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科学课堂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小学科学课堂论文(6篇)
第一篇:农村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探究
一、创新科学课堂教学方法
(一)创设生活化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科学教材内容大多都贴近生活,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生活背景出发,努力创设符合学生发展的生活化教学情境。如一位教师上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电磁铁》是这样创设生活化情境的:“同学们,我昨天买了一个海豚穿过环的玩具,你们想看吗?”然后,该教师打开电源,让学生看小海豚穿环的动作。这时,就有学生好奇地问:“小海豚是如何刚好钻得进环里面呢?”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探究发现只有在通电的情况下,小环才会吸引着小海豚穿过去。这时,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为什么在通电的情况下小海豚会穿过圆环?教师就能很轻松地引入“探究电磁铁的性质”的知识。
(二)调整教材内容顺序,激活学生的生活体验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灵活使用教材或调整教学内容的顺序,并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找准教学的切入点。比如,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养蚕》这一单元时,可以根据农村的养蚕季节和养蚕所需时间来合理安排科学教学内容的相关顺序,如在养蚕季节带领学生到田间地头认识桑树,到养蚕户家观察蚕的各个生长阶段,从而让学生认识蚕的生活习性、特点,完成“养蚕”这一单元的学习。
(三)因材施教,让所有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小学科学课堂论文(3篇)
第一篇:小学科学高效课堂探究
一、设计合理的教学目标和计划
要想实现高效课堂的建设,首先我们要明白本节课到底教什么,要达成怎样的教学目的。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和计划,那么课堂教学就变得非常盲目,甚至课堂结束之后我们都无法衡量本次教学活动的效率如何,所以在课前就需要一个合理的教学目标。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学仍然要以教材为中心,任何教学活动和教学思想的延伸和扩展都必须围绕教材开展,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行为习惯制订合理的教学目标,要以全班学生的平均水平作为考量,并结合课堂上的教学导入和教学情境做适当的调整,并能够统观全局,将前后的知识点串联起来,保持教学的连贯性。
二、良好的教学导入设计
教学导入的过程是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阶段,良好的教学导入能够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教师通过合理的问题情境介绍,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本次教学的重要知识点形成连接,会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这就要求教师在深刻理解教材的基础上,发掘出于本课程知识点有直接关联的生活现象,必要的时候可以使用多媒体演示或者当场演示一些实验现象,并提出部分问题,让学生明白只要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就可以用自己学到的知识来解释这些现象。例如,在《光的直线传播》一课中,教师拿出了一个小孔成像实验装置,然后点燃一根蜡烛,将装置放在合适的位置,装置尾部就出现了一个倒立的蜡烛火焰的影像。教师这个时候可以问学生,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然后让学生各抒己见,提高课堂的活跃度,营造一个良好的探究性课堂氛围。总之,教学导入环节能够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因此教师必须注意采取多样化的教学导入形式和方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三、注重教学过程的实施
良好的教学导入为课程教学做好了准备,而教学过程的实施才是整个教学的核心和重点。这个阶段也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通过教学过程的实施来提高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要想综合提高教学效率,就必须认真地准备和设计这个过程。由于教学导入环节已经做好了一定的铺垫和准备,所以这个环节的教学活动安排必须直指课程的核心知识。例如,《骨骼》一课的教学设计,教师可以让学生摸一摸自己身上的骨头,找一找核心的几块骨头在哪里,然后让学生分析我们骨骼的作用是什么?教师要有意引导学生进行试验,例如有的学生摸到了自己的肋骨然后向老师汇报,肋骨就像一个网一样,这个教师可以顺势提出一个问题,那么这个网的作用是什么呢?这些骨骼的数量、类型和作用都是课程教学的核心知识,无论如何来安排教学活动,都必须以知识为导向,都要站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如果知识的掌握不熟练、不扎实,那么即使课堂气氛和氛围再活跃,教学的效率也会大打折扣。因此必须注重核心知识的引导和迁移过程,这也是教学过程的重点,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点内容。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论文(5篇)
