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文学知识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课外文学知识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课外文学知识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困境与对策浅析

摘要:阅读是语文科目中的关键内容,更是学生未来学习与生活的基础。新课标改革内容中明确指出,教师应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阅读效率,通过引导小学生进行有趣的思维活动来拓展阅读训练,提高其课外阅读能力。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应主动推行课外阅读教学,开展小学语文的课外阅读对于拓宽小学生的语文知识与眼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与阅读能力起关键的作用。文章主要分析目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困境与对策,以期通过课外阅读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与表达、写作水平,促进其语文素养与综合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困境与策略

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课内阅读活动的延伸,更是培养小学生阅读水平的重要部分。高效的课外阅读活动能够使课内语文阅读活动达到事半功倍之效,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充分重视语文课外阅读教学,充分明确课外阅读面临的困境,并结合班级内每位学生的个性特点采取创新的课外阅读策略,从而提升小学语文实际课外阅读效率,促进小学生的语文素养与能力提高。

一、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困境

(一)学生学习压力大,阅读习惯差。大多数小学生在小学阶段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而面临较大的学习压力,在学校的学习压力与家长漫无目的地为其报兴趣班的影响下,小学生的课余时间几乎被全部剥夺,根本没有时间静下心来认真阅读课外文章。又因为大多数小学语文教师与家长不注重学生良好阅读习惯与阅读方法的培养工作,使学生丧失了对长文字、深内涵文章的阅读习惯与阅读能力,从而造成小学生课外阅读效率较差,严重影响了学生综合能力与阅读水平的提升。

(二)教师对阅读教学认识不清。大多数小学语文教师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做题能力,在组织学生进行阅读时通常只选取教材或参考书中的文章进行阅读教学与讲解,但此种枯燥无味的阅读教学方式根本无法充分调动小学生对阅读的积极性,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也仅仅停留在文章表面,并未掌握阅读的技巧和方法。小学语文教师同样忽视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意义,对课外阅读认识程度较低是影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效率的重要原因,使得学生仅被动地参与阅读活动,缺乏主动思考与理解的过程,导致学生的阅读能力得不到实质性的提升。

(三)阅读教学观念与方法落后。阅读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读者的思考与揣摩与作者进行内心的对话,从而实现情感的共鸣。不论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还是阅读理解题目都是想让读者与作者进行深入的心灵沟通,实现灵魂的碰撞和情感的交融,让读者身临其境地感受作者所描述的场景,倾听作者的内心情感,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但是大多数小学语文教师的阅读观念与阅读教学方法过于传统、落后,教师认为学生阅读仅仅是为了应试,在日常教学中将教师作为课堂的主体,而把学生作为课堂的旁观者,语文教师所采用的阅读教学方法仅仅是单纯的提问与讲解,这不但与新课程改革要求不符,同时还大大打击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影响学生阅读主动性与思考性的培养工作。

阅读全文

对外汉语专业古代文学论文

一、古代文学课程定位

古代文学是对外汉语专业文化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专业基础课之一。然而,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很多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常常陷入“对外汉语教学仅仅是一种语言教学”的误区,而忽视文学课程的学习,特别是古代文学的学习。这样的结果,就使得古代文学有着被边缘化的趋势。首先,古代文学的定位离不开对外汉语专业的培养目标。教育部在1998年出版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就明确了对外汉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较扎实的汉语和英语基础,对中国文学、中国文化及中外文化交往有较全面的了解,有进一步培养潜能的高层次对外汉语专门人才”。因此,对外汉语专业毕业生应该具备语言类、文化类、教育类等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而古代文学则是培养学生文化类知识和能力的重要课程,它是培养学生讲授和分析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通过文学这一媒介进行中华优秀文化传播的专业基础课。其次,对外汉语教学不只是一种语言的教学与交流,更应该是一种不同社会背景下的人们思想和文化的交流。正如美国语言学家萨皮尔所说:“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对古代文学的定位,应该考虑到这样的专业背景,将其放置在更为广阔的文化领域里去考察。因此,对外汉语专业的古代文学课就不仅仅是传授文学知识,而且还是相关文化知识的融合,应该说是一种文化通识课。

二、关于教学方法的思考

古代文学是为了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但迫于古代文学内容的庞杂和课时的限制,教师往往不得不采用满堂灌的方式授课,这种陈旧的授课模式自然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所以我们应该根据对外汉语专业学科体系和从业后对专业素养的要求尝试新的教学思路。

(一)教学内容实用化

因为对外汉语专业是一个具有实践操作型的专业,不同于汉语言文学专业那样的纯理论型专业。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循古代文学的内在发展规律,从学科的基本要求出发,根据有限的课时量,精简教学内容,按照由点及面的原则,由作品选到文学史,使学生逐步形成对古代文学的整体认识。强化基础,突出重点,讲授内容要有实用性和针对性。例如,对外汉语专业没有开设古代文论等文学理论的课程,但是要学好文学史,准确把握和鉴赏古代经典作品,就需要一些文艺理论的支撑。因此在讲解、分析作品之前,可以根据具体对象适度讲一些相关的文学理论知识,以辅助教学。此外,还可以适当开设一些与古代文学相关的选修课,如唐诗、宋词研究、明清小说、名著选读等专题性的课程,一方面可以进行深度教学,突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另一方面还可以弥补教学时数的不足,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

(二)教学方法多样化

阅读全文

英美文学在英语教育的意义

 

