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监督与审计监督关系分析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会计监督与审计监督关系分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会计监督与审计监督关系分析

摘要: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代化和科学化进程当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而要想保障市场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核心在于强化企业内部的监督。企业的审计监督和会计监督作为监督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市场化的发展环境当中,应发挥良好的监管效能,正确作用于企业实践阶段。本次研究基于现阶段的发展状况,对会计监督和审计监督存在的关系进行探索,了解市场经济环境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信息化背景下的企业治理方案。

关键词:会计监督;审计监督;关系

引言

在企业改革的环境之下,审计监督和会计监督工作两者之间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两者的监管效率直接关系到我国企业的业务管理水平。从公司治理和内部审计的角度来看,强化审计监督和会计监督,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内部控制水准,并做好会计监督和审计监督工作的制衡。在未来的工作当中,应进一步明确会计监督和审计监督的必要性和区别联系,为企业开展业务活动和经济活动打好基础。

一、企业会计监督和审计工作的必要性

审计工作的核心是对会计凭证、会计报表等财务会计资料的真实性进行评估,同时,在审计工作中还要根据企业最终获得的效益是否合法来进行审查和监管。这表明在整个管理阶段,需要将会计资料作为进行审查和监督的前提,让审计监督能够有效进行。各类会计资料作为企业经济活动的主要内容依据,确定企业的会计活动方案。这表明会计和审计工作相辅相成,都是企业内部的监督管理重点,其中会计监督更加倾向于会计层面,用来记录财务数据信息和企业内部的其他财务收支状况,并且会计监督是会计部门工作人员参与各项经济活动时的主要监督模式。与会计监督相比,审计监督则更加依靠审计部门和审计人员进行经营管理活动的审核,严格按照国家的财政法规和制度要求对会计资料和其他资料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进行判定,如依靠《会计法》来展开内部经济活动和财税业务的监督、利用《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对某些大中型上市企业进行执行监督等,体现的是一种独立性的经济监督,表明我国对于审计工作的重视。会计监督和审计监督都具有各自的优势和存在的必要性,是现代企业监督管理环节不可或缺的要素和内容,一方面能够防范企业内部存在隐性违法风险,另一方面则可以确保各项管理活动的公平性,创造良好的企业文化环境,为企业的各项工作推进提供有效的支持和帮助[1]。

二、会计监督和审计监督的区别与联系

(一)会计监督和审计监督的区别

会计监督和审计监督的主要区别体现在企业内部的监督职能方面。具体来说会计监督本质属于一种自我职能监督要求和企业的管理决策进行联系,并且带有明确的主观性,会监督企业所有的运行资料和运行过程。会计监督在广义角度和狭义角度都是对企业等各类经济实体的信息状态进行评估,预防会计信息失真,确保会计信息质量。例如企业内部的资金运转状况和经营管理过程都可以从宏观层面进行监督。而审计监督在职能要求上比较特殊,不直接参与到企业管理阶段,只从外部角度审查企业经济活动的合法合规性,确保企业的运行过程始终在法律要求的范围之内。某些特殊情况下,审计监督更加倾向于从国家角度对宏观经济活动展开的大范围和全方位监督。例如涉及企业生产环节和建设环节所使用的材料或设备等相关数据,都要进行事前事后的严格监督。综合来看,在监督程序和监督对象方面,会计监督和审计监督两者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会计监督的实效性和系统性比较突出,可以从原始的数据资料当中获取关键的财务信息,使整个监督流程保持连贯,形成程序链。而审计监督则不会在某个方面进行明确要求,监督程序和经济活动并非同时进行,可以在经济活动开展前后,展开有效审查,对某些具体方面的细节要求更高。从监督对象来看,会计监督的对象是企业内部的经济业务,以及各类经济信息与实际状况是否保持一致,和经济业务之间存在密切关联。无论是企业的数据计算还是企业财务状况的判定,都包含在经济业务范围之内。审计监督的对象,除了企业内部的经济业务之外,还有企业的经营结果,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确定企业监督权限和企业运行结果的前提下,对可以进行优化的部分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表明审计监督从监督对象上比会计监督更加广泛[2]。

(二)会计监督和审计监督的联系

会计监督和审计监督的联系主要表现为监督对象,都立足于企业内部的资金活动和资金数据,两者都会对日常会计事务展开监督,来对企业的各项经济行为展开综合约束,这表明会计和审计监督都是企业监督的重要手段,都需要在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的支持下维持企业的健康运行要求。如《会计法》《审计法》等。从会计监督和审计监督的工作联系角度而言,未来的企业要想提升内部监管水平,就需要在法制化建设背景之下规范内部监督机制。首先是建立健全违规行为的处罚标准,扩大审计监督的覆盖面,一方面推进经济审计工作的开展和监督,另一方面保障企业管理者在各项工作当中能发挥主体作用,让责任审计和绩效考核等工作之间能形成联动机制,发挥经济责任审计资源的具体功能。对于内部存在的违规情况要加大处罚力度和整改力度,避免审查监督过程出现遗漏和差错[3]。其次则是完善会计和审计统一监管制度,对于内部可能存在的各类风险或重大经济活动开展时的疑点问题,审计部门和会计财务部门要采取联合监管机制,使得企业内外部始终处于平衡状态,两者之间通过沟通交流的方式完成资源和信息的综合利用,共同推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最后则是结合会计监督和审计监督,保障企业工作效率,让两者之间建立更加稳定的合作关系。工作结合的作用在于全方位促进企业内部监督质量的提升,避免企业产生经济损失,出现未知风险以增加企业的价值和核心竞争力。