第一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质量探析
一、加强素质教育理念的应用
在小学自然科学教学过程中要实现素质教育,首先应该要在思想和理念上对其进行改变,从而才能实现教育的创新发展。在传统的教育过程中,学校只是一味地强调要从逻辑上对学生进行培养,传统的教育过程中理论痕迹过重,尤其是针对小学生而言,更不适用。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在现代教育过程中应该要积极加强对传统的教育理念的改变。在新课改背景下,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是提高小学自然科学教学水平的基础。在教育过程中要定期对素质教育的理念进行宣传,从而使得素质教育可以成为小学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导向。小学教师应该要加强现代化教育理念的认知,并且加强这些新的理念在小学自然科学教育过程中的应用,在自然科学教学中以小学生为教学主体,以小学的教育目标为导向,让小学自然科学教学作为提高小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的重要抓手,不断提高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
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各种教学方法的创新实践,从而使得素质科学教育理念得到有效的落实。在素质科学教育背景下,首先要加强生活化教育,尤其是对于自然科学课程而言,生活中的很多东西都可以当做教材,小学生与其他年龄段的学生有差异,他们自身的认知能力还比较弱,对学习的态度也很容易改变,而且小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必须要通过各种活动来激发其兴趣,从而才能提高教学水平。比如可以通过组织小学生到日常生活中进行实践的方式,来加强学生对自然科学课程的兴趣,比如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有目的的组织学生,到河边去考察水质是否被污染,观察河里生物的种类、形态、生活习性、运动方式等和卵石的形态,还可以组织学生一起到山坡上去观察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性态构造和生长环境,并且可以采集一些标本带回来进行研究,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并且要注重小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激发小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绪,并且能够在实践活动中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要注重加强教师学生之间的角色互换,在课堂上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是素质科学教育背景下的一种重要的实践方法。学生与教师的角色进行互换,有助于突出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的提升。比如在科学教育过程中,学生可以变成教师,教师作为旁听者,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各种问题进行讲解,比如在对一些自然现象进行讲解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小学生布置作业,让学生到田园去考察分析土壤成分、种类、保水性及农作物生长状态情况,然后在课堂上作为教师,给其他学生展示自己的发现成果,这种教学模式可以让小学生对科学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也能够从角色的转换过程中强化自身的主体意识,提高小学生的表现力。
三、加强小组讨论
小学生的思维一般都是比较发散的,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更应该要加强小学生之间的团队协作意识,利用小组合作的方法,加强学生之间的凝聚力。合作学习指的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分别组成小组进行讨论的过程。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让学生对教学的内容进行分析,并且从这些内容中找到各种教学问题的答案,进行分析,各抒己见,说出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并且在讨论的过程中也可以听到其他同学的意见,相互分享,可以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当然,合作学习不仅是在学生之间,在教师与学生之间也应该要加强沟通和交流,这种师生之间的俄合作学习也是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合作学习,使得学生能够就各种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比如在自然科学教学过程中,对于一些自然现象,学生之间可以通过相互的讨论,也可以在课后通过组成不同的小组,共同完成教师布置的一些作业,从而使得小学生能够提高自己和其他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并且能够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到更多的自然科学知识,发散自己的思维、拓展视野。
科学课堂中现代教育技术论文
一、目前现代电化教育技术在小学科学课堂上运用的误区
1.用虚拟演示代替实验。
