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科学课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科学课创新教育论文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科学课落实创新教育的前提
一个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受他的思想意识的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需要学生有创新的意识,这样才可能出现创新。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更多灌输的是一种服从,甚至是照搬照抄,所以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必须要作出相应的调整和准备。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下面两个方面着手。1.鼓励学生质疑,标新立异。从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来看,小学阶段是学生好奇心最强的时候,也是他们喜欢动手、喜欢挑战的时期,这一时期学生喜欢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探索,有些内容可能会和我们教师教的、书本说的不一致,面对这样的不一致,我们教师要鼓励他们的行为,来保护他们的创造、创新的意识。2.捕捉创新的火花,予以引导和肯定。创新行为的出现往往不是刻意追求的结果,而是无意所为带来的意外之喜,对于我们的科学学科来说,往往是课堂生成的产物。那么面对这样的现象我们教师要善于发现,并及时地予以学生肯定和鼓励,从而在全班形成一种示范和影响,这样才有利于开发、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
二、扎实的积累是创新的基础
创新是一种素养,它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为基础。现代社会是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知识更新换代速度加快使创新需要扎实的基础作为保障。我们希望培养出更多的有思维、有想法、有创新能力的学生,但前提是我们必须要使学生在当前阶段打下坚实的基础,因为知识本身是一个体系,学生要想取得突破就不能有漏洞,否则很容易出现问题,也会制约他们的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
三、培养和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是科学课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途径
长期以来,因为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很多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往往只是关注教师是怎样讲的,书本是怎样说的,最终自己怎样把知识记住,考个高分即可。这样的一种认识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是出于被动的地位,并不能够真正地消化和吸收知识,而且很难真正提高自身能力。社会的发展对于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知识与能力并重,且全面发展是现代教育的努力方向。在这样的要求下,我们教师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主动学习和探究,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具体来说,首先,我们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好奇心往往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最大的内驱力之一;其次,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创设有利于学生创新的情境,这样才能更好地挖掘学生的潜力;最后,要对于学生的成长和进步及时地予以表扬和肯定,这样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探究兴趣,强化了他们的探究欲。
四、把实验主动权交给学生,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科学课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
小学科学课与语文课整合
一、充分利用语文课程资源设计科学课程
比如一位科学老师在讲授科学课《它们都是鸟》时。教师的教学过程是这样的:老师首先让学生背诵语文课文《燕子》的第一段: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又让学生背诵《翠鸟》第一自然段:翠鸟喜欢停在水边的苇秆上,一双红色的小爪子紧紧地抓住苇秆。它的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它小巧玲珑,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双又尖又长的嘴。接下来老师的导语,引入了正题,我们学过的这两篇课文,描写了什么?燕子和翠鸟。那么它们都是什么?它们都是鸟。那么我们这节课就来认识鸟,引入课题。
二、语文课科学短文教学要充分利用科学课资源