一、引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指出1,高中学生学习外语可以促进心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和综合人文素养的提高。英语教学要扩大学生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帮助学生拓展视野。然而,笔者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发现,高中生对欧美文学,特别是教材中经常涉及的英美文学知之甚少。这不仅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他们的英语学习及其自身的进一步发展,更使高中英语教学产生了困难。学生课外阅读量如此之少不应受到责难,因为繁重的学业负担已使他们无暇他顾。因此,在这种形势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渗透英美文学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课堂中渗透英美文学不但能促进高中英语教学,而且能切实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其多元文化意识,降低跨文化交际的焦虑。同时,在阅读、欣赏英美文学的过程中,学生的精神世界会得到极大丰富。这更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二、对高中生英美文学常识了解现状的调查笔者在讲授牛津高中英语M8Unit1Reading(模块八第一单元阅读,下同)导入时很随意地问学生2:“HowmanyBritishandAmericanmenoflettersdoyouknow?Whatabouttheirlivesandmasterpieces?”本以为学生会说出很多不同的答案,可是学生的反应出奇地平静,只有个别学生小声地说出几个作家的姓名和作品。为此,笔者做了一个学生对英美文学常识掌握情况的小调查。笔者先写出常见的3个英国作家名字:DanielDefoe、JaneAusten、RobertBurns,并让学生说出他们的代表作,教室里一片默然。当笔者说出《鲁滨逊漂流记》和《傲慢与偏见》时,学生都说知道,可就是和作者对不上号。   至于美国名家NathanielHawthorne、RobertFrost等更无人知晓。但学生对哈里•波特系列却如数家珍,其中玄虚,耐人寻味。课后笔者进行了认真的反思,决定做一个书面调查。参与调查的是江苏省一所四星级高中两个班的120名高二学生。班级类别是文理各一个。男生62人,女生58人。笔者先制好表格,利用自习课时间当堂让两个班的学生填写,共收到有效问卷118份。通过excel软件统计出结果。调查结果如表1:由表1可知,学生对英美文学尤其是小说十分喜爱(72%),要求老师在课堂上穿插讲解英美文学的欲望十分强烈(91%)。他们渴望在课堂上获得有关英美文学的知识,以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并拓展自身的国际视野。然而,长期以来,英语课堂过分聚焦高考。英语课堂教学主要围绕考点知识的传授和解题方法的训练,无视学生的内在情感需求,以致课堂缺乏人文关怀。这正反映了高中英语教学一直带有明显的功利主义色彩,人本目标被忽略。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英美文学不但作用重大,而且意义深远。   三、英美文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   牛津高中英语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之一就是关注学生情感,提高跨文化意识。它要求学生通过中外文化的学习和比较,增强爱国主义精神与民族使命感,拓宽国际视野,提高人际沟通和合作的能力,养成独立思考与判断的能力,初步具备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逐步形成健全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未来发展与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1。基于这一指导思想下的高中英语教学的英美文学渗透有着重大作用和意义。   (一)普及文学知识,拓宽学生国际视野   笔者在讲授牛津高中英语时,作了一项统计:11个模块中,共涉及英美小说家及诗人15位以及他们的作品20余部。“文章合为事而著,歌诗合为时而作”2。也就是说,文学作品反映的是当时社会的广阔现实,传达的是作者的感情和对当时现实的理解。教师在讲授教材的过程中可适当进行拓展延伸。在点出作品主题的同时,适当讲解些关于作品及作者的相关知识,使学生通过对文学作品和人物的介绍最大限度地了解英美历史和文化,初步达到普及文学知识和拓宽其国际视野的目的。   例如,牛津版英语教材M2讲到马克•吐温(MarkTwain)的作品《汤姆•索耶历险记》。教师可以先向学生简要介绍马克•吐温:他是美国文学史上杰出的小说家,他站在民主主义立场上,用幽默、诙谐和滑稽的笔调,生动地描绘了19世纪末美国五光十色的社会图景与风土人情。在介绍其写作风格和作品主题时,可以结合当时世界政治经济的大背景,指出他敢于通过作品对美国社会的虚伪、种族歧视与对外侵略扩张,给予辛辣的讽刺和揭露。同时他又是美国文学史上第一个用纯粹的美国口语进行写作的作家,开创了一代文风。教师在M2教学中贯穿这些内容不仅有助于增进学生对于作家作品的理解,也有助于他们在学习新知识时有准备、有铺垫、自然而然地运用已有信息构建新的知识。在深入学习课文上的文本后,教师可以询问学生的学习感受,引导学生结合文本、对比中国的同样以针砭时弊著称的作家及作品,对马克•吐温及《汤姆•索耶历险记》进行评价。