这一点反映在课堂上,出现了遇到有些难度的实验,老师就直接用多媒体虚拟演示来代替实际实验操作,认为这样更为直观,简便,容易让学生理解。殊不知,实验是手、脑并用的实践活动,小学生通过理解实验原理操作实验仪器,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等活动,使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操作能力都得到初步的锻炼,实验是上述能力的综合训练,又是创新思维能力得以发展的基础和源泉。用虚拟演示来代替,势必造成学生缺少了实际操作经验,限制了他们思维和能力的发展。
2.图文并茂的满堂灌输。
现代电化教育技术带给课堂的是多元的教学素材,让课堂做到图文并茂。如果我们把这种图文并茂与灵活的教学机制结合,生成我们精彩的教学,那何愁学生不爱科学。可是还是有为数不少的老师在运用现代电化教育技术时,只是把它作为一种道具和途径。利用它,一股脑的把知识倾倒给学生,不给学生思考、探索、交流的时间,这与传统的满堂灌毫无差别。
3.为了使用而使用。
这样的情况在公开课上非常普遍。目前公开课上要用多媒体似乎成了一种规定,于是乎,只要是上公开课,必定要搞的相当热闹。例如笔者前些时间听的一堂科学公开课,上课老师把课堂变成了多媒体演示课,所有的教学内容都从多媒体里展示出来,而黑板上除了课题,就一无所有了。一堂课下来,教学效果也不见有多大提高。
小学科学课与语文课整合
一、充分利用语文课程资源设计科学课程
比如一位科学老师在讲授科学课《它们都是鸟》时。教师的教学过程是这样的:老师首先让学生背诵语文课文《燕子》的第一段: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又让学生背诵《翠鸟》第一自然段:翠鸟喜欢停在水边的苇秆上,一双红色的小爪子紧紧地抓住苇秆。它的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它小巧玲珑,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双又尖又长的嘴。接下来老师的导语,引入了正题,我们学过的这两篇课文,描写了什么?燕子和翠鸟。那么它们都是什么?它们都是鸟。那么我们这节课就来认识鸟,引入课题。
二、语文课科学短文教学要充分利用科学课资源
《我是什么》是一篇拟人的科学短文,课文以谜语的形式向学生介绍了水在不同的条件下,会呈现出不同状态以及水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利弊。在学习这篇课文时,学生对于水的变化表现出了强烈的兴趣。于是,教师提前开展了一次《水和我们的生活》主题活动,设计了“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变来变去的水”“保护水,节约水”三个主题活动。通过这个活动了解水对人类生活的重大意义,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去认识水,同时教育学生深刻认识水的宝贵,了解我国水资源缺少的国情,进而让学生们珍惜水爱护水,做节水的模范。在活动过程中,学生们画出了“水循环图”,制作了“水循环”的幻灯片,还合作编排了“我是什么”课本剧。通过开展水和我们的生活系列活动,让学生能够切身感受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同时能够让他们在知识上和认识上有所提高。另外,语文教材中还有很多课文,如《蝙蝠和雷达》《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小蝌蚪找妈妈》《小壁虎找尾巴》《小松鼠找花生》《小熊住山洞》等,都可以同科学、社会整合在一起学习。这样,学生所学的知识就不单单局限于课堂语文这个小环境,而是走向了自然,走向了社会,走向了更为广阔的未知世界。
三、科学课和语文课能力训练可以充分整合
如科学老师在布置学生写科学小论文、科学观察日记等这些内容时,就可以有意识地让学生结合语文作文训练,把作文的技巧融入到这些科学小论文和观察日记中,让这些枯燥的论文式写作变得更生动、更形象。同样,在学生作文时,也可以把学到的科学知识巧妙地作为自己写作素材,增加文章的可读性和科学性,让文章的内容丰富多彩。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把科学课的观察、实验过程作为自己文章写作的素材,解决许多学生言之无物、无话可写的作文现状。综合以上教学实践,让我感到,老师要明白每一科的教学都不是孤立的,不仅语文课和科学课可以进行有效整合,其他各学科的课比如语文课和音乐课、美术课、数学课、科学课、品德课等等。只要老师善于挖掘各科之间的联系,把它们在课堂上进行有效整合,这些学科知识在课堂上相互渗透,一定会让学生触类旁通,从而更深刻地理解知识的丰富内涵。在进行学科整合时,老师要注意的重要一点是:整合不等于混合,它强调在整合之前,教师首先要清楚课程教学的目的、需求,找出在哪些地方和哪门学科整合能提高这堂课的学习效果,然后才能决定用整合模式进行教学。并不是所有的语文课都适合。
作者:张永清 单位:吉林敦化秋梨沟学校
小学科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摘要】本论文针对科学课程进行了研究,对小学生效率启发点做了深入细致地分析,充分了解了教学方法、教学用具对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作用,运用多维度评价方式,全方面评价学生。从因才考核、翻转探究活动模式的创新点出发,以小学科学课为载体,旨在使学生高效率的完成学习任务。
【关键词】科学;教学方法;学习效率;学生
0引言
当今世界,科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科学教育的开展更是如火如荼的进行。我国紧跟世界潮流,发展科学教育以提高国民科学素养。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同时,尽快建立适合新世纪发展要求的科学教育体系,制订国家科学教育目标和标准,并要制订总体规划及阶段实施计划;面向未来需求,从提高全民的科学素养高度,树立全新的科学教育价值观念,建立对学校、教师、学生以及教学计划等的科学、公正、客观的评价体系。在这一良好的发展平台上,改变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就显得尤为重要。
1科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研究
