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研究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科学发展研究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科学发展研究

新时期农业经济科学发展前景研究

摘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省,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一直是我国关注的重点。农业作为我国经济结构中的支柱产业,产业经济发展情况与国民经济和人民的生活水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为了实现我国国民经济的繁荣发展,必须在新时期加强对农业经济科学发展的研究。针对于此,文章研究新时期农业经济科学发展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关于新时期农业经济科学发展的前景展望。

关键词:新时期;农业经济;科学发展;前景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农业经济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需要加快创新和改革,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转型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一直以来,农业经济是我国的重要产业,“三农问题”备受关注,要想使得我国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必须加快新时期农业经济管理,加快农业产业的改革,建立健全农业经济管理机制。

一、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现状

(一)农业技术落后。与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农业发展方式较为落后,主要表现在缺乏完善的农业配套设施、农业技术落后,科技含量不高。虽然我国土地资源十分丰富,但是人均农业可耕地比较少。首先,农业经济缺少科研经费,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仍然使用传统的生产方式,现代科学技术利用效率不高,这些因素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农民数量逐渐减少。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农村人不愿意再从事农业生产,倾向于去大城市谋求生存,生活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大部分为年龄比较大的老年人或者是劳动能力不高的人,这也是导致我国农业劳动力人口不足的主要原因。在部分偏远地区仍然使用传统的生产方式和耕作方式,不仅农业生产效率不高,而且农产品产量不尽如人意。

(三)自然资源破坏严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我国各个行业都实现了飞跃式发展,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的自然环境正在遭受损坏。比如水土流失、荒漠化、水资源受到损害等,导致空气质量、大气质量以及水质量严重下降,一些不可再生资源减少,农业经济损失严重,直接影响我国农业经济以及国民经济的进步。

阅读全文

科学发展观对草原生态文明的意义

作者:何忠 单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七团畜牧兽医工作站

科学发展观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是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科学发展观站在时代的高度,深刻总结国内外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科学分析我国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科学回答了为何发展、怎样发展、发展什么等重大问题,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可以说,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入、更加全面,也标志着我们党的执政理念有了新的升华。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首先,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重要升华,也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次重大飞跃。可以说,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来自于实践的呼唤,现实的要求,同时也是经验的总结和理论的深化。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我们一定要深刻领会这一重要战略思想。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一精辟论断,提纲挈领,切中实质,是对科学发展观思想内涵所做的最全面、最深刻而又最鲜明的新概括。这4个方面辩证联系、有机统一,构成了一个完整、严谨的理论体系,准确把握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世纪新阶段的新要求,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在发展问题上的新认识,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我们要准确把握这一科学论断的深层内涵和精神实质,自觉地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全局,不断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增强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新的实践、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本领,使科学发展观真正成为我们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信仰、思想方法、工作指针和行为规范。

1践行科学发展观是历史的选择、时代的必然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是基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基于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深切愿望,基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基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履行党的执政使命作出的重要结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是要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义,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科学发展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尊重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揭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逻辑,从辩证唯物论的高度回答了当代中国“为什么要发展”的问题。

1.1践行科学发展观,是新时期巩固党的执政根基的迫切要求科学发展观,是进一步加强各级党组织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的重要举措。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是党的建设的一条主线。科学发展观进一步丰富了党的执政理念,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的形势下,要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首先要提高党领导发展的能力,就是要在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我们要通过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推动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不断提高党员干部运用科学发展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推动草原监理、草原防火工作科学发展的新思路,领导草原监理、草原防火工作科学发展的实际能力,促进草原监理、草原防火工作科学发展的政策措施,落实草原监理、草原防火工作科学发展的实际行动,保证草原监理、草原防火工作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努力开创草原监理、草原防火工作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1.2践行科学发展观,是促进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机遇和挑战并存。这就要求我们党审时度势,作出新的理论回应,给予新的理论阐释,提供新的理论指导。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指导当代中国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最重要的是掌握科学发展观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更好地掌握和运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如今,草业的发展已经从畜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转变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资源,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在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和畜牧厅党组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和上级党组织关于“三农”工作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围绕增加农牧民收入这个核心,在全面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处理好与我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农牧民增收奔小康的关系。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区畜牧业数量增长与生态环境恶化的矛盾非常突出,生产比较粗放,结构比较单一,传统的逐水草而居、四季游牧的生产方式未得到根本改变,牧民收入水平较低。这一系列在草原畜牧业发展中凸显出来的种种现象,就决定了我们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科学发展的目标,就迫切地要求我们的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在更高层次上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拓创新,不断突破传统思维模式,把握草原监理、草原防火工作发展的科学规律,抓住发展中的根本问题和薄弱环节,提出新的发展思路,明确新的发展目标,制定新的具体措施。