最后,教师可以指出,福克纳(Faulkner)称马克•吐温为“美国文学之父”。同时他的作品《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被海明威(ErnestHemingway)称为全部美国现代文学的起源。以此引发学生的兴趣,并指导他们课下阅读马克•吐温的其他作品。   再如,M4Unit3Project重点讲了韦尔斯(Wells)的科幻小说《时间机器》(TheTimeMachine),M8Unit1Reading主要讲查尔斯•狄更斯(CharlesDickens)及其作品《远大前程》(GreatExpectations)和女作家简•奥斯汀(JaneAusten)及其作品《爱玛》(Emma)。教师先以三位作家的简介为切入点:韦尔斯出身贫寒,成名前生活艰辛,读书不多。他曾师从著名生物学家赫胥黎(ThomasHuxley),因此,他的科幻小说深受赫胥黎进化论思想的影响。狄更斯与韦尔斯有着相似的成长经历,他没上过几年学,全凭自己刻苦的自学和艰辛的劳动成为知名作家。简•奥斯汀家道小康,隐居乡村,潜心写作,过着恬静平淡的生活,终身未婚。通过这样的文学渗透,让学生初步了解作家其人,达到初步普及文学常识的目的。教师再引导学生思考:作家的生活环境、成长经历对其作品主题有着怎样的影响,然后要求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去研读教材文本,分组合作,利用网络等资源探究其作品的主题,当堂呈现,一起分享。这样,课内课外两个课堂得到有效融合,课内课外知识得以建构。教师可利用这种知识建构去鼓励学生整合各组成果,用最少的语言概括出作家的写作风格与作品主题:韦尔斯作品文体生动、幽默,主题鲜明、严肃。在其作品里,他预言科学为创造发明提供了机会,并提出关于其危险性的警告,现实意义强。他成功地开创了新的科幻小说领域。代表作有《时间机器》《隐形人》(TheInvisibleMan)《月球探险记》(TheTriptotheMoon)。狄更斯勤奋多产,作品气势宏伟,通俗流畅。他的作品描述了19世纪上半叶英国下层社会人民生活的广阔画面。#p#分页标题#e#   阅读其作品,对英国19世纪上半叶的历史文化必有深刻的了解。而简•奥斯汀以女性特有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活泼风趣的文字真实地描述了她周围的小世界,在其代表作《傲慢与偏见》(PrideandPrejudice)中对中产阶级入木三分的描写更让人叹为观止。最后,教师可提议生生互动,畅谈自身的经历对自己今后的人生有怎样的促进,进而引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这既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又促进了学生个体的成长(陶明天2011:6)。这样的教学渗透可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净化学生的心灵,促进文学知识的普及,最终可提高学生的多元文化意识,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英国心理学家Botzlar在谈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时说:“要不断刺激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1”很多教师苦恼于高中课堂的沉闷,很多学生厌倦了无休止的语法灌输,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乏味的填鸭式教学中一点点地消磨殆尽。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想尽一切办法不断刺激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下面是笔者在课堂教学中用文学来刺激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案例。在高三复习M4Project中的韦尔斯小说《时间机器》时,笔者饰演《时间机器》里的主人公时间旅行者,带领着同学们乘坐时间机器进入80万年以后的未来,看到了这样的情景:在那里,人类已经进化成了二个种族:艾洛伊族(Eloi)和莫洛克斯族(Morlocks),而勤劳的莫洛克斯族人夜间会出来吃懒惰的艾洛伊族人。这是个没有安全感,没有幸福感,只有奴役和贪婪的世界。当时间旅行者刚要离开这个是非之地时,他碰到了手拿《格利弗游记》(Gulliver’sTravels)的乔纳森•斯威夫特(JonathanSwift)(学生饰)。斯威夫特打开《格利弗游记》向时间旅行者讲述了另一个相似的经历:在遥远的古代,有个马国(Houyhnhnms)。马国的统治者外形似马。他们智慧、善良、有礼节。马国有另一外形似人的种族雅虎(Yahoos)。他们贪婪、自私、狡诈。格利弗因长相似雅虎而被马国驱逐。时间旅行者只好穿越时空求助韦尔斯,怎样才能远离这不幸的世界。韦尔斯告诉时间旅行者,在他的作品《隐形人》中有一个天才的科学家(学生饰)。他发明了一种隐形试剂,喝后可以使人隐身。可惜,当时间旅行者找到这位科学家时却发现,试剂的副作用使得科学家性格开始变得怪僻,渐渐变成一位隐形杀人狂魔。这时玛丽•雪莱(MaryShelley)(学生饰)带着她的作品《弗兰肯斯坦》(FrankensteinM4P110)走近时间旅行者,告诉他隐形人的悲剧源自人类智慧的破坏力。然后她做了自我介绍:她是英国诗人雪莱(PercyShelley)的妻子。她的著名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就是她与雪莱在一座古堡里与著名诗人拜伦(GeorgeByron)相遇时,相约每人讲述一个离奇的故事而偶然创作的。