因为缺少与新课程相对的科学实践操作体系的直接指导,首先,不少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教学用具以及评价方式仍然带有浓厚的经验相传和一定的随意性,这导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小学生对于科学课程的学习兴趣,进而阻碍其学习效率的提高。其次,许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一直存在着片面追求教学形式的转变却忽视其真正效果的“怪”现象,虽然“主动参与,积极探究,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的确能使课堂气氛热烈,但学生实际的学习效率却无显著提高,教师教学方法有待整理和优化。最后,我国现阶段许多学校对小学科学课程的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缺乏专业的实验室、实验设备以及专门的教学用具,这使得小学科学实验无法顺利开展。而对于接触科学的学生而言,科学知识是抽象、枯燥的,一味地沿用传统的教授模式,学生不能有效地获取科学知识,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科学素养的养成,所以改进学校实验教学设备是保证科学教育有所成效的必要条件。综合我国现阶段对于科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研究,会发现如今仍然需要努力的方向就是转变教师角色,让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针对小学科学新课标的研究分析,我们发现在小学科学课堂上,教师的教学无论是从宏观上进行大架构来审视,还是从探究活动的局部设计来考量,又或是从微观上安排学生们的活动和操作上来分析,这都应体现出层层递进、步步上升、周而复始的趋势。所以目前,我们对于小学生科学课教学方法改革以此提高小学生学习效率的研究迫在眉睫。
2小学生效率启发点
STEAM教育下科学课程设计与实践
【摘要】研究主要论述将STEAM教育融入科学课程的设计与实践,以课程设计原则为依据,构建融入STEAM教育的科学课程设计模式,进行课程内容重构,并以迭代为主的创造型学习活动案例《台灯的设计与制作》为例,进行课程设计、实验活动设计、课程实施、进行反思与展望。
【关键词】STEAM教育;科学课程;课程设计
引言
STEAM教育的前身是STEM教育,缘起于美国[1]。自迈入21世纪以来,STEAM教育便受到教育界人士的青睐,引起了各个国家的高度关注。随着STEAM教育里面的不断发展壮大,我国对科学课程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科学课程的改革带来了一条可行路径[2]。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创新实践,重视学生真实的学习体验是STEAM的初衷,在此背景下,结合我国科学课程教育的发展,探索设计将STEAM教育融入到科学课程的模式。本文以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为目的,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当下科学课程所存在的问题。在STEAM教育理念的支持下,首先,提出融入STEAM教育的科学课程设计目标、设计原则,设计出融入STEAM的科学课程模式[3]。然后,对融入STEAM教育的科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活动以及教学评价进行设计[4]。最后,开展教学实践,检验融入STEAM教育科学课程模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以期为后续STEAM教育与科学课程融合的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1研究的意义
1.1理论意义
通过对STEAM教育相关文献的分析总结发现,国内对于在STEAM教育理念下的教学实践研究正在逐年增多,但在基于STEAM的科学课程设计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通过对STEAM教育与科学课程融合的相关理论的梳理和分析,设计出融入STEAM的科学课程模式,进一步丰富科学课程教学理论,为科学教师提供新的科学课程设计的模式和思路[5]。
小实验在小学科学课堂中应用
摘要:“小实验”既具有实验课的特征,也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即把实验引入科学课堂教学中去,达到实验的随堂化。美国对小实验的研究较早,现流行的美国小学科学教材——《科学启蒙》中就有小实验的设置,但国内对小实验的研究还较少,更没有将小实验应用到小学科学课堂上去,缺乏具体的小实验教学案例的研究。本文简述实施“小实验”的教学思想和重要意义,对小学科学教学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小实验;小学科学;科学素养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1]。20世纪60年代以前,生物学课程的内容是教授学术性的生物学知识。60年代初,生物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探究态度。在教学形式上,开始强调实验和启发式的方法[2]。从英国科学家虎克用自制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到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从奥地利学者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到美国生物学家摩尔根“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再到今天的DNA分子结构和功能的揭示、动物体细胞克隆、人类基因组计划等。每一个生物学结论无不是通过各个科学家经过大量实验得出来的。可见,生物学科不仅仅是一门自然学科,更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小学科学生命科学领域即生物课程,更应突出其实验的重要性。