学改革

成本会计课程是会计学专业和财务管理专业的必修课程,成本会计是企业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成本会计课程的主要内容是成本的基本理论、成本核算原理以及成本会计操作实务,教学的重点是成本核算的内容。成本会计课程改革可以改变教师以往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真正掌握成本会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这为学生进行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和审计学等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本文对成本会计课程教学改革进行分析,以期对高校成本会计教学的改进和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参考借鉴。、

一、课程目标

以地方高校培养服务本区域经济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总目标,以期达到以下课程目标:一是知识目标,掌握成本核算方法和成本分析方法;二是能力目标,能够结合不同企业的生产流程特点和管理要求正确选择成本核算的方法;三是情感目标,培养学生遵纪守法、一丝不苟和严谨务实的态度。

二、课程设计思路

成本会计课程要满足各类建筑企业和制造企业成本核算与分析岗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课程。在进行课程设计时,依据财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成本会计实际工作过程为导向,对原有的教学体系进行解构和重构,配以成本会计沙盘模拟和成本会计实训,综合采用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法等进行改革,重视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通过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实现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和工作岗位的有效对接。

三、课程的设计

成本会计课程传统的学科体系以知识储备为目的,理论性较强,各章节的知识较零散,学生在学习时欠缺系统性,理论和实际操作分开,不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了更有效地组织教学,增强课程的应用性,成本会计课程改革基于成本会计的工作过程,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体系。在原有传统教学体系的基础上进行解构,根据成本会计的工作过程,围绕成本会计工作岗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以核算难度为参照系,以案例为载体,建立四个子情境,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体系,强调成本核算的全过程,使得学生在掌握岗位能力的同时也能够形成一定的成本管理观念,既能够胜任岗位又有成本管理的意识。基于成本会计的工作步骤,对原有教学体系进行解构:“设置成本类账簿—归集和分配要素费用—归集和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归集和分配制造费用—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和在产品成本—编制成本报表—成本分析”,重构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体系。以核算难度为参照系,以案例为载体。对单步骤单产品类型的企业,建立情境1发电厂“电产品”成本核算与分析;对单步骤多品种类型的企业,建立情境2制笔厂“笔产品”成本核算与分析;对单件小批量类型的企业,建立情境3印刷厂“教材订单”成本核算与分析;对多步骤类型的企业,建立情境4食品厂“八宝粥”成本核算与分析。情境案例由简单到复杂,重复的是工作步骤,不重复的是教学内容。成本会计理论教学与成本会计沙盘模拟、成本会计实训有效融合,能够让学生对企业的实际生产运作流程有直观的认识,易于理解成本核算的过程。成本会计沙盘模拟主要是模拟水泥制造厂的生产过程,旨在让学生了解水泥制造厂的工艺过程和工作步骤,让学生在进行水泥厂成本核算与分析之前对水泥厂有直观的认识,为学生学习掌握分步法的核算与分析打下基础。理论学习后还配以成本会计实训。成本会计实训主要包括品种法实训、分批法实训和分步法实训。每个项目的实训都包括“设置成本类账簿—归集和分配要素费用—归集和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归集和分配制造费用—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和在产品成本—编制成本报表”等步骤。每个学生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了解实训的内容和要求,认真完成项目的操作任务。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真正熟练掌握成本会计的核算与分析的业务能力。