《我是什么》是一篇拟人的科学短文,课文以谜语的形式向学生介绍了水在不同的条件下,会呈现出不同状态以及水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利弊。在学习这篇课文时,学生对于水的变化表现出了强烈的兴趣。于是,教师提前开展了一次《水和我们的生活》主题活动,设计了“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变来变去的水”“保护水,节约水”三个主题活动。通过这个活动了解水对人类生活的重大意义,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去认识水,同时教育学生深刻认识水的宝贵,了解我国水资源缺少的国情,进而让学生们珍惜水爱护水,做节水的模范。在活动过程中,学生们画出了“水循环图”,制作了“水循环”的幻灯片,还合作编排了“我是什么”课本剧。通过开展水和我们的生活系列活动,让学生能够切身感受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同时能够让他们在知识上和认识上有所提高。另外,语文教材中还有很多课文,如《蝙蝠和雷达》《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小蝌蚪找妈妈》《小壁虎找尾巴》《小松鼠找花生》《小熊住山洞》等,都可以同科学、社会整合在一起学习。这样,学生所学的知识就不单单局限于课堂语文这个小环境,而是走向了自然,走向了社会,走向了更为广阔的未知世界。
三、科学课和语文课能力训练可以充分整合
如科学老师在布置学生写科学小论文、科学观察日记等这些内容时,就可以有意识地让学生结合语文作文训练,把作文的技巧融入到这些科学小论文和观察日记中,让这些枯燥的论文式写作变得更生动、更形象。同样,在学生作文时,也可以把学到的科学知识巧妙地作为自己写作素材,增加文章的可读性和科学性,让文章的内容丰富多彩。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把科学课的观察、实验过程作为自己文章写作的素材,解决许多学生言之无物、无话可写的作文现状。综合以上教学实践,让我感到,老师要明白每一科的教学都不是孤立的,不仅语文课和科学课可以进行有效整合,其他各学科的课比如语文课和音乐课、美术课、数学课、科学课、品德课等等。只要老师善于挖掘各科之间的联系,把它们在课堂上进行有效整合,这些学科知识在课堂上相互渗透,一定会让学生触类旁通,从而更深刻地理解知识的丰富内涵。在进行学科整合时,老师要注意的重要一点是:整合不等于混合,它强调在整合之前,教师首先要清楚课程教学的目的、需求,找出在哪些地方和哪门学科整合能提高这堂课的学习效果,然后才能决定用整合模式进行教学。并不是所有的语文课都适合。
作者:张永清 单位:吉林敦化秋梨沟学校
小学科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摘要】本论文针对科学课程进行了研究,对小学生效率启发点做了深入细致地分析,充分了解了教学方法、教学用具对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作用,运用多维度评价方式,全方面评价学生。从因才考核、翻转探究活动模式的创新点出发,以小学科学课为载体,旨在使学生高效率的完成学习任务。
【关键词】科学;教学方法;学习效率;学生
0引言
当今世界,科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科学教育的开展更是如火如荼的进行。我国紧跟世界潮流,发展科学教育以提高国民科学素养。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同时,尽快建立适合新世纪发展要求的科学教育体系,制订国家科学教育目标和标准,并要制订总体规划及阶段实施计划;面向未来需求,从提高全民的科学素养高度,树立全新的科学教育价值观念,建立对学校、教师、学生以及教学计划等的科学、公正、客观的评价体系。在这一良好的发展平台上,改变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就显得尤为重要。
1科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研究
因为缺少与新课程相对的科学实践操作体系的直接指导,首先,不少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教学用具以及评价方式仍然带有浓厚的经验相传和一定的随意性,这导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小学生对于科学课程的学习兴趣,进而阻碍其学习效率的提高。其次,许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一直存在着片面追求教学形式的转变却忽视其真正效果的“怪”现象,虽然“主动参与,积极探究,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的确能使课堂气氛热烈,但学生实际的学习效率却无显著提高,教师教学方法有待整理和优化。最后,我国现阶段许多学校对小学科学课程的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缺乏专业的实验室、实验设备以及专门的教学用具,这使得小学科学实验无法顺利开展。而对于接触科学的学生而言,科学知识是抽象、枯燥的,一味地沿用传统的教授模式,学生不能有效地获取科学知识,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科学素养的养成,所以改进学校实验教学设备是保证科学教育有所成效的必要条件。综合我国现阶段对于科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研究,会发现如今仍然需要努力的方向就是转变教师角色,让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针对小学科学新课标的研究分析,我们发现在小学科学课堂上,教师的教学无论是从宏观上进行大架构来审视,还是从探究活动的局部设计来考量,又或是从微观上安排学生们的活动和操作上来分析,这都应体现出层层递进、步步上升、周而复始的趋势。所以目前,我们对于小学生科学课教学方法改革以此提高小学生学习效率的研究迫在眉睫。
2小学生效率启发点
STEAM教育下科学课程设计与实践