《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权威阐述了小学科学课程的性质: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基础性课程、实践性课程、综合性课程。生物课程的学习要在保证达到知识目标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3]。把实验作为一种教学技术手段,让学生通过实验的学习,重温生物科学家们的探究历程,体验生物学的奇妙,验证前人得出的结论并在此基础上创造出新的发现[4-5]。并把实事求是的精神带到生活中去。但是传统实验的讲解,一般是教师先讲完理论知识,再让学生到实验室进行实验,这样的实验教学设计费时费力,学生实验技能以及科学素养的提高是一个长时间的培养过程,短时间内并不能有到很好的效果。况且有的学校师资力量有限,根本就不允许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更不要说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了。基于小学科学课程的基本性质以及小学科学教学现状,本人提出“小实验”的运用,以此来改变小学科学教学现状。美国关于小实验的研究已十分成熟,现流行的美国小学主流科学教材中就有小实验的设置。美国主流的小学科学教材《科学启蒙》分为三个领域:《地理科学》《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其中《生命科学》,分为1—6六册,每册包含A,B两个单元。教材中实验类型的设置十分丰富包括:探索活动、小实验和探究技能培养三个板块。第1、2册中只有“探索活动”的设置,且主要以观察、分类为主。3—6册中,除“探索活动”外还增加了“小实验”和“探究技能培养”两部分,总计144个实验(如表1)。由表1可知数量最多的为探索活动,平均每个单元有7个,并且随年级增高探究活动从观察、分类到验证性探究实验,3-6册中除探索活动外还包含小实验和探究技能,其中小实验是为了回答学生关于事物“怎么了”“是什么”“为什么”等问题而设置的一类需要动手操作的小型活动,共有40个,占实验总数的27.8%。涉及的形式有:观察、观察与推断、对比与研究、构建模型、实验与调查、处理与解释数据的活动、分类与预测、分析信息、运用概念等。这些活动设计的共同特点是器材简便、方便操作、在家里或者在教师的帮助下即可完成[6]。虽然“小实验”在美国的应用已相当成熟,但是纵观我国小学科学教学,至今未进行系统的“小实验”的设置。不仅如此,国内各大期刊以及全国各大高校关于“小实验”的研究论文少之又少。在中国知网中搜索关于美国小学科学教材“小实验”的尚没有相关研究论文。因此,如果将“小实验”引入小学科学教学当中,同样会提高课堂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小实验的理论意义
“小实验”本身具有两层含义。首先,符合实验的特征,具有纯理论课不具有的优势。其次,“小实验”也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一改以往课堂上教师枯燥的讲解,而是将学生放在第一位,把实验教学法引入科学教学中去,让学生这一主体观察总结。这样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丰富了科学课堂的教学内容,让科学教学在一种欢乐、愉快的环境中进行。《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小实验”教学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7]。并结合实验教学的优势,让学生在实践中自主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当学生迈出校园后,脑中的知识被清空,但仍然具有一种技能,那就是学习的技能。因此,“小实验”教学符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理念,更推动了“新课标”的实施。
二、小实验的实践意义
(一)科学素养的提升。“科学素养”由两个词所构成:科学和素养。《辞海》中对科学作出了明确的解释:科学是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规律的知识体系[8]。“科学素养”这个名词最早是在1958年美国学者赫德所著《科学素养:它对美国学校的意义》一文中出现的,用来描述对科学的理解和科学在技术上的应用[9]。由于各个国家的文化背景存在一定的差异,时代的快速发展,因此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人们对科学素养的理解也不尽相同,直到“米勒界定”的提出。他在对20世纪后半叶的科学素养进行分析后提出,公众的科学素养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对科学知识的基本了解;对科学的研究过程和方法的基本了解;对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产生影响程度的基本了解[10-11]。“小实验”教学注重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感受,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在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基础上锻炼实验技能,符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基本理念。通过小实验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已学习的科学知识,并对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进行科学的提问;能读懂通俗的科学文章;能够运用已具备的生物学知识来辨别科学信息的可靠程度,甚至可以预言一些科学现象。因此,通过小实验的学习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