1.3践行科学发展观是进一步加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是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统一,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统一。它是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的集中体现。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关系,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唯物辩证法,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及时研究和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牢牢把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区虽有0.48亿hm2可利用草原,由于持续过牧,目前全区草原超载40%,约有85%的草原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沙化。加上受传统畜牧业生产方式粗放,生产形式单一,人口增长过快等因素影响,草原超载过牧,退化沙化严重,不但加剧了水土流失和沙漠化进程,而且影响到新疆经济的持续发展、农牧民收入的提高和社会的稳定。可以说,我们的传统草原畜牧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坚持科学发展的理念,就是要高度重视生态效益和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加快推进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的转变,通过发展人工饲草料基地和实施围栏封育、退牧还草、休牧育草、减牧增草等措施,减轻草场压力,增强草场自我更新、自我修复能力,遏制和解决好草原超载过牧,草原沙化问题,使青山常在,绿草常青,实现草原生态与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我们一定要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进一步加强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科学合理利用草地资源。继续把生态建设放在首位,促进草原畜牧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p#分页标题#e#

阅读全文

科学发展观对高等教育教学管理的重要性

摘要:

为了能够使高等教育教学中的各种质量搞上来,而利用一些必要的管理形式及方法,使教育活动达到预期希望值的过程称为高等教育教学管理。本文章通过研究、调查得证论述根据科学发展观为主导思想,改革教学管理形式,提高教育教学管理内容和机制体制,深层更新,大力提高对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高等教育教学管理;创新

对于我国而言现在正属于高等教育飞速发展的阶段,也是进步的瓶颈期。对于下一步的发展很难进行突破,怎样进行更合理的改革是接下来要面对的重要问题。科学发展观是我国治国的根本方针,如果把科学发展观运用到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中,时其更加完美的融合让我国的高等教育教学得到更好的发展。有效的提升我国人才质量。[1]对于科学发展观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中占据的位置和指导思想,本文加以陈述。

一科学发展观对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性

社会发展客观存在的基本规律就是进行科学发展观的更好诠释,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国基本的治国方针,其中反映了我国现处阶段存在的各种问题以及如何进行整改的意见。对于高等教育教学的改革,是大势所趋。如果能将科学发展观与高等教育教学质量融合进行整改,势必会对教学质量有着本质改变。以科学的指导方针作为改革的基础将会是高等教育管理上的一大新的创举。为了能够使高等教育教学中的各种质量搞上来,而利用一些必要的管理形式及方法,使教育活动达到预期希望值的过程称为高等教育教学管理。其中包含:专业建设管理、教学过程管理、教育质量管理等一系列问题。作为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中心内容,又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其改革根本任务就是对于人才培养,以更好的完成创新教育及教学质量改革为核心,以科学发展观为基本指导方针进行的改革应从其包含的问题入手。

阅读全文

生态公平的挑战及其原因

 