拜伦创作了故事的开始部分,余下的由她独立完成。《弗兰肯斯坦》被认为是“科幻小说”的滥觞之作。它的主题与《隐形人》相似,都是在肯定人类智慧创造力的同时又展示其破坏力。听到这里,时间旅行者发现,相比过去和未来,还是现在好。于是他带领学生们驾驶着时间机器又回到现在,并教育同学们要互尊互爱,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美好存在。此时,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已得到最大限度的刺激。学生下课便会迫不及待地去校图书馆查阅相关作品及人物的资料了。通过这样的课堂渗透,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外国的文豪就在身边,增加了亲切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三)展现教师个人魅力   教师的人格魅力源于渊博的学识和教书育人的能力。英语教师应有深厚的文学底蕴,能用艺术的语言去滋润每个求知的心灵,学生才会被教师深厚的文学功底所展现的魅力所感染和折服。例如,笔者在讲解M8Unit1Project中苏格兰民族诗人彭斯(RobertBurns)的作品《红红的玫瑰》(ARed,RedRose)时,先当堂背诵彭斯的另外两首讽刺短诗PinnedToALady’sCoach和TheToadeater以活跃课堂气氛,激起学生对这节课更多的期待。Project中还提到英国浪漫主义的三位诗人约翰•济慈(JohnKeats)、塞缪尔•柯勒律治(SamuelColeridge)、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Wordsworth)。笔者首先询问学生对这些诗人是否了解。接下来,让有准备的学生呈现他们对这些诗人的已知信息,由笔者进行点评并作适当补充。师生互动,课堂和谐。M8P107又提到了八位英美作家及其代表作品。笔者将学生分成八组,指导他们搜索相关信息,互相交流分享。尤其是对美国青少年行为产生重大影响的J.D.塞林杰(J.D.Salinger)的作品《麦田里的守望者》(TheCatcherintheRye),笔者指导学生写读后感,向校报投稿。教师充满艺术的语言和这些经典作品的思想一齐震撼着学生的灵魂。此外,《圣经》是英美文学的经典。源于圣经的成语在教材中也多次出现。例如,M9Unit4Reading中提到的feetofclay、alittlebirdtoldme、killthefattedcalf、thesaltoftheearth等,以及M11Unit4语法板块提到的Danielinthelion’sden、goodSamaritan等,每个成语背后都有一个精彩的故事。教师可引导学生去查阅这些成语的出处,展示这些成语背后的精彩故事。哪怕这种展示只是简单的几句话,都可能给学生带来独特的审美享受与情感满足。   四、英美文学之高考试题链接   江苏高考英语说明中对阅读的要求中明确指出,要求考生能读懂简易的文学作品并就其内容回答相关问题1。这说明英美文学是高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笔者查阅了近十年的高考题,涉及常见的英美文学作品及人物传记的考题数量繁多。如:NMET2002年A篇(任志鸿2004:499)就考到韦尔斯的作品《月球探险记》,并就作品内容出题:TheexploresinH.G.Wells’storyweresurprisedtofindthatthe“moonpeople”___.如果教师在讲授M4Unit3Project时能稍微延伸一下韦尔斯的作品,此题可迎刃而解。另外,2006年广东卷E篇阅读(任志鸿2008:211)就同时考了3位美国作家的介绍及其作品。第一位是阿瑟•米勒(ArthurMiller),一位跟中国很有渊源的作家,其代表作《推销员之死》(DeathofaSalesman)在我国广为流传。米勒在1979年访问中国后还出版作品《中国之行》(ChineseEncounter),描写中国人民的生活。教学时亦可再延伸一下:米勒的第二任妻子就是美国著名的影星玛丽莲•梦露(MarilynMonroe)(米勒则是梦露的第三任丈夫)。同时,还可引导学生查阅一下梦露的生平及其电影作品,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知识的广度。第二位是亨利•詹姆斯(HenryJames),代表作是《鸽翼》(TheWingsoftheDove)。第三位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威廉•福克纳(WilliamFaulkner),其代表作《喧嚣与骚动》(TheSoundandtheFury)更是蜚声于文学界的不朽经典。如果教师平时在教学中结合教材文本渗透作家生平的相关知识,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亦能拓宽学生的知识广度,最终促进学生包括解题能力在内的综合能力的发展。#p#分页标题#e#   五、结束语   本文基于对高中生渴望了解英美文学知识但又缺乏英美文学常识这一现状的调查,阐述了英美文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并以自身的教学案例初步就高中英语教学中英美文学的有效渗透问题做了探讨。实践表明,在教学中渗透英美文学常识有助于学生了解与熟悉英美文化、培养学生多元文化意识,从而降低跨文化交际的焦虑。其次,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查阅相关文学作品,挖掘其主题、意义和文化内涵,进而可能引发对人生的思考,这既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又促进了学生个体的成长。再次,英美文学的渗透还能提高课堂效率,也是对课堂教学模式的一次有益尝试。

