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财务会计解析(3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
高校作为现今我国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及综合素质的过程中比较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学习与培养。就这一方面而言,财务会计作为高校中的一个专业,研究学生学习的特征对于强化财物会计教学质量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提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高校;财务;会计学生学习特征研究
财务会计专业作为现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办学发展教育重要的工作方向,此专业在高等院校以及职业院校中的建设已经逐渐的普及化。特别是在高校中,财务会计专业的学习作为一门对专业性知识和专业技能学习要求较高的学习项目,在培养财会人才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学生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的获得。科学研究调查发现,影响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存在着多方面的因素,这些因素当中无外乎包括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但是,从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来讲,学生对财会专业学习的兴趣及爱好、以及自己对财会专业的期望对于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来讲是非常重要的主观因素,同时这也是决定财会人才培养质量及办学质量的推动力之一。所以,加强对高校财会专业学生学习特征的研究分析对于今后高校的教育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高校财会专业学生学习特征研究分析———学生报读财会专业的动机分析:
高校不同于大学的学习,其对学生的培养更加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知识的获得和实践。动机对于专业技能获取质量的高低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通过对50名学生及其家长通过问卷进行调查分析如下:
1、就业压力: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我国面临着多个方面的的问题。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高校毕业生的毕业压力,就业难这一话题不仅给现今许多学生本身造成了很大的压力,而且给家庭也造成了严重的负担。所以,这一社会问题的存在致使许多社会个体即学生以及家长在选择专业的时候,都会偏向于容易就业、就业范围广的专业,根据调查研究显示迫于就业压力的动机选择为75%左右,由此可见大多数学生的家长认为选择一门技能较强的专业对于毕业后的就业是非常有利的。综上所述,解决学生自己的就业问题成为选择财会专业的动机之一。
2、自身的兴趣爱好:高校在选择专业包括财会专业的时候,很大一部分是出自于学生自己本身对财会专业比较感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及最好的教师,通过调查显示80%的学生选择财会专业的动机是由于自身强烈的兴趣爱好,通过调查了解到那些对数字敏感及逻辑能力强的学生更加倾向于财会专业的学习。综上所述,现今高校学生在选择财会专业的时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自身的兴趣爱好所在。
3、被学校强有力的专业宣传所吸引:现今存在着部分学生对自身未来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对自己即将所学的专业没有充足的认识,抱着一种无所谓的态度。而现今社会上存在着许多高校为了学生数量的保证,都会专门的进行某专业的宣传,那些没有强烈的主观选择能力的学生往往会被这些宣传所吸引,认可相关学校宣传所体现的专业能力及专业知识,这样就会成为部分学生选择财会专业知识学习的动机之一。而就这一动机而言,调查比列为32%,虽然其占有率比较小,但是这也是不可忽视的动机。
二、高校财会专业学生学习特征研究分析———学生学习财会技能期望值分析:
财会技能期望值指的是财会专业的学生对自己在接受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练习之后,希望自己将会拥有某种技能或知识,这也是学生自身对财会专业综合知识学习的一种预衡量与判定。在选择某地A高校的学生、教师以及学生的家长进行抽样调查的方法,(所有调查问卷都是以分数的形式进行最后的计算,满分都为100分)通过问卷访谈的方式得出以下有关高校学生学习财会专业技能的期望值具体如下:
1、教师的期望值分析:访谈调查问卷中关于高校学生学习财会专业技能的期望值分析通过教师的情感支持、学习支持以及财会专业能力支持三个方面进行期望值的探究分析。通过最终将这三方面的数据进行综合的处理分析,发现教师的对财会专业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的期望值在85分和93分之间波动,而教师的平均期望值为88.3分,这表明教师对财会专业专业技能学习的期望值还是比较高的。
2、父母的期望值:父母对于财会专业学生专业技能获得期望值的调查研究分析是总体期望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也是学生在专业选择时动机之一。通过最终的数据分析,发现父母学生学习财会专业技能的期望值会随着不同年级发生变化,其中一年级父母的期望值的平均值为74分,总体来讲略微偏低;而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讲,父母的期望值在79分和85分之间徘徊,总体来讲还是处于中等的水平;但是对于是三年级学生的家长来讲学生父母期望值的平均值能够高达97分,总体来讲父母的期望值还是高的。综上所述,学生父母期望值的变化会随着学生升学年级进行变化的。