【摘要】研究主要论述将STEAM教育融入科学课程的设计与实践,以课程设计原则为依据,构建融入STEAM教育的科学课程设计模式,进行课程内容重构,并以迭代为主的创造型学习活动案例《台灯的设计与制作》为例,进行课程设计、实验活动设计、课程实施、进行反思与展望。
【关键词】STEAM教育;科学课程;课程设计
引言
STEAM教育的前身是STEM教育,缘起于美国[1]。自迈入21世纪以来,STEAM教育便受到教育界人士的青睐,引起了各个国家的高度关注。随着STEAM教育里面的不断发展壮大,我国对科学课程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科学课程的改革带来了一条可行路径[2]。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创新实践,重视学生真实的学习体验是STEAM的初衷,在此背景下,结合我国科学课程教育的发展,探索设计将STEAM教育融入到科学课程的模式。本文以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为目的,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当下科学课程所存在的问题。在STEAM教育理念的支持下,首先,提出融入STEAM教育的科学课程设计目标、设计原则,设计出融入STEAM的科学课程模式[3]。然后,对融入STEAM教育的科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活动以及教学评价进行设计[4]。最后,开展教学实践,检验融入STEAM教育科学课程模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以期为后续STEAM教育与科学课程融合的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1研究的意义
1.1理论意义
通过对STEAM教育相关文献的分析总结发现,国内对于在STEAM教育理念下的教学实践研究正在逐年增多,但在基于STEAM的科学课程设计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通过对STEAM教育与科学课程融合的相关理论的梳理和分析,设计出融入STEAM的科学课程模式,进一步丰富科学课程教学理论,为科学教师提供新的科学课程设计的模式和思路[5]。
小实验在小学科学课堂中应用
摘要:“小实验”既具有实验课的特征,也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即把实验引入科学课堂教学中去,达到实验的随堂化。美国对小实验的研究较早,现流行的美国小学科学教材——《科学启蒙》中就有小实验的设置,但国内对小实验的研究还较少,更没有将小实验应用到小学科学课堂上去,缺乏具体的小实验教学案例的研究。本文简述实施“小实验”的教学思想和重要意义,对小学科学教学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小实验;小学科学;科学素养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1]。20世纪60年代以前,生物学课程的内容是教授学术性的生物学知识。60年代初,生物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探究态度。在教学形式上,开始强调实验和启发式的方法[2]。从英国科学家虎克用自制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到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从奥地利学者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到美国生物学家摩尔根“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再到今天的DNA分子结构和功能的揭示、动物体细胞克隆、人类基因组计划等。每一个生物学结论无不是通过各个科学家经过大量实验得出来的。可见,生物学科不仅仅是一门自然学科,更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小学科学生命科学领域即生物课程,更应突出其实验的重要性。《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权威阐述了小学科学课程的性质: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基础性课程、实践性课程、综合性课程。生物课程的学习要在保证达到知识目标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3]。把实验作为一种教学技术手段,让学生通过实验的学习,重温生物科学家们的探究历程,体验生物学的奇妙,验证前人得出的结论并在此基础上创造出新的发现[4-5]。并把实事求是的精神带到生活中去。但是传统实验的讲解,一般是教师先讲完理论知识,再让学生到实验室进行实验,这样的实验教学设计费时费力,学生实验技能以及科学素养的提高是一个长时间的培养过程,短时间内并不能有到很好的效果。况且有的学校师资力量有限,根本就不允许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更不要说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了。基于小学科学课程的基本性质以及小学科学教学现状,本人提出“小实验”的运用,以此来改变小学科学教学现状。美国关于小实验的研究已十分成熟,现流行的美国小学主流科学教材中就有小实验的设置。美国主流的小学科学教材《科学启蒙》分为三个领域:《地理科学》《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其中《生命科学》,分为1—6六册,每册包含A,B两个单元。教材中实验类型的设置十分丰富包括:探索活动、小实验和探究技能培养三个板块。第1、2册中只有“探索活动”的设置,且主要以观察、分类为主。3—6册中,除“探索活动”外还增加了“小实验”和“探究技能培养”两部分,总计144个实验(如表1)。