四、课程的实施

为提高教学质量,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以案例教学法和情境教学法为主,结合任务驱动法,并灵活结合信息化教学平台,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最后进行教学的评价和反馈。案例教学法可以将抽象的成本会计知识变得具体化,整个案例的设计可以将整个章节的内容融会贯通起来,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可充分利用超星学习通软件进行教学。在课程的实施上,首先进行成本会计基本理论知识的教学。然后以典型情境为例开展教学,通过描述学习目标和任务,分析任务并确定成本核算的方法,实施成本核算和编制成本报表、进行成本分析,最后对任务进行评价和成本反思。具体的课程实施过程以情境1.“发电厂‘电产品’成本核算与分析”为例。课前,通过超星学习通软件将情境案例和章节知识链接发送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课中,通过“知识回顾、导出概念、公式应用、案例讲解、小组讨论、总结评价”等环节开展教学,充分利用超星学习通软件配合课堂教学,如签到、抢答、在线完成练习作业、阅读、讨论等功能,充分发挥手机的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致。同时,强调课程思政:严谨细致专业,不做假账。课后,布置作业,并及时批改作业,及时进行教学反思。理论教学后,同时进行配套的实训操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真正掌握成本会计的理论与技能。同时,可以聘请企业中有工作经验的员工到实训现场进行指导和开展相关训练,为学生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结束“品种法”的课堂教学之后,可以聘请应用品种法进行核算的制造企业成本会计人员来校以座谈或报告的形式丰富学生对品种法会计核算的感性认识。可以采取邀请该类型企业成本会计人员先作报告,然后再由学生提问的形式与实践中的会计人员进行交流与沟通,为学生解惑、答疑。此外,有条件的学校学院可以将企业实习机会推荐给学生,让学生有机会去企业实习和见习,找出课堂上和实际工作中的差距,弥补差距,最后掌握不同生产组织特点和管理要求的各类企业成本会计核算。授课结束后,设计并发放调查问卷,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而加以改正,不断提升教学的质量水平。

五、课程的考核评价

为了更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意识,提高学生在平时教学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积极性,让学生变成课堂的主人,由专业认知到职业角色完成转变,课程的考核改变原来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7∶3的比例,更突出过程性考核成绩。变革后的成本会计课程考核总成绩由过程性考核(40%)及终结性考核(60%)两部分构成。其中,平时考核从考勤、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和成本会计实训等方面进行,占总成绩的40%;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60%,主要通过闭卷笔试的方式对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进行考核。

六、基于工作过程教学的保障措施

(一)贴近实际的情境案例。“工作过程导向”是从具体岗位的工作任务出发,以完成实际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学习内容,使学习者具备胜任工作岗位的能力。因此,需要深入有代表性的制造企业,了解这些企业的生产工艺过程,进而提炼总结成本会计的工作过程。然后在原有教学体系的基础上,结合不同企业的生产工艺特点设计典型的情境案例,再按学习内容的难易程度,给学生提供贴近实际的情境案例,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观摩相应生产车间,安排学生进行顶岗实习,让学生感受真实的生产工艺过程及环境。

(二)兼具丰富工作经验和教学经验的双师型教师。成本会计课程教学团队大部分是兼具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的双师型教师,他们对成本会计的工作流程非常熟悉,熟悉成本会计核算和成本报表编制和分析。在进行成本会计课程教学时,这些教师可以很好地将实际工作经验和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运用到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和潜力。对稍欠缺实务工作经验的教师,则鼓励其利用寒暑假时间到各行业进行成本会计的实习或者见习工作,掌握成本会计的核算方法。通过成本会计课程的理论学习和实训,切实提高学生的成本会计工作的职业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为学生今后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丰富的学习资源。成本会计课程已经在超星学习通软件上线。超星学习通学习平台上的资源丰富,包含有课件、相关案例、课后练习、微视频、作业及相关书籍等。学生在课堂教学后,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对应知识的巩固强化练习。线下学习时,学生如果遇到难懂的知识点可以随时随地通过学习通平台上的课件和视频进行反复学习和练习。学习通网络在线学习平台可以延长学生的学习时间,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可以充分利用数字资源,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教学的短板。本次课程改革主要以成本会计的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贴近实际的典型情境,情境由简单到复杂,让学生在贴近实际的典型情境中亲身体验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的过程。通过四个情境案例的学习,使得学生能够更为全面完整地认识并熟悉成本会计的工作内容,让学生不断提高业务操作能力,培养会计职业素养,积累岗位工作经验,实现教学和生产实际的无缝对接。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论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2(11):5-7.

[2]徐丹琦.《成本会计》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与实践[J].会计之友,2011(20):116-119.

作者:熊雅君 单位:南宁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