生态公平问题是生态伦理学和政治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也是当前中国社会发展所面临的重大实践问题。生态公平是科学发展的题中之义,研究生态公平问题要结合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实际,着力解决好影响我们科学发展的现实问题,努力构建体现中国特色的生态公平理论。   一、生态公平是科学发展的应有之义   生态公平是随着环境保护运动的深入开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力推进而逐步展开的伦理问题。1982年美国瓦伦县爆发的有色人种抗议在本社区倾倒有毒废弃物的运动引燃了美国环境正义运动的导火索,生态公平问题从此在生态环境保护中凸显出来,成为穷人环保主义者的重要利益诉求,并进入生态哲学、环境政治学研究的视域。肇始于西方的生态公平理论最初关注的焦点是不同种族、民族、性别以及收入水平的群体在生态善物的分配和生态恶物的分担上的公平对等关系,后来以印度生态主义者古哈为代表的第三世界学者提出了发展中国家的生态公平问题,指出了发达国家对不发达国家的资源掠夺、污染输出和不公正的责任负担,从而将生态国际公平问题展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作为在实践中内涵不断拓展的概念,生态公平体现了生态共同体在生态环境活动中相互关系的价值度量。关于生态公平的内涵,存在分配正义、承认正义以及参与正义等多维视角。一般认为,生态公平主张利益共享,风险分摊,平等地分配利益,公平地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受益者回馈受害者、弱势群体和自然。[1](P117~118)从生态公平运动的发展轨迹看,生态公平问题折射出人际和种际两个维度,涵盖了国内公平、国际公平、代际公平和种际公平等若干类型。生态公平是国际环境保护运动孕育出的命题,同时也应当是中国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实践中必须高度重视和认真研究的问题。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所追求的发展是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在内的全方位的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可持续发展意味着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不仅要促进当代人的物质文化发展,维护当代人的生态权益,而且要注重对后代人生态资源的保护和环境质量的维护。公平地保护后代人的生态权益是生态代际公平的基本主张。如果缺乏生态代际公平的理念,缺乏对不同世代之间生态权利义务的公平考量,当代人不公平、不负责任地侵害后代人赖以生存发展的资源和环境,那么可持续发展将无从谈起。从这个意义上讲,生态代际公平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坚持可持续发展是保障生态代际公平的内在要求,二者相互制约、共融共生。此外,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统筹兼顾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达致“天人合一”。生态种际公平要求人类敬畏生命,尊重其他物种生存的权利,寻求跨越人域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和公平。满足了种际公平的要求,就能更接近于“天人合一”的状态。可见,承认和建构生态种际公平,是贯彻落实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   从生态文明角度看,科学发展观内在地规定着生态公平,从社会公平正义角度看,包括生态公平在内的社会公平都契合了科学发展观的精神追求。社会和谐与科学发展是内在统一的。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总的要求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社会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维度,它不仅指传统追求的经济公平、政治公平,而且包括新兴的、人民日益关注的生态公平。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民主意识和维权意识日益增强,人们对生态质量的关注越来越高,实现生态公平也将成为人们更自觉、更热切的诉求。美国瓦伦县抗议环境不正义活动所引发的冲突表明,如果在生态方面无法实现公平,出现掠夺、剥削和不正义,人们就不可能有完整的正义感,社会的正义秩序必然受到冲击,社会的安全稳定就会受到影响,社会的发展进步也就难以得到保障。可见,生态公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价值取向,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战略任务。   从生态文明和社会公平两个维度来看,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生态公平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基本追求。更进一步说,生态公平也是对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和拓展。应当承认,当前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人们在关注生态文明的时候很少看到其中的公平维度,而人们在讨论社会公平问题时常常忽略了生态领域的公平问题,由此导致生态公平问题长期缺乏应有的关注和深入的研究。