由表1可知数量最多的为探索活动,平均每个单元有7个,并且随年级增高探究活动从观察、分类到验证性探究实验,3-6册中除探索活动外还包含小实验和探究技能,其中小实验是为了回答学生关于事物“怎么了”“是什么”“为什么”等问题而设置的一类需要动手操作的小型活动,共有40个,占实验总数的27.8%。涉及的形式有:观察、观察与推断、对比与研究、构建模型、实验与调查、处理与解释数据的活动、分类与预测、分析信息、运用概念等。这些活动设计的共同特点是器材简便、方便操作、在家里或者在教师的帮助下即可完成[6]。虽然“小实验”在美国的应用已相当成熟,但是纵观我国小学科学教学,至今未进行系统的“小实验”的设置。不仅如此,国内各大期刊以及全国各大高校关于“小实验”的研究论文少之又少。在中国知网中搜索关于美国小学科学教材“小实验”的尚没有相关研究论文。因此,如果将“小实验”引入小学科学教学当中,同样会提高课堂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小实验的理论意义
“小实验”本身具有两层含义。首先,符合实验的特征,具有纯理论课不具有的优势。其次,“小实验”也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一改以往课堂上教师枯燥的讲解,而是将学生放在第一位,把实验教学法引入科学教学中去,让学生这一主体观察总结。这样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丰富了科学课堂的教学内容,让科学教学在一种欢乐、愉快的环境中进行。《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小实验”教学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7]。并结合实验教学的优势,让学生在实践中自主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当学生迈出校园后,脑中的知识被清空,但仍然具有一种技能,那就是学习的技能。因此,“小实验”教学符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理念,更推动了“新课标”的实施。
二、小实验的实践意义
(一)科学素养的提升。“科学素养”由两个词所构成:科学和素养。《辞海》中对科学作出了明确的解释:科学是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规律的知识体系[8]。“科学素养”这个名词最早是在1958年美国学者赫德所著《科学素养:它对美国学校的意义》一文中出现的,用来描述对科学的理解和科学在技术上的应用[9]。由于各个国家的文化背景存在一定的差异,时代的快速发展,因此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人们对科学素养的理解也不尽相同,直到“米勒界定”的提出。他在对20世纪后半叶的科学素养进行分析后提出,公众的科学素养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对科学知识的基本了解;对科学的研究过程和方法的基本了解;对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产生影响程度的基本了解[10-11]。“小实验”教学注重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感受,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在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基础上锻炼实验技能,符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基本理念。通过小实验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已学习的科学知识,并对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进行科学的提问;能读懂通俗的科学文章;能够运用已具备的生物学知识来辨别科学信息的可靠程度,甚至可以预言一些科学现象。因此,通过小实验的学习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小学科学教学论文(10篇)
第一篇:小学科学教学更新策略
一、实验材料的更新
实验材料是科学探究教学的基础,也是开展好科学探究活动的前提条件,因此,实验材料的准备是科学课堂教学的关键。平时教学中的实验材料有些来自学校实验室、有些来自社会市场,有些来自学生家庭,但也有一些材料在自己周围很难找到,这时我们往往可以求助于网络。一些网站通常可以为我们找寻到我们所需要的大部分材料。比如,在苏教版科学四年级教材中有关于“养蚕”的单元,但由于社会的演变、时代的发展,在当地已经很难找到养蚕所需的材料了,这时我们可以借助淘宝等购物网站,你会发现包括蚕种、桑叶等的养蚕材料应有尽有,甚至连帮蚕蚁移动身体的鹅毛都能够买到,这为我们的养蚕教学活动提供了许多便利,学生们对这项探究活动也是兴致勃勃的。当然,在科学教学中要用到的一些仪器设备在市场上难以寻觅,我们同样可以求助购物网站,还能以较为低廉的价格购买到合适的产品,像烧杯、标本、显微镜等。这时网络上的顾客还会成为你的购物指导,因为通常在他们购买后都会留下相应评价和晒单,为你的购物提供参考。
二、教学资源的更新