3、学生自身的期望值:学生自身对财会专业技能学习期望值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自身学习质量的高低。通过最终的数据分析发现,调查学生自身对于财会专业知识及技能学习的期望值的波动非常大,其最高期望值能够高达93分,但是最低期望值在51分,平均期望值为71.2分,总体表明学生对财会专业知识及技能学习的期望值偏低。综上所述,高校财会专业学生学习特征在期望值这一方面,教师和父母的期望值总体比学生自身的期望值高。
三、高校财会专业学生学习特征研究分析———学生学习专业课程兴趣与积极性分析:
就这一方面的调查分析,采用分层调查的方法从男女两个性别中各选择不同年级50名财会专业的学生进行专业课程兴趣与积极性的分析,通过最终的数据总结得出关于兴趣和积极性两个方面的结果:一方面,女生的学习兴趣及积极性远超于男生,男女感兴趣的比列为1:5;另一方面低年级学生专业课程学习兴趣与积极性高于高年级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综合调查问卷最后的分析得出影响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专业知识学习兴趣及积极性不同的原因主要分为以下三种:
1、财会专业自身的特性:财会专业知识的学习最为基础的就是与数字打交道,所以这就需要学生对数字教敏感,而且财会专业本身的逻辑性非常强,其数字前后、部分与整体之间的联系性比较强,对误差的要求非常严格,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也比较严格。首先从性别来讲,女生耐心、细心更能承受繁重的“数字压迫”;其次从年纪来讲,低年级学生在专业学习之初充满着好奇心与求知欲,而在长时间繁重的学习之后部分同学会渐渐的失去学习的兴趣。所以,财会专业自身的特性成为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及积极性的重要原因。
2、学生自身对未来的会计就业充满了希望,相信自己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财会师。调查发现63%的学生自身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充满了希望,拥有强烈的求知欲,这些学生拥有较高的兴趣和积极性参加课堂知识的学习及实践知识的锻炼,光明前途的向往致使这些学生努力学习。
3、财会专业教材的丰富及教学技巧丰富教师的存在:高校选择内容设计丰富、逻辑较强的教材对于学生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尤其是教材内容在引进实际生活例子的时候能够最大限度的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此外,在调查的过程中发现71%的学生深受拥有高素质专业教师专业能力的吸引,这也成为他们对财会专业拥有高兴趣和积极性的原因之一。
四、高校财会专业学生学习特征研究分析———用人单位对学生专业技能学习的反馈意见分析:
财会专业培养学生的应用型与实用性比较强,所以此次调查通过对A高校所在地区的5家单位关于当前毕业财会专业学生专业技能进行调查,通过最后的数据分析发现,用人单位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反馈意见如下:
1、应加强基础专业知识的学习:财会专业作为一门实际应用性比较强的专业,会致使部分教师在学习的过程中过分强调专业技能即实践技能的学习而忽视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这种好高骛远的做法大量的存在。几乎所有的用人单位都在强调财会专业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尽量避免好高骛远现象的发生。
2、应提高多种财会专业技能之间应用的相通性与联合使用:综合发现,用人单位希望高校在进行相关的财会专业技能传授的过程中希望在独立传授某种财会技能的过程中,能够穿插的渗透其他的专业技能,避免造成“技能孤岛”的现象,促使学生加强多种财会技能之间的联合使用,这样能够进一步强化技能的实际适用性。
3、应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高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比较注重的是学生专业技能的学习,从而忽略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尤其是学生的礼仪教育、道德教育。所以,用人单位希望高校在培养学生的时候能够强化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主动的开展礼仪课堂教育及德育等课程,力图培养全面性的财会专业人才。
作者:陈华娜 单位:广州涉外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张艳英.调动高职学生学习会计专业兴趣的实践与思考[J].辽宁高职学报,2014(9)
[2]赵睿.提高高校会计学基础教学效果探析[J].科教导刊,2014(3)
第二篇:高校财务会计翻转+互动课堂教学研究
摘要:
“翻转+互动”课堂是一种区别于传统课堂的新型教学模式,以学生在课堂外的“学”为核心,教师在课堂内的“教”为辅助。高校应当更多地利用“翻转+互动”课堂来优化教学活动,推动会计专业教学的创新。文章在对“翻转+互动”课堂与传统课堂进行对比的基础上,对财务会计课程课前阶段和课堂阶段进行了“翻转+互动”的具体教学设计。
关键词:
翻转+互动;课程教学模式;财务会计课程
一、高校会计专业教学和就业现状
高校的教学目的是培养综合应用型人才,要求学生获得较高的实务操作能力,以为将来顺利就业做好准备。目前,大多数高校会计教学基本都是传统模式,即在教室里进行理论教学,在机房或实训室进行实训训练。会计专业相对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困难重重,较多学生对枯燥的理论知识根本不感兴趣,这导致了会计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专业对口率相对较低。与此同时,用人单位却感觉招人难,招到愿意并有能力到基层挑大梁的应届毕业生就更难了。