阅读全文

古代文学教育改革理念

近年来,各高校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方面进行了不少有益的改革与实践,如教学内容的变革,现代化教学手段的采用,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对实践性教学环节的重视等。这些教学改革措施的实践,对增强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对古代文学课的学习兴趣、打下坚实的古代文学知识基础,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思考能力、鉴赏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颇有成效。但以上改革都是围绕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古代文学课展开的。而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以外的专业,如广告设计与制作、涉外文秘、戏剧影视文学等专业的古代文学课程教学鲜有涉及,使这一领域的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处于相对边缘化的状态,教学效果有待提高。实际上,《古代文学》课不仅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和主干课,对于各高校文科院系的戏剧影视文学、广告设计与制作、涉外文秘等非中文专业的学生来说,也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课,是学生了解丰富灿烂的中国古代文化、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培养扎实过硬的专业基础、提高文学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及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但是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古代文学》课时的不断减少,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等艺术类学生的文学功底较浅,文化课学习能力有限,加上古代文学自身固有的特点,如时间跨度久,文字障碍多,知识面深广,内容与现实生活有一定距离,实用性较弱等,非中文专业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遇到了一些问题,如学生对古代文学课的重要作用认识不够,学习兴趣不够浓厚,学习能力不强等,亟须进行改革。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一直努力探索改革方法,根据广告、文秘、影视等专业的专业特点和学生特点,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进行了相关的改革实践,使《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更加切合各非中文专业学生的专业特点,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古代文学教学实践中充分认识到古代文学与各自专业之间的密切关系,从而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自我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首先,是教学理念的积极转变。很多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以及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学生对古代文学课的重要作用认识不够充分,以为与自己的专业无关,不必认真学习。这种认识虽然并不足取,但对学生学习兴趣欠缺这一巨大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对此,笔者以为,教师应该在教学理念上充分认识到:古代文学并非简单的知识灌输,而首先是审美教育、感染教育、兴趣教育,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高度重视文学的美感,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审美能力。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指出:“我们应该使每一个学生在毕业时候,带走的不仅仅是一些知识和技能,最重要的是要带走渴求知识的火花,并使它终生不熄地燃烧下去。”古代文学教学也应以其博大精深的内容、精炼优美的语言和真挚深厚的情感去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对经典作品的兴趣,使其对古代文学经典的爱好、对美的追求成为一种自觉。这种自觉有助于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深厚的文学功底,获得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对广告专业的广告文案设计,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影视剧本的创作均极有助益。其次,是教学内容的合理取舍。古代文学课实际包含了中国古代文学史和古代文学作品选两部分内容,容量极大,即使在汉语言文学专业课时量较多的条件下都很难讲完、讲透。而非中文专业本门课程的课时还不足前者的三分之一,学生的文学基础、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都普遍较低。在这种起点下,以文学史为中心,以作品讲解为参照的传统古代文学教学模式必然面临尴尬。为了解决这种教学内容繁多而课时量少、不同专业学生起点不一、专业要求各不相同的困难,笔者认为应从教学内容上进行革新,对繁复的教学内容作合理的取舍。

1.从宏观角度来看,首先要改变传统的文学史和作品选并重的模式,强化作品选,淡化文学史。使文学经典作品的阅读、鉴赏成为本门课程的中心,而淡化对文学发展脉络的讲解。文学院非中文专业的学生开设本门课程的目的与中文专业学生并不完全相同,主要是为了了解丰富灿烂的祖国传统文化,培养一定的文学素养,提高自身的思考能力、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这些教学目标的实现,更多地得益于对经典作品的阅读、欣赏和思考;旨在求精,而不必也不能求全。因此,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就要重点选取文学史上一流的大家、名家的名篇佳作,进行细致、深入地分析讲解,使学生能够学一篇,精一篇,拥有一篇,受益一篇。真正做到突出重点,学以致用。

2.具体到作品的选择上,也根据各专业的需要而有所不同。例如:戏剧影视专业的学生可以较多地讲解为后世戏曲小说创作提供了大量故事来源的史传文学作品,以及六朝志怪小说、唐传奇、宋话本和元明清时期经典的戏曲和小说作品,既能以其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戏剧冲突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学生用心揣摩古代优秀剧作家、小说家在故事情节设置、人物形象刻画以及语言表现等方面的过人之处;从而对学生的专业学习有所助益。而古代文学史上的很多著名文学家和优秀文学作品中也都包含了明显的宣传自我、推销自我的经典案例,如先秦散文《战国策•齐策四•冯谖客孟尝君》中主人公冯谖以奇特言行推销自我的例子等;以及大量广告宣传语中所包含的古代文学经典语言,对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学生是有启发作用的。第三、教学方式的不断优化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首先,教学方式的优化很重要。由于《古代文学》课程的课时紧张,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往往采用“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式,使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只是匆忙地听和记而没有参与的机会;长此以往,学生会逐渐丧失学习兴趣,并不利于本门课程的学习。因此,需要适当改变教学方式,从传统的“满堂灌”转变为老师讲授和师生研讨相结合的新模式,使学生的各项能力在自主学习和训练过程中得到提高。其次,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虽然文学课的教学重在教师的语言引导和启发,但是多媒体教学手段的适当运用,在扩大教学信息量、加强这门传统课程的形象性和直观性,缩短学生与古代社会的距离,缩小接受上的差距方面,确有其优势。例如,在讲解先秦文学的“孔丘与《论语》”部分时,为学生课余播放电影《孔子》,有助于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孔子在《论语》中体现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思想,以及春秋战国之际纷乱动荡的社会现实,加深学生对先秦文学社会背景的认识。讲四大名著的重要章节时,均可辅之以相关的影视作品,使学生感受并分析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的不同魅力,体会语言艺术向影像艺术转变的技巧。这种较新颖的教学手段无疑会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益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最后,课外实践活动的加强。#p#分页标题#e#

为了调动起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本课程的改革还应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在课余完成与本专业和本门课程都密切相关的作业,如请戏剧影视专业的学生尝试将古代小说作品改编为电影剧本;针对广告专业学生的绘画专长,开展古代诗歌意境画比赛,学生在将语言作品转化为绘画作品的过程中,去感受文学艺术与绘画艺术之间的紧密关联和重要差异。针对文秘专业学生对文学功底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更高需求,举办经典诗词背诵比赛等。综上,非中文专业《古代文学》课程的改革是必要而且可行的,其目的是使《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更加切合非中文专业学生的专业特点,更加灵活多样,与时俱进;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古代文学教学实践中充分感受到古代文学与各自专业之间的密切关系,从而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提高自我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

阅读全文

职业能力的大学语文教学研究

内容摘要:大学语文作为承载大学素质教育和母语教育的基础核心课程,在提升大学生职业能力方面发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立足高校大学语文教学实践,试从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原则、基本理念与内容模式、教学方法、考核评价等方面,探讨基于职业能力发展的大学语文教学问题。

