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生活论文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课外生活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课外生活论文

布置家庭生活作业中小学德育论文

一、构建和谐、文明的校园环境,创设德育教育氛围

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和生活的智慧,锻炼和培养学生道德生成的自觉性、习惯性,构建德育教育的有效环境,我校始终把“崇德尚学,有声人生”作为自己的办学理念,充分利用墙壁文化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爱科学”的四有新人,引导学生从小养成文明、礼貌、互助合作、尊老爱幼、团结友善,热爱劳动、热爱生活,使学生在欣赏图画的过程中受到教育,挖掘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走廊文化设置《弟子规》《三字经》便于学生诵读;名人故事时刻感染和熏陶着幼小的心灵,激发学生学习先贤憧憬未来;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充分发挥班主任教师的智慧设置文化园地、生活园地、图书角、展示台等活动板块。留给学生自由发展展示自我的舞台。让学生像小鸟一样在环境优美、温馨和谐的校园生活中,汲取营养,自由飞翔、快乐成长。

二、小学德育教育方法的探讨

2010年开始,我校就开始探究小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的方法,坚持以人为本,德育教育优先,全面发展的基本原则,针对学生年龄的特点,采取布置“家庭生活作业”为基本内容的探求方法。家庭生活作业不同于家庭作业,重在生活与实践。在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得到教育。它的基本特征具有导向性、针对性、教育性、长期性、实践性和可操控性。各年龄段身体发展、心理发展、认知水平不同,所以我们要求“家庭生活作业”一定要适合每个学龄段分层布置。我们为学生设置了《课外生活作业记录卡》,卡中内容体现在六个方面:1.生活作业的内容;2.完成时段;3.生活作业完成的过程;4.我的收获;5.家长评价;6.教师评价。一、二年级教师布置,学生完成,通过定期召开班级生活会,邀请家长参加的方式让学生汇报自己在实践中收获的快乐。三至六年级学生按照教师布置的生活作业内容自己填写记录卡。另外,学校给教师配发《家庭生活作业记录本》,让教师记录填写每次布置作业的时间、内容、目标、学生完成的时限,教师检查跟踪记录,阶段性总结。教师要及时收集学生《课外生活作业记录卡》,归档整理,载入学生成长记录袋,再在总结反思过程撰写德育教育论文。学校对“家庭生活作业”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期中、期末进行总结,并对教师学生事迹突出的给予表彰奖励,学生奖设金卡、银卡、铜卡三个奖项。几年来的探索和实践,让我们的学生收获了很多。在完成“家庭生活作业”的过程中,通过给爸爸妈妈洗脚,给爷爷奶奶端饭、倒水,学生学会了感恩;通过洗手绢、叠被子、洗碗活动,学会了生活自理,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动手完成;通过捡纸屑、清理街头小广告活动,树立了保护环境意识;通过洗脸、刷牙,学生知道了讲究卫生的重要性;公交车上主动给老、幼、病、残、孕乘客让座,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的高尚品德,唤起了人与人的友善;学种花、学种菜、饲养一种小动物活动,学生学到了种植和养殖的知识;通过开展公益实践活动,学生主动为灾区的小朋友捐出纸和笔,礼物虽小可彰显了学生的爱心;读一本好书、看一部电影,给同学讲一个故事和童话,培养学生渴求知识,明辨是非的能力;参观革命圣地、祭扫革命烈士陵墓,点燃了学生爱国的激情,诸多事例证明了我们布置“家庭生活作业”的有效性。

三、结语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全社会共同的事业。我们开展布置“家庭生活作业”的探索,来唤起社会家庭、家庭对儿童养成教育的责任,改变过去“育在家庭,教在学校”的观念。学校教育作为培养人的主阵地,影响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探索适合儿童道德品质生成的方法,任重而道远,我们将勇于担当,不断探索。

作者:张会恩 单位: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区上庄镇钟家庄小学

阅读全文

优化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策略

【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而初中不同于小学时期,文章更要求规范性,严谨性,以及形式的多样性。而初中生在实际写作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无从下手的感觉,导致写作内容空泛,行文松散,文章质量不高。由此,给语文老师提出了新的教学挑战。文章针对这一问题,围绕层递式教学方法,联系实际教学内容,展开论述。

【关键词】层递式教学;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层递式教学方法就是从浅入深,层层推进,从基础入手,辅以实践内容,不断优化作文教学课堂,从而让学生们有内容可写,有技巧地写,主动写。