二、高校会计专业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的必要性
目前,高校会计教学大多数仍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的参与度,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尤其是会计基础理论教学部分,大多是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缺少适当的实物展示(账、证、表等)和动手操作。面对枯燥无味的课堂,也不难解释为何部分学生听讲昏昏欲睡。但是在进行会计实训课的时候,相对于理论课堂,学生往往表现出较大的差异,他们愿意主动动手尝试,即使一些平时上课注意力无法集中的学生,也非常活跃。可见,如果教师把会计学科中的概念理论知识和实训操作通过视频形式制作成课程,并直观演示工作任务的操作或办理过程,在制作上贯穿“思考———职业判断———互动”的设计理念,充分考虑工作任务办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错误判断或制度缺陷,并将其通过“情境选择”“角色选择”“路径选择”等方式体现在录像或动画演示中,供学生在上课前提前观看和思考,课堂上学生就可以大胆地提出自己的想法,从而有效地开展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培养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团队合作意识等,教学效果必定大大提高。随着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新教学模式切实可行,学生可以用互联网搜索的方式获取最新、最有价值的知识,而不必单纯拘泥于坐在教室里听教师的讲授来获得知识。因而,对高校会计专业课堂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创新非常有必要,“翻转+互动”课堂就是一种实用价值较高的课堂教学模式。
三、“翻转+互动”课堂与传统课堂
“翻转+互动”课堂是学生课前通过视频学习知识,在课堂上通过练习与教师的解惑掌握知识,这种先学后教的形式更符合教育的规律。而且,视频可以被重复回放,学生不用担心因为注意力不集中而导致遗漏了讲课内容。传统课堂上教师讲授的过程被放在了课外,课堂上宝贵的时间和教师资源被充分利用起来,教师不必再重复死板的教材讲授,更多的时间与学生交流,了解班上不同学生对同一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从而更好地做到有针对性的辅导。
四、财务会计课程“翻转+互动”课堂教学设计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经典创新课堂教学案例的剖析,借鉴它们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并结合高校会计专业的课程特点构建“翻转+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型。
(一)课前阶段———设计电子教学材料,完善学生自主学习信息反馈机制
课前阶段即教学准备阶段。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一般要求学生课前预习书本,但是财务会计教材几乎涵盖了6大要素的所有内容,知识点多,经济业务处理程序复杂,容易挫伤学生自主学习的信心,加之无法很好地监控学生预习进度,使得预习任务流于形式。因此提前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加工,制作精细化电子教学材料,剔除不重要的教学信息,并监控学生学习进度,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有重要的意义。此阶段教师负责“拍、传、建”,学生完成“看、练、问”。
(二)课堂阶段———创建形式多样的互动课堂
1.基于智能手机的互动教学设计。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通过设计提问环节来增加师生间互动,但是由于提问对象有限,使得没有被提问的同学往往放弃思考或开小差,课堂整体效果较差。与此同时,如果是大班教学,教师考核每个学生的课堂表现难度也较大。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为高职教学提供了更便捷、灵活多样的方式,将智能手机用于课堂教学有利于建造一个人人参与的课堂。目前,雨课堂、UMU互动平台、问卷星等手机APP都可以实现课堂教学功能。通过UMU平台设计“交易性金融资产”项目学习,所有学生实名完成任务,教师可以在自己的手机APP上观看所有学生的完成情况,学生提交任务后也可以观看其他同学的完成情况。
2.基于角色扮演的互动教学设计。如果学生的注意力相对较差,感性的教学方式则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不仅能帮助学生轻松理解业务的来龙去脉,而且能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业务的流程中去。可以在知识点内进行角色扮演,也可以在知识点外进行角色转换。角色扮演举例:在学习存货采购业务核算时,由第一组学生扮演购货方采购人员,第二组学生扮演供货方销售人员,第三组学生扮演将商品运往购货方的运输单位,第四组学生扮演购货方会计人员,第五组学生扮演供货方会计人员,第六组学生扮演购货方仓库保管人员。这样存货采购业务的发货、运输、入库的业务流程非常明确,使会计处理也易于理解。最重要的是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学习积极性会明显提升。
3.基于上市公司典型案例的互动教学设计。目前,在财务会计课程设计中,教师也大量运用举例的方式进行业务处理讲授,但是所选例子往往过于陈旧或脱离实际,如果选择比较典型的上市公司作为实例教学,效果会较好。案例的选取固然重要,教师对案例问题的设计直接影响着课程的教学效果。案例选取后,可采用“What-How-Why”三环节设计法,各环节分别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案例分析。以獐子岛存货减值案例为例。
