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财务预决算审计弊端及措施,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新时代我国高校财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财务资金预决算的编制工作,同时确保各项资金的收支均处于预算的框架内,对资金支出的执行过程进行监督,这就需要加强审计工作,对教育资金的使用、财务预决算方案的编制与支出情况进行科学、系统、有效的审计监督,维护高校教育资金的安全,建立起由内部审计、国家审计与社会审计相协作的审计监督体系,防患与化解资金风险,优化资金收支,让教育资金真正用在刀刃上。
关键词:高等院校;财务预决算;审计管理;改进措施
引言
新时代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审计工作,充分发挥审计机构的监督功能,对相关单位开展行之有效的审计工作,切实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避免相关问题的发生,达到防患于未然的效果。根据党的和三中全会的精神,对《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审计署令〔2018〕第11号)进行了仔细修订,高校也相继完善了《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教育部令〔2020〕第47号),这就意味着高校加强内部审计的重要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由于一些客观原因,高校内部审计工作依然存在继续完善的环节,这就需要工作人员积极创新、加强审计专业知识的学习,加大审计力度,建立起由内部审计、国家审计与社会审计相协作的审计监督体系,切实维护高校预算资金的运行安全。
一、高校预决算审计的功能与特征
(一)高校预决算审计的功能。新时代我国高校财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财务资金预决算的编制工作,同时确保各项资金的收支均处于预算的框架内,对资金支出的执行过程进行监督。这项工作就对工作人员提出了较高要求,必须提升预算编制的科学性、系统性与合理性,从而实现资金的优化配置,编制是一个方面,资金的优化离不开审计工作,财务审计可以有效发现预决算编制中存在的需要改进的环节,结合学校整体财政资金的运行情况,强化对各项资金的预算执行度,确保资金预算支出的刚性,在实现统筹安排资金运行的前提下,优化资金收支,让教育资金真正用在刀刃上。
(二)高校预决算审计工作的特征。第一,灵活性特征。高校教育资金支出涵盖多个领域,很多关键环节都需要重点倾斜,这就需要高校预决算审计采取灵活多样的策略,结合上级主管机构的政策文件,并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确定本年度教育资金的重点支出领域,根据这些重点领域来选择重点审计对象。第二,内容多样性。高校预决算审计不仅涉及资金的支出审计,还应涵盖草案编制、执行情况、预算调整等全过程,这就要求审计工作人员具备整体工作观念,不断提升业务素质,使用大数据、云计算的现代化信息化审计方法来开展审计。第三,源头导向性。同其他类型的审计工作相比,高校预决算管理侧重于内部审计管理,通过内审进行源头控制,意味着要从以前的事后监督转变为源头监控,在源头上预防问题的发生,完善内控机制,从而实现有效的预决算管理审计。
二、高校预决算审计工作需要改进的环节
(一)审计工作质量有待于提升。当前,我国高校开展的预决算审计,原则上都是等到财务部门正式编制完毕预算草案后来进行的,由于时间紧张,这就使得审计工作人员难以抽出有效时间来制定系统的审计工作方案,只能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重点审计环节、审计要点,这就影响了预决赛审计工作的实施深度、广度与覆盖面等,影响了审计效果,难以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事前、事中与事后的全方位监督,这种情况就需要得以改进。
(二)审计手段不够先进。相对而言,我国高校当前开展的审计工作,主要采用传统的审计工作方式,信息化程度不高,从工作性质来看依然处于审计的初级阶段,由于技术的原因,审计工作人员很难通过信息手段来获取财务信息,依然通过传统的工作手段来开展审计工作,如阅读会计凭证、查看财务报表、抽查财务账本、核对单据明细等,由于高校财务预算涉及方方面面的内容,工作量过于巨大,影响了审计人员的工作效率,增加了劳动强度,也不利于工作质量的提升。
(三)过于侧重事后审计。根据实际操作情况来看,当前绝大多数高校开展的财务预决算审计工作,依然以事后审计为主,只有等预算草案编制完成后、正式通过学校管理阶层审核,形成了最终预决算方案后,才对一些资金项目的开支情况进行审计、监督,难以对预决算编制过程与预算修改调整过程的审计,也难以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跟踪审计,很难准确把握到审计的重点环节,对一些不合理资金支出项目,难以进行有效的事前监督,或者是采取制止措施,这也是需要改进的环节。