大胆提出并深入研究生态公平问题是对科学发展观视域的一个拓展和延伸,有利于丰富科学发展的价值内涵,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取向,也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研究和推进生态公平,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的重要方面。   二、当前中国生态公平所面临的挑战及其原因   中国生态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自然资源相对匮乏。改革开放后,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明显加快,中国的生态环境问题逐渐凸显出来,生态问题中所包含的公平问题也日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弱势群体遭遇不公正的生态侵害问题。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环境污染依然较重,生态质量仍然有待提高。但是,环境污染的损害和风险在群体之间并非是平均分配的。就环境损害和补偿而言,“富裕人群的人均资源消耗量大、人均排放的污染物多,贫困人群往往是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直接受害者。富裕人群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享受医疗保健,以补偿环境污染给生活质量带来的损害;贫困人群却没有能力选择生活环境,更无力应对因污染而带来的健康损害。”[2]就生态风险的分担而言,“风险分布的历史显示,如同财富一样,风险追随着阶级模式,只有一点相反:财富积聚在顶部,风险却积聚在底部。在一定程度上,风险似乎强化而不是废除了阶级社会。贫困引起风险的增多。相反,(收入、权力、或教育方面的)财富则能够购买安全,逃脱风险。”[3](P36)当前,矿工、建筑工人等体力劳动者以及都市棚户区居民、平房区居民、外来人口聚集的城乡结合部居民更多地受到肮脏、浑浊的空气和较差的居住条件的侵害。按照罗尔斯的正义论,实现最少受惠者的最大利益是差异原则的基本要求。[4](P79)社会最不利群体的生态利益特别是最基本的、维护生存所需的基本生态环境的缺失,是与公平正义明显相悖的。#p#分页标题#e#   二是结构性的生态不公问题。由于社会结构的不合理而导致不同社会群体生态境遇的不平等是生态不公平的形态之一。当前中国城乡二元结构引发的城乡结构性生态失衡问题十分突出,城市的生态保护受重视程度高、投入多、效果好,而农村的生态保护受重视程度低、投入少、效果差。随着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退二进三”产业政策的实施,大量的生产工厂向郊区迁移,大量的制造业项目向位于农村地区的开发区布局,这尽管改善了城市空气质量,促进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但也不可避免地给农村地区带来了污染。当前还有一个值得警惕的现象,就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出现城市的污染源向农村转移的现象。如有些地方的垃圾焚烧发电厂选址在城市的郊区,实质上是把城市产生的垃圾污染向郊区转移。郊区和农村居民的健康和生命与城市居民具有同等的价值,污染源在城乡之间的不合理布局,实质上是环境“恶”物结构性分配不公的表现。   三是地理性的生态不公问题。上世纪90年代,美国环境社会学家Bullard提出了环境地理正义的概念,指出了有色人种和穷人社区选择危险废物处置场所的问题。[5](P35)与西方不同的是,我国地理性生态不公问题突出表现为区域生态质量不均衡。从中国生态环境质量的地理分布看,西部地区生态质量总体较好,但局部地区生态脆弱,生态质量有所恶化。东部地区因工业化发展较快,长期污染较重,但随着生态治理力度的加大,不少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生态质量有所好转。中部地区生态质量差异较大,随着工业由东部向中部转移,中部地区逐渐受到更多的环境污染,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一些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遭到明显破坏。此外,西部个别生态敏感地区,在GDP崇拜和盲目发展冲动的刺激下,不顾生态承受能力,大搞开发,在换取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大大牺牲了生态环境。地理上的生态不均衡背后,实质上是不同区域居民所享有的生存环境和生态质量的不公平。   四是“输入型”生态不公问题。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世界工厂”,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西方生态殖民主义的侵害。西方个别有害工业企业试图寻找各种途径在中国“安家落户”,一些外资在华的代工厂也暴露出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2002年,美国两个环保组织——“巴塞尔行动网络”(BAN)和“硅谷防止有害物质联盟”(SVTC)发表长篇报告《输出危害:流向亚洲的高科技垃圾》,披露了美国正在向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亚洲国家转移高科技垃圾,这种转嫁生态危机的做法在当地造成了生态灾害。外国公司对中国的污染输出,实质上是西方生态殖民主义的体现,是对外开放背景下中国面临的一个现实的生态不公平问题。   