以科学探究为核心的科学课程的顺利实施,离不开丰富的探究性课程资源的支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特别是它在获取资源和进行交流方面的作用和价值日益凸显出来,网络课程资源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课程资源。传统教学中由于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师几乎成了除课本外的唯一信息来源。这时候在教学中运用网络技术,就能很好地弥补传统教学中的不足,网络环境拥有的大量信息成为新的知识来源,成了源源不断的学习内容。网络环境为我们创造了一个无限开放的课堂,通过课程的整合形成巨大的资源库,它储有大量的数据、档案资料、程序、教学软件、兴趣讨论等各种各样的教学信息,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用好用活这些宝贵的资源,才能促进小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和发展。学生在课内和课外可以上网收集与教学相关的资料,并且学会传递、处理和应用这些资源。例如教学“养蚕”一单元时,我就让学生在饲养活动前先搜集与养蚕活动相关的资料,然后以小组交流,实现信息共享,初步了解养蚕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为养蚕活动做好充分准备。
三、教学媒体的更新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好电脑、投影、展台等多种电化教学手段,能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既优化了教学环境,又拓宽了教师教和学的思路,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但在科学实验课中,有一些内容是在课堂上难以观察的,比如月相、星空等。以前在教学《看星座》的内容时,我通常是采用一些网络上下载的图片,利用电脑、投影仪和学生一起来认识各种星座,了解关于星空的知识,可这是平面的,和实际从天空中寻找星座还是有些不同的。在一次学科活动中,我和同行进行交流,她介绍了一款新的应用软件——starwalk,这是一款让你接近星空和天文学的应用程序。利用这款软件,只要将你的iPad对着天空的方向,就可以让学生看到实时星空,寻找不同的星座,不仅可以从当时所处的位置观察,还可以从地球上任何地点来观察星空星座。这也意味着你不仅可以看见中国的星空,还可以看见美国的星空,这对学生来说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这样的教学,引入了学生生活中常用的iPad扫除了时间和空间对人与人交流造成的障碍,形象生动,受到了学生的喜爱;也潜移默化地告诉学生,iPad并非只能用来玩游戏,很多强大的学习功能才是它的价值所在,这些先进的工具和软件完全可以为我们科学教学所用。
应用型人才培养与通识教育分析
教育部高教司1998年4月2号文件《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曾明确说:“我们所进行的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重点指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对大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同时对文科学生加强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修养和科学素质。”这从国家层面强调了文化素质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强调了人才培养的文化意义。以教学为主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由于升本时间短,学校缺少深厚的文化积淀及高度的文化自觉,要实现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使命就只有将文化功能与人才培养功能相结合,通过培养具有一定文化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来实现大学的文化使命。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需要通过专业教育来完成,而文化修养则要通过通识教育来实现。因此,重视和加强通识教育,从大学文化传承和创新的角度进行通识教育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挥文化传承功能的重要途径。
一、明确通识教育理念是有效实施通识教育的前提
目前,我国大多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实施通识教育时普遍存在如下一些问题:一是在价值层面上以工具理性指导人才培养,忽略了大学本身的人文情怀和价值追求。在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中与下游的高等职业教育相似,“以就业为导向”、“一切为了就业”成了人才培养唯一的指导思想,就业率成了高悬在高校领导头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以至于大四成了就业年和“空巢”年,学生为了就业无心学习,到处找场子、通路子。在教学方面,通识教育则让位于职业技能教育,通识教育仅仅是专业教育的补充,是游离于专业教育之外的附加部分。二是在课程设置方面,首先是公共必修课程中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侧重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上重视,实质上没有得到重视;其次是课程教学急功近利,学生学习心态浮躁;再次是通识课只重数量、不重质量,学生只求学分、不讲学习效果;四是专业理论课负担过重,学生无法安心于通识学习。三是在师资队伍方面,教师缺少一定的文化底蕴。由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近年来都面临一个快速发展期,学校连年扩招,规模急剧扩大,对教师队伍资源形成了巨大的压力,高素质教师的补充远远不能跟上学生数量的增加。再加上这些学校引进人才首先考虑的是急需的专业人才,而不是从事通识教育的教师,学校高水平的人文专业教师紧缺,加剧了教师队伍学科结构不合理的状况。所以,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不可能象国内一流的本科高校那样积聚起一批能开设高质量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师力量。