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科学教育培养方案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土木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一、传统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缺陷
如学生在学习路基路面工程、土木工程材料中进行课堂讨论及专业导论课程后安排认识实习,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专业的了解,而且可以为其后续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学生在学习土木工程材料后到材料生产与施工企业学习材料生产工艺和根据不同工程特点选择材料,并针对实际问题应用基本理论提出解决方案,进行课堂讨论,从而可以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同时也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奠定基础。通过理论课程与实践过程的融合递进式教学,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互相融合和促进。
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人才培养模式
1.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质就是培养一大批具有一定创新能力、基本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高素质的各类工程技术人才。“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首先强调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创新能力不仅需要学生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而且更重要的是学生利用所学理论知识在实践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要在加强学科基础课程及专业基础课程环节同时,在设计与施工实践教学环节时更要注重授人以“渔”,教育学生学会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我更新知识的能力,以适应不同岗位的就业需求。
2.设计施工能力的培养需要以理论知识为基础。土木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强调学生设计施工能力的培养,并不意味着要弱化理论知识的学习。虽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强化了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增加实践环节的同时适当压缩了课堂教学内容,但理论教学的地位并未改变。因此,这就要求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科学安排和优化教学内容,同时兼顾基础理论和实践训练的教学,将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互相融合,互相补充。
3.土木工程专业学生需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土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面向各类设计院、施工企业、监理企业、建筑材料制造企业、造价咨询企业等,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道路、桥梁及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监理及检测等,而学生在校期间不可能对所有相关知识进行系统学习,这就要求该专业的学生要有系统化的基础知识及深厚的专业理论功底,教学过程应着重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毕业后能尽快适应企业的生产和施工节奏。
三、土木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核心是设计施工能力的培养
借鉴欧美工程教育经验改革工程型人才培养体系
摘 要:分析欧美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成功的经验,贯彻教育部组织实施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精神,结合本校12年探索本科“3+1”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成果,改革人才培养体系,制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突出工程化理念,强调企业工程实践,培养工程英才。文章最后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有效实施提出了进一步工作思考。
关键词:欧美高等工程教育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企业工程实践 人才培养体系 工程英才
国家教育部2010年5月在天津召开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启动会,公布了61所首批试点高校,标志着我国新一轮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序幕正式拉开,并以此为突破口,促进工程教育改革与创新,促进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从教育大国走向教育强国。
我校自1998年起在电气信息类试点实施“3+1”人才培养模式,并不断研究借鉴欧美工程教育改革成功经验,改革人才培养方案,以工程实践为主线,探索产学研合作有效途径,经过12年的探索实践积累了经验,取得了教育成果,赢得了社会、家长、学生和 学校四方认可,也为开展“卓越计划”奠定了重要基础,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总结实践体会、介绍人才培养体系创新的内容和工作思考,与同行探讨。
一、欧美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创新经验
为了培养21世纪合格的工程师,美国工程与技术认证委员会(ABET)制定了工程教育培养专业人才的11条评估标准[1],带动了美国各类工科院校积极探索特色发展的课程改革模式。哈佛工学院提出工程教育突出培养思维开阔的学生从事跨学科研究,在理论、实验和实践之间达到平衡[2];麻省理工学院(MIT)凭借其科研优势,提出70%-80%的本科生在教授指导下开展研究实验的“研究导向计划”(UROP)、30%的本科生参加与企业结合某项设计或工程实践的“实践导向计划”(UPOP)、少数优秀学生参与探索创新的技术创业计划;密歇根大学工学院机械系改革课程体系,将大三大四15门课程56学分模块设置为:主干课6门24学分占42%,设计课3门12学分占21.5%,大实验课2门8学分占14%,其它4门占21.5%。各校的思路做法不同,但改革目标一致,注重知识的全面性和实践创新性[3]。
90年代欧洲高等工程教育启动了H3E、E4、TREE三大工程教育改革创新计划,被视为欧洲工程教育再造的三部曲 [4][5],为欧洲高等工程教育根本性改革发挥了巨大作用。创新课程体系设计中,突出课程模块化、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一体化、产学教育等。值得思考的是在解决“专家型”和“通用型”两种人才培养目标所存在的结构性矛盾上,E4课程改革专题站在高等工程教育以“科学主导”引领未来、以“回归工程”适应需要,提出整合型创新课程体系结构[6],即科学基础课30%、工程基础课30%、商务技能15%、工程应用与系统解决方案25%。TREE在研究工程教育教学活动中提出了实践性研究设计内容,包括基于工程项目的专项设计活动等。
测绘工程专业硕士培养分析
摘要:
培养测绘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的主要目的是打造创新能力强、实践能力强、竞争能力强的测绘人才队伍。本文针对中南大学测绘工程专业硕士卓越工程师培养过程中学生、企业、学校管理和导师4个层面之间遇到的衔接问题进行一定程度的探索研究,为健全和完善工程类高层次测绘人才培养机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测绘工程专业;培养机制;硕士生
0引言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1]。该计划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2-3]。2011年教育部和国家测绘局联合印发《关于成立测绘领域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组和专家组的通知》,正式启动测绘领域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该计划有助于健全和完善测绘人才培养机制,将测绘院校和用人单位紧密联系在一起,把测绘学校教育与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解决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共同打造创新能力强、实践能力强、竞争能力强的测绘人才队伍[4-7]。中南大学于2011年加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贯彻落实该计划的具体实施,针对卓越测绘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深度优化卓越测绘工程师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增强和改革目前与企业联合培养卓越测绘工程师硕士研究生的模式是十分必要的。目前,中南大学卓越测绘工程师硕士研究生采用校企联合,按“1+1”分阶段联合培养。培养过程包括在校内培养、企业挂职培养两部分,硕士生在学校、企业挂职培养的时间(包括学位论文时间)累计分别为1年[8-9]。本文针对中南大学测绘工程专业硕士卓越工程师培养过程中学生、企业、学校管理和导师4个层面之间遇到的衔接问题进行一定程度的探索研究。
1培养过程中存在的衔接问题
中小学教师教育素质教育培养
【内容摘要】
在当前素质教育这一新形式下,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事业的发展要求,河南省针对现有教师教育培养模式存在的诸多问题,积极利用现有资源,采取了多种创新性措施来适应性地调整与解决这些问题,而这些适应性调整措施当中的积极成分也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的教师教育培养模式改革提供有益的理论和实践参考。
【关键词】
素质教育;教师教育;培养模式
【基金项目】
本文为2016年度河南省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重点项目“基于河南省的现代教师教育体系建设研究”(编号:2016-JSJYZD-011)阶段性成果。
素质教育作为科教兴国战略决策背景之下的时代产物,强调学生个性发展,促进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美劳等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还可以为国家发展培养当前社会急需的复合型人才。在素质教育的发展趋势之下,河南省也同我国其他各省区一样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对中小学教师教育培养模式积极作出适应性调整与改革,大力推进教师教育体系向纵深化方向迈进[1]。
国际工程教育下电子工艺教学改进建议
摘要: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工程技术人才是国家工业化进步的源动力,电子信息产业水平是国家工业化国际竞争力的核心,电子工艺作为电子信息科学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课程,目前存在扼制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突出问题。本文旨在探索电子工艺课程的工程化教育教学创新模式,采用将软件与硬件相结合,理论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理念,将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所学的基础课程与电子工艺教学相结合,通过对完整电路系统的方案设计、电路板绘制、电路的焊接与调试等一系列工程实践过程,帮助学生掌握电子制作的基本过程,以期大力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和管理能力,锤炼创新性思维。
关键词:电子工艺;工程教育;电子信息
信息是世界万物之间沟通的载体,信息的采集、处理、传输、存储都以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为基础。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已经得到了长足发展,其已被广泛应用于国防、工业、医疗、交通、物流、零售等各领域,使得人们日常的生产与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善。但是,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起步晚,发展时间较短,国内的电子信息产业尚未达到世界先进水平,[1]加之,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具体表现在我国的整机水平已经达到世界之最,但是半导体等基础领域却非常薄弱。为支撑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深度变革,打造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国际制高点,各高校应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中,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工程实践技能及创新能力,从而推动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不断前进。
一、国际工程教育背景
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工程技术人才是国家工业化进步的源动力,也是国家持续发展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有利保证。[2]目前,我国已提出“中国制造2025”计划,显著突出了工程教育的重要性。此外,为提高高校的工程教育水平,相继推出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措施,以期和国际先进对标,培养具备国际工程视野的创新人才,支撑我国工业化水平的跨越发展。
(一)“中国制造2025”
2015年,我国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它基于我国的基本国情,着眼于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和世界竞争力,面向制造业的各个领域,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3]目前,制造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离不开电子信息产业的支持,制造业的发展可以反哺电子信息产业。因此,将电子信息产业与制造业的相互融合,可以促进二者更好的发展。任何领域竞争的核心都在于人才,为培养具备国际视野的优秀工程技术人员,我国高校责无旁贷。
高校英语教育专业师范生培养模式
【摘要】基于就业导向构建高校英语教育专业师范生培训模式,体现了“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的内涵。本文重点从考证引导教学、专业技能教学和实习实践教学三方面阐述具体的培养思路,并提出了保障培养质量的措施,建议各级师范高校推广应用,为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奠定基础。
【关键词】就业导向;高校英语教育专业;师范生
一、就业导向教育培养内涵