上述生态不公平问题的存在,与一些部门、企业或个人没有从深层次上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没有将科学发展观化为自觉意识并运用到社会实践中有关。首先是思想观念的错位。公众文化长期奉行极端的“人类中心主义”,忽视生态文明的价值及其公平维度的意蕴,缺乏对“荒野”价值和动物权利论的关照。一些地方政府奉行GDP崇拜,单纯追求经济指标的增长,在生态保护方面缺少投入,甚至不惜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其次是物质基础的贫乏。一些地区发展仍然十分落后,贫困人口数量仍然不少。在生存和就业与保护生态环境之间出现冲突时,人们不得不选择前者。由于发展滞后,有些地区在进行对外贸易和吸引外商投资时也处于弱势地位,被动接受发达国家企业生态污染的转移。最后是制度体系的不完善。我国生态不公平问题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的设计尚未完全达到公平正义的要求。城乡二元的制度设计和结构设置仍然没有彻底消除,对劳工阶层和农民工阶层生态权益的特殊保护,尤其是对从事采矿、建筑等高污染行业的职工在身体健康和预防职业病等方面的保护制度不完善,对弱势群体工作环境的监管和治理不力,致使在构建生态公平的制度设计和执行上出现了盲区。   三、在科学发展观的视野中实现生态公平   解决当前生态不公平问题,实现社会主义生态公平,根本出路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生态公平建设,要突出把握好三个方面。   首先,坚持发展的先决性,实现生态领域的生产性公平。在西方生态正义理论视野中,分配的正义和承认的正义是两大主题。[6](P20~21)而这两种正义忽视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遮蔽了生产对于分配和承认的决定性意义。对发展中国家而言,生产性公平更具有现实性和紧迫性。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7](P80)。只有发展生产力才能消除贫困以及由于贫困对生态环境带来的破坏,才能有效避免片面追求增长带来的生态恶果,才能为解决生态不公平问题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才能有效抵制和消除发达国家对我国输出的环境污染,才能切实增强我国在构建国际生态公平新秩序中的发言权。那种因为改革发展中出现了生态环境问题就主张停止发展的步伐、放弃发展的优先性、抛弃发展第一要务的主张,实质上是走回头路,是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态公平问题的。当然,这里所说的发展是对传统发展模式的扬弃,是科学发展的新范式,是在生产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得到充分保护、人与自然达致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坚持公平的同一性和差异性,在贯彻以人为本理念中既遵循平等保护的原则,又注重对弱势群体生态权益的优先保护。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即是以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为本,兼顾社会不同阶层的利益,对所有群体的合法权益给予普遍的保护。但是普遍保护不等于等同保护,正义可以分为同一性正义和差异性正义。[8]正义的这种双重属性表明,既要对相同的人给予同样的对待,也要对不同的人给予不同的对待。制度的安排要适合于最少受惠者的最大利益,为社会最不利的群体带来利益。因此,在对社会各群体生态权益实施平等保护的原则的基础上,应当对那些处于弱势地位、更容易遭受生态侵害的群体给予特殊的关照和保护。要在制度的制定和执行中加强对一线矿工、建筑工、车间工等劳动工人工作环境权益的保护,使他们在工作场所中避免有毒的物质、污染的空气和其他环境侵害物的伤害。要加强对农民工的工作保护,在他们的正当生态权益遭受侵害时为其提供诉求表达渠道和法律援助,协助其维护合法权益。要重视改善农民工的居住环境,对农民工聚集的城乡结合部和平房区给予同等的生态环境工作力度和投入力度,改善这些区域的环境质量和生态水平。#p#分页标题#e#   最后,坚持辩证思维,统筹促进城乡之间和区域之间的生态公平。统筹城乡发展不仅是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实现生态公平的重要路径。马克思指出:“城市和乡村的对立的消灭不仅是可能的。它已经成为工业生产本身的直接必需。……只有通过城市和乡村的融合,现在的空气、水和土地的污染才能排除,只有通过这种融合,才能使目前城市中病弱的大众把粪便用于促进植物的生长,而不是任其引起疾病。”[9](P646~647)构建城乡生态公平,必须按照城乡一体化的原则,破除生态环境领域的城乡二元结构,在加强对城市地区生态治理的同时,加大对郊区和农村地区的生态建设力度,着力解决农村地区饮用水质不达标、工业企业排污超标、矿产资源开采破坏生态环境等问题。当前,区域之间生态环境的关联性和交叉影响越来越大,要按照统筹区域的要求,协调国土东、中、西部地区生态建设的关系,对先发达起来、生态破坏相对较重的东部地区加紧偿还环境欠债的同时,不断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生态治理力度,推动中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防御性保护工作,避免东部地区出现的生态问题复制和转移到中西部地区。中央财政可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生态治理的转移支付力度,同时东部发达地区省份也应当从资金和技术上援助中西部地区开展生态治理,增强中西部地区生态建设的物质基础,更好地促进各区域之间的生态平衡。