四是在操作层面上,通识课程建设不到位,教学管理不严格,教学内容没有主要方位,教学方式单调,使通识教育课程不能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存在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还是学校对实施通识教育的本质和理念认识缺位,对通识教育在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通识教育原意是教导人要接受全面的、完整的教育,加强学生的人文修养和人格的完善。通识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能独立思考,对不同的学科有所认识,从而能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培养出一个完全完整的人。通识教育的成形在美国,它是美国大学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适应性的产物。1945年7月,哈佛大学颁布了著名的“红皮书”——《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报告强调,通过通识教育应该帮助人们“有效地思考、交流思想,做出适当的判断并区别不同的价值观念”。158国内著名学者李曼丽博士则认为:“就性质而言,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就其目的而言,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就其内容而言,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17根据以上论述,大学通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是关注作为整体性的人的教育,是使每一个人都能接受适于自身需要与特点的教育,是求得每一个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教育。通识教育所追求的是高等教育的本质和大学的使命,因此,人文教育和人文精神的培养是通识教育的主要内核。通识教育的理念和目标符合我国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也与国家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要求相一致,与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的功能相吻合。当前,我国已经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基本情况与20世纪30-40年代美国高等教育的状况十分类似。在人才培养方面,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面临着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类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及学生就业竞争的巨大压力,究竟是全面“育人”,还是功利性地“制器”,这是摆在新建本科院校面前需要正确抉择的一个战略性问题。其实,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前提是高素质,然后才是应用型。一个大学生走上社会以后,只有人格健康、文化修养好、科学素养强,再加上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才能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通识教育可以避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因专业结构单一、专业划分过细、专业功利性过强的现状,培养适应性和社会责任感强的人才。因此,新建本科院校要真正理解大学通识教育的目标,以先进的通识教育理念引领人才培养全过程,不仅要重视“制器”,更要重视“育人”;要在组织实施大学通识教育的过程中,建设具有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的通识课程体系,以专业教育为根、通识教育为本,将通识教育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整体改革之中。
二、课程建设和改革是发展通识教育的核心
应用型人才的素质规格必须有严格的课程体系来支撑。目前,大多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通识教育课程都由公共必修课和公共选修课(通选课)组成。由于历史的原因,公共必修课程中占主要比例的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英语、计算机和公共体育(一般要占40个学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大学英语是培养大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这些课程是无法承担通识教育任务和实现通识教育目标的。公共选修课程则是天女散花式地多而杂,数量有数百门之多,课程内容没有深度,课程间没有内在联系,形不成有效支撑专业教育的课程方向,教学要求不严,导致很多学生混学分。很明显,目前所实行的公共选修课方案实际上未能达到通识教育的目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通识教育。通识教育的核心是通识课程体系的建立,建立核心课程体系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出路,也是美国和国内高水平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改革的成功经验。