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探思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探思,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中级财务会计是财务类专业必修的课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基础的财务会计已不能满足企业对会计工作人员的需求。进而高校在培育会计人才的时候就要根据社会需求制定新的培育方向及培育方式,通过对高校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进行反思,改进教学模式,培育适合社会需求的会计人才。

关键词:中级财务会计;会计课程教学;财务会计教学方式

一、高校中级财务教学的作用

中级财务会计作为会计学专业的必修课程,在学习中级财务会计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更深层次地掌握财务会计相关的理论知识,从而提高财务会计所需的知识能力。高校中级财务会计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理解中级财务会计的知识,更系统全面地学习其内容。所以,高校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的反思,得出教学中存在的缺陷,进一步完善教学工作,提高学生对中级财务会计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是目前的重点工作。

二、高校中级财务会计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1.在教学中以理论教学为主,缺乏实践教学。课程设立缺乏实践教学课程。财务会计是一门操作性极强的课程,想要学得好就必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现阶段高校中级财务会计教学方面理论教学占据绝大部分,高校在中级财务会计课程设立中,为减少资源的投入只是设立了理论教学的课程,缺乏实际操作相关课程。部分高校在期末会设立一到两周的校内实验课程,在实验课的实施过程中由一到两个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实践。学生在时间操作前缺乏系统的实际操作技能的学习,仅靠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进行实验,实验效果不佳,且实验资料是由校内统一提供的,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的差距,学生无法与时俱进的学习最新的财务实际操作技能。课堂教学以理论教学为主。高校中级财务会计课堂教学中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教师根据课本的内容以及教学要求设计教案,在授课过程中以教案为参考进行教学。且高校为设立更多公共课程不断减少中级财务会计的学习课时,学习课时减少但教学任务并未随之减少,致使中级财务会计的课堂教学时间不足。为了按时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只能尽可能快地讲解课本知识,课本中呈现的案例只是简单讲解,无法详细分析案例涉及的知识点和相关解决措施。紧凑的教学时间使得学生无法在课堂上进行思考,仅是被动接受教师讲授的知识点,无法及时理解与掌握相关的知识点。

2.教学方式单一,局限于校内教学。授课方式以教授法为主。上文提高,我国高校在中级财务会计的课堂教学中大部分的教师使用的教学方式为讲授法,即教师讲,学生记。以教师为主的讲授法在实施过程无法达到其预期的效果。在中级财务会计教学的过程中,缺乏启发式小组合作学习和课堂讨论教学式等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方式。互联网的发展带动会计工作方式的变革,基础性的会计工作都可以由软件、系统、机器人等操作完成,如许多的财务软件都实现了凭证自动生成以及财务报表的自动生成与分析等。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要更倾向于管理分析型会计人才,讲授法学生只能被动接受中级财务会计的知识点,缺乏对知识的思考以及对问题的质疑能力。学生缺乏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无法达到社会对会计工作岗位的需求。教学环境以校内教学为主。我国大部分的高级院校对于中级财务会计教学课程的设计基本是以校内教学为主,主要分为课堂理论教学、校内实验课。这两个方面上文有详细分析就不再进一步分析。由于教学课本与实验资料的设置与社会实际情况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以及实验过程中接触到部分知识与技能就会存在滞后性。如成本的核算方面,在实际的成本核算中会遇到损耗、领料金额与实际金额不一致等问题,而课本的理论知识以及实验资料等过于理论化,与现实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使得学生无法及时了解会计工作的实际情况进而无法按照社会实际需求去发展自身能力。

3.教学成果的考核方式单一。高校基本以期末考试和平时分两个指标考核教师对中级财务会计的教学成果以及学生对中级财务会计知识点的接受程度。作为会计学专业的必修课程,期末考试是必不可少,现阶段高校对中级财务会计期末考试试题主要是选择题、判断题和计算题,这类型的考试仅是呈现出学生的理论能力的接收程度,无法反映学生解决问题以及中级财务会计知识的运用能力。且考核仅设置期末考试得分与平时分两个指标,无法综合性判断学生能力水平。考核存在较大的局限性,无法准确了解学生对中级财务会计知识的掌握及运用程度。平时考核课堂考核,只是看学生有无到达教室听课,学生有无认真听讲,有无参与到课堂中接收教师讲授的知识,课后作业是否为学生自行完成等无法保证;期末考试试题基本为课本案例原题,学生为了考试通过,可以在短时间内背诵课本知识点,无法很好运用。企业对财务会计工作人员的用人需求看重的不是对于财务会计理论知识的记忆,而是在遇到财务问题时能否快速高效利用自身理论知识解决和分析实际问题。单一的考核方式无法呈现学生的能力标准,无法判断出学生是否达到企业所需人才要求。