阅读全文

论科技哲学下的科学发展观分析思考

摘要:科学发展观在马克思主义系统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是一种是关乎人类命运前沿的发展理念。它的提出旨在针对目前社会所面临的发展问题;其理念强调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体现一种生态精神,对现代社会和谐发展具有现实性意义。本文从科学技术哲学视域下的科学发展观角度出发,从系统论、技术论、生态论三个方面,分析了目前我国社会面临的问题,厘清我国社会发展所遵循的规律。为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生态和谐发展提供一些参考性观点。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生态精神;科学技术

哲学绪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与此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问题。可以说目前我国的发展正处于社会转型期,而这种状态在未来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所以社会需要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来适应当今我国实际发展现状。科学发展观就是在这样一种大背景之下提出来的。它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区域、国内外及人与自然等各项事业协调发展,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内涵十分丰富。本文是从科技哲学角度出发,深刻分析目前我国社会面临的问题,厘清我国社会发展所遵循的规律,以科技哲学的视角解读科学发展观,为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生态和谐发展提供一些参考性观点,同时进一步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内涵。

一、系统哲学范式下科学发展观解析

科学技术哲学的核心要素之一是具备系统性思维。这种思维方式也常常被用于研究系统的结构、特点、行为、动态、原则、规律等。因此通过系统哲学的角度对科学发展观进行解析,可以为科学发展观提供一种整体性思维,同时契合了科学发展的理念,其旨在强调和谐发展的生态观念,为社会发展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发展视角,正如亨普尔认为:“对某类现象先前的研究显示出一套统一性,这套统一性可以用经验规律的形式来表达。”所以,为什么要在系统范式下审视科学发展观原因如下:第一,科学的发展是离不开整体性思维的。因为整体性是一个系统发展的最本质特征。目前我们国家实行的科学发展观之所以行之有效,就是因为其体现了一种整体性思维。其理念旨在对各个系统、观点、组织等各个部分进行整体的分析;并且从各个要素的关系中揭露出事物的运行规律。我们可以看到,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党的带领下我们国家的经济实现了质的飞跃。从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这其中的沧桑巨变无不让世界为之震撼。但发展之路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也一度出现过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在这种发展形势之下,作为一个整体性思维的发展理念,科学发展观便由此应运而生。胡锦涛就科学发展观曾经指出:“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涉及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而且涉及经济活动、社会活动和自然界的复杂关系,涉及人与经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也就是说,科学发展观实质上是一种系统的哲学,它体现了一种系统与要素的动态平衡的关系,强调发展中诸多要素与其他环节紧密联系在一起。在现如今社会市场经济之下,整体理念的运用在于把社会与经济发展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深刻意识到经济发展与社会各要素之间不再是一种从属关系。通过把社会经济发展所涉及的各个要素诸如社会、经济、环境等都紧密联系在一起,彻底改观从前“先发展后治理”的错误发展理念,运用整体思维平衡经济发展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从而打破以往以经济效率衡量社会发展程度的格局,转变以往片面强调解决发展的经济模式。第二,科学发展观的客观性需求。客观性是科学发展观的另外一个重要特征。一个复杂的大系统要想确保所有内在要素共同发展,最重要的一点是需要协调性思维作为指导思想。一切系统都蕴含着协调因素,各因素相辅相成、相互作用亦是协调性的体现。所谓协调,即指系统的整体与要素之间、要素与要素之间、结构与功能之间、层次与层次之间、系统与环境之间等各方面和谐共生。科学发展观就体现了这种协调性发展的思维。科学发展观包括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筹兼顾”五个范畴,其强调在全面发展的同时要做到各要素之间的协调发展,不仅是社会系统整体的发展,更应着眼于社会系统与各个子系统、子系统与子系统、社会系统与人类和自然等其他各个系统之间的发展。与此同时,协调发展要求在发展过程中不能仅仅追求社会系统发展的速度,更要确保整个发展过程中,社会系统与各个子系统、子系统与子系统、社会系统与人类和自然等其他各个系统之间发展的顺序、占比等。在统筹兼顾的同时也应该有所侧重,这样才能实现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从全面的角度考虑人类社会的发展,这其中饱含了系统论智慧。从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来看,科学发展观是用系统论的方法来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的诸多问题。按照系统性思维要求,任何事物都始终处于一定系统之中,随着事物的发展,各个系统中同时又处于新的系统中,其各个要素也会随着系统的改变而被赋予新的关系,通俗来讲事物始终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这个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探索实践的过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时代在向前进步,世界在不断变化,实践发展是永无止境的,我们人类始终处于认识真理、不断进行理论和实践创新、不断开创事业新局面的征程之中,这也是永无止境的。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各部分之间的协调发展,根据新的实践不断进行新的探索,能使我们党的理论不断向前发展,不断为实践提供新的理论指导,保证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从系统哲学的角度审视科学发展观,可以看到,科学发展观是一个系统的哲学思想体系。科学发展观把系统观念作为理论体系的基础内容,在纠正了以往把经济发展作为一个国家发展的主要内容,甚至是唯一的指导方针或发展理念之后,把环境、科技、社会、教育、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全部纳入到发展体系中。在追求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统筹兼顾环境问题的治理与整改、科技的创新与强盛、社会发展的协调与统一、教育的培养与重视、政治的建设与巩固以及文化的繁荣与保护,着眼于整个复杂的社会系统而不单单是片面的经济发展,对整个大背景下各因素进行全面性思考,体现了整体性发展的特征。摒弃传统片面、单一追求经济发展的狭隘思想,而认识到物质世界本就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特殊系统,把系统性、整体性思维合理地运用到社会发展的理论中去,这其中包含的是丰富而系统的哲学思想。只有全方位推进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的建设,切实做到保障民权与民主,依法治国,提高百姓生活质量,实现财富合理分配,生态保护稳步推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国家发展中遇到的难题,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二、技术哲学视角下的科学发展观蠡测