关键词:职业能力大学语文教学设计

大学语文以提高大学生素质为宗旨,是一门集工具性、审美性、人文性于一体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作为承载大学素质教育和母语教育最重要的基础核心课程,在提升大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其思维、塑造其思想品质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大学语文课程应立足学生未来职业能力的发展,从教学原则、基本理念与内容模式、教学方法、考核评价等多方面科学构建课程教学设计。

一.大学语文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一)凸显大学语文的课程特点。语文是即“一语三文”———语言、文章、文学、文化,与此对应,大学语文课是通过“字、词、句、篇”来培养“言、思、善、美”的课程,所以它的特点是集工具性、审美性、人文性为一体,且三性合一,缺一不可。这是大学语文课程区别于其它课程最根本的特点。工具性,即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让学生获取广博的文学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使他们具备文学艺术思维审美性;审美性,即引导学生去品味文学作品的语言之美,作者的人格之美,从而培养美感、陶冶情操,也就是儒家思想中所讲的“美生真善”,这也是文学艺术类课程所独有的特点;人文性,即引导学生通过阅读、鉴赏经典文学作品,获得民族文化自信,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促使学生“精神成人”。基于上述特点,大学语文教学始终凸显出自身工具性,人文性、审美性三性合一的课程特点,立足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目标展开。

(二)体现高等母语教育的属性语文是学生从小学开始就持续不断接触和学习一门课程,但作为一门高等母语教育课程,大学语文不是中小学语文的循环与重复。中小学语文侧重于语文知识技能训练和应试能力培养,而大学语文的知识范围更广、能力要求更高,教学内容更侧重审美性和人文性,更侧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精神格调的提升,大学语文是一种通过教学促进学生精神成人的“全人教育”课程。

(三)聚焦学生未来职业和思维发展需求。一是瞄准未来职业需求,提高学生任职所需语言能力。较高的写作和口才能力是从事各项职业的必备技能,大学语文课程通过文学阅读、口语训练、应用写作训练,进一步提升学生语用能力,为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奠定语言文字基础。二是聚焦思维培养,发展学生文学艺术思维。复合型人才需要具备多元互补的思维,既需要理工思维,也需要文学艺术思维大学语文教学注重引导学生发散想象、关怀人性、感知真善美,为学生拓展文学艺术思维提供平台。

阅读全文

比较文学语文教学素养分析

一.比较文学进入中学的必要性

历史进入21世纪,全球化已经成为我们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在现实层面都必须严肃对待的问题。语文教育作为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可以说,能否解决好与全球化的互动问题,决定着民族文化未来的命运。教育部颁定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所谓“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无疑也就是在未来的全球化世界中适应、生存、发展的能力。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语文课程所承载的民族文化如何才能继续发展与繁荣呢?最有效的策略仍然是交流与沟通,即加强本民族文学、文化与世界文学、文化间的对话,吸取各种文化的优秀之处,发展、创造新的民族文化,同时在交流中为世界文化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在中文专业内部,最适合承担这样一种重大历史使命的,无疑只能是比较文学。正如美国学者韦勒克所说:“比较文学是从国际的角度来研究一切文学,认为一切文学创作和经验是统一的。根据这样的看法,比较文学是一种没有语言、伦理和政治界限的文学研究。”这实际上也是全球化时代对于文学研究的必然要求。比较文学是一种开放式的文学研究,具有比较的自觉意识和兼容并包的特色,它的终极目的是从文学的本质意义上研究文学,探索文学内在的、普遍的、共通的规律,并进而通过文学推进不同文化间的宽容和理解。这与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完全一致的。

实际上,比较文学进入中学的必要性已经受到了许多比较文学研究者和中学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就有许多学者撰文探讨比较文学进入中学的可能性。1995年“中国比较文学教学研究会”成立,协会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就是比较文学与中学教学的关系。1998年,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编《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开发指南》中在中学语文教师的继续培训课程中明确设立了“比较文学”课程。2002年5月,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中国比较文学教学研究会在潍坊举办了“比较文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普及与应用研究”专题研讨会,与会代表们深信:“通过大家的努力,比较文学定能在几亿中学生中扎根,这门学科定会获得无穷的生命力。”2005年,刘献彪教授主编的《中学比较文学十讲》由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在具体实践上更是将此研究推进了一步。但总的来说,比较文学在中学开展和运用的现状还不能令人满意,尽管有不少教师已经进行了很好的实践,但往往只被视为一种试验性的教学探索,其普适性价值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不少教育管理者和普通教师还没有充分认识到比较文学的意义和价值,在师资力量、知识储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上也没有做好相应的准备。这种现状与新课改“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与中学语文教学对比较文学的需求显然是不相适应的。