(四)难以进行有效的绩效评价。当前高校对财务预决算的审计主要侧重于对执行情况的审核、监督,主要看资金项目的具体流向、检查财务报表、核对账目等,缺乏对经费支出后所产生的教育效益、经济效果的分析,难以对这些项目资金的支出是否跟预期效果相一致的考评、分析,难以发现内在问题,也难以对资金项目重复、经费浪费的情况进行有效监督、制止,这种情况就需要改进,应重视对经费支出项目的绩效测评,进行深层次的分析,提升经费的教育效应。
(五)预决算审计工作存在一定的阻力。当前高校财务预决算审计主要由本校内部的审计人员来负责,侧重于内部审计,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审计机构与各个系部、学院、职能部门都是并列机构,审计工作人员和涉及预算资金支出的教职工也都是很熟悉的同事,出于人情、面子的考虑,审计人员在开展内部审计时,或多或少的存在一定的阻力,进而不利于这项工作的开展,这就需要审计人员严格执行审计规章制度,学习专业知识、提升审计技能,发现问题绝不回避、如实上报,切实维护审计工作权威,杜绝一切违规行为的发生。
三、高校预决算审计工作的优化措施
(一)实现内审与外审相结合。当前高校财务预决算审计工作,不仅重视内部审计,还应加强外部审计,实现内审与外审的有效结合,提升审计效果。内审工作开始前,工作人员应加强与财务部门的沟通与联络,加强对院系、职能部门的调研,提升这项工作的专业化程度,提升内审工作质量。内审工作还应注意各个时间点,灵活处理重要时间节点,充分发挥出审计人员熟悉院校运行情况的优势,有效组织事前、事中与事后审计监督,对预算草案的编制进行过程监督,并随后监督预算方案的执行情况,保证各项资金的合法支出。为了防范与化解资金风险,高校还应重视外部审计工作,充分认识外部审计机构的工作权限,对一些财务信息、预决算的编制与执行情况进行外审,发现问题及时通报,达到防患于未然的效果。
(二)实现常规项目与特定项目相结合。高校审计部门开展预决算审计,对需要完成的审计工作,应做到常规项目与特定项目相结合。常规项目中,高校预决算审计应对预算管理情况、资产负债管理情况、预算收支执行情况进行审计。在预算审计管理工作中,其重点应涵盖对一些规章制度是否健全进行监督检查,主要看预算操作编制是否严格执行规章制度、预算方案定稿后进行的预算调整是否严格执行相关程序,并是否提交预算调整申请等,通过对事前、事中与事后的审计监督来确保学校教育资金的运行安全。对于大额资金的支出审计,要查看审批程序,同时加强监督实际资金支出与预算项目支出是否高度一致等,尤其是资金流向与支出目的应重点监督。在重点项目中,除了常规预算审计外,还应检查当年度预约算方案与往年的差异支出,对一些差异较大的项目,是否提交了预算编制说明,同时跟踪落实情况等。通过常规项目与重点项目相结合,审计工作人员就可以分清主次、区别轻重,用弹钢琴的手法来实现主次结合,在复杂、烦琐的审计工作中做好游刃有余,提升这项工作的审计效率,准时完成审计报告,向上级机关及时反馈资金运行与支出情况,实现教育资金的优化运转。
(三)积极采用信息化审计技术。为了提升高校财务预决算审计工作的现代化程度,采用信息技术、实施数字预算审计已是时代之驱。数字预算模式的采用,其核心是预算管理的全过程均要求实现数字化、信息化,把财务数据、财务报表、审计分析等业务板块形成的数据信息整合在一起,上传到数据平台,方便工作人员提取数据,也便于学校管理阶层查阅这些数据,提升审计工作效率、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审计工作人员就可以从烦琐的常规审计工作中抽出宝贵时间,集中精力审计核心要务,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反馈给管理人员。在对财务风险防控工作中,预决算审计可以发挥出数字化的预警功能,结合高校预决算管理相关法规、行业平均标准的设定,通过临界、离散等数学方法,开启预警提示功能,能够通过现象分析本质,更为迅速地揭示问题,提示潜在的风险。在“数字审计”模式下,自动扫描代替人工监控,智能判断代替人工判断,全面数据监控代替抽样分析,审计结果更加客观,审计意见更加权威。
四、结语
新时代我国高校资金安全、预决算方案的科学运行,需要审计人员加大工作力度,恪守法规、牢记工作职责,本着高度责任心,做好各个环节的审计监督工作,防范与化解资金风险,让教育资金用在正确的渠道中,发挥出最大的教育效应,为高校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资金支持。
参考文献
[1]祁世峰.高校财务预决算审计风险及对策[J].财会学习,2019(35):163+165.
[2]张玉.高校预决算审计方法探讨[J].纳税,2019,13(15):200.
[3]曹振华.审计全覆盖背景下高校预决算审计方法与质量控制[J].审计与理财,2018(01):50–51.
作者:岳凡琦 单位:黑龙江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