以就业为导向开展高校专业人才培养,即:将提升学生就业能力作为专业教学方案制订、实践执行和效果考核依据,进行专业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该种教育培养模式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紧贴专业就业实际,学生通过学习后能够掌握本专业适宜工作岗位所需的实用技能,实现零适应型上岗。国内学者杨一飞认为以就业为导向设计和组织高校教育教学过程,体现了美国著名教育学家JohnDewey提出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内涵,将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作为教学方案制订和教学活动配套的标准。徐小球则认为:在高校英语教育专业师范生培养过程中实践就业导向型教学,需要结合师范生就业的实际情况重构教学方案和实习标准,并在实践中对不断凸显出的问题进行总结,以总结出的问题为依据,不断优化教学方案,以体现出就业导向理念对师范类人才培养的促进作用。总而言之,在高校英语教育专业师范生培养中采用上述模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岗位适应性,但如何针对专业实际情况开展教学,仍需解决方案制定及实践落实等问题。
二、基于就业导向的高校英语教育专业师范生培养策略
1.关注考证引导教学
对于英语教育专业师范生来说,教师资格证书是实现教师岗位就业的门槛,因此各级师范高校应关注对学生的考证引导教学。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开设考证辅导课程。将教师资格考证项目纳入日常教学课程体系,对学生进行考证辅导教学,是提升考证通过率的关键。在实际教学中各级高校应结合校情、学情和生情,采用差异化教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考证辅导教学,重点对较难通过且理论性较强的考证项目,如:教育学、心理学等进行周期性辅导,选派富有考证教学经验的教师对学生进行循环反复式教学。其次,进行定期模拟考证测试。在学生考证前进行周期性的模拟考证测试,是提升学生考证综合技能的有效方法,通过考证模拟测试也能够增强学生的考试心理素养。
轮机工程专业工程教育模式初探
摘要:针对我校轮机工程专业的现状,分析了国内外主要的工程教育模式及其适用性,指出了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要求的差距及应采取的相应措施。卓越计划要取得成功,必须调动企业导师的积极性,并且保证其有足够多的时间与精力来参与;必须健全相应的法规,形成校企合作长效运行机制,使企业、学生、学校和政府都从中获得利益。
关键词:工程教育模式;卓越计划;轮机工程专业;CDIO
近年来,国内外教育界兴起了工程教育研究热潮,提出了多种工程教育模式。许多国家都设立了相应的工程教育认证机构,如美国工程与技术认证委员会(ABET),已有29个国家超过700所高校近3600个项目获得ABET认证。ABET认证是一种质量保证,通过A-BET认证的高校之间可以实现学分互认,有利于大学拓展国际合作,促进学生交流交换,有利于吸引优质留学生。华东理工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学校的一些专业也通过了ABET认证。我国也成立了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CEEAA),并正式加入《华盛顿协议》,这标志着我国工程教育质量达到了国际标准,工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得到了国际认可。2017年共有一百几十所高校的375个专业的通过认证。轮机工程专业开设院校有江苏科技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十几所。目前CEEAA认证专业名单中尚未将轮机工程专业列入。轮机工程专业列入第三批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有大连海事大学、上海海事大学、集美大学、武汉理工大学、重庆交通大学等5家,目前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果。由于这些学校的轮机专业大都偏航运方向,而我校的轮机工程专业主要面向船舶制造业,所以不能简单的照搬。工学类专业的教育从“学术化”向“工程化”方向发展是大势所趋。轮机工程专业作为与船舶行业密切联系的工程专业,参加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早晚的事,所以有必要对工程教育模式进行研究分析,针对我校轮机工程专业的特点,提出适用和实用的工程教育模式,并提出具体的实现途径。
一、国内外工程教育模式
(一)美国的工程教育模式
2001年10月,美国工程院(NAE)联合美国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正式启动了“2020工程师计划”,通过工程教育改革,培养出能满足适应2020年需要的工程技术人才。通过开发“以问题或项目为中心”,融合“理论教学”和“研究型教学”于一体的实践性课程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尤其强调对学生工程设计能力的培养。1981年由Spady等人提出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即成果导向教育OBE(Outcomebasededucation),现已成为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教育改革的主流理念。美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ABET)全面接受了OBE的理念,并将其贯穿于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始终。OBE强调如下4个问题:我们想让学生取得的学习成果是什么?为什么要让学生取得这样的学习成果?如何有效地帮助学生取得这些学习成果?如何知道学生已经取得了这些学习成果?麻省理工学院和瑞典皇家工学院等四所大学经过四年的探索研究,创立了CDIO工程教育理念,并成立了以CDIO命名的国际合作组织。CDIO要求毕业生的工程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四个层面能力达到预定目标。
(二)英国的工程教育模式
临床医学卓越医生培养方案
1卓越医生教育培养方案制订的背景
1.1医学科学的发展对高等医学教育提出新的要求
学科的发展和整合,知识总量剧增,导致有限的教学时间与无限的教学内容之间的矛盾。同时医务工作者面临许多社会、法律、心理和伦理学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对医学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提出了新要求。
1.2医学模式的转变要求医学教育的改革
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五星级医生”和“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等标准的提出。医学教育思想和观念的转变。对医学教育的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提出了新的挑战。
1.3综合型教学模式成为世界医学教育改革的趋势
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模式显现弊端。学科界限分明,缺乏紧密联系。各学科之间交叉、重复,学生负担过重。基础与临床脱节,影响医学生临床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1993年爱丁堡“世界医学教育高峰会议”推荐了“以器官系统为中心”课程模式。近二十年来,“以器官系统为中心”课程模式相继为国内外多所医学院校采用,如美国哈佛医学院、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英国的巴兹伦敦医学与牙科学院,中国的汕头大学医学院、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等医学院校都相继进行了课程整合的尝试。当前,围绕社会服务和群众卫生健康需求,推进医学教育综合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卓越医师,对保证我国医改的成功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