技术哲学是以技术为研究对象,是对哲学的技术思考与反思。该章从技术哲学的视角来分析科学发展观,分析技术要素之间关系,探究科学发展观之下人与自然的关系本质与规律。第一,技术是人类生存与自我超越的途径。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在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物质与文化需求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传统的发展理念,片面强调技术的功利性,以最大限度利用技术、开发自然资源和改造环境,超越了自然系统的承载能力,忽略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关系,造成了破坏环境以及能源枯竭等一系列问题。例如在21世纪初,有些地区片面追求经济的发展,催生了许多“癌症村”。在工厂选址上不顾下游居民利益,工业废水任意排放于河中,造成下游绝大多数居民身患绝症。这种既危害人民身体健康,又污染自然,严重损害了人类的持续生存与发展空间,不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面临当下资源的稀缺和生态环境的破坏诸多问题,在技术哲学思维下,科发展观要求技术发展充分尊重自然承载力的基础上,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科学地、合理地追求人类的利益,坚决否定割裂人与自然的二元观点,努力推广新型绿色技术革命。第二,衡量科学发展观的技术标准是“以人为本”,其目标在于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社会的全面、协调、持续的发展。政治作为人类社会发展要素之一,是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政治的生态同样关乎人类命运发展。在当时代背景下,坚决反对“腐败是经济发展的润滑剂”的思维。这种以牺牲人民利益,透支国家利益为代价来发展道路,实际上无异于“饮鸩止渴”。为此选择发展道路时,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打造生态—政治—社会的模式。其次,坚决反对“先污染后治理”的经济发展思维,努力克服以破环境、过度开采资源为代价的片面性观念。人与自然之间是共生的、互为依存的关系,不能线性地割裂二者的关系。因此在技术哲学思维下,绿色技术的发展之路必须建立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之上,同时要兼具对自然承载能力的考虑,转变以往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不再把经济效益作为衡量社会发展的标准。最后,科学发展强调经济发展同时,也要做到兼顾公平。

阅读全文

档案管理信息化下科学发展路径探究

摘要:随着信息化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普及,档案管理领域的信息化发展也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那么如何顺应时展潮流推动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发展呢?这一问题成为当下很多企事业单位管理者思考的问题。基于此,本文从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意义出发,反思当下档案管理信息化科学发展面临的困境,并提出创新解决路径,希望能为档案管理信息化的科学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档案管理信息化;科学发展;路径;创新

档案管理信息化简单来说就是将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档案管理工作整合在一起,可凸显现代化技术对档案管理工作积极影响的一种理念。这一理念在现阶段“互联网+”发展的背景下受到了很多档案管理工作者的关注,并且随着近年来档案管理信息化发展研究的深入,这一档案管理信息化的价值也开始表现出来,可以说推动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发展,已经成为当下我国档案管理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档案管理信息化科学发展的意义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革新,不同信息技术背景下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发展也存在一定差异,所以,如果想确保档案管理信息化能够最大限度彰显信息化技术给档案管理工作带来的积极影响,那么推动档案管理信息化科学发展必不可少。