我国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曾相继学习哈佛大学的经验,推出了自己的核心课程体系。但问题是,作为一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其办学理念和办学定位有自身的特殊性,以教学为主、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使命决定了这类学校不能盲目照搬哈佛和国内一流高校的做法。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根深蒂固的学习习惯也不一定能完全适应哈佛大学的做法。相比之下,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经验更值得我们借鉴。麻省理工学院的自然科学通识课程不似哈佛芝加哥的自然科学课程多为所谓“非专业的科学课”,而是与专业紧密结合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较有特色的是,麻省理工学院对理工科学生的人文社会科学要求较高,理工科学生必须选修至少8门其质量份量和严格性很高的人文社会科学的课程,而且规定至少3门必须集中在某一特定领域,如历史、哲学、文学等。基于上述案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建立自己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时要重视以下几点:一是核心课程要以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为主,坚持少而精的原则。人文类课程是人类文化精华的主要载体,人文精神是养育大学生健全人格最核心的心理营养。在以理工类专业为主的一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理工类专业基础课程中的科学素养已基本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应更加关注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因此,通识教育要以人文社会学科课程为主线,精选包括传统文化(如四书)、伦理学、文学、外国经典、中外历史、哲学等课程,通过这种知识教育、道德教育、伦理教育、生命教育等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这类课程特别要渗透中华文化传统,使通识教育内容本土化。因为“文化传统是一个民族世世代代积累而成的精神财富,是一个民族发展动力接连不断的源泉。文化传统可以造成一个民族的自尊心、自豪感和自强精神。有了它,一个民族在遇到难以应付的历史环境的挑战的时候,就有可能激发民族活力,解决面临的复杂问题,使民族获得新生”。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其特有的道德理想、人生态度、价值追求、思维方式在今天仍有不容忽视的教育价值。二是要改革现有公共必修课程体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通识教育。由于中国的国情和历史原因,目前的公共必修课框架还不可能有大的变动,但其教学内容可以整合,如思想道德课程可以与传统伦理教育相结合,融入中国传统道德元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可以与介绍西方经典哲学思想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大学语文可以从文学和传统文化的视角进行课程改革;大学英语课程,它应不仅是一门语言课,不仅是为了学生考级,我们要通过大学英语对学生进行国外先进文化和精神遗产的教育。即使是大学体育课程,也可以体现通识教育的内涵。传统体育课程的目标过于关注人的生物学意义,侧重身体需求和生理需要,而忽略了学生作为“人”的心灵渴望。现代大学体育完全可以渗透“精神、道德、人格”教育,使体育课同样充满人文情怀。三是要将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互融通。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是相互支撑的课程教学体系,从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视角来看,通识教育能使学生获得将来社会生活适应过程中除专业知识和能力外所需要的知识素质和能力,专业教育则满足学生在就业岗位中的职业要求。通识教育要求学生在知识领域上的适度宽广,强调的是横向上的知识面和基本技能;专业教育则是对学生某些专业领域知识和能力的深度要求,主要强调纵向上的理解。作为学生,能以人文和更宽广的科学视野思考和处理专业问题,或能从精深的专业角度来观察、适应社会的变迁,都是一种非常有益的修养。学校的专业教师,要在专业教育中渗透通识教育的理念、精神,把历代科学家和专家对真理的不懈追求和改造客观世界的人文情怀、顽强精神,以及自然规律中的美学原则等渗透到教学中。另一方面,不同专业学生的专业教育要与不同的通识课程相匹配,例如,培养建筑工程师,要学会造房子,就要学习专业课“结构力学”;房子要造得美观,就要学习美学;造的房子质量要好,不会成为“楼歪歪”,则应该学习伦理学。因此,美学与伦理学应是建筑类和艺术类学生必修的通识课程。四是重视公共选修课程建设和管理。目前大部分实行学分制管理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都有公共选修课课程模块作为通识教育的重要补充。但这类课程多而杂,课程开设随意性大,管理混乱;师资基本以青年教师为主,开课质量不高;学生对选修该类课程积极性不高,听课不认真,考核不严格。因此,学校要对公共选修课进行整体规划和建设,并在建设经费上给予扶持;要根据学科和专业特点对现有的公共选修课进行疏理,要按大类整合,如人史类、艺术类、科技类、经管类等,以便于学生根据个人需求及专业特点进行选择;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所提供的优秀网络课程资源,以“网络课程+辅导教师”的形式充实到公共选修课体系中;要重视通识课程教师队伍的建设,加强对通识课程的教学管理和课程评价,提高师生对通识教育的自觉意识。五是开设通识教育系列讲座。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通识教育师资不足的情况下,可以充分利用校内外优质教学资源,开设专家讲坛、系列讲座,对不同专业或不同需要的学生进行相关的通识教育。每位专家教授在自己熟悉的专业或相近领域内精心准备若干讲座,学校可建立精品讲座专家库或网站,学生根据不同专业需求选择相应的讲座接受教育,经教学管理部门考核后承认一定的学分。