一、培养学生作文习惯

兴趣培养是写好作文的最基本前提。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而培养兴趣必须要让学生能够持之以恒坚持写作,从而让学生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写作的习惯,丰富写作经验,长此以往,写作水平自然就会提升。但是,老师需要具有技巧性地让学生们对写作产生兴趣,因此,必须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行引入,从而让学生主动去写。以初中作文教学课《学会记事》而言,这一节课要求学生将生活中发生在身边的事情以写作的形式记录下来。因此,老师可以采用和学生互动的方式让学生讲出身边的小事。为了调动学生说的积极性,老师可以在在课前准备一个“黄金一分钟”活动,让学生自告奋勇说出自己记忆深刻的生活中的小事,别的同学可以对其进行评论,也可以发挥联想和想象,说出自己身边的事。作为老师,在学生互动的同时,要对他们加以鼓励和指点,并穿插着说出自己的往事,还可以给学生们展示课前整理的一些有价值的教学资源。这样就把很多人的思想汇聚在一起,让学生们既有了很多写作的素材,又调动了写作的积极性。这样就做好了作文教学的第一步。

二、丰富学生写作内容

有了写作的兴趣,还必须头脑中有素材。初中的写作分为课内规定的作文作业以及课外的作文创作。但是学生在没有老师或家长督促的情况下,容易放弃,也不利于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的培养。因此,老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针对于课外写作来丰富学生的写作内容,从而帮助学生提升自身写作能力。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怎样选材》时,需要学生有丰富的写作经验,文章才能写的出彩。因此,老师不妨从学生的课外写作谈起。学生们的课外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课外写作必须结合真实的生活,从生活中去选材,学生们才能真正喜欢写作,爱上写作。例如在写《感动的瞬间》这篇作文前,老师可以组织同学们去大街上偶遇感人的一幕幕,去敬老院照顾老人,去幼儿园感受童真童趣,去福利院献爱心。在这些地方学生很容易找到感动的素材,这样就让学生有了真实的生活体验,才真正有话可说,写出来的文章才更有真情实感。久而久之,写作能力就能稳步提高。

阅读全文

谈外语教学中的通识教育

一、通识教育的研究与发展趋势

在国内,对通识教育的研究源于20世纪30年代,大多是关于国外通识教育理论研究的评介与引进,理论探讨居多。2000年以来,对通识教育的教学实践与实证研究逐渐增多,在研究广度和深度方面不断推进,呈多元化发展态势。代表作有:“英语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文秋芳,2002)“通识教育在外语类高等院校本科教育阶段地位极其现状的研究”(梁德智,2004);“大学通识教育的纲与目”(甘阳,2006)等。20世纪末,我国高校开始全面推行素质教育。1999年教育部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决定》,着重强调我国高等教育既要注重专业教育,又要注重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即注重通识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现代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高等教育中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争由来已久,通识教育要使学生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的教育,专业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掌握将来从事职业所需的技能,它们是教育的两个方面,是不能完全分离的,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如何在大学教育中把社会对于专业技能的需要与培养完全的人的目标统一起来,要保持大学教育平衡的发展,避免大学教育过于职业化,就必须加强学生的人文通识教育。对于外语专业尤为重要,因为外语院系狭窄的专业化教育使学生的知识面狭窄,知识结构不合理。因此,在外语院系进行人文通识教育已是势在必行。

二、通识教育与外语教学的关系

通识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主体意识的,完整的,全面发展的“人”。培养学生成为一个终身独立的学习者。这样学生就可以不断地扩展和延伸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发展方向,以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发展。其次,通识教育要培养学生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外语专业的学生知识面狭窄,为拓宽其知识领域,对其进行人文通识教育,使学生接触到人类社会的基本知识和人文经典,把分散的知识整合在一起,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最后,通识教育要使学生具有合理的能力结构。外语专业的学生具备一定的语言技能,通识教育可以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社交能力,分析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等,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

外语教学的目标已不再停留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技能的阶段,而是培养具有较高外语水平同时又具有一定人文通识知识的通识型外语人才。这样外语专业的学生既需要学习专业外语课程去掌握和提高外语水平,又需要学习通识教育课程去拓宽其知识面,以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从而使其具有一定的人文素养和研究创新能力。综上所述,通识教育的目标与外语教学的目标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两者缺一不可。英语语言是人文通识教育的载体,而人文通识教育是语言符号的具体内容。语言与人文通识教育是密不可分的。掌握了英语语言,就可以去了解英语国家人的文化,历史和思维方式,从而引发对本国家的文化反思,以达到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目的。因此,外语教学与通识教育是相通的,外语为通识教育提供了工具,通识教育为外语增添了新的内容。