二.中学语文教学如何引入比较文学

如前所述,中学引入比较文学并不是要培养比较文学的研究者,其教学目的、教学要求与高校教育中的比较文学完全不同,所以在教学上必须结合中学的教学实际,制定出相应的对策。具体说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以比较文学观念指导教材建设。当今的世界是一个多元文化相互影响的时代,吸收、传播各个民族文化的精华是形势的需要,也是当今文化交流的常态。实际上新课改背景下的教材建设本身就体现着这样一种趋势。比如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中,就收入了意识流、荒诞派戏剧等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作品,这在此前是不可想象的。在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中,更是体现了明显的比较文学特色。如高中语文第四册,就将《窦娥冤》、《雷雨》、《哈姆莱特》三部中外悲剧编制在一个教学单元中,很自然会引起学生比较研究的兴趣。在“名著导读”及专门的《语文读本》教材中,也收录了大量的外国文学作品译本。实际上,文学翻译特别是现代文学历史上的文学翻译,绝不应仅被视为单纯的外来文化,由于其巨大的影响和与现代汉语的水乳交融,已经是中国文学传统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成分。正如孟昭毅教授所说:“中国翻译文学是研究中外文学关系的媒介,它实际上已经属于中国文学的一个特殊而又重要的组成部分,成为具有异域色彩的中国各民族文学。”这种比较文学的新理念,对于我们选用、自编语文教材,有着很好的指导作用。

2.培养学生的比较文学观念。中学生正处在发育、成长的阶段,接受新鲜事物极快,但分析辨别的能力也比较差,很容易受到一些似是而非的激进说法蛊惑。我们所谓的“比较文学”观念,并不仅仅是一种文学观念或观察方法,还意味着一种更加宽容、平和、公正的文化心态,使学生在面对异民族文化时,既反对殖民者心态的“西方中心”主义,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豪和文化自信,又反对将传统文化极端化而导致的文化封闭主义。如北京大学的严绍璗教授所说:“一个与异文化接触的民族,它的文学文本的发生与发展,一般说来,都可能具有‘变异’的特征。所谓民族传统、民族形式,皆是在这样的‘变异’过程中得以改造、淘汰、提升与延续的。对于世界大多数民族来说‘,纯粹的’民族文学是不存在的。”中学语文教学牵涉到中国古代、现当代、少数民族、外国等多种文学文本和文化语境,如果没有一种正确的文化观念,语文教学就只能是一种文字训练,显然无法达到培养新世纪人才的目标。

阅读全文

大学语文教师人文素养探析

摘要:

教师的人文素养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学语文教师应该是个兼具专业技能和综合性知识修养的人,应该有较强的专业学术研究能力、丰厚的文化素养以及教育学、心理学、教师口语、中学语文教学改革、课程开发等与大学语文教学内容、方法相关的知识和能力。

关键词:

大学语文教师人文素养

基金项目:

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改项目:“综合+专长”培养模式下的学前教育专业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研究(项目编号:SCYZYB201404)

大学语文作为一门融基础性、工具性、人文性、审美性于一体的公共课程,在传播人文精神、提高大学生语言应用能力方面有重要的作用,但长期以来,却一直处于“边缘化”的窘境。导致大学语文地位尴尬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教师的人文素养无疑是其中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作为大学语文教学的实施主体,教师的人文素养可以说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大学语文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人文素养呢?有研究者认为:“大学语文教师要有百科知识,是个“杂”家,业务上要求虽然不是很专,但要求博,语言、文学、文化、历史、哲学、宗教、写作等等相关知识都要懂。”[1]这种观点应该说是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却不能全面反映大学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在今天,大学语文教师更应该是个兼具专业技能和综合性知识修养的人。首先,从时代的要求和自身的发展来看,大学语文教师在业务上要求不能“不是很专”,而是必须要“专”,他必须是个“专家”;其次,从大学语文教师的工作内容和对象来看,他又应该是个“杂家”,而且这个“杂”,不仅仅意味着他要具备历史、哲学、宗教等与大学语文教学内容相关的文化知识,还应该具备与大学语文教学方法、教学改革相关的知识,这些知识既包括授课对象所学专业方面的知识,又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师口语方面的相关知识、对中学语文教学现状和改革方向的了解,以及与之相关的指导学生阅读、口语交际、写作能力、教师口语表达能力和必要的课程开发能力等。