三、严格要求和教学方法改革是通识教育成败的关键
翻转课堂对学生学习成绩影响探析
摘要:采用元分析方法,对国内15篇实验研究论文进行分析,以探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高职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以学科类型、班级规模、水平等因素为调节变量,从而研究影响成绩的重要因素。结果表明,总体而言翻转课堂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效果较为显著,在新型教学模式中,中等班级教学规模的学生成绩得到了显著提高。与英语、商务英语等社会科学类课程相比,自然科学类的课程效应量更为显著。
关键词:翻转课堂;职业教育;元分析
翻转课堂(FlippedClassroom)是一种通过在顺序上将学与教进行相互转换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由于翻转课堂以学生为主体,学习的主动权与所有权由教师转移到学生,又被称作为翻转教学。在信息化发展的基础上,翻转课堂将网络慕课(MOOC)与传统课堂相结合。相比传统课堂,翻转课堂一方面在学习过程中实现了翻转,学生可以通过某些网络平台的手机端、PC端等在课前完成相关教学背景知识的学习,学习的方式可以是阅读教学材料或观看教学影像,这种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另一方面师生地位实现了翻转,不再是教师单方面输入式主讲,学生被动接收,而是转变为教师合理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提高。因此,翻转课堂自2012年引入我国后,不少高校将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教改方式引入到日常教学中来。由于翻转课堂具有高效的组织形式,教学设计十分合理,所以有利于培养高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我国教学研究的热点之一,进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相比于本科教育侧重点在于学生的专业理论,高职高专教育更关注于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实际动手能力。在教育大专院校的学生时,要注意因材施教,采用的方法和理念要与传统的大本教育区分开来。大专学生层次较为复杂,与本科学生相比,基础较为薄弱,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亟待进一步提高。在日常教学中,使用翻转课堂这种较为灵活的学习模式,探讨了一种打造高效课堂的新型混合教学模式。近年来,不少学者采用元分析方法研究混合学习模式、合作学习、STEM教学对于学习成效的影响,并对影响学习成绩的调节变量进行分析,研究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为进一步在高职院校多学科课程教学开展翻转课堂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
1研究设计
1.1检索策略与文献纳入标准。本文研究国内翻转课堂开展状况,因此选用的文献搜索的范围包括CNKI中国知识资源总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数据库,检索关键词为翻转课堂、学习成绩、学习效果,研究对象设置为中职、高职或职业教育学生,筛选的时间为2016年至今。对已获得的文献进行进一步筛选,标准为:①论文研究内容是采用实验或准实验研究翻转课堂对学习成绩的影响,并以传统教学作对照实验,实验组为翻转教学组;②实验目的是研究翻转课堂对于高职学生学习成绩(卷面分数)的影响,论文中应包含诸如样本量、平均值、标准差等研究数据。
1.2变量统计。本研究的自变量与因变量分别为翻转课堂、学习成绩。根据职业院校开设专业特点、授课方式以及论文的研究水平等,对所纳入文献进行相关的变量提取如下:论文形式(期刊论文或学位论文)、实验组人数与班级规模(其中小班人数少于30人,中班人数为30~60人,大班人数多于60人),学科分类(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在本研究的元分析中将以上3个变量作为调节变量,并根据调节变量进行亚组分析。
1.3统计分析方法。本研究采用ComprehensiveMetaAnalysisV3和MicrosoftExcel20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与纳入文献质量评价。效应量(EffectSize)采用标准化均值差(StandardizedMeanDifference,SMD),效应量的水平划分则依据Cohen的划分方法,置信区间(Confi-denceInterval,CI)95%。发表文献的异质性则通过分别采用Q值、P值、I2值对文献中的数据进行检验后,综合判断。根据是否存在异质性,选择相应的效应模型。对于异质性的处理方法用亚组分析,通过逐个移除纳入样本,进行文献的敏感性分析,并采用漏斗图法检验各研究间是否存在发表偏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