三、就加强外语专业通识教育的几点建议

首先,学校要努力从办学理念和校园建设方面打造出一个充满人文主义的校园环境。学校还要明确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既具有较高外语水平,又具有一定人文知识的通识型外语人才。其次,学校要针对这一目标去调整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英语专业学生首先要学习自己学科的专业课,如高级英语、语言学、论文写作、听力、英美文学、翻译等。同时,学校还应给英语专业学生开设更多的人文通识课程,如文史经典、哲学、法学、大众传媒、市场营销、生态学、艺术创作等领域的课程,为学生搭建跨学科的选修平台。同时,学校在开设通识教育课程时,应根据学科特点和社会发展需求并坚持“少而精”的原则。再次,学校应对英语专业继续实行小班授课模式,并在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多鼓励学生发言和讨论,教师应转换自身角色成为一个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这样才能确保良好的教学效果。最后,学校应大力加强图书馆的建设,增加人文社科书籍和报刊,还有人文经典名著。图书馆还应多举行一些活动去鼓励师生多借书,多读书,以免造成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阅读全文

采矿工程人才培养优化实践

摘要:

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的采矿工程专业具有比较悠久的历史,并且,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方法,也曾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但是,随着我国采矿业的数字化与信息化发展,企业杜宇采矿专业人才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传统的教学培养体系已经不能真正发挥其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所以,采矿专业的课程改革教学势在必行。本文就针对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与实践进行简单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

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实践

从能源结构的角度来看,我国主要还是一个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并且,该能源结构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会出现大的变化,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相关的煤炭企业就需要从高校中引进大量具有高素质的复合型采矿工程专业人才,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力量。从本质上来说,对人才培养方案加以完善与修订,是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重要基础与有效保障。

一、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的采矿工程专业是本院传统的优势学科,长期以来,历届毕业生都以吃苦肯干,专业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而供不用求,但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现阶段,其在进行实际的人才培养过程中,所沿用的培养模式更多的还是一种经济一直下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这种培养模式本身存在着明显的弊端,例如专业面过于狭窄,知识结构不够合理等。这样一来,就导致其自身缺乏创新能力,且适应性比较低,使得其难以完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现阶段,中国的煤炭资源开发也逐渐向着集约化与规模化的方向发展变化,其对于煤矿生产技术与生产装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其对于人才培养的质量要求也就出现了进一步的提升。所以说,我们必须要创新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来提升专业人才的综合能力与水平[1]。

阅读全文

高中作文教学论文(共5篇)

第一篇

1、教师教学中,要有意引导学生提取文章精华,学为己用

通过语文课堂上对一篇篇经典的文章进行解读鉴赏,分析其思想情感、艺术手法等,让学生在学习中也受到思想教育,学会分析鉴赏文学作品,积累写作素材,借鉴写作手法,例如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作文写作引经据典,屈原的含冤受屈却还要以身殉国的爱国情怀;李白的豪放不羁、自身诗风的浪漫主义风格;杜甫的忧国忧民,写史诗中的名句;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英年早逝的王勃的《滕王阁序》中的经典句子等等,教师都要带领学生仔细品读感悟,加深理解从而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与此同时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准备摘抄本,积累写作素材。此外,一些作家名篇,教师可以对其艺术手法进行实际运用演练,帮助学生掌握技巧。

2、课外阅读中引导学生有意识地积累写作经验

让他们学会正确地选择读物,运用读到的素材,虽然新课程改革理念是要求学生课外自读名著,而且书中附录也列出了推荐书目,但是据调查发现很多高中生都是无法保证课外阅读时间,而且因为升学的压力,大部分教师和家长都不赞同过多的课外阅读,而且同学们即使有课外读物也大多局限于青春的作品和一些文摘读物,虽然这些读物短小精悍,贴近学生的世界,但是大部分学生都是纯娱乐性质的浅阅读,收获不大;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多读名著,读经典,这些先哲们的作品蕴含着无尽的宝藏,可以给学生思想启迪和文学的熏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们开展阅读小组活动,共同分享读后感,介绍古圣先贤或者一些典故;还可以举办阅读知识竞猜,通过名著知识竞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阅读经典。