阅读全文

理工科高校中的大学语文教学

摘要:大学语文课程是其丰富人文知识、滋养人文精神、深化人文内涵、提升人文素质的重要渠道,也为弘扬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文章从根据教学特点、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渗透文化内涵等方面论述,让这门课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兴趣,从而真正达到提升其人文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理工科高校;大学语文;教学探究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汉语越来越受到重视,来华留学的学生越来越多,汉语在国际上的推广力度也进一步加大,甚至掀起了“汉语热”的浪潮。我们能以更加自信和开放的姿态,迎接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与这股“热浪”相反的却是,在国内,汉语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冷落,中小学语文成绩在短期内不易提分,学生们多把时间精力放在易于提分的数理化上。在大学特别是以理工科专业为主的高校,对大学语文这门课程普遍不太重视,认为在课程设置中可有可无,有的学校设有这门课程,有的学校则干脆取消。其定位也很不明确,有时它是全校基础性的公共必修课,有时又是作为不同专业学生的公共选修课。学科教学也各有不同,有的学校成立了专门的大学语文教研室,而有的学校由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师兼任。其教材使用情况,也是五花八门,有的采用一些比较权威的国内出版社编写的教材,有北京大学版、华东师大版等;有的学校是根据学生情况,自编教材;有的学校则因其是选修课,完全不用教材,只凭教师在课堂上结合课件进行讲解。学生学习这方面而言,由于课程内容与专业知识疏离,考核又不严格,上课的时候兴趣也不高,甚至有的学生完全出于挣学分的目的来应付。如此等等,都可见出,目前高校的大学语文教学长期处于困扰当中。作为必修课,无法与专业课相提并论,作为公共课,又不享有与政治课相比肩的地位,而作为选修课,又不如《影视鉴赏》《音乐欣赏》等课程吸引学生,同时也缺乏《应用文写作》等的工具性与实用性。更由于大学语文无法作为一个专门独立的学科,对于教师而言,长期教“大学语文”,在科研上也很难取得有价值的科研成果,其教学地位在高校也不易为学校所认可。因此,很多学校只好指派新上任的年轻教师讲授《大学语文》。如此导致教师教的积极性不高,学生学的兴趣与热情也不足。曾有理工科专业的学生这样问:“语文不是在中学阶段都学得差不多了吗?怎么到了大学还要学习?”的确,在某些学生的眼中,语文就是讲解字、词、句,分析段落大意和归纳中心思想,认为这些知识与内容他们在中学都已经打好了基础,因此《大学语文》这门课在他们看来,就是可有可无、弃之可惜食之无味的鸡肋。指出:“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提出了构建新时代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观点。的确,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国家具备坚持文化自信的十分有利的支撑条件,拥有源远流长、丰富优质的传统文化资源,去树立和提升文化自信。而《大学语文》正是一门综合性强,集工具性与人文性于一身,融专业教育和素质教育于一体,具有学科交叉功能和专业渗透优势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它还涉及哲学、历史、文学、艺术等多学科领域,适合承载优秀传统文化,深化并提升人文素质内涵,也可以结合新时代特点,发挥其语言运用实践功能的学科。高校理工科专业的学生,将来都是我国新时期现代化建设不同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在加强其专业技能的同时,通过《大学语文》这门课程的学习,树立其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培育其品德人格,滋养其心灵性情,升华其审美识鉴品味,深化其人文素质内涵,进而全面提高其文化素质,形成健全人格,这是高校人文教育极为关键的部分,也是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执教《大学语文》这门课的教师,大多从正规的文科专业毕业,可能刚工作的时候,心理上有一种落差,觉得理工科高校似乎对这门课不太重视,教学方法也与自己原来的设想不太一致。这是不少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教师应该面对的一种实际情况,需要自觉适应新的教学环境,需要由此对自己的授课内容与教学方法作出调整,揣摩出一套符合学校实际和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调整只是给理科生补充文学知识的课程定位,扩展其学科外延,深化其人文内涵,注重学习方法的改革,关注时代需求,结合理工科学生的现实需要与个性特点,激发其对文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对教授《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师而言,可将课程教学与学术研究相结合,以更开阔的视野、更高的定位丰富课程内容、提升课程优势,既做好优质教学,又做好科研。进而在教学和科研过程中,尝试建立一种富于变革意味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切实推进现有的《大学语文》教学改革。

一、根据学科特点,多种方式教学

1.抓住一点,波及其余

授课时,教师可以抓住不同文学阶段、不同作家作品最核心或最有意义的特征来讲解。例如,先秦文学的主要特点是“源”。先秦文学是中国文学的开端,《诗经》和《楚辞》各是现实主义诗歌和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先秦的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又是后世史传文学和小说等文学样式的肇始,远古的神话传说对后来的小说、戏曲和民间创作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讲两汉文学则抓住它的“正”,不论是两汉经学还是表现汉朝赫赫声威的主要文学样式———赋,都体现出这个封建大一统王朝的正统性、典雅性等特点。魏晋南北朝文学则体现“乱”的特点。魏晋南北朝近四百年间,战乱频繁,兵连祸结,人们流离失所,朝不保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一方面催生了生命短暂、及时行乐的酒文化,如士人们借酒浇愁、恣意快乐。另一方面,力图延长生命的长度,企求长生,他们认为药可以助力于这个目标的实现,于是又滋生了药文化,形成求仙隐逸之风。魏晋南北朝又是文学的自觉时期,文学创作突破了传统儒学的束缚,观念开放,艺术手法多样,文学自此获得了从未有过的崇高、独立的地位。正如魏文帝曹丕所说:“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1]隋唐文学的重点是唐代文学,而唐代文学的核心内容自然是唐诗,唐诗达到了中国古典诗歌创作的巅峰,为后世难以企及。唐代文学的繁荣有多方面的原因,但很重要的一点是它的“融”,即“交融”。唐代文学在南北朝文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它融合了北朝文学的刚健质朴和南朝文学的清绮柔婉,唐代社会思想观念开放,儒、释、道三家思想兼容并蓄,中外文化的交融在这一时期也达到高潮。唐代的首都长安是当时的国际大都市,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社会安定,文化发达,外族人、外国人纷纷来到长安。长安街头,胡人随处可见,唐人也习惯于穿胡衣、跳胡舞、喝胡酒、吃胡食,甚至民情风俗都充满“胡气”,这都是文化的交融带来的影响。在讲解作家作品时,也可以用“抓住一点,波及其余”的方法。例如关于李白,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已经是汗牛充栋了。笔者紧紧围绕“奇”这一特点,讲他的出生奇、身世奇、家世奇、行为奇、性格奇、思想奇、诗风奇、死因奇……讲苏轼则抓住他的“全”:苏轼是宋代文学成就最高的作家,他擅长诗歌、散文、词、书法、绘画、佛学等,个人的文化素养非常高,在文学艺术上几乎是无所不能、无所不会,正如后人对他的评价:“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2]这一方法使用得当,能起提纲携领之功效,使课堂中心突出,条理清楚,从而引人入胜,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深究文本意蕴,鼓励多元解读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