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财务制度下事业单位财务收支审计探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事业单位作为我国相关部门为了实现公共利益而开展各项公益性活动的组织机构,在现代化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位置。而财务收支审计是事业单位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内容,对事业单位事业发展有着直接影响。本文就结合新财务制度下的事业单位财务收支审计内容,重点分析新财务制度下事业单位财务收支审计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以此为依据,提出新财务制度下加强事业单位财务收支审计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新财务制度;事业单位;财务收支审计
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事业单位在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增长中发挥重要作用,财务收支审计也取得一定成果。但是,当前事业单位在开展财务收支审计工作时,因为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导致审计问题频繁出现,不利于事业单位更好发展。为了改变这种状况,相关部门应加强事业单位财务收支审计问题探究,结合探究结果采取有效对策,提高我国事业单位财务收支审计水平,促进我国事业单位健康发展。
一、新财务制度下的事业单位财务收支审计内容
(一)资金管理。在资金管理中,审计内容包含检查事业单位资金使用审批流程是否合理、银行账户开户和管理是否专业、是否存在多头开户状况、事业单位票据管理是否满足内部控制管理要求、出纳等岗位是否做到不兼容岗位的分离。在进行资金管理过程中,应该对每个现金及银行账户存款进行核算和对账,检查是否出现白条现象,对银行没有到账内容进行重点观察,结合没有到账性质和时间,查看是否有异常状况。检查是否含有利用大额现金支出套现的现象,检查事业单位内部是否存在“小金库”。
(二)资产管理。在资产管理中,检查物资采购、应用、管理、财务等部门职责分工是否明确,是否可以保证每个资产都能准确记录。检查资产采购是否严格按照政府相关要求进行招投标,各项资产是否履行验收、应用等流程,是否根据要求做好资产清查、核算等工作,资产处置报废是否真实、规范。审计工作人员应结合实际情况对各项资产进行检查,了解资产使用情况。
(三)支出管理。首先,通过审查其预算审批和预算执行实际状况,检查经费是否满足相关要求和收支标准,是否存在私自挪用、占用的状况,避免经费随意消耗。其次,核查经费开支是否真实有效,是否存在虚假开支现象,或者通过费用报销套取资金,产生“小金库”。结合审计实际情况,事业单位通过会议费用、招待费用、培训费用等虚列开支,或者通过对对方单位协调出具发票虚列开支套取资金。在审计过程中,格外注意事业单位在经费管理上的要求,需要对方提供对应费用明细,如会议费用可以通过要求其提供会议通知等资料进行核对,必要的情况下要求对方单位配合外调。
(四)往来账款管理审计。事业单位往来账款是否合理,是否存在历史遗留问题,是否清理完毕。审计事业单位是否存在收支长期挂账现象,部分单位是否把房租收入、捐赠收入等费用挂账处理,导致事业单位收支不真实。
二、新财务制度下事业单位财务收支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收入混乱。因为事业单位自身具有特殊性质,部分职工没有端正工作态度。针对收入种类多、管理混乱的单位而言,缺少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财务收支审计工作无法顺利进行。大部分在事业单位就职的人员,存在投机取巧的心理,想不劳而获。受到这种环境的影响,使得事业单位财务状况比较混乱,财务收支记录不真实,不利于后续审计工作的开展。
(二)财务收支审计体系不完善。结合当前情况,即便我国相关部门已经加大会计管理力度,并且颁布一系列相关法律体系,但是没有构建一套完善的审计体系,在审计管理上依然会出现各种问题。对于已经颁布的法律制度,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衔接不充分,给我国事业单位财务收支审计工作开展带来一定影响。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部分单位财务审计人员思想意识薄弱,单位内部缺少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财务收支比较混乱,影响工作效果。此外,尽管部分事业单位领导意识到财务收支审计的意义,并且也构建相应的工作制度,但是在实施上比较随意,无法获得良好的工作效果。
(三)财务收支审计不独立。财务收支审计作为一项系统性工作,事业单位管理人员没有对单位财务收支进行全面审计,因此要求单位内部成立专业的工作机构,负责此项工作,该部门应对最高领导层负责,因此要保证该部门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事业单位财务收支审计效果。但是在实际中,部分单位财务收支审计与预期之间相差甚远,财务收支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缺少独立性,导致财务收支审计优势没能全面发挥,影响事业单位更好发展。
(四)财务收支审计过于局限。针对财务收支审计工作来说,除了事后审计,也包含事前审计和事中审计,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审计工作的专业性和规范性。但是,当前部分事业单位没有从事前、事中等方面入手开展审计活动,使得审计工作效率下降。并且,事业单位财务收支审计随着社会经济环境变化而产生诸多新问题,需要积极探索新的处理方式,以更好迎合社会发展要求。然而,部分事业单位在财务收支审计管理中,采取的方法比较落后,使得财务收支审计比较局限,不能保证审计工作效果。