三、针对中级财务会计传统教学存在问题的反思

1.教学过程中实践与理论相结合。随着社会的发展,会计工作由单纯的记账转变为管理型工作,仅仅是理论性的教学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对会计人员的要求,只有同时具备扎实的财务会计知识以及熟练的操作技能才能立足社会。高校仅设立中级财务会计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的教学,致使学生只是掌握理论知识,缺乏实际操作技能,不利于学生的发展。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中级财务课程是会计学专业的必修课程,高校应设立合理的中级财务会计教学课时,设立理论教学与实际教学两门课程,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教学内容多元化。课本中的内容是有限的,但互联网资源是无限的,教师在施教时通过互联网资源寻找实际案例,以实际案例为依据,结合所讲授的知识内容,引导学生分析案例,在分析过程中讲解案例所涉及的知识点。同时,通过互联网讲解课本中缺乏的政策以及法律法规,向学生传达新的政策知识。

2.利用互联网+的优势丰富教学方式。现阶段,高校中级财务会计的教学以讲授法为主,单一的教学方式降低学生课堂参与率,学生对知识的吸收与理解程度不大,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所以高校教师在中级财务会计教学施教时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校内校外教学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促进学生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教学方式多样化。针对中级财务会计教学,高校教师在施教时不应仅限于讲授法,可以根据课堂的情况,使用小组合作学习和课堂讨论法发现法探究法等不同的教学方式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出同时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高效解决问题能力的会计人才。教学设计与互联网相结合。随着互联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教学的方式随之出现,高校设立互联网教学课程,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途径。引入MOOC(慕课)等网课资料,更新速度快,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及时了解最新的财务法律法规以及政策要求。校内校外教学相结合。高校使用的教科书以及实验资料与社会实际发展存在较大的时间差距,单纯的校内教学无法培育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会计人才。所以,在中级财务会计教学过程中应设立校外教学的课程,让学生亲身实践,经历会计行业实时发展状态,了解会计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方向,以更好地发展自身。同时在校外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实时为学生遇到的实际问题提供解决参考方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考核教学成果多样化,设置具备综合性的考核制度。高校期末考试仅考核学生对中级财务会计知识点的理解,而无法考核学生对于中级财务会计知识的运用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高校应设立综合性强的考核方式。期末考核试题综合化。我国高校中级财务会计期末考试试题一般由任课老师出题,同时为了保证考试的通过率试题难度较低。出题教师在设计考试试题时应多方面考虑,试题既包括中级财务知识部分还应包括解决问题部分,考试试题含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以及案例分析题。案例分析题分数应占据比较高的比重,且案例不可直接从课本中摘抄作为试题使用,防止学生背诵课本案例分析,影响考试结果。考核指标多样化。高校的期末课程考核只是平时分与期末考试得分,仅从这两个考核项目无法准确了解学生对中级财务会计知识的掌握与运用能力,所以高校在考核教学成果时应设立多个考核指标。期末考核成绩应由平时出勤、教师评价、期末考试得分、实践能力、实际操作熟练度组成,通过从课堂参与度、理论知识掌握度、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实际操作能力等各方面的考核,准确判断会计人员的能力程度。同时在各方面考核的压力下,学生会进一步督促自己学习,提高自身能力水平达到社会会计人才需求标准。

4.增强师资力量。充足的教学资源以及雄厚的教学能力是教学有效实施的保证,高校应引入高能力的中级财务会计教学人才,提高中级财务会计教学力量;加大对中级财务课程教师的培养投入,举办中级财务会计相关的学术会议,使教师能够及时有效地向学生传达最新的领域信息。高校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建立校企合作,了解企业所需要的会计人才方向,及时调整人才培育方向,制定严谨的人才培育计划。增加会计相关书籍的投入,校图书馆及时购进与中级财务会计相关的最新政策书籍,为学生提供学籍资料,促使学生能够及时了解政策的革新。

四、总结

总之,中级财务会计是对理论知识、操作能力要求极高的课程,只有充分理解理论知识才能更好运用知识点,才能提高自身的实际操作与解决问题。

作者:陶芸辉 单位:蚌埠工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