3、从思维锻炼中寻找写作的源头活水,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学生写作的深度很大程度上和其思维深度有关,首先要关注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深刻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问题、发现问题,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其次要注重思维的广阔性,全面的看待问题、辩证的分析方法以及发散性思维都是很重要的能力;再者要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敢于创新,学会多边多角度的看待问题,那么写作的灵感便会源源不断的涌出:

阅读全文

高校体育教育健康课程改革

摘要:

运用调查法、访谈法对淮阳一高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改革和20名体育教育专业实习生的实习过程进行调查和分析,找出实习生在实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改革方向.研究结果显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改革滞后于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导致实习生满足不了基础教育需求,并提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需加强学生职业道德培养;更新教育理念;调整课程设置和优化教学内容;加强教学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培养符合基础教育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

应用型人才;体育与健康课程;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

20世纪90年代末进行的基础教育改革,正在扎实有效地向深层次推进,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改革给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发展带来了重大的影响,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与体育与健康课程脱节的问题日趋严重.在基础教育改革深化的同时,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应该如何改革才能适应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需要.近年来,淮阳一高以其突出的课程改革业绩和影响,先后被周口市教育局、河南省教育厅评为“基础课程改革先进单位”.本文以淮阳一高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的20名体育教育专业实习生为研究对象,从淮阳一高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情况和实习生在实习过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找出现行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不足,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改革提供借鉴.

1淮阳一高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概况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在新课改理念下进行的,新课改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教师的引导作用.通过“学案导学、教案教学、巩固案巩固教学效果”这一策略,“以学生为中心”,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阅读全文

贫困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1积极心理学教育理念

1.1积极心理学

它倡导心理学的积极取向,激发个人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提倡提升个体的幸福感。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研究视角的转变,也是心理学领域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1.2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念

2008年孟万金教授出版著作《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国内研究积极心理学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领头羊。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力求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课程教育相融合,主张开发心理潜能、降低负性情绪提升主观幸福感,从而防治各种心理问题,促进个体身心全面发展。孟教授将学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内容列为以下十四项:增进主观幸福感、提高生活满意度、开发心理潜能、发挥智能优势、改善学习力、提升自我效能感、增加沉浸体验、培养创新能力、优化情绪智力、健全和谐关系、学会积极应对、充满乐观希望、树立自尊自信、完善积极人格。

2高校贫困生的积极心理品质

2.1高校贫困生心理现状

阅读全文

中医药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发展现状

摘要:目前我国有十余所高等中医药院校设置了本科层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如何培养适应新时代需要的医学检验人才,彰显中医药特色,是各大中医药院校面临的问题。笔者通过网络调研全国中医药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开设情况,以辽宁中医药大学为例,对专业发展进行分析,并从人才培养角度提出推动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中医药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

我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而中医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在新时代背景下,继承、发展、利用好中医药是我们必须做好的事业。中医通过四诊法(即望、闻、问、切)来了解患者的临床资料,辨证论治。近百年来随着现代医学的蓬勃发展,我们了解到在临床诊断中,传统中医辨证论治方法存在着一定的主观性与局限性。为了更加快速、准确、全面诊治疾病,我们会结合现代医学的先进仪器对患者进行全面检查,医学检验就是其中一个重要部分。医学检验是对患者血液、体液、排泄物等标本运用多种实验室技术进行检测,能够准确客观地反映所检物质的含量。目前我国大型中医院均设有检验科,医学检验与中医传统辨证论治已经很好地结合起来,因此如何培养适应中医药发展的医学检验技术人才,成为各大中医药院校共同探讨的问题。

1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发展现状

1.1专业简介及发展概况

医学检验是一门以医学应用技术为主的综合性学科,我国于1984年开始医学检验专业本科教育,历经30年,医学检验教育已形成目标明确、层次齐全、形式多样的体系[1]。自2013年起,五年制医学检验专业统一调整为四年制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代码101001),授予理学学士学位[2],这是医学检验教育的一次内涵性变革,更加突出专业的技术属性,侧重于技术型人才培养。由于专业人才需求量大,就业前景广阔,近年来除各大医学院校外,许多综合性高校也开始设立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目前全国共有一百余所高校开设了本专业。

1.2高等中医药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开设情况

阅读全文