三、新财务制度下加强事业单位财务收支审计的相关措施
(一)强化各级人员思想意识。要想强化事业单位各级人员思想意识,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首先,提高事业单位领导人员对财务收支审计工作的关注力度,其次,让事业单位财务人员树立正确的工作思想。事业单位领导应结合单位经营发展需求,对现有财务收支审计方法进行创新,真正做到与时俱进,让财务收支审计价值全面发挥。并且,科学构建一套完善的考核奖罚制度,调动单位职工工作积极性。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定期参与培训活动,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和综合素养,让其不断迎合时展变化,具有较强的职责意识和道德素养,做好单位财务收支审计工作,提高事业单位财务收支审计水平。
(二)保证财务收支审计独立性。评估事业单位财务收支审计是否独立,通常需要查看在落实财务收支审计工作时是否受到各种因素影响,能够真实展现出财务收支审计结果。要想保证财务收支审计的独立性,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个是保证财务收支审计人员工作独立性,另一个是提高财务收支审计部门独立性。财务收支审计部门独立性也就是指,在组织开展财务收支审计工作过程中,不会受到单位上级领导的干预,可以自主决定财务收支审计结果。财务收支审计人员独立性也就是指在进行审计活动时,不会受到外界因素影响,审计工作人员能够持续进行审计控制。此外,财务收支审计部门应与其他部门充分交流,在各部门支持引导下,保证事业单位财务收支审计工作有序进行。
(三)规范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首先,优化各部门工作职责,梳理事业单位和下属机构、经济主体之间的关系。部分事业单位下属机构和经济主体与其在财务上没有做到充分分离,由于日常经营活动中存在对权利比较依赖的现象,这些经济主体也愿意和事业单位保持良好关系。所以,事业单位需要和所属经济主体在职责、财务等方面做到充分分离,部门之间应优化工作职责,整合各项资源,消除不必要的组织机构。其次,提高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综合水平和专业素养。财务人员应定期参与专业培训活动,掌握更多专业知识和技能,真正做到持证上岗,防止发生无证上岗的现象。严格执行国家相关部门的法律法规,规范账务处理。通过加强财务人员职业道德培训,提高财务人员职责意识和道德素养,对单位和国家负责。最后,加强公用经费管理。在实际管理过程中,科学控制三公经费。在公务招待方面,严格按照规定要求和标准进行,避免资源大量消耗;对于公务用车、招待等控制难度大的费用,可以采取职务消费货币化改革,限额包干,超出自理。其他公务经费支出,应该细化类型,明确标准,真正做到科学管理,防止经费浪费。
(四)创新审计技术方法。审计质量将决定审计工作发展,事业单位在开展财务收支审计工作过程中,需要秉持创新原则,利用系统化理论引导财务收支审计工作有序进行。在转变思想理念时,应该将审计工作提升到社会经济建设中,通过审计方法改革创新,由之前粗放式审计朝着集约式审计方向变化,及时找出财务收支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探索,改善财务收支审计质量,提高财务收支审计效率。随着科技快速发展,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广泛应用到审计活动中。通过使用计算机技术,不仅能提高审计工作水平,也能让审计工作开展更加规范和有序,减少审计问题的出现。
(五)完善财务收支审计制度。构建一套完善的财务收支审计制度,对促进事业单位财务收支审计工作开展有着重要意义,并且可以明确财务人员工作职责。只有构建完善的财务收支审计制度,才能让财务收支审计更加专业和规范。在实际工作中,财务收支审计人员应严格按照相关制度要求,保证审计制度的科学性和严谨性。事业单位应定期对财务收支人员专业培训,加深财务审计人员对制度内容的理解,降低财务收支审计制度执行难度。要想调动财务收支审计人员工作积极性,事业单位应加强财务收支审计执行过程监管,规范财务人员工作行为,保证财务收支审计工作质量。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财务收支审计作为事业单位经营管理中重要内容,加强财务收支审计工作,对促进事业单位事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尽管随着时展,相关部门已经构建完善的财务收支审计机制,严格管理,已经做出一定工作成果,但是依然会面临一些审计问题。对于这些审计问题,只有从实践中不断摸索和分析,找出相应处理方法,才能从根源上降低审计问题给事业单位带来的影响,完善相应工作制度,将财务收支审计工作落实到位,发挥应有价值,给我国事业单位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王秀珍.关于加强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独立性的探讨[J].产业创新研究,2019(12):151+296.
[2]胡菊.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服务能力的几点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9(21):166+169.
[3]王芳.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制度建设探寻[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9(20):77-78.
[4]满倩倩.试析财务收支审计如何向管理审计延伸[J].价值工程,2019,38(27):34-35.
作者:周岩 单位:太原市公共就业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