(一)能进一步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

虽然在档案管理信息化发展的今天,原有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已经在信息化技术的加持下得到很大程度的优化,但如果档案管理信息化发展止步于此,那么这一工作终将无法契合未来社会发展的要求。基于此,科学发展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意义也就彰显出来,各类型科学发展举措的应用不仅能将更多新颖的信息技术、智能技术应用到档案管理工作中来,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转化为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思维,从而实现在根源上优化档案管理工作效率的目的,为后续档案资源的使用、共享奠定基础。

阅读全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企业党建论文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企业党建工作。

首先,要创新党建思维,提高企业党建水平。要以全新的党建思维,用全新的视角观察研究企业党建工作,不断打破旧的模式,寻求新的突破,以思维方式的创新带动党建工作和各项工作的创新。要进一步明确企业党建工作指导思想,实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效率最大化。[1]再次,要创新活动方式,提高党建活动吸引力。要创新活动方式,采取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增强党建活动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辐射力。其次,要创新学习方式,丰富学习内容,引导和教育党员转变思想观念,提高理论素质和业务素质。最后,要创新活动载体,提高党建活动实效性,扩大党组织的影响力,增强党组织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二、树立科学发展观,推行现代企业党建管理模式。

首先,运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建设和推进党务管理信息化。在党员教育学习方面,要完善企业党组织的基本信息,将建党对象纳入现代化系统管理体系中,使党务管理具有创新性、科学性和系统性,使企业党务工作有一个新型管理模式。其次,运用现代考核管理模式,促进企业的党政工作统一化。党员量化考核一直是企业党建工作中的一个普遍性难题,因此,要重点掌握量化考评可衡量、细分化、可操作的特点,将其从生产管理领域引伸到党建领域,形成党建工作的量化考核模式。再次,运用现代科学管理知识,促进党组织系统化的学习基本理论知识。积极建立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培养知识型党员”活动为企业党建创新的新平台,坚持“科学知识推动企业进步,学习成就员工未来”的新理念,努力实现在企业改革的新形势下,全面提升党建水平。

三、立足科学发展,确保员工根本利益。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企业党建工作必须融入中心促发展,坚持以人为本重民生的思想,确保员工的根本利益。企业党建工作要从社会需要、企业发展和职工利益三种关系出发,正确把握三种关系之间的辩证统一,从社会需求中谋取企业的发展,从企业发展中谋取职工利益,再通过职工利益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社会创造和提供更好更多的产品与服务,就能把企业推上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产品和服务满足了社会需求,企业就拥有了市场,拥有市场就拥有发展,企业有了发展,企业职工利益也就有了保障。

阅读全文

我国中医药高校成人教育论文

一、普通中医药高校成人教育改革与发展历史的回顾

①成人教育同普通教育相比,在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方面的研究和改革力度较小。

②成人教育的地位作用还没有引起社会的足够重视,继续教育、终生教育的理念还没被社会特别是行业完全认可。

③法规政策不完善,不配套。如关于卫生系统医技人员的继续教育问题,国家和地方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但由于卫生行政部门缺少强有力的约束,地方保护及基层体制等因素,而使高校的继续教育工作难以开展。又如,据毕业生反映,成人学历教育的文凭在申报专业技术职称,申请参加执业医师药师考试时受到歧视等等。这些都是影响中医药成人教育在新形势下持续发展的因素,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转变成人教育观念,真正体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

二、从科学发展观看普通中医药高校成人教育的定位和作用

坚持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就是要围绕经济建设的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社会全面进步,而坚持协调发展则是科学发展观的必要条件,就是要处理好社会各方面的关系,推进政治、教育、文化的协调发展,这是我党对社会主义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据此,我们对当前我国普通高等中医药院校成人教育的定位应是:

(一)是我国中医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教育职能和培养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人教育应该与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具有同等重要而又不可互相替代的作用,其原因是成人教育“能够直接有效地提高劳动者和工作人员的素质,从而可以直接提高经济效益和工作效率。同时,对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形成好学上进的社会风气有着直接作用。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