三、完善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的建议

(一)平衡不同机构的会计监督权利

各类财务丑闻的爆发反映出我国企业在融资和会计信息虚假陈述方面的问题形势严峻。后续工作中各个机构之间的会计监督权利界定需要根据法律要求进行调整,从而在事前、事中和事后都能进行专业而有效的监督,减少经营环节中存在的问题。以我国上市公司为例,股东可以发现公司财务存在哪些问题,并请求董事或监事展开调查;监事会则行使必要的财务检查权,负责对日常会计工作展开监督;审计委员会则对各类审计工作和财务报表进行审核,提出财务监督存在的问题[4]。这种分权模式的基本要求就是明确各个机构的权力边界,针对内部会计监督进行合理的权利划分。分权制衡原则与内部会计监督具有非常高的契合性,从权力的来源来看,企业和国家本身具有同质化特征,社会契约论中也对国家权力形成的过程进行了合理描述,无论是企业内部的实际运作还是企业治理的思想要求,都可以利用分权原则来确保内部会计监督工作,具有可行性,实现各个机构之间的合理运作,防止权力过于集中滥用。综合来看,分权制衡是保障企业高效治理的基础,能够合理地将企业的各个组织机构或外部机构的权力展开有效分配,在明确自身权利的同时规范了相应的责任。而在内部会计监督方面,其核心在于审计委员会和监事会的权利界定要更加明确,审计委员会有内部审计制度的监督权和内控制度的审核权,而监事会在检查财务职责当中会监督财会制度的运行是否有效。例如财务报表作为企业财务信息的重点组成部分,如果不能进行有效的职权划分,必然导致责任边界不清或权力界限模糊,引起利益损害。为了避免此类情况的出现审计委员会可以建立有关的程序,并沟通企业的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确保财务信息和披露真实性将其作为内控制度建设时的参考标准[5]。

(二)强化监事会工作专业程度

长期以来我国企业的治理模式属于平行二元制,通常情况下,上市公司的企业管理都由董事会和监事会平行管控。企业作为营利性法人,权力机构的股东具有一定的监督权,可以对各类预算活动和决算活动展开事前监督和事后监督。除此之外经营机构和监督机构也会开展相应的会计监督,例如董事会作为企业经营的实际执行对象,会平衡企业内部存在的经济矛盾,而下设的监事会则负责企业内部的日常事务管理,依据法律标准行使相应的会计职权。尽管我国企业的一些监事会并不具备非常专业的会计监督能力,但是从其职能和工作要求来看,展开监督工作时可以与财会部门进行沟通协作,让整个监督过程具备主动性。未来的工作当中,一方面要明确监事会的专业工作要求,另一方面则需要让监事会主动独立行使会计监督权,配备专业的财务报表管理或财会监事人员,确保在进行信息查阅和账目分析时可及时发现问题,并且将最终的结果进行上报。对于交给审计委员会的会计监督内容,审计委员会应定期出具报告,接受监事会和其他部门的质询。在这一点上还可以参考德国的垂直二元式模式,监事会有权邀请外部的专业人员对企业内部的文件或财产信息进行审核,同时监事会也有权对各类财务报告和董事会的财务信息展开审查,从而发现潜在的风险,及时采取控制措施[6]。

四、企业审计监督质量提升策略

(一)建立长效监管机制

要想提升企业的审计监督质量,就需要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基于多个主体展开综合管控。内部审计质量对于内部控制水平提升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无论是制度还是外部审计机构的选择都应该从战略角度来综合调节。首先要强化政府部门的监管,尤其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之下,内部审计与政府部门的监管之间存在密切关联,通过行政干预手段可以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并且在政府的辅助下,让企业内部的财务信息可适当披露。其次行业协会也可以发挥关键的作用,作为政府监管体系的补充主体。具体来看,内部审计协会可以将内部审计的职业化建设作为整体工作目标,加强内部审计宣传和信息交流,协助国家审计机关对企业的内部业务进行审核,并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审计规范。与此同时行业协会能够发挥自身在行业当中的影响力,突出职业规范性,让内部审计工作不断完善和改进[7]。最后则是企业自身要提升对于审计监督的重视程度,无论是政府部门的监管还是行业协会的正确引导都是在外部进行推动,企业作为审计监督的主体之一也需要和外部监管机制进行配合,例如强化内部审计部门建设,确保内部审计工作独立性,必要时增加内部审计的责任授权范围拓展工作领域,维持一定的内部审计规模等。

(二)强化信息监管

信息监管的核心在于确定审计工作当中的信息缺陷,企业内部应该树立信息披露意识。建立健全信息披露机制。按照法律法规完成控制信息的合理披露。前文提到了外部监督机构发挥的监管作用,未来的工作当中还应该细化控制信息,披露质量评价标准,对各类工作进行原则和框架层面的指导规划。值得一提的是,某些中介机构在这一过程当中也可以扮演良好的监督主体,例如引入第三方独立监管机制让第三方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意见后,促进企业内部控制信息和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我国政府部门可以考虑有效发挥中介机构的功能,进一步完善丰富中介市场,必要时通过中介机构来提升企业的审计监督水准[8]。当然,企业内部需建立缺陷控制标准和问题解决措施,根据控制评级体系的要求对缺陷认定做出明确计划。例如出现审计监督工作缺陷时,企业内部要建立整改反馈机制,将各项缺陷修复工作摆上日程,有效提升企业内部的监督管理水准,为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结语

会计监督和审计监督都是现代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核心要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之下企业需要加强内部监督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基于市场改革的要求,准确分析两者的区别和联系,提前做好监督计划,避免风险损失,间接增加企业的价值和运作水准,让企业能够在今后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始终保持有利地位。

作者:刘金梅 单位: 江西省地质局工程地质大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