4.“分、约、教”动态课堂设计。师生互动共同完成“分、约、教”。分,即分层教学。教师通过校园学习平台了解学生自主学习视频的进度和掌握练习题库完成情况,并将其作为学生分组的依据,分组后每个小组分开教学,互不影响,互不拖累。约,分层分组完成后,学生可以团组为单位预约教师教学的时间,其他空闲时间可以去发展兴趣爱好,或是参加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教,过去由于班级人数较多,一些新颖的教学方式难以很好的实现,分组完成后,教师针对该组学生特点和学习情况,可以进行小班教学,使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在较短的时间内,让学生掌握知识。
五、结语
“翻转+互动”是一种激发现代高职学生学习兴趣的、有着可持续发展前景的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它不仅有较大的灵活性,极大地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信息化技术的运用实现了无纸化练习和考试,有效地降低了教学成本,也便于教师和教学管理部门对学生的监督管理,极大地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让教学管理变得更加快捷。但同时对高职教师队伍和学校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利用“翻转+互动”课堂教学模式改变高职会计专业教学现状依然任重而道远。
作者:徐海燕 单位: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2]王红,赵蔚,孙立会,刘红霞.翻转课堂教学模型的设计———基于国内外模型案例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3,(08)
第三篇:高校财务会计制度改革研究
摘要:
新《会计准则》的实行,使高校财务管理受到一定的影响。针对当前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财务人员素质不高、财务信息披露不完善等问题,从财务人员管理、财务管理模式、核算项目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
高校;财务会计制度;改革对策
一、高校财务会计发展现状
1.管理人员参差不齐。高校是传播知识和培养人才的基地,但高校内工作者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参差不齐。财务人员日常工作较为烦琐和简单,主要在于记账、报账、核算等方面,但看似简单的工作却需要专业知识与技能作为支撑。然而事实上,我国诸多高校财务人员应付日常工作,缺乏自我学习及提升的意识,存在理论水平日益偏低、财务管理理念老套、综合技能与社会发展之间脱节等问题。
2.财务管理模式单。当前,我国高校在财务管理上依旧采用的是统一管理为主、集中管理为辅的模式,领导根据高校发展现状对资金实行统分管理。不可否认,该种管理模式对于高校资金集中管理有积极作用,但是却忽视了财务人员在其中的价值,高度集中的财务管理模式抹杀了财务人员的价值,不利于激发其工作的积极性,乃至责任心。
3.财务信息披露不完善。根据相关管理要求,高校仅需向相关单位报送当年收支情况与专用基金变动表,无须如上市公司一般公示现金流量表。然而,高校当前采用收付实现制却是基于现金的流入与流出而制定的,在缺乏现金流量表的前提下,给予了高校财务信息舞弊的机会,上级单位与公众难以及时且客观地了解高校财务收支的具体细节。
4.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价值体现不准确。现行高校财务制度规定,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而是按照事业收入和经营收入的定比例提取修购基金。固定资产从入账之日起即以原值体现在报账上,无法反映其净值和新旧状况,导致资产虚增。
二、高校财务会计制度改革的对策
1.强化财务人员的管理。高校财务人素质直接影响到财务管理的质量,强化财务人员素质培训至关重要。首先,高校应对现有财务人员素质进行摸底,针对财务管理意识、财务管理技能、财务管理最新理论等进行专业性的培训;其次,制定财务人员绩效考核管理制度,以最新的财务理论并结合实践经验制定考核指标,考核不达标者不仅要参与培训而且适当扣除绩效工资。同时,多次考核不达标者应调离财务岗位,给予专业人士发挥用武之地。
2.收付实现制与责权发生制相结合。高校收入主要来源于政府拨款以及部分其他收入,对于两者要区别对待,前者采取收付实现制而后者适宜采用责权发生制。例如,在“应收账款”下设“应收学费”一级科目,其余额农示欠收或多收的学费;“事业收入”下设“学费收入—待收学费”“学费收入—待缴财政”“学费收入—财政返拨”三个明细科目,可以清晰地核算“确认应收金额—收到学费—上缴财政专户—财政返拨”的全过程。
3.强化基建工程的核算管理。基建工程是高校费用支出的主要类别,是高校财务腐败的“温床”之一,应将之作为财务监管的重点项目,专门建立“在建工程”科目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例如,对于已经竣工且完成结算的工程,可安排财会人员再次审核所有单据和流程,以杜绝信息失真现象;对于在建或竣工但未结算的工程,可按照现行市价估算其价值并纳入到固定资产核算之列,待正式结算之后再行调整,以起到强化固定资产管理之功效。
4.强化固定资产的核算管理。高校各类建筑、设备、图书等繁多,是高校固定资产的主要组成部分,以往采用的是提取修购基金的方式进行管理,漏洞较多且极易滋生腐败,可采用以计提折旧方式,单设“累计折旧”项目强化对固定资产的核算管理。
作者:张阿洋 单位: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参考文献:
[1]章雯华.高校财务管理改革与创新研究[J].商业经济,2014,(23):55-56.
[2]周红军.内部控制视角下高校财务管理探究